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雷雨讀後感800字(精選6篇)

讀後感3.28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雷雨讀後感800字(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雷雨讀後感800字(精選6篇)

雷雨讀後感800字1

上個暑假讀完了《雷雨》,好巧不巧是個雷雨天。在怒吼之後歸於沉默的驚雷中,我似乎在窗櫺上瞥見了一個女人的身影——蘩漪。

她是個真正的女人,卻被捆綁在無愛的舊式婚姻之中。周萍的出現讓她無處寄託的愛火找到了歸宿,所以她不顧一切地去愛他,衝破倫理綱常,不顧封建約束,不是作爲母親,而是作爲一個女人去愛他。曹禺說“她的生命燒到電火一樣的白熱,也有它一樣的短促”。她完完全全是靠愛活着,她將她的一切情感都埋在了周萍身上,至於別的一切,其實不過是那場轟轟烈烈的愛分化的結果。所以她嫉惱四鳳、她恨周樸園、她不顧一切地愛周萍,當這一切過分強烈的情感彙集於一個柔弱的女子身上時,就像雷電擊中她一般,她開始燃燒。但周萍是軟弱的,他對蘩漪的愛是以對父親的恨爲基石的。他無法給蘩漪她想要的東西,她過分熱烈的愛甚至讓他感到害怕。所以他去愛四鳳,想要離開他所做過的錯事。他對蘩漪的愛只是一種報復性的快感,但蘩漪卻在每一個幽靈般的夜晚將自己焚燒殆盡。周萍愈是堅定,她的愛火就更加熾熱,最後那把火無以爲繼,她只能任由火焰吞噬自己。

其實從一切故事開始之前,她進入周家的那一天,她的不羈就註定了她的靈魂永遠無法被束縛在周家的沉鬱與周樸園的淫威之中。她極端的矛盾與極端的愛恨,成就了那個雨夜的慘劇。她“沉靜的、憂煩的”外形下隱藏着不爲人知的決心,隱藏着一個女人畢生的愛與恨,在那個雷雨夜撕扯開一切的包裝,展露出真實的樣貌。

或許真正釀成這場慘劇的不僅是周萍的背叛,更是她內心深埋的不甘。她比誰都更明白,明白她的生命依附於周萍,一旦他離開,她就只能是周家大宅子裏的一個無所歸屬的幽靈。所以她甚至願意和四鳳共享周萍,只爲了讓她的生命能夠有所寄託,能夠不被周家的沉鬱所消磨。她是咆哮的雷雨,是吞噬一切的黑夜,用自己將周圍的所有所有都燃燒得乾乾淨淨。

我愛她的純粹、愛她的瘋狂、愛她的大膽,也痛惜她的悲慘。於是每一個雷雨夜,我似乎都能看見一個女人在慘白的雷電中飄蕩,她有着大而灰暗的眼睛和高鼻樑,令人覺得有些可怕,但是眉目間看出來她是憂鬱的。

“她覺得自己的夏天已經過去,西天的晚霞早暗下來了。”

雷雨讀後感800字2

雷雨的開頭也註定着會有一個悲情的結局,劇中的人物他們所持有的感情是爲難的更是矛盾的,煤礦公司的董事長周樸園在年輕時他愛上了自己年輕貌美的女僕侍萍並且與侍萍有了兩個孩子本來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可是天不遂人願,周樸園最終在自己母親的逼迫下與一個門當戶對的小姐結婚並且在年三十的晚上趕走了與他相愛的侍萍。當侍萍走投無路的時候想到的不是尋求出路而是自殺,但上天往往在不經意之中照顧着侍萍。侍萍被人救下之後再次改嫁給了魯貴併爲他生下了一個女兒原本她也可以因此而幸福一生,可是偏偏造化弄人,魯貴在周家當差並將四鳳帶入了周家做了僕人,而她與周樸園的小兒子也在周家的礦場上工作,並正爲了礦上警察惡意殺人事件而採取集體罷工來要挾周樸園。而周樸園卻用金錢收買了別人,導致最後罷工的只有周大海一人。資本家與階級工人的差距在這裏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反觀周樸園他雖然聽從母親的要求娶了富貴人家的小姐可他並沒有因此而得到幸福。他唯一愛的女人侍萍在他心中應經死了,他留下侍萍用過的傢俱,保留她的習慣,都可以看出他對侍萍的思念,然而在他真正在看到侍萍的時候,看着這個自己愛過的女人的時候卻沒有太大的感情波動,反而認爲侍萍想以年輕時的舊事來要挾他、敲詐他,再此可以看出一個資本家的知道後無法接受而導致瘋狂的事,最終與周樸園的兒子周衝爲救四鳳而觸電身亡。

在這些悲劇背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封建主義思想家庭的矛盾,相愛卻不能相守,不愛卻能夠共亡。

在封建思想的領導下,讓他知道自己的小兒子就是在礦上領頭罷工反對他自己的兒子魯大海時,他表現出了驚訝,但很快平復了情緒,並毅然的決定辭退他。再此,可以看出他的狠心、無情。

本就留在自己身邊的兒子周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並與自己同母異父的妹妹四鳳有了孩子之後,終於不能接受而死在了得知真相的當夜,所以:

夫妻相見,不相認卻相恨。

父子相見,不相親卻相鬥。

母子相見,不相親卻相怨。

兄弟相見,不相識卻相愁。

雷雨讀後感800字3

讀了《雷雨》之後,深有感慨。《雷雨》的幾個人物,他們的性格各不一樣,給人以一種靈魂的詮釋。

《雷雨》沒有童話的天真,沒有愛情故事的浪漫,沒有喜劇的快樂,沒有悲劇的悽慘。它更多的是,給人一種解讀的機會,讓羣衆認認真真地讀一讀這個家庭所產生的一切。曹禺手下,只但是是幾幕的對話,但是卻是這麼深刻的,卻是這麼強烈的,讓一種思想靜靜的侵入你的內心深處,慢慢品嚐人性。這是一件多麼的嚴厲,但是對於書中的人物,總覺得,他們是那樣的可笑,那樣的滑稽。

我想說說周繁漪,這麼一個具有火熱的心靈的女性,真的很不輕易。嫁給一個毫不在於自我的丈夫,擁有一段被人看作完美而背後卻比任何人都慘痛的婚姻。他的親生兒子,愛上了下人的女兒,下人的女兒,又與自我苦苦相愛的大少爺相戀。故事看似複雜,實際很簡便,他爲了愛,而追求自我的幸福,追求原應屬於自我的一切。不希望任何一種幸福從指尖流過。可惜了,也是因爲他總是在愛的執着如軟弱之中徘徊,讓他一步一步地 走向了黑暗的'深淵。

這個家族最後悲劇的置成元素,有好多好多:周樸園的荒唐,周繁漪的不檢點,周萍的懦弱與軟弱,周衝的天真不懂事,四鳳的異想天開,還是什麼?但是,也不妨那樣想一想,也是因爲了周樸園的荒唐,周繁漪的堅貞與執着,不更是難能可貴。又會有誰像她那樣,怔怔的表現一個女生的驚人的內心世界。周繁漪追求愛情,爲自我所愛的人而去愛,視爲不檢點的話,只能說,她的命運太喜劇化了。倘若周萍不再懦弱與軟弱,堅持下來當初與周繁漪,可令看爲年紀大他幾歲的女性的愛情,那麼,他們會離開這個陰暗的家族。繼續一段常人無法想象的日常,這是多麼的艱難,以致於,周萍沒有堅持下來。

但是,讀懂了這個家族的命運後,我會覺得,那樣的一個女性,是偉大的,它即使不是生長在太陽下純潔的百合,但是,確是讓旁觀者永遠不能體味芳香的黑色鬱金香。

對於《雷雨》,真的很好看,若是有誰的思想,能夠創造那樣一個深刻,震撼的故事,只但是是簡簡便單的對白,就足以洗滌一下心靈的污垢了!

雷雨讀後感800字4

看了雷雨後,一如既往的是中國史上少爺與丫鬟永遠不會又好結果。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雷雨中的女主角侍萍也沒有這樣的好結果,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只是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的心是隻愛自己的,所以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孤苦無依的侍萍帶着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複雜的關係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爲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在雷雨中我最討厭的就是周僕園,他唯利是圖,陰險狡詐,是他的自私造就了接下來的的悲劇。他對魯侍萍有愛,但他愛的是那個青春完美,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現在他面前的這個女人。他即做不到好好的愛侍萍的話,至少應該擔當一個做丈夫的責任,但他與妻子繁漪感情不和,兩人格格不入。周僕園渴望的最圓滿最又秩序的家庭實際上是一個醜陋的,混亂的家庭。但這是他自找的。

雷雨中最讓人可憐的居室周沖和四鳳了,他們單純,清澈,對愛情對未來生活充滿熱情,但他們卻在上一輩人的恩怨中滅亡了,其實周衝比四鳳更加的無辜,雷雨過後,我們不得不嘆息;多麼年輕的生命啊!

雷雨中的繁漪雖然扮演這我們大家都無法接受的和自己的繼子關係不正當的角色,但她應該是雷雨中最勇敢,最用勇於突破封建禮教的人,但很可惜在當時的背景下,她的結局註定是瘋!我覺得用水來形容繁漪最合適不過了,繁漪,柔弱又堅強,像水一樣,水至柔,柔腸百結,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獨的,雖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後就無所謂水,因爲水已沒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執著得用一生來敲打石,可力盡了終生,也只能穿出一線小洞,最終也無力改變石;繁漪是可憐的,因爲冰冷的水永遠不會給繁漪帶來愛的溫暖;繁漪還是悲壯的,水滴石後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終究要鳳凰涅磐。

雷雨讀後感800字5

先得講講曹禹。其人原名萬家寶,出身於一舊軍官家庭,其父極專制,大概也是《雷雨》中周樸園的靈感之源吧?曹禹寫此劇時時值1933年,中國文化受外來文化衝擊影響較大,不少“洋物”出現在劇中,多少決定了劇情發展。有人說這是一篇悲劇,這我到是贊同的,確實故事結束三人死去,兩人發瘋,而這一切都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同時地發生了。這樣的結局多少有點令人震動。

故事牽涉到的是兩家人,其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魯家丈夫魯貴,妻子魯侍萍,侍萍婚前曾與周家老爺周樸園發生地下感情,當侍萍生下大海和周萍後被周樸園所拋棄,便與魯貴結婚,生一女曰魯四鳳。周樸園與蘩漪結婚生下週衝。而後魯貴、四鳳爲求生計,至周家作傭人。蘩漪勾引周萍,而周萍卻衷情於四鳳。其間人物關係到四幕結束終於真相大白。四鳳受刺激跑出門不慎觸電線,周衝撿電線,結果兩人觸電而亡。周萍隨後自殺,留下兩家做妻子的雙雙發瘋。對於周樸園來說,在那個雷雨的晚上,這個可恨的男人被驚呆了。他一切的掩飾被撕得面目全非,經營了幾十年的大廈瞬間坍塌,他只好呆呆地望着半瘋半顛的侍萍、蘩漪,自殺的周萍,觸電而死的周衝、四鳳,離家不再回來的大海。他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命運的懲罰在他身上顯現,可以說,雷雨中他品嚐的苦果,點燃的火苗摧毀的不僅是周公館,還有他所代表的那個必然要滅亡的階級。

曹禹寫這部戲劇,字裏行間對悲劇的結局有所鋪墊。文中兩次提到花園中的電線落地,正爲四鳳與周衝之死張了本。由於這部四幕劇只發生在一天之中,必穿插了天氣變化,從第二幕開幕,天氣開始起風,一切都有要下雷陣雨的預兆,而全劇四分之三的情節在壓抑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怎不令人心情壓抑?

這出悲劇在這兩個不幸的家庭中出現,是早有預料的,作者藉此無情地毀慘了舊社會的家庭與社會,無辜的人和有罪的人一同走向毀滅。

正如曹禹所講的:“《雷雨》所顯示的的並不是因果關係,並不是報應,而是我所覺得的‘殘忍’。這確實爲一部‘殘忍’又不得不發人深思的劇作。”

雷雨讀後感800字6

最初接觸《雷雨》是在中學時期,那時候我的眼裏人只有兩種,好人和壞人。如果斷定此人是好人,那麼就算是他做過一點壞事,我仍會寬容的對待他;相反,如果他是壞人,他做什麼,我也會感覺他是有陰謀的,周樸園就是我眼中典型的壞人形象。

《雷雨》中周樸園是一位封建家長,又是一位資產階級代表人。他視工人的生命如兒戲,爲了錢不擇手段;拋棄了爲他生子的魯侍萍,控制着妻子繁漪;他試圖操縱周圍的人和事,當時讀他,只用一個詞形容“陰狠自私”。對他的態度討厭至極,甚至覺得四鳳,周衝,周萍的死亡都怪他。現在重溫《雷雨》,才發現以前忽略了很多細節,這些細節也讓我重新審視對周樸園的看法。

序幕中老人對樓上的太太和樓下魯奶奶的關心慰問,第四幕中周樸園對周沖流露出的父子之情,他是一個想要多和兒子說說話的孤獨的父親。還有劇中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懷念和眷戀,雖然在看到了侍萍本人後他驚慌,恐懼,完全沒有了曾經的溫情,但是站在一個帶有封建性質資本家的角度上看,在看慣了社會和商場上的爾虞我詐,明爭暗鬥之後,再次意外的見到昔日的情人,周樸園的腦海中最先迸出的自然是“侍萍可能是被對手派來威脅自己的”,這樣看來,任誰,都會臉色大變,問清來人到底有什麼目的。

在我看來,現在的周萍和四鳳就像昔日的周樸園和魯侍萍,在最初不摻雜任何功利色彩時,他們兩個人對愛情轟轟烈烈,誰有會知道,年輕時候的周樸園不是真心待侍萍,想要許她一輩子的幸福呢?可是封建家長制和殘酷的現實一點點地吞噬了這美好的愛情,門第的差距逼得他們分離了。如果周萍和四鳳沒有死亡,那麼我想他們活着的結局又會是下一對周樸園和魯侍萍呢,誰又能保證膽小怯懦的周萍不會在社會這個大鐵爐裏被煉得和他的父親一樣自私殘忍呢,或許死亡反而對他們是一種解脫。

重溫《雷雨》之後,這一代年輕人的悲劇該責怪的不是周樸園,而是當時那個社會,它是一個大染缸,染黑了人性,周樸園也是一個被人同情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