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後感2.28W

讀了這本書後,我不但對蘇霍姆林斯基書中講述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10篇),希望你喜歡。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10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

曾經斷斷續續的讀過蘇霍姆林斯基關於教育教學的一些文章,那時都是囫圇吞棗、走馬觀花似的瀏覽,如今,當我再一次靜靜的重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內心不盡感慨萬千,受益匪淺。教書很容易,教好書卻很不容易,要把教書當作事業做,教好書育好人,就必須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有智慧,善思考,做教育的有心人。

一、感悟

《給教師的建議》共收錄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每條建議述說的都是我們親身經歷或身邊的事情,每個問題都能敲擊我們的頭腦,引起共鳴。然而,當我們遇到這些事情發生時,總會讓其擦肩而過,不留任何痕跡,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總會繞道而行了。爲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爲我們沒有留心身邊的教育瑣事,沒有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知難而退,或者是無意用心去教書育人。

記得自己剛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胸懷憧憬與夢想,滿懷激情與期望,對於新鮮的工作,面對稚嫩的臉龐,曾一度構想過很多美麗的夢,什麼紮根農村教好書?什麼虛心求教,當一輩子孩子王?後來在與衆多名師、名家的接觸中,常懷“見賢思齊”之心,立志勤耕教苑,夢想成名成家。

可是,時間如白駒過隙,三十年彈指一揮間,當銀絲悄悄爬上鬢角時,庸碌的我還仍然站在原點。回想自己走過的教育歷程,對照蘇霍姆林斯做教育的足跡,不禁感覺到:安逸的生活,淡忘了自己曾經的理想;繁瑣的應酬,耗費了自己大好年華;細小的絆腳石,阻斷了自己美好的追求。既沒有潛下心來教好書,又沒有靜下心來育好人,更沒有耐得住寂寞的教育情操。所以,今天的我仍然碌碌無爲,一事無成,只是一介教書匠。

二、思考

從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經歷豐富,經驗卻貧乏,像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中談到的事情,自己也曾遇到過很多,卻從未有他那麼深刻的認識與思考,更沒有教育家那種對於教育的執着精神和對學生的關注情懷。有人把做教育比作繡花,一針一線都必須細緻細心,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關注學生的智力開發,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他的第52條建議《爲什麼學生感到越學越難了呢?》作了詳細分析和精闢論述,我反覆讀了兩遍,頭腦中產生強烈碰撞。

我們都知道:當前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學生普遍厭學,可是多數老師用責怪的眼光看待社會問題,用厭棄的心態看待學生存在的問題,有誰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替學生考慮過呢?“如果我們要減輕學生(譬如八年級)的學習負擔,那麼就應當讓他所閱讀的東西,比他要求記住的東西多兩倍。在九年級和十年級,學生所閱讀的東西,則應當比要求保持在記憶裏的東西多4至5倍。”我們語文老師這樣作了嗎?

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更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把教學目標定位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教學目標決定教育觀,新的教育觀念要凸顯學生的主體意識,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拓寬學生閱讀空間,加大閱讀資訊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有效落實常規教學環節時,適當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如:建立教室圖書廣角,給學生推薦精品美文,舉辦讀書演講活動,開展誦讀古詩文競賽,編寫手抄報,走進名人名著等諸如類似語文活動,都是爲了儲備學生閱讀資訊量,激活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閱讀習慣和思維能力的,也是我們作教師的分內職責。當然,在開展這些教學活動時,要求老師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素材積累,在日常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用心去完善每一次教學活動的安排與過程,活動結束後要有總結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在93條建議《關於和諧的教育的一些想法》中語重心長的說:“我們,尊敬的教育者們,時刻都不要忘記:有一樣東西是任何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任何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都沒有做出規定的,這就是兒童的幸福和充實的精神生活。”爲了孩子們的幸福,也爲了千家萬戶的幸福,我願堅守三尺講臺,教幸福的學生,成就快樂的自我,做教育的有心人。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2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老師們!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

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着家中瑣碎的事情。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爲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

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爲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3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發自內心地熱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

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每一個學生都不願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自己是多麼的優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爲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爲我討厭這個老師。爲什麼會討厭呢?因爲上課枯燥呆板,佈置大量作業、知識含量低、知識範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徵。

現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爲受過現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代的教學。首先,我要學會研究教學——怎樣讓自己在課堂內最有效的發揮——我的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穫——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內心世界的願望。

課堂之前,我應該怎樣做呢?我需要認真思考以下這些問題——“這節課我要教給學生什麼?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教的是什麼?學生最易接受的是什麼?最難接受的是什?”“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數學設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鑑的呢?別人的爲什麼好呢?好在哪裏?”

“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我有什麼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係到我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4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第一章中就給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會遇到落伍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乾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他把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歸結於教師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

所以他告誡我們要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可以把教學和教育的所有規律性都機械地運用到他身上的那種抽象的學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麼對所有學生都一律適用的在學習上取得成就的先決條件”。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就需要個別對待,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在他能力範圍之內得到最大限度地發展。讀了這一條,我們每個教師所想的最多的應該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透過長期私人講學的實踐創造出的教學原則,“因”是依據、根據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這裏指學生;“施”是實施、實行;“教”是教育、教誨;合起來說,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施行相應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這條建議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本質上是相通的。而我們教師得到的啓發是:

第一,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要深入學生,細心觀察,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和教學,使教育和教學儘可能地符合學生實際,避免盲目性。

第二,對學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於發現和注意培養學生的某些特長,適應個別差異,分層進行教育。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在保證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備課時要周密地考慮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要儘可能地設想到不同類學生可能出現的發言;設計作業時,則應該儘量給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思維度的作業,使每個學生在作業中有所收穫和提高。例如,班級中有一部分學生智力、思維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由於行爲習慣、學習很差,導致學習後進,成績不理想,我就要先花比較多的精力和時間從培養習慣着手,每天、每課關注這類學生,勤督促、勤糾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

儘管許多孩子自控力較差,進步不明顯,但是隻要在這個過程中取得了哪怕是一丁點的進步,也是教育所取得的成功。而還有個別學生是因爲家庭教育中過於放任導致的任性、散漫、學習不獨立,我們教師就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多交流溝通,讓孩子逐漸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這樣才能讓學生融入集體,養成獨立學習的好習慣。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只有謹記“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我們才能個每個學生有所收穫,得到提高和發展。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5

英語是世界通用的一種重要的語言交際工具。作爲跨文化語言教學的英語課,只有把英語當作交際工具來教來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讓語言教學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學,爲生活而用。

一、探索教學方法,探求生活實踐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學者大衛曾透過大量的教改實踐提出:教學要以學生爲主體,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在美國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整堂課的主流,他們按時(兩週一次)變換他們在課堂上的位置,每次爲自己找好一個夥伴,這樣讓學生有充分鍛鍊聽說的機會,學會交際的本領。在課堂交際中不斷認識新夥伴,學生的緊張感逐漸消失,學生由懼說-想說-敢說的進步過程,說明學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並在交際過程中學到了新知識。

得此啓迪,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我們也引進了西方的這種課堂模式新、學習體制活的方法,進行了教改實踐。例如在學習I like …,I dont like…來表達對各種食品喜好的句型時,讓學生學會禮貌地用Would you like…?詢問別人對食物的需要,並正確地表達自己的喜好,同時也讓學生了解西方人的三餐之食。我從語言功能出發,就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計劃地補充了大量的西方食品,如hamburger(漢堡包)、hot dog(熱狗)、pizza(比薩)等西餐名稱,以及中餐中常見的豆漿、油條、大餅等日常用詞,爲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我還經常變換座位形式,讓學生在新鮮的環境中接觸更多的同學,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自然地表達交流。由於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學形式(交際形式)的真實性,在教學中對學生產生了極好的感受效應。

二、加強交際操練,突破語言難關

操練是語言教學的主要鞏固和反饋方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存在着許多語言難點。有時是英語詞彙的發音,有時是句子的使用,有時則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此時,如果教師一味地聽、講、讀,而讓學生只是機械地模仿與跟讀,是難以奏效的。於是我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好坡度,嚴密安排各個環節,在師生間充分運用全身反應法,在聽、說、讀、用的過程中,在師生、生生的互爲雙向運用及多向交際中激發和發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從而突破語言難關。

譬如:在教pencil、 ruler、 bag、 book 等學習用品時,我開展學生在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單詞接龍遊戲,傳話遊戲等。結合I have a…句型,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展示自己的學習用品,設計抽獎遊戲,讓學生在模擬真實的情景中興致盎然地學習語言。又如在教完數字1-10後,我讓學生帶來他們最喜歡的遛遛球,一邊玩,一邊數,學生們既玩了球,又複習鞏固了數字,一舉兩得。如此將枯燥、機械的單詞運用到生活化的語言中,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組織個別-小組-集體三種形式進行交叉訓練,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機會,漸漸地把語言難點融化在交際操練中。實踐證明,合理吸取西方教學的精華,結合中國兒童的身心特點,在較少的時間內,爲學生的英語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是完全可行的。

三、創設良好環境,力求學以致用

在美國的課堂教學中,存在着及其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師生往往注重創造十分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師邊喝咖啡,邊坐在書桌上講課,學生也可以隨時提問。取其精華,我也要求學生善於利用語言、表情、動作、體態,並藉助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來創設出豐富多彩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在情景化的教學氛圍中感知-模擬-鞏固-反覆,最後達到學會交際的目標。如在教學《Happy Birthday!》一課時,我設計了爲一個外國小朋友過生日的情景,讓學生們先商量要送給外國小朋友什麼生日禮物,讓學生在模擬真實的情景中使用語言,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自然地使用和鞏固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及各種表示飲料、水果、食品和文具的單詞;接着讓學生爲生日的外國小朋友送禮物,大家爭先恐後地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禮物並說"Its for y birthday!"。還藉助音樂和燈光烘托情景,在美妙的《Happy Birthday!》(生日快樂)的英文歌曲中,唱唱跳跳,輕輕鬆鬆地學英語,學習的樂趣不言而喻。儘量將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景中,或者是藉助學生喜歡的卡通和科幻人物來學習語言,如在教學低年級的打招呼用語時,設計了向七個小矮人打招呼的情景,請學生帶上頭飾扮演小矮人,還配上了歡樂的"士兵進行曲",學生見到了童話中熟悉的人物樂不可支,爭先恐後地運用學到的英語同他們打招呼。同時,我還鼓勵學生自編自創英文短劇,積極地調動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四、教育觀點和信念的形成

(1)每一位教師不僅是教書者,而且是教育者。由於教師和學生集體在精神上的一致性,教學過程不是單單歸結爲傳授知識,而表現現爲多方面的關係。

(2)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對具體的學生實施個別的影響,用某一件事引起他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激發他的獨一無二的個性得到表現。我們每一位教師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的體現者,而是活生生的個性,他不僅幫助學生認識世界,而且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本身。這裏起決定作用的是:學生從我們身上看到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對於學生來說,應當成爲精神生活極其豐富的榜樣,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纔有首先上的權利來教育學生。無論什麼也比不上一位聰明的、智力豐富的、誨人不倦的教師,使學生感到那樣讚歎和具有吸引力,以那樣強大的力量激發着他們上進的願望。

(3)深信,只要是一個正常的人,他就能獲得智力的財富,就能享受完滿的智力生活的幸福。無論課堂上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多麼完善,它們都不能保證給人以完備的教養。一個人接受課堂上的科學基礎知識越是困難,那麼不要把他的智力生活侷限於這些基礎知識這一點,就越加重要。只有當一個人認識的東西,比要求他知道的東西多得無可比擬的時候,他才能享受到認識的樂趣。

(4)培養學生對自學的發自內心的需要。學生在認識世界的同時也認識自己。確立一種信念:他前進了一步,這不僅是因爲他學到了一些新東西,而且是因爲總的說來他變得更聰明瞭。

五、幫助學生掌握合理的識記方法

一般來說,每一個學生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都會表現出某種才能,這種才能使他能夠在某一門學科上取得突出的成績。就實質上說,我們給予學生的道德刺激,誘發他去從事腦力勞動,就是以此爲基礎的。學生們以濃厚的興趣來對待這一要求,因爲它是符合他們喜歡思考的這一願望的。學生們又逐漸地過渡到完成更復雜的要求:

總之,要求教師不斷在教學中總結經驗,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服務於教學。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6

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我走過三重境遇。第一重“看山是山,不知山有別樣”;第二重“看山不是山,山中只見雲霧”;第三重“看山,依舊是山”。“走近”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人生,好像“走進”了教育界的“百科全說”。炎炎夏日,手捧此書,思考、閱讀、寫作,這是我從事教育工作後的第三次重讀。

第一次讀:看山是山

第一次接觸《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是在參加工作後的第2年,學校教導主任送來此書。那時的.我,初入教師行業,黃毛丫頭不知事,不能完全領會書中的涵義。但不能忘記的是,作者在書中描繪的種種美好的教育場景:在碧波盪漾、奼紫嫣紅的春季,作者帶着孩子們去郊外踏青,與孩子們共同記錄蝴蝶飛舞的痕跡,呼吸青草的氣息,感受泥土的溫潤,撫摸泛青的樹皮;在漫雪飛舞、玉樹銀花的冬季,作者帶着孩子們在自己修築的土屋中朗讀詩歌,排練劇本,大家都沉浸在難以言狀的心靈喜悅中……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名睿智的教育者,這是美好的教育生活。我渴望這樣的生活,質樸、簡單,看山是山。只是那時的我,能力和見識都未能撐起這樣的渴望。

第二次讀:看山不是山

第二次讀《給教師的建議》,大概是在工作後的第7年了。記得當時在一個月光柔和的夜晚,趁着月色,洋洋灑灑寫下了3000多字,只爲紀念重讀的意義。“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最喜歡做的事”“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用勞動的愛好來教育學生”“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把學生的腦力勞動放在注意的中心”“要思考,不要死記”“要敢於鼓勵學生‘超大綱’”“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無數提綱挈領的話語,無不縈繞耳邊,時時激起我對教育更深的理解。“看山不是山”,教育的本質不是教和育,而是“看見”和“啓發”。看見生命,尊重生命最初的樣子;啓發生命,啓發生命從不完善走向完善,從不自由走向自由,從不美好走向美好。

第三次讀:看山,依舊是山

第三次讀《給教師的建議》是今天。對於一個有着11年教齡的教師,重讀是一堂課。第三次讀,讀到的不是話語,不是理解,不是方式,是偉大的愛。我稱之爲“熱愛”。蘇霍姆林斯基的“熱愛”是我從教以來,感受到的最爲純粹的、最爲樸素的、最爲單一的,似乎還帶着些宗教情懷與信仰的無關宏旨,卻足以支撐教師走完教育人生炙熱的情感。無以言表,唯有摘錄,附上收穫。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誌,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這讓我明白:不必苛求每一個學生達到同一標準。學校不是工廠,班級不是車間,學生不是產品,不需要用“工程化”“模式化”去對待每一個鮮活的、個性不同的生命。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不應成爲教育的口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工作的最後結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而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分曉。你所做的、所說的和使兒童接受的一切,有時要過五年、十年才能顯示出來。”這讓我明白:教育不可急功近利,不能心浮氣躁。教育是“碎碎念、慢慢叨、靜靜等”的過程。教育是“種植花木,不問花開”的優雅藝術。教育應爲每一個生命質量負責,而不爲一時顯性的成就。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創造性的最重要特徵之一是他工作的對象是兒童。兒童經常在變化,永遠是新的,今天同昨天就不一樣。我們的工作是培養人,這就使我們擔負着一種無可比擬的特殊責任。”這讓我明白:教育面對的個體是生命,是有着創造、有着發展、有着無窮希望和未來的人的生命;教育者應該看到人性,爲了人性的更美好,生命更有意義,活着更快樂而存在。教師應永葆童心,方可做小學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按照最初的內心衝動所要求的去做。這種衝動總是最崇高的。但同時,教師還應當會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內心衝動,不要屈服於自發的情緒。在對你的學生的錯誤、冒失、一句話、不正確的行爲需要作處理的時候,這一點尤爲重要。”這讓我明白:在教育生活中,先控制情緒,後處理事情。控制情緒需要艱難的掙扎,但滅掉憤怒之火的永遠不是火,而是以柔取勝的水。

蘇霍姆林斯基說:“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的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這讓我明白:教師不可以不讀書。教師不讀書,不可引導學生增長見識;教師不讀書,不可開拓學生的思維;教師不讀書,不可陶冶學生情操,不可引導學生感受人間真善美。教師不讀書,豈能要求學生讀書?因爲沒有閱讀的教育不是教育。

……

看山,依舊是山。智者的教育,始終是“大道至簡”,無法一一羅列。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可讀十餘次,或是多少教齡,讀多少次。我之所以能滿懷激情地站在講臺上,愛我的職業,愛我的學生,要感謝這本書,感謝這位偉大的教育先賢。涓涓細流,漫漫教育路,總有新鮮的血液。也許我窮盡一生,無法抵達教育的盡頭,但我會警醒自己:慢慢走,靜靜愛。選擇愛,將愛進行到底;選擇教育,爲最初的愛。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7

有一種書,應該放在書桌上,旁邊還要放上筆記,時不時地要摘抄幾句,時不時地要停下來思考一番,而且越讀越是景仰敬畏,越讀越覺得韻味無窮。《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本書。

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賞識與關愛教育是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重要教育思想。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長期的基層學校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對教育的許多方面都產生了較爲深遠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是最能深刻體現其賞識教育思想的。賞識教育的思想貫穿於他的整個成功教育思想之中,教師的賞識與關愛是實現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它可以集中表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首先,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

師愛是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後,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有了愛,纔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纔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如果教師發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語言去打動他們、感化他們、啓發他們、誘導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奮起直追,最終他們也會成爲生活和學習的強者。

作爲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關愛每一位孩子?特別是弱勢羣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的個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施恩或者顯示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被動等待我們去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份陽光,給那些“無藥可救”的“後進生”。蘇霍姆林斯基提到,對於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走到這些學生的跟前去,看看他們遇到什麼困難,提出專門爲他們準備好的作業題。有時候在課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給某個學生布置一點家庭作業,那麼有經驗的教師通常就當堂布置給他。學習較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千萬不要讓他光是聽別的學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東西抄下來。一定要設法讓他獨立思考,因爲在思考的過程中就已經包含着運用知識的因素,要促使他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取得哪怕一點點的進步也好。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對孩子傾注全部熱情,和孩子平等相處,給他們親切感、安全感和信賴感。愛孩子,就必須善於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幼兒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心靈感受心靈,育感情贏得感情。

其次,重視學生自信心的激發與培養。

成功教育很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甚至有人提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善於在每個學生身上發現他的天賦和才能,爲他提供發展的條件,竭力做到使每個學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從而感到快樂,從中樹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並不低人一等,而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

對小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者,特別需要的不是失敗,而是別人的肯定、老師的賞識和成功的體驗,透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生一種內驅力,促進他們成就動機的發展,促進他們發現自己,看到自己潛在的力量和優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問題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這使我想起了英國科學家麥克勞德的故事,麥克勞德上小學的時候曾偷偷地殺死了校長家的狗,這在西方國家顯然是難以原諒的錯誤,但麥克勞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長,懲罰他的是畫出兩張解剖圖;狗的血液循環圖和骨骼結構圖,正是這個包含理解,寬容和善待心懷的“懲罰”,使小麥克勞德愛上了生物學,並最終因發現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有時候也可能習慣一些行爲過失調皮搗蛋的孩子戴上“壞”帽子,隨意的貼上“壞孩子”的標籤,其結果往往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徑一事,不長一智,孩子們正處在身心發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對一些問題有不正確的看法和錯誤的做法,是難免的,細細想想,其實孩子犯錯誤時,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老師的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孩子們正是透過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成熟起來的,其實孩子們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如果我們討厭孩子,那麼我們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實質上就已經結束了,讓我們時常想一想教育專家們的諄諄告誡:“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妮據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穫與體驗。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8

一本好書,如一盞明燈,啓迪人的智慧,如一縷清風,滌盪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新甘甜,沁人心脾;它彷彿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着自己;與它相伴,猶如良師益友時時在側,時時指引和鼓勵我,爲我指明努力的方向:

一、讀書伴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在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這在我們教育事業中尤爲重要。俗話說:“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猶如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輕車熟路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就像大師說的:“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二、關心愛護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寫道:“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教師要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聽其師信其道,唯有愛才能換來愛,換來尊重和信任,對學生真誠、坦誠和熱誠,核心一個“愛”字,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談不上師德。一個學生跌倒了,我們的一次攙扶能讓他更加堅強;學生生病了,我們的一杯溫水,一粒藥或許能讓他心靈稍許安慰;學生遇到難題,我們的一次課下輔導,或許就建立了他戰勝困難的信心。用博愛之心與學生真誠互待,坦誠相處,熱誠幫助,在深愛着全體學生的同時,更格外關注着個別學生。讓他們在教師母親般慈愛的關懷下健康快樂成長。

三、賞識每個學生

不同的個體有着不同的優點,任何一個個體也不可能囊括所有優點和長處,所以每一個人都會有值得肯定和學習的地方。作爲教師,善於觀察和懂得欣賞學生的價值與美好,是一件比什麼都重要的事情。

作爲一名特校教師的欣賞,對殘障孩子來說更爲重要。因爲,我們所面對的這羣孩子,如果用追求完美的眼光去看,簡直是一無事處,忍不參睹:令人頭疼的一羣小孩,他們有的坐不住,有的走不穩,有的愛說小話,有的磨磨蹭蹭……他們身上有數不盡的問題,改不完的缺點。作爲老師,要是一味地抓着這些“問題”不放,並想方設法把這些孩子“改造”成我們理想的模樣,那麼在這個漫長而無望的過程中,孩子們勢必會經歷痛苦,而我們一定會收穫失望。反之,當我們用賞識的眼光重新審視這些學生,就會發現:小林頑皮,但勞動時特勤快,還積極幫同學收拾桌洞;小東愛說小話,但能唱出好聽的歌曲,跳起舞來也有板有眼;小夏磨磨蹭蹭,但她做起事來,不急不燥,認真穩妥,讓人放心……我們的語氣會變得親切,態度變得溫和。久而久之,老師的一個讚許的眼神,一次真誠的微笑,一句表揚的話語,都會給孩子以鼓勵和希望,如同春雨潤澤着孩子的心田,如同陽光照亮孩子成長的路途。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知識就是力量”,確實,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堅定信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引領他們健康成長,快樂生活.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9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別人的教育經驗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是一種創造。……要知道,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也就是說,我們在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的時候,不是簡單地照搬挪用,而是在多觀察多思考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學生情況,採用“拿來主義”,在吸收別人經驗的基礎上,滲透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

一、在聽課中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提升自己

作爲一名教師,工齡的長短並不一定決定經驗的豐富與否,只有不斷地進修提高的教師纔是真正的教師。而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教學和教育過程的主要陣地,所以聽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成長、豐富經驗的重要學習方式。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每堂課都有他的成功之處和不足,我們聽課的目的就是要多發現長處,加以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的風格,或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技巧,或推廣交流,促進專業成長。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它不僅是以知識的內容來教育學生,同樣的知識內容,在一個教師手裏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個教師手裏卻起不到作用。”這也在提醒我們,我們在聽課過程中學習他人經驗的同時,要進行反覆的琢磨。在分析總結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二、在反思中積累經驗,提升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師日記。他說:“教師日記並不是什麼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看到這裏讓我想到了許多年前學校要求我們手寫個人自修筆記,倡議老師們寫寫自己的隨筆,一直到現在的電子博客,我們學校的教師大多都在堅持寫隨筆,這和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說的教師日記可以說異曲同工。著名教育家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爲名師。”其用意在教育我們要重視反思。作爲教師,如果缺乏對日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不斷積累的意識,很難掌握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只有透過反思,教師纔會不斷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缺點,細緻地、冷靜地加以推理總結,將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爲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益形成。所以我們只有透過教學反思,教師的有效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纔會對後續的教學行爲產生積極的影響。

蘇霍姆林斯基“今天把種子播種到修整得極好的土壤裏去,卻遠不是明天就會長出幼芽的。”我們的學生是種子,他們不會一躇而就,立即變成參天大樹,它需要我們不斷地“澆水、施肥、修整”。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想讓學生成爲心中理想的“大樹”,我們自己也要不斷學習,積累經驗,爲學生的成長“澆水、施肥”。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0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51條:要使知識“活起來”。文中說到: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往往變成了不能移動的重物,知識被積累起來似乎是“爲了儲備”,它們不能進入週轉。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運用。當知識脫離學生的精神生活,脫離他們的智力興趣,掌握知識就變成了毫無樂趣可言的事,變成了爲知識而知識,學習成了一件乏味的事情。

在音樂課教學中,我也常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們對於學歌很感興趣,但是如果樂理知識佔據時間多了,孩子們就有點心不在焉了,一下子興致低了下去。爲什麼會這樣的呢?學歌那麼的吸引孩子而一到樂理知識就無興趣了呢?在課堂上我們沒有抓住樂理知識的“交集點”,去引領孩子們,而是把知識變成了教授的“死東西”。因此他們就失去了興趣。

那麼在音樂課上,我們要怎麼讓學生學習樂理知識也“活起來”呢?我想,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活而有序,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一堂課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有序性,所以課堂活動要做到富於變化,在音樂的輕鬆環境中讓孩子們輕鬆的掌握樂理知識。可以插入一些有關樂理知識的活動,讓他們在參加活動、學歌的同時自己體會到一種無形卻又必須存在的東西——樂理知識。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同時達到教學的目的。

總之,我們教師要依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多學習,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讓學生的激情飛揚,讓知識“活起來”,讓快樂的課堂中加入“死知識”後同樣是學生學習的樂園,纔是我們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