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愚公移山》有感集合15篇

讀後感1.51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愚公移山》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愚公移山》有感集合15篇

讀《愚公移山》有感1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成語故事吧。這個故事表面上是講一個老翁帶領自已的家人透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把兩座山移走了。而實際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只要你向着一個確定的目標前進,矢志不移,努力付出,就有希望到達成功的彼岸。

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很久以前,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在他家門口有兩座大山,擋住了出門的道路。他便和家人商量,決定把兩座大山移走。村裏有個聰明的老頭叫智叟,聽說愚公要挖山,不但不幫忙,還說:“你太糊塗了,就憑你們這幾個人也想把兩座大山挖平?”愚公回答:“我挖不平,還有我兒子、孫子……我的子子孫孫都來挖,還怕挖不掉?”智叟聽了,無話可說,嘆了一口氣走了。山神知道了這事,被愚公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把兩座山移走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山擋住愚公他們出門的道路了。

讀完了這個故事,讓我受益非淺。在期終考試到來之際,我們每天覆習這個,複習那個。有記不住的,我就多抄幾遍,還是記不住就卯足了勁背、默,直到全部牢記爲止。平時我的閱讀理解和寫作文的水平不高,我現在就多看課外書和優秀作文。透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次語文考試成績有了明顯地提高。可見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有收穫。我想這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吧。

我們大家都要學習愚公,相信自己,堅持一個目標,付出努力,就一定能達成。不能學智叟,一有困難就退縮,不敢前進。這遠古可笑的“愚公精神”就是我們現代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優秀品質!

讀《愚公移山》有感2

這些天,我學習了課文《愚公移山》,它不僅讓我對文言文的理解更加深了一步,還讓我從中悟出了一些也許和文章主題不符的道理。

《愚公移山》是篇文言文的預言,向我們展示了在幾千年前的人們的決心與堅定的信念,告訴我們聊只是不斷地努力,總有“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的那一刻的道理。但它給我留下了許多不解與迷惑。愚公爲什麼要移山呢?是爲了他的子孫後代們可以無阻擋的出入,爲了交通便利嗎?那他們爲什麼要移山呢?他想過其他的方法嗎?雖然,我很不贊同河曲智叟的自以爲是的一番“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損山之一毛”的話,但以愚公之力,着實不能移走太行王屋二山,雖能使二山減小,但愚公在有生之年看山被夷平的那一刻了,那他爲什麼不換個方法去思考呢?

愚公不是一個不死的人,那他還爲什麼要以自己子孫後代的幾代人的幸福去換那遙不可及的夢想呢?我曾經讀過一本書,書總說“人是慾望的化身,只爲明天而活着”。那愚公爲什麼又把子子孫孫幾十代人的慾望全因自己的一個理想而破滅,他們雖極其地不想移山,但又爲了一個祖先的理想而被迫移山那?我們必須得承認愚公爲了自己的理想策劃地很周全但他的確忽略掉了也許微不足道,但也有可能強大無比的一方面,那就是他子子孫孫後代的“慾望”,也許要是他們並不心甘情願去移山,那麼愚公那偉大的理想就將會灰飛煙滅,化爲泡影不復存在。要是沒有神的介入,他的理想就很會不了了之······那他爲什麼不換一個方式去思考呢?他不能在有生之年移完整座大山,但他很有可能可以從哪堅如磐石的大山下挖一個小小的地下隧道。那雖工程艱苦但耗時並不太長,他也許能在有生之年刊到隧道的建成。也不必大費周章地去幹什麼移山。

當對手異常強大,而你的力量有限的時候,你非常需要換一個方式去思考着。也許你就能成功,也不必去一頭幹到底也不見一點兒回報了!

讀《愚公移山》有感3

今日我讀了《愚公移山》這篇文章。

故事講的是,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家門前有太行山和王屋山兩座大山,大家出門要繞很遠的路。愚公就提議全家人一齊將這兩座大山移走。另一位叫智叟的老人,嘲笑他們根本搬不走山。愚公仍然堅持說:“我有兒子、孫子,子子孫孫,一代又一代,怎樣會搬不走呢?”愚公精神感動了玉帝,他命令天神把這兩座山搬走了,愚公一家再也不用爲進進出出發愁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只要我們有恆心、堅持,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讀《愚公移山》有感4

很小就聽過“愚公移山”的故事,但真正接觸這篇寓意深刻的古文卻是幾年後的今天.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講了一個叫愚公的人,想把門前的兩座給鄉親們帶來麻煩的山移走,遭到了智叟的反對,但是經過了他的努力,感動了上帝,派山神幫助寓公把這兩座擋路的山移走了.

乍一看,愚公確實很愚,而且還愚得不可理喻:以自己的殘念,去挖“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兩座大山不說,還要累及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但是,只要我們深深理解就不難發現,愚公的“愚”實際上包含着一般人稀缺但又非常需要的兩種精神:一是敢想,二是敢做.

說他敢想,是因爲愚公已是“年且九十”,這個年齡,該是清享晚年的時候,可愚公卻因“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竟有了與家人“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的雄心壯志.這種想法,讓人震撼,這可是“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兩座大山啊!這可是在沒有科學技術的古代,這可是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哪!即使是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中,有誰敢有這驚天地、泣鬼神的想法呢?無怪乎他的妻子會提出疑問,智叟會出來阻止他這“不合實際”的想法.想到這裏,我除了震驚,還有疑惑:是什麼原因讓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身上充滿了力量呢,讓他能夠立此決心呢?是因爲不甘屈服於惡劣的環境,不甘心屈服於命運?還是爲了子孫後代造福,讓子孫們免“出入之迂”?抑或是他早已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也許都有.

愚公沒有成爲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他不光敢想,更敢做.移山計劃一經形成,他馬上“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辦事之果斷,行動之迅速與他的年齡極不相符,雖然“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但他卻無怨無悔,因爲,他知道“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敢想敢做的人終會創造奇蹟,最終,“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愚公的願望實現了,我在心裏不禁爲他喝彩.

古往今來,類似愚公的事還有很多.諾貝爾,他爲了研製炸藥炸死了他的兄弟和父親,居里夫人爲了人民和國家的利益,在疲憊的狀態下進行試驗,被鐳射奪去了生命……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愛迪生、萊特兄弟等.這些人都有愚公一樣的精神.

就當今社會來說,在改革開放中,我們曾遇到過很多困難,金融大風波、非典、汶川大地震,還有周圍國家對我國領土虎視眈眈……如果這些困難不一一克服,祖國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嗎?

在我們的學習中,也會遇到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以愚公精神來對付這一羣羣“攔路虎”,最後到達的便是成功;反之,如果我們躊躇不前,在困難面前低頭,面對一個個齜牙咧嘴的“攔路虎”望而生畏,那麼我們將會一事無成.

讀《愚公移山》有感5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愚公移山》這篇課文,學了這篇課文後,我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動。

《愚公移山》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愚公家前面有兩座大山,給鄉親的進進出出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以,他想把大山移走。於是他就率領子孫中能挑擔子三個人挖山。有一個智叟知道了這件事就嘲笑愚公,可愚公仍然不放棄,最後愚公的精神感動了山神,山神就將這件事告訴了天帝,天帝就派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把兩座大山都揹走了。

文章最讓我感動的是愚公對智叟說的話:“即使我死了,但我有我的兒子,還有我的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兒子又會有孫子,子子孫孫幹下去,就不怕山會挖不平。”而且愚公的這種頑強的毅力,長期堅持不懈的奮鬥,堅定的信心,崇高的思想,明確的目標,用發展長遠的眼光看問題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學習啊!和愚公比起來,我差得遠了。在生活方面,我做事情不能堅持到底,總是一遇到什麼困難就退縮,不敢勇敢地面對困難。在學習方面,一遇到稍微難一點的題目就放棄,不能動腦筋思考……所以我以後也要像愚公一樣,遇到困難不退縮,要勇於面對,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不轉彎。

讀《愚公移山》有感6

今天,我讀了《愚公移山》這篇文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愚公很愚,而且愚的不可理喻。他不但用自己剩下的光陰去挖“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兩座大山,還要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去挖。但是,只要我們深入理解就不難發覺,在那遠古時代,被人認爲可笑的“愚公精神”卻是當今社會走向成功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是任何人都應該具有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奧數題時,做了許久都沒有做出來。過了一會兒,我越做心理越煩,只好扔下那道題不管了。後來,我讀了《愚公移山》這篇文章,知道了只要堅持不懈,以“愚公精神”來對付這些呲牙咧嘴的“攔路虎”,最後達到成功之路,獲得的是成功後的喜悅;而如果在困難面前低頭,面對一個個“攔路虎”,望而生畏,那麼將會一事無成。我想:如果我像愚公那樣面對困難毫不畏懼,我肯定能把那道題做出來。

古往今來,類似“愚公移山”的事例舉不勝舉。爲了我的明天,爲了我的前程,爲祖國美好的未來,我要繼承這種“愚公精神”,並把它發揚光大。

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哦,記得。

讀《愚公移山》有感7

今天,我無事可做,便開啟語文書,翻到《愚公移山》這篇課文,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使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主要寫:從前有個叫愚公的老人,有兩座大山攔住了他們的去路,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於是,他便帶領着子孫開始挖山。經過了重重困難,日復一日的辛苦勞動,最終感動了天神,把山揹走了。

愚公他這種爲後代着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另外他雖然受到了嘲笑,但仍勇往直前,鍥而不捨,這種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的!因爲《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讓我們做事情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還有不半途而廢。所以他的精神才流傳到今天。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沒有這種精神,機半途而廢也不持之以恆。拿朋友吳曉宇爲例:一天,我和她一起練騎自行車,他剛開始總摔跤,可她不氣餒。但過了一會兒,她說:“我怎麼總摔倒啊!”“我看我今天學不會了……”“唉,以後再練吧!”說完他就想回家了,最終沒有學會自行車。根本沒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而我呢,也一樣遇到困難就退縮,更別說持之以恆了。知難而退就是形容我的!比如:媽媽在開學的時候給我買了一本數學奧賽練習冊。我開始很願意做,以爲很簡單。但發現這裏面第二頁的我就有些不會做了,我便把它先放在這往後找。但也都很難,我就對媽媽說要讀課文,然後就不做這題,而去讀課文,有一點難度就放棄,根本就沒有做到持之以恆。鍥而不捨。

學習了這篇課文篇課文讓我明白:只有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那就會爲我們撿來的成功打下基礎。

難道不是嗎?

讀《愚公移山》有感8

我讀了《愚公移山》這篇文章後,愚公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催我奮進。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只要有恆心,勇敢堅持下去,沒有什麼事情是不會成功的。

有個叫愚公的人,年紀都快九十歲了,面對太行、王屋兩座大山居住。由於大山擋住了他家的通道,出門都要繞道而行,很不方便。於是,愚公就把家人召集在一起商量:“這兩座大山,堵住了我們的路。我打算和你們一起,用盡全力挖平這兩座山,那樣我們以後出門就方便多了!你們說這樣可好?”愚公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於是,愚公就帶領子孫,算上他自己,能夠挑擔的共有三人,一起敲碎石頭,挖出土塊,用畚箕和籮筐裝土石,挑運到渤海之濱倒掉。黃河邊上,也住着一個老漢,這個人很精明,人們管他叫智叟。他聽說這件事後,譏笑愚公的不明智,試圖阻止他,說道:“你可真是老糊塗了!憑你這風燭殘年的力氣,連這兩座山的毫毛也動不了,更何況是搬運泥土和石塊呢!”愚公聽後,長嘆道:“你也太頑固不化了,以至不通情理,連寡婦和兒童都不如。雖然我終究會死,但我還有兒子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再生他的兒子,兒子又會有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而那座山並不增高,爲什麼不能將它搬平呢?”智叟聽後啞口無言。天帝被愚公的真誠和意志感動,命令山神把兩座大山搬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有堅持不懈,事情終究會取得成功的。

讀《愚公移山》有感9

今天,我讀了一篇小古文《愚公移山》,故事主要講了——古時候,有太行,王屋二座山擋住了愚公家的出路,愚公與家人們商量最後決定全家一起出動,一起來移開這二座大山。鄰居家寡婦和她的小兒子也一起來幫忙移山。過了一年又一年山依然沒有變化,有人就開始嘲笑愚公笨,警告他是無法把山給移完的。可愚公堅信自己子子孫孫沒有盡頭,肯定可以把山給移完。這件事被有心人告訴了天帝,天帝爲愚公而感動,讓娥氏的兩個兒子把山給移走了!

這個故事讓我深深地被這位愚公的堅定不移,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我認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愚公,要像愚公一樣,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持之以恆、不輕言放棄,要讓自己能做到持之以恆,要讓自己成爲像愚公一樣的人。

像愚公一樣的人還是很多的,比如讓我來說一說徐特立的故事吧。1919年43歲的徐特立到法國學習法文,有許許多多的人讓他放棄,但是他卻沒被困難打到,而是繼續努力學習法文,因此只過了四五年他就能看懂法文科學了。當年徐特立曾說過一句話:對青年人來說,學習最重要的是“恆”字。青年人好學,但往往不肯下苦功。我們就應當學習這個“恆”字,讓自己下苦功夫,讓自己可以學習愚公和徐特立的精神,要和他們一樣有恆心。

除了愚公和徐特立他們有這樣的精神,我國古代大詩人李白也是如此愛上學習的。以前李白特別愛玩,天天早出晚歸的去玩耍,有一天李白又出門去玩耍,這時他看到了一位老婆婆在磨鐵棒,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老婆婆想要把鐵棒磨成針,李白覺得很好笑,鐵棒怎麼可能會被磨成針呢,最後老婆婆反而嘲笑李白沒有恆心,只要功夫深鐵棒一定會被磨成針的。從此以後李白就開始奮發圖強,最後成爲一位偉大的詩人。

種種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定要學習愚公、徐特立、李白等人的精神,只要堅持不懈,成功就在我們眼前!

讀《愚公移山》有感10

前幾天剛剛學完《愚公移山》這篇文言文,自我真的被老愚公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動了,所以情不自禁地想寫一寫。這篇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位老人叫愚公,他看見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阻擋了人們的`去路,便帶領全家人去移動那兩座大山。他們又是鑿石頭,又是挖石塊。有一位人稱“智叟”的老頭,他以嘲笑的語氣勸阻愚公:“你怎樣會傻到這個地步呀!就憑你的這些力氣,能搬動這兩座大山嗎”愚公卻說:“你才傻呢!我雖然搬不動這兩座大山,但我還有無窮無盡的子子孫孫!他們能夠繼承我搬山的精神呀!而這兩座大山卻不會增高。”最終有一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動了玉皇大帝,玉帝派人把這兩座大山給移走了。

開頭寫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僅以全家力量來“平險”,已初見其“愚”;之後寫運土石,工具“箕畚”是十分小的,而倒土地點“渤海之尾”又是十分遙遠的,如此移山,看來更是“愚不可及”。但這些僅僅是事物的表象。及至智叟前來阻止移山,愚公說出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霎時便的高大起來——原先他的見解遠遠超出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啊!

愚公移山貴在精神。愚公覺得兩座山擋住道了,爲方便大衆,他信念堅定,迎難而上,移開山道。之後感動神靈,搬走大山。如果愚公當時空有堅定的信念,沒有恆心和毅力,那麼移山都是空談。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做事不僅僅要有堅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付諸行動,去實踐,堅持不懈,百天如一日地去做。迎難而上,困難便會迎刃而解。有人習慣在溫室裏成長,滿足於優越條件,只想坐享其成,害怕吃苦,害怕生活的重擔壓肩。在通往夢想與成功的道路上跋涉,的確是痛苦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爸爸告誡我:“不怕苦,苦一時;害怕苦,苦一世。”愚公就是以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掃清了道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怕困難,那麼,困難將越積越多,難以解決。

愚公以實例告訴我們:信念+信心+恆心=成功。當然學習也是這樣,僅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讀《愚公移山》有感11

我讀了“愚公移山”這個故事後,我深深地被愚公的精神所震憾了。一個快九十歲的老人,要把門前的兩座山移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得到了子女的支援,但也有人反對。

從愚公和“智叟”的對話,可以看出愚公移山的意志很堅定。“河曲智叟”覺得愚公又笨又蠢,便來開導他,“你這麼做太傻了。你已經一大把年紀了,與其每天干得這麼辛苦,不如待在家裏,享享清福。就憑你一家人的力量,要挖掉這兩座高山,得幹到什麼時候呀!”愚公聽了智叟的話,直起身子扶着钁頭把兒,對智叟嘆了一口氣說:“你說這話真是太糊塗了。別人都叫你 ‘智叟’,可我看你的見識還趕不上寡婦家的小孩子。我是上了年紀,可是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大山卻不會再長高了,挖一點就少一點,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地挖下去,還怕挖不完嗎?”

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其實就是中華民族的魂,是勞動人民創造世界的精神。

我體會到:在學習中,生活中也要這樣,一個字一次寫不好,就寫十遍,百遍,甚至上千遍,總有一次能寫好。要攀登學習、知識地高峯,只要有這樣永不言棄的精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就能成功。

讀《愚公移山》有感12

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愚公移山》,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位老人叫愚公,他的家門前有座大山,每次出門都要沿着山繞一個很長的圈才能走到外面,很不方便。便帶領全家人去移動那兩座大山。他們又是鑿石頭,又是挖石塊,然後推到渤海去。有一位人稱“智叟”的老頭,他以嘲笑的語氣勸阻愚公:“你怎樣會傻到這個地步呀!就憑你的這些力氣,能搬動這兩座大山嗎”愚公卻說:“你才傻呢!我雖然搬不動這兩座大山,但我還有無窮無盡的子子孫孫!他們能夠繼承我搬山的精神呀!而這兩座大山卻不會增高。”最終有一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動了玉皇大帝,玉帝派人把這兩座大山給移走了。

讀了這個故事,愚公那種碰到困難不退縮,不放棄堅持、樂觀的精神讓我們深深地振撼。使我理解只要努力.堅持就必須會成功的,不要理會別人的眼光,別人的說法。另外做事也要反方向看問題,不管有多難。我們必須要有一種不放棄、不拋棄的理念。而我們在學習時往往對不會做的題不動腦筋,不認真做,應對困難就低頭,見了困難就逃避。和愚公比起來,自我是多麼的渺小啊!愚公那下定決心、不畏困難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

我們要像愚公學習不怕困難的精神品質。

讀《愚公移山》有感13

寒假裏,我跟媽媽一起到求知書店買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一回到家,我就立即開啟書本如飢似渴地看了起來。

我一下子看了好幾個成語故事,如《百折不撓》、《班門弄斧》、《半途而廢》、《不恥下問》……這些成語故事實在是太精彩了!

這本書共有62個成語故事。讀了這本書,我對成語有了更多的瞭解。成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浩如煙海,博大精深。這62個成語故事個個生動形象,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

在衆多的成語故事中,我最喜歡《愚公移山》。它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愚公想移掉房子前面擋着去路的兩座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受到了智叟的嘲笑,但愚公沒有放棄。最後愚公的精神終於感動了天帝,天帝派兩位大力士移走了兩座大山。

讀了《愚公移山》,我想起了一句格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有頑強的的毅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念,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愚公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與他相比,我感到無比羞愧。

我從一年級開始練習書法,剛開始我信心十足,對書法充滿興趣,每天一吃好晚飯,就迫不及待地奔向目的地——三樓樓老師家。我想,只要我堅持不懈地進行練習,就可以成爲一位書法家!就這樣,我堅持了一年。

可到了二年級,這種興趣漸漸沒有了,我越來越覺得練書法枯燥乏味,就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姑姑看出了我的心事,就給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訴我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堅持。但是,我還是鬧情緒,發脾氣,不肯繼續練寫。最後是在姑姑的逼迫之下,我才堅持練習。

如今,我練習書法已有四年半了,汗水換來了收穫——在諸暨市第二屆中小學現場書法大賽中,我榮獲了三等獎。姑姑說得沒錯,想取得成功,必須堅持。我以後一定要向愚公學習,做事要有恆心,有毅力,因爲堅持就是勝利。

讀《愚公移山》有感14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叫《愚公移山》。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古時候,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的家門口擋着兩座大山。家人每次出門都得繞很大的圈子,很不方便。愚公就帶領家人每天挖山。有人說愚公不可能挖得完這兩座山,但愚公卻堅持挖山不止。後來,愚公的精神感動了上帝,就派神仙把兩座大山搬走了,愚公終於成功了。人們用“愚公移山”這個成語比喻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記得有一天,我去森林公園爬山。因爲我不經常鍛鍊,所以爬到半山腰的時候就精疲力盡了,再也爬不上去了。但我並沒有灰心,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爬上山頂。於是,每個週末我都要去爬山,我每一次都比前一次爬得更高。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我爬上了“勝利的頂峯”,站在山頂上俯視着整個韶城,三江六岸,風景如畫,盡收眼底,我的心裏充滿了成功的喜悅。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要被困難嚇倒,只要堅持不懈,克服困難,就能取得成功。

讀《愚公移山》有感15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書,這本里面講的都是寓言故事。《揠苗助長》、《井底之蛙》、《愚公移山》等等。我讀的最有啓發的就是《愚公移山》了。

故事講的是: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萬仞。家住北山的愚公,快九十歲了,家前面是山,出門不方便。於是便想和家人移掉這座山,開出一條路來。但老伴懷疑說:“憑你這點力氣,連個小土丘恐怕都不能移掉,又想對這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愚公並不爭辯,帶領兒孫三人開始挖山。這樣,從冬到夏的挑運,才能到渤海往返一趟。河曲有個老頭叫智叟,覺得這事是在荒唐可笑,便勸阻愚公說:“你太不聰明瞭!你這樣年老力衰,恐怕連山上的一棵小草也拔不掉,又能把這些土石怎麼樣呢?“愚公長嘆一聲,反道說:”你也太頑固了,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兒子會生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不會再增高,怎麼會一不掉呢?智叟聽了,無言以對。那愚公依然每天挖山不止。山神聽到這件事,只怕愚公挖山不止,便去報告給天帝。天帝被愚公的這種堅強的毅力而感動,便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八兩座山揹走。從此,愚公的家門前再也沒有高山阻塞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不放棄,那件事總會做好的,不要想着困難,那樣你永遠也不能獲得成功。你要記住有志者事竟成。

標籤:愚公移山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