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洗澡》讀後感

讀後感2.27W

《洗澡》讀後感1

樸實,豐富,生動。

《洗澡》讀後感

書中對幾種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子進行了生動描寫,雖時代不同,但小集體里社會關係大抵如此。重業務不重關係的許,重關係業務能力一般但還是能隨手寫出七八千字的餘,對工作沒有大的追求但有一定實力爲人隨和的杜,比較典型。

三對婚姻,對媳婦外強中乾的餘,對媳婦沒動心的許,還有有點猥瑣但又怕髮妻的朱。非常有趣的是,最初拘謹不懂愛的許差點出軌,而愛佔女人便宜的朱竟然害怕大字不識一個農村妻子,很好笑的一個矛盾。

兩段婚外情,開篇餘差點跟美人去美國,後來許差點跟紅顏知己姚相愛。但是,被利益引導的餘被沒人拋棄也沒膽量離婚,被愛情引導的許跟姚暢談後雙方共同選擇按住愛情的小火苗。餘和日子是基本沒有精神溝通的,而餘或許也沒有獨立的精神,所以他會被利益引導,他就算離婚遇到的也不是愛情而是表象。這樣的人其實也是害怕離婚的,而他的妻子雖然沒文化卻也是持家高手。許跟杜有一些精神溝通但不夠多,因爲許是堅持自己價值觀的,杜是嚮往安逸生活的,所以許可以爲信念不要博士,而杜隨和善於處理社會關係。從這個角度上講,許和杜更爲互補,雖然許和姚惺惺相惜,但兩個人都太耿太彆扭了。而杜是一個寬容又能溝通的人。沒有完美的愛情,勢均力敵要更好一點,成爲夥伴吧,敢於擔當,贏得信任。

最後,幾個知識分子洗澡的場面,讓我想起了姑老爺,他晚年精神分裂,自己時不時走到公安局去交代情況,這不就是洗澡的後遺症嗎?這是真的!心裏很難過。

今年的chun wan政治qi xi好濃,不知道說些什麼好,慶幸自己不再天真。

以上,關於社會關係,關於婚姻,關於婚外情,關於個人在權力面前的地位與尊嚴。

《洗澡》讀後感2

穿着棉襖洗澡讀後感近日閒來無趣,突然來了讀書雅緻便抄起本韓寒的文集。翻看幾頁,便看到了這篇文章。莫要看題目可笑的很,還是有很多墨水的。新時代的中國彷彿是能迫切出個全才象伊恩middot;弗萊明筆下的詹姆斯—邦德,一個人就能肩負起拯救國家的使命,能夠懸崖勒馬。可惜的是,在中國改革後的應試教育下還出不了這樣的全才,至少我還沒見識過。“如果這個時代能出個全才,那便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和這個時代的不幸。如果,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沒有,所以我們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給拿掉。時代需要的只是人才。“這是原文。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經常會爆出一些他們認爲的奇人軼事:A縣出了個天才,XXX只有X歲竟進了國內知名的C大學。確實是奇,不過不是奇在他的聰明而是他小小年紀竟能應付這麼多的考試,高中都沒畢業的我不得不佩服他了。那XXX是全才嗎?明顯他不是人中之王,不過他倒是個“應試奇才”。大學生出來打工的報道頻頻皆是,如果說學習可以改變命運,那麼每個人都能實現的,只不過大部分的人是由好轉壞,由壞轉更壞。所謂重要的數理化,拿到將來的工作裏去又有多少有用的?等你大學畢業了後讓你拿幾個試劑瓶,又有多少人能配出“銀鏡反應”呢?學習意義何在?如果真的正如韓寒所說的“爲了明天的荒廢”,把一大把的時間砸在以後不會有接觸或有成就的學科上,我寧願選擇放棄,不過我被家人和傳統思想兩座大山壓住確實是不敢喘大氣。每次在閒外之餘,翻翻小說,總被家人誤以爲是不務正業,要多看看語文書,背背英語單詞。《穿着棉襖洗澡》文中有提到一句話,“記得有句話,所謂教科書就是指你過了九月份就要去當廢紙賣掉的書,而所謂閒書野書也許就是你會受用一輩子的書。”這說得難道不真實嗎?你有聽說過有誰在高中還捧着本初中的書說在那回味初中知識的,發生率幾乎爲零的事卻硬被拿來作要孩子認真的“正當理由”。學了六年的英語,口語還不如一個英國六歲小孩說得順溜。前幾天出了趟遠門旅遊,碰到好幾個外國導遊,只看到他們嘴在那張着。穿着棉襖洗澡可笑,但更可笑的是人們不知目的,將所有叫做知識的“知識”一併吞了。當然也不能爲了一個目的放棄所有基礎,韓寒對這種人用了另一種比喻,“這就彷彿準備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門就一絲不掛“。這裏我並不是學什麼大文豪批判應試教育的不好,或許這可以挑選出這種背景下的人才,我只是希望能給我們有多一些選擇,能有專攻,不要到了大學才這麼細緻,否則之前的十幾年中或許有三分之一便在那打水漂了。不要穿着棉襖洗澡,也不要光着身子洗澡,要適中,至少要穿條小褲頭,你說對不?

《洗澡》讀後感3

我看了一個故事,名字叫小豬洗澡。從前有個森林,小豬在森林裏走路不小心摔在了泥湯裏。小豬回到家,豬媽媽看見了以後,對小豬說,你要洗乾淨了才能出去玩,小豬不聽話就悄悄的跑出去了,小豬想和小羊玩他就去了小羊家,小羊覺的小豬很髒她就不和小豬玩。小豬還想和一歲的小貓玩他就去了小貓家,這時貓媽媽正在給小貓洗澡,小貓洗完了澡小豬對貓媽媽說:“我想和小貓玩一會兒行嗎?”貓媽媽說:“你要和小貓玩,如果你把小貓弄髒了,還不是把我的辛苦白費了嗎?所以纔不能和小豬玩。”

小豬在大樹下傷心的哭了,牛阿姨看見了小豬問他爲什麼哭?小豬就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牛阿姨,牛阿姨說:“原來是這樣啊,你先回家洗個澡,然後他們都會和你玩的。

小豬回家洗了澡,洗的乾乾淨淨以後,它又出去和小羊、小貓玩了,他們玩的可開心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愛乾淨,講衛生是很重要的,小朋友們如果你們不愛乾淨不講衛生的話,小心你的朋友也不和你玩哦。

出差回來看了孩子的讀後感,感覺孩子真的長大了,感謝學校和烏老師的辛勤付出,當然,孩子寫的讀後感在語言和用詞方面還比較稚嫩,基本上我和他母親沒有進行改動,畢竟是孩子自己親手打的第一篇博文,希望老師多指正,謝謝。

《洗澡》讀後感4

楊絳先生以103歲的高齡完成小說《洗澡》的續集《洗澡之後》,引起了文學、文化界的關注。爲自己的小說寫續集,這在文學界是比較少見的現象。這位著名作家,這位百歲老人爲什麼一定要爲自己的小說寫續集呢?

在《洗澡之後》前言中,楊絳先生說到了其中的緣由。她說,(《洗澡》)“特意要寫姚宓和許彥成之間那份純潔的友情”,但是,有人卻“糟蹋”了這種友情,“現在趁我還健在,把故事結束了吧。這樣呢,非但保全了這份純潔的友情,也給讀者看到一個稱心如意的結局。”而在《洗澡之後》最後的“結束語”當中,在楊絳先生講完了這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之後,再次帶着些負氣與得意的口吻說:“許彥成與姚宓已經結婚了,故事已經結束得‘敲釘轉角’。誰還想寫什麼續集,沒門兒了!”想想楊絳先生寫這句話時的神情,大約宛如一個聰敏任性且有些狡黠的小姑娘。顯然,從楊絳先生的表述中可見,她是爲了讓“純潔的友情”保持下去才爲《洗澡》寫續集的,或者說,她是用《洗澡之後》來證明:“純潔的友情”不獨是存在的,而且還是可以長久的。

楊絳先生的《洗澡》寫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小說以“三反”運動爲歷史背景,描寫了新中國初期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或高尚,或卑劣,或清高,或萎縮,或敦厚,或勢利的種種形象。其中美麗、嫺靜的大家閨秀姚宓和本分、高潔的已婚教授許彥成相互欣賞,但卻始終保持在“不逾禮”的範圍。在諸多的人物中,這兩個人也是作家着墨較多、更爲欣賞的人物。《洗澡之後》延續了《洗澡》中的人物,但是卻逐漸淡化了其他人物,而幾乎將所有的筆力加諸於姚許二人,更加突出了二人之間情感的自然發展。簡單地說,如果在《洗澡》中,二人之間確乎是“純潔的友情”的話,在《洗澡之後》中,楊絳先生則不顧一切地將這種“純潔”進行到底了:她爲二人創造了一切可能的條件——分別爲可能成爲姚宓男友的羅厚以及許彥成的妻子安排好了歸宿,最終讓兩人順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獲得了合法的婚姻,從而,這兩個純潔的人擁有了純潔的愛情、純潔的婚姻。這讓我們看到:百歲老人楊絳似乎是心無旁騖甚或是固執地要將二人推向幸福的人生。

藝術的角度言,楊絳先生對人物的這一安排究竟是不是高明,我們暫且不去爭論,因爲這有待時間的磨礪和檢驗;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我以爲這種選擇和安排體現了這位老人對於人性的信念和期待:她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她對“純潔”的信心,她用這種方式保證了“純潔”的永恆。或者說,楊絳先生用《洗澡之後》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純潔的人洗不洗澡自然是純潔的;真正純潔的人在“洗澡”中更顯其純潔;真正純潔的人才有純潔的婚姻和人生。《洗澡之後》是楊絳先生對“純潔”的人性、友情的信心和堅守,是她對不論生活如何風雨跌宕,人都應該而且可以美麗、嫺靜、純潔的回答和證明。

如果說在《洗澡》中,美麗、純潔固然存在,但是,她們卻只能以及必須和卑微、自私、投機者共存,甚至需要不斷地忍受後者的陷害、折磨,美麗和純潔因此顯得脆弱、嬌嫩和孤獨;在《洗澡之後》中,楊絳先生卻堅定而且決絕地將那些卑微、自私、投機者逐一驅逐出她的視野,而將那些美麗、純潔、高雅聚合起來,讓他們同處共在,讓他們互幫互助,互相溫暖。《洗澡之後》中,不只是兩個純潔的年輕人最終獲得了純潔的愛情,凡是善良的人,楊絳先生都讓他們獲得了美好的情感:姚太太和陸舅舅、陸舅媽的一見相投與互相關愛,馬任之、王正對朋友妻女始終如一的幫助、照顧,羅厚對姚宓兄妹般的深情厚誼……都是因爲純潔而得到美好人生的明證。相反,不善的人在楊絳筆下則無可逃遁:他們要麼因爲內部的紛爭而分崩離析,要麼在運動中沒有好下場。小說結尾,這些純潔的人都住進了姚宓家的四合院,在這裏,他們同吃、同住,一起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大家庭中。我以爲,這個完全由純潔的人組合起來的有着不同姓氏的大家庭,其實就是楊絳先生的“理想國”。

概而言之,楊絳先生的《洗澡之後》要表達的並不是政治運動的殘酷,甚至也並不完全是知識分子的衆生相。在她看來,不管什麼樣的政治運動,其實都只不過是對人心、人性、人品的“檢驗”,在這些檢驗面前,善良、高貴者自會出淤泥而不染,卑劣、低俗者也自會欲蓋而彌彰。所以,政治運動、社會風雲等等,其實只是人性的試金石。她堅信,善良、純潔是寶貴的,因而也是永恆的,《洗澡之後》正是這位百歲老人對於純潔高貴的堅守,對於善良美麗的信念,對於幸福豐盈的證明。

《洗澡》讀後感5

我是“楊絳迷”。她的著作,我幾乎每本都讀過,而且有好些還不止讀過一遍。聽張志強同學——他也是“楊絳迷”——說,楊先生又要出新書了,我非常興奮。

楊先生能以103歲高齡再出新作,我自然興奮;但是,聽說是《洗澡》的'續作,先前的興奮就不免降低些。我想,大約不止我一個人,也許還有很多楊先生的讀者,也同樣認爲《洗澡》已經是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根本沒有寫續作的必要。

據楊先生《<洗澡之後>前言》說,“我特意要寫姚宓和許彥成之間那份純潔的友情,卻被人這般糟蹋。假如我去世以後,有人擅寫續集,我就麻煩了。現在趁我還健在,把故事結束了吧。這樣呢,非但保全了這份純潔的友情,也給讀者看到一個稱心如意的結局。我這部《洗澡之後》是小小一部新作,人物依舊,事情卻完全不同。我把故事結束了,誰也別想再寫什麼續集了。”由此推測,楊先生寫這部續作,大概有鑑於有人擅自爲錢鍾書先生的長篇小說《圍城》寫續作。可是令我們感到不解的,卻是楊先生爲何給續作取這樣一個名字,因爲擅自續寫《圍城》的人,便將他那續作命名爲《圍城之後》。這樣一來,《圍城之後》不就更容易魚目混珠,讓人以爲那是錢先生的續作了嗎?

而那“稱心如意的結局”,大概也不過是許彥成與姚宓“有情人終成眷屬”吧。《洗澡之後》也不脫中國人所特別喜愛的大團圓的俗套,這又不免讓人想起《南桃花扇》《紅樓復夢》《紅樓圓夢》之類的續作,而且還要揣度起它的命運來。當然,《洗澡之後》絕不會像它們一樣淹沒,只留下一串書名。可是,它的流傳後世,很可能不是依靠它本身的文學魅力,而是楊先生的名聲。楊先生是現今中國文壇上,最令人尊敬的老作家。我們自然不會對她有什麼微詞,但是,這部續作,卻不免有“狗尾續貂”之嫌,讓讀者產生“有不如無”之嘆。悲劇固然讓我們感情沉重,而皆大歡喜的喜劇,卻不免膚淺。然而,面對一部文學作品,我們寧可感情沉重,也不願意它流於膚淺。

話說回來,一位名人上了年紀,難免被人利用。據說,這次《洗澡之後》會以單行本與《楊絳全集》之一部分兩種形式出版。這是出版社的大好商機,可以藉此大賺其錢,不僅單行本銷售可觀,就是新版的《楊絳全集》也一定行情不錯。這是無論什麼人都可以預料到的。另外,等到楊絳先生百年之後,又藉着“懷念楊絳先生”的名義,再出一版《楊絳全集》,或者各種單行本也很可以並行不悖地再出一版。這不僅又讓我們想到錢先生《讀伊索寓言》裏“螞蟻與促織”的故事。當然,現在的“螞蟻”是不會看着“促織”餓死的,因爲“促織”此時此刻“唱的歌”就可以給它帶來利益,而且每年趁着“促織”過生日的時機,也還可以借“祝壽”的名義,印刷“促織”的舊作,做成精裝版,表面上是給“促織”做壽禮,實際上卻又可以謀些利。達爾文的“進化論”到底有些道理,就拿“螞蟻”來說,它們不像從前一樣,專等“促織”餓死後,吃它的“屍體”,而是“促織”活着的時候,吃它的名聲,死後再吃它的“屍體”。

《洗澡》讀後感6

近日閒來無趣,突然來了讀書雅緻便抄起本韓寒的文集。翻看幾頁,便看到了這篇文章。莫要看題目可笑的很,還是有很多墨水的。

新時代的中國彷彿是能迫切出個全才象伊恩弗萊明筆下的詹姆斯—邦德,一個人就能肩負起拯救國家的使命,能夠懸崖勒馬。可惜的是,在中國改革後的應試教育下還出不了這樣的全才,至少我還沒見識過。

“如果這個時代能出個全才,那便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和這個時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沒有,所以我們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給拿掉。時代需要的只是人才。“這是原文。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經常會爆出一些他們認爲的奇人軼事:a縣出了個天才,xxx只有x歲竟進了國內知名的c大學。確實是奇,不過不是奇在他的聰明而是他小小年紀竟能應付這麼多的考試,高中都沒畢業的我不得不佩服他了。那xxx是全才嗎?明顯他不是人中之王,不過他倒是個“應試奇才”。

大學生出來打工的報道頻頻皆是,如果說學習可以改變命運,那麼每個人都能實現的,只不過大部分的人是由好轉壞,由壞轉更壞。所謂重要的數理化,拿到將來的工作裏去又有多少有用的?等你大學畢業了後讓你拿幾個試劑瓶,又有多少人能配出“銀鏡反應”呢?學習意義何在?如果真的正如韓寒所說的“爲了明天的荒廢”,把一大把的時間砸在以後不會有接觸或有成就的學科上,我寧願選擇放棄,不過我被家人和傳統思想兩座大山壓住確實是不敢喘大氣。

每次在閒外之餘,翻翻小說,總被家人誤以爲是不務正業,要多看看語文書,背背英語單詞。《穿着棉襖洗澡》文中有提到一句話,“記得有句話,所謂教科書就是指你過了九月份就要去當廢紙賣掉的書,而所謂閒書野書也許就是你會受用一輩子的書。”這說得難道不真實嗎?你有聽說過有誰在高中還捧着本初中的書說在那回味初中知識的,發生率幾乎爲零的事卻硬被拿來作要孩子認真的“正當理由”。學了六年的英語,口語還不如一個英國六歲小孩說得順溜。前幾天出了趟遠門旅遊,碰到好幾個外國導遊,只看到他們嘴在那張着。

穿着棉襖洗澡可笑,但更可笑的是人們不知目的,將所有叫做知識的“知識”一併吞了。當然也不能爲了一個目的放棄所有基礎,韓寒對這種人用了另一種比喻,“這就彷彿準備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門就一絲不掛“。這裏我並不是學什麼大文豪批判應試教育的不好,或許這可以挑選出這種背景下的人才,我只是希望能給我們有多一些選擇,能有專攻,不要到了大學才這麼細緻,否則之前的十幾年中或許有三分之一便在那打水漂了。不要穿着棉襖洗澡,也不要光着身子洗澡,要適中,至少要穿條小褲頭,你說對不?

《洗澡》讀後感7

人生的路本來就曲折而坎坷,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知識分子的命運就如那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之上航行,又遇到了狂風暴雨和驚濤駭浪。103歲的楊絳先生繼她的小說《洗澡》出版之後,又推出續集《洗澡之後》,真是文壇奇蹟。細細品讀楊絳先生描寫的各種知識分子在社會大浪潮面前的各種表演,止不住在內心掀起一陣陣震顫,感慨有之,嘆息有之,悲憤有之,無奈有之,愧恨也有之,百感交集,浮想聯翩,一時竟然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心跡。

細尋源頭,還需要從楊絳先生的《洗澡》說起。《洗澡》不是由一個主角貫連全部的小說,而是借時代背景,寫那個時期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所以這部書是個橫斷面:既沒有史詩性的複雜結構,也沒有高大全的男女主角。小說第一部寫新中國不拘一格收羅的各類人才,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一出場。第二部寫這些人確實需要“洗澡”,需要從思想上脫胎換骨。第三部寫運動中這羣人各自不同的表現。“洗澡”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原因是誰都沒有自覺自願。假如說,人是有靈性、有良知的動物,那麼,人生一世,無非是認識自己,洗煉自己,自覺自願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與禽獸無異。但是這又談何容易呢?這部小說裏,只有一兩人自覺自願地試圖超拔自己。讀者出於自己的喜愛,往往把他們看作主角。書中的主人公雖然同樣都是知識分子,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卻大相徑庭,這正如地上的各種動物和植物,有的人兇殘就如毒蛇猛獸,有的人溫順猶如豬馬牛羊,有的人狡猾就如豺狗狐狸,有的人單純恰似白馬赤兔,有的人渾身是刺就像荊棘,有的人默默堅守恰似空谷幽蘭,有的人關鍵時刻寧可玉碎、不求瓦全,有的人卻無時無刻不在絞盡腦汁投機鑽營。特別是在人人自危的大風大浪面前,人內心深處的東西更是顯露無遺。也正是在每個人都在掙扎,每個人都處於最艱難最危險的時刻,才最能看出人的本來面目和品質。有人說,人與人最根本的區別,不是金錢,不是權利,不是才貌,而是人的品質和靈魂。楊絳先生就是用小說的形式詮釋了人內心深處的品質和層層掩飾之下的靈魂。有的人雖然文弱,但內心很高尚;有的人表面很光鮮,內心卻很骯髒。有的人在最艱難最卑微的時刻卻不出賣自己的靈魂;有的人爲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卻不惜犧牲別人的利益。有的人看上去很迂腐,其實卻在堅持着自己的信念;有的人看上去很靈活,其實內心裏卻根本沒有道德和信仰。小說既塑造了姚宓、許彥成這樣清高真誠善良、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形象,也描寫了像餘楠、施妮娜這些既庸俗又齷齪的醜惡面目。描寫的是柴米油鹽、衣食住行,表現的卻是人們處世爲人的內心。

滾滾紅塵,漫漫人生。形形色色的人們經歷了一次次的靈魂洗禮,有的人墮入世俗的海洋,有的人昇華至蔚藍的天空,有的人成爲塵埃污泥,有的人卻化爲潔白的蓮花。《洗澡之後》描寫了一對對知識分子在歷經磨難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看似有些俗套,其實表現了作者對人生旅程的美好祝願。楊絳先生用她那機智幽默樸實無華的彩筆,從塵世的山谷爲我們描繪出一朵朵美麗的善良之花,爲我們送來一陣陣清幽的書香,既沁人心脾,又滋潤心靈,讓我們不知不覺在書香裏怡然自得,潛移默化地將我們的心靈上的灰塵拂去,淨化着我們的周圍,溫暖着我們的內心。

讀完《洗澡之後》,我彷彿在走了很遠很遠的道路之後,驀然回首,突然發現,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原來被楊絳先生種上了一池蓮藕,在經過了得失成敗、榮辱沉浮之後,已經悄然盛開了一朵朵潔白而純淨的蓮花。即使這蓮花沒有很多,哪怕只有一朵,甚至只有一瓣,也散發着淡淡的芳香。

標籤:洗澡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