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我與地壇的觀後感範文7篇500字

讀後感2.72W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與地壇的觀後感範文7篇500字,歡迎大家分享。

我與地壇的觀後感範文7篇500字1

看了《我與地壇》一文,我感受到了我與地壇的緣分,以及母親的苦難與偉大。崇高母愛之美子女若似山邊草,在母親心中也象珠寶。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裏是加倍了的。母親對兒子是理解和尊重的。她理解兒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煩躁、任性,用寬恕、順從給兒子以尊重,心裏卻承受着超過兒子百倍的痛苦。她兼有痛苦與驚恐,禱求兒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母親內心的鬥爭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母親是矛盾的,從感情上講,她不放心兒子到地壇去,那是一個脫離了她視線讓她力不能及的地方。“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麼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從理智上,她感到兒子需要地壇,需要一處可以在獨處中完成人生再認識的地方。“她說:‘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說這挺好’母親的這話實際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禱告”。

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義。她需要反覆說服自己才能看着兒子隱入地壇。母親作對了選擇,使兒子得以在地壇治癒了靈魂,然而母親卻爲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賭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園子裏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作者在《秋天的懷念》中也說到,當作者暴躁砸東西時,“母親這時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地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她隱藏着內心的痛苦,鼓勵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母親完全是在這種苦難中度完了自己的餘生。母親的愛是一種艱難、堅韌而毫不張揚的愛,也正是這種沉默和深厚的愛使作者讀懂了母親,使作者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經驗儲備。

我與地壇的觀後感範文7篇500字2

在我看來,這篇文章是作者發給人生的一封感謝信,他試圖透過這次作來回顧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雙腿殘廢之後,那段艱難的歲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作者是幸運的人,當時的情景很容易就可以聯想到,二十出頭的青年,意氣風發,正是大展才華,揮灑青春的年紀,就這樣癱了,出行不方便那到是次要,而在內心的憤慨與寂寥是常人無法體會的,於是他暴戾,陰鬱。

然而,他的頭腦還是清醒的,他努力的剋制自己,於是他遇到了地壇,也可以說是地壇找到了他,亙古不變的景象轉化爲內心的震撼,遍地的蕭條,卻讓內心孤獨的他找到了心靈的家園,於是他愛上了這裏,這裏的一切彷彿是專門爲他設計的,寧靜,空曠,沒有人來打攪,他可以靜靜的坐在那,抑或看書抑或發呆,於是,先前的`躁動便被地壇這寬宏的大氣所吞噬,可以說,這使心靈的沉澱。

可嘆的是,作者忘記了,他不是棄兒,在他痛苦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親,年輕卻飽受苦難的兒子,行動不方便,內心亂動,煩躁,卻偏偏一個人去了那荒蕪的地壇,作爲母親,怎能不擔心,但只能待在房間乾等,內心的煎熬卻在激烈的進行,她沒有錯,但此刻卻在默默忍受兒子給自己的懲罰,母愛是寬容的,兒子的安全才是她現在最擔心的。

回憶過往,當年那個自暴自棄的少年已經長大,於是他緬懷着那段時光,在那艱難歲月中對生命的理解,以及母親給予的關愛與啓發,地壇裏他自省,瀰漫着濃郁的人生況味,但那隻說明過去,現在,作者有了自己的理解:幸福之路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與地壇的觀後感範文7篇500字3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是五年來搖着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果,文章中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樸實的文字間洋溢着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也沒有站起來,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這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經過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之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他堅定把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而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了第一把種子。

文中,作者樸實的一句話應當成爲名言: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兒都是要加倍的。難道,我們的母親天生就是來爲我們承擔苦難的?難道,你真忍心自己的母親成爲這世上最痛苦的母親?難道,你真的願意讓你的母親在夜深人靜時肚子哭泣?母親深深地愛着我們,她們爲了自己的兒女默默地奉獻着,而我們又該爲自己的母親做些什麼呢?

史鐵生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頑強地艱難地一步步走了過來,因此,文壇上多了一名新秀。當他的第一篇文章被髮表的時候,他想與母親分享快樂,但已是子欲養而親不待了。母親沒有留下過什麼雋永的誓言,或是恪守的教誨,她只想讓兒子活下去,簡單快樂地活下去,此時此刻,作者也感受到了母親堅忍的一直和毫不張揚的愛。

《我與地壇》給予了我們警示要勇敢面對挫折,珍惜親情,正確對待人生,不要輕言放棄,要懂得理解,堅強等等,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搜尋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的觀後感範文7篇500字4

“我常覺得這中間有着宿命的味道,彷彿這古園就是爲了等我,而歷經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帶着一種淡淡的惆悵,《我與地壇》拉開了序幕。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家破人亡般的悲哀,但卻如此震撼我。或許這個殘廢一生的人躲在和他一樣的孤獨的古園是那麼偏執又平凡,但細讀過文章,纔會明白,這是一個已進中年的人對年少時故作悲傷的慚愧,是對這個不幸卻也幸運的人生的豁然接納。

我感觸最深的是“快樂在細微處萌生”。在狂妄之年忽然殘廢的作者雖然無力看見波濤洶涌,但處在寂靜的地壇,他看見了循者亙古不變的路途到來的太陽,飛的悠然自得昆蟲,甚至被太陽照的金燦燦的空氣。這些是多麼平常的啊!平常到它們就靜靜的待在我們的身邊,而我們卻無暇瞧他們一眼它們有多美好。我們總在抱怨着成績不夠好,零花錢不如別人的多,我們的父母爲什麼那麼古板,生活的節奏怎麼那麼快,還有,我爲什麼不快樂。

合上書,我靜靜想,有多久沒有獨自在自然中慢慢走。還記得上一次是在初二,我放學一個人沿車的線路走回了家,那次,我驚訝地發現原來路邊有賣風箏、布鞋的小店,有古色古香的店面,還有一擡頭能看見的片片綠蔭。平時我大概不是在車上發呆,就是和同學談天說地,有那麼多美好的事物,在車窗外一閃即逝,我從未發覺,也無心去尋找,自然也不會懂得更廣的快樂。

快樂在細微處萌生。我想這世界上並不乏美好,只是我們那雙本會發現美的眼睛閉上了,是太累了或是再也不願睜開了,那麼,沉下心讀讀石鐵生的《我與地壇》吧,他雖然身有殘疾,卻因此更有暇在細微處體會到自然的樂趣,還有深沉的母愛,最後悟出了人生的真諦。讀後在感動的同時也去郊外走走吧,沐浴在乾淨的陽光裏,好好地微笑吧。

我與地壇的觀後感範文7篇500字5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是五年來搖着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果,文章中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樸實的文字間洋溢着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也沒有站起來,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這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經過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之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他堅定把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而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了第一把種子。

文中,作者樸實的一句話應當成爲名言: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兒都是要加倍的。難道,我們的母親天生就是來爲我們承擔苦難的?難道,你真忍心自己的母親成爲這世上最痛苦的母親?難道,你真的願意讓你的母親在夜深人靜時肚子哭泣?母親深深地愛着我們,她們爲了自己的兒女默默地奉獻着,而我們又該爲自己的母親做些什麼呢?

史鐵生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頑強地艱難地一步步走了過來,因此,文壇上多了一名新秀。當他的第一篇文章被髮表的時候,他想與母親分享快樂,但已是“子欲養而親不待”了。母親沒有留下過什麼雋永的誓言,或是恪守的教誨,她只想讓兒子活下去,簡單快樂地活下去,此時此刻,作者也感受到了母親堅忍的一直和毫不張揚的愛。

《我與地壇》給予了我們警示—要勇敢面對挫折,珍惜親情,正確對待人生,不要輕言放棄,要懂得理解,堅強等等,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搜尋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的觀後感範文7篇500字6

初讀這篇文章時,我就被作者那樸實無華的文字,深沉幽邃的情感,意蘊綿長的哲思所深深地打動。於是,當我靜下心來再讀這篇文章時,我發現,這篇文章中所浸透的對人生的感悟,對生活的理解,對生命的揣摩已不再是表面浮起的清波,而是作者內心最深處,靈魂最地層,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堅苦勵煉之後,所積澱下來的洪流蕩漾。

有些事情發生得實在太快、太突然,不等你想明白,搞清楚,它就赤裸裸地擺在你面前,暴風驟臨一般讓你喘不過氣來,而你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承受。作者無疑是令人同情的,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卻忽然殘廢了雙腿,在他人生篇章即將奏響之時卻猛然印上了休止符,這樣的打擊的確是巨大的,不論換作誰,也會吃不消的。

但是,作者無疑也是幸運的,他有一位理解他關愛他的母親。在他深處荒園獨自面對着殘垣斷壁、破瓦殘轉時,有一個人,正在沿着他的車轍苦苦地尋覓的,有一個人,正在希求着蒼天使她能夠分擔兒子的痛楚。但是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不懂得生活的意義的,還不懂得一位母親加倍於兒子的痛。於是,這一切,她只有默默地忍受,默默地藏在心裏——這個人,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最後,關於“母親期望作者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麼”,就我個人認爲,這條路是一條通往幸福與快樂的路。不論做什麼,只要能夠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活着,這就是每一位母親對她的孩子最大的渴盼啊!正可謂“遊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線”,只要孩子能夠找到自己的快樂,實現自己的理想,母親都一定會默默地支援着,無私地奉獻着,這也正是“母親”所最偉大之處!

我與地壇的觀後感範文7篇500字7

“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着輪椅進入園中。”這是《我與地壇》的開始。這本書是史鐵生的著作,講述了史鐵生在那園子裏(地壇)所發生的事、所想的東西,以及對生活的感悟……

“歷史的每一瞬間,都有無數的歷史蔓展,都有無限的時間延伸,我們生來孤單,無數的歷史和無限的時間國破碎面成片斷。“這又是一句《我與地壇》裏的話,在輕輕的、淡淡的筆墨中,它似乎輕如鴻毛,又似乎重於泰山。這一句句普通、簡短的話語,好像不值得一提,可它們訴說了一個人的故事,一個悲傷中透着歡樂的故事,把它們串在一起就成了一個人的一生,一個人簡單卻艱難的一生。

“晚上,朋友們走了,在小檯燈幽寂而又喧囂的光線裏,我開始想寫點什麼……”,孤獨,這裏有孤獨,也有希望,史鐵生也幻想過有一個健美的軀體,和我們一樣有不可完成的心願,就像一個癱瘓了的人突然站起來,開始跑步那樣荒謬。但這個心願從來沒有破滅過,史鐵生用自己的著作“走路”,他的成就足以讓他“飛”上藍天,看着人間的一事、一物。

“我希望即有一個健美的軀體,又有一個了悟人生意義的靈魂,前者可以祈望上帝的恩賜,後者卻必須在千難萬苦中靠自己去獲取……,因爲人活着必要有一個最美的夢想。”你的夢想是什麼?這是簡單又樸素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永遠不一,我的夢想和史鐵生一樣當一個作家,感悟人生,爲孩子們寫出最美的故事,領着他們走上成功的道路。對於有些人來說,夢想是一個不足一提的事,在他們眼裏夢想只是一個夢,一個不會實現的虛幻的夢。你們可曾想過,沒有目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事?在它身後努力、奮鬥,即使夢想最終沒有實現,但你也成功了,回過頭看去,在你流過的汗水、灑下血痕的地方,是否有你的成就?

《我與地壇》講述了一個人的一生,一個不平凡的人生。在字裏行間中透着憂傷,在憂傷中有着另一種感情——歡樂。在它的指引下我們會向着夢想前行,過我們這簡單而複雜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