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王維

王維送沈子福歸江東的閱讀鑑賞

王維1.95W

送沈子福歸江東

王維送沈子福歸江東的閱讀鑑賞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

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歸。

題解

沈子福,其人不詳。江東,長江下游以東地區。

從詩題和詩句看,這首詩似乎是詩人在長江上游送沈子福順流而下歸江東之作。故一般認爲此詩作於王維“知南選”途經長江流域時,時間約在開元二十八年(740),與《漢江臨泛》大致同時。

句解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罟師”,漁人,這裏借指船伕。“臨圻”,地名。長滿楊柳的渡頭,行人稀少,船伕划着槳向臨圻駛去。

詩的開篇直接入題,描寫送別情形。江邊渡頭,楊柳依依。這雖是隨手寫眼中現成之景,景中卻蘊含深情:“柳”與“留”同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俗,表示不忍離別,希望遠行的人留下來。但分別終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友人乘坐的船隻已經起航。

剛纔還很熱鬧的渡頭,一下變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詩人自己,仍然立在那裏,目送着友人漸漸遠去。他的腦海裏,或許在重溫剛纔與友人依依話別的情景,或許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點點滴滴。但這一切,都只能是追憶了。眼前只見友人所乘的船順水而下,離自己越來越遠。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黃鶴樓上,遠眺孤舟,寫的是遠景。而王維捕捉的是船伕蕩槳的細節,寫的是近景。同樣寫送行,李白之瀟灑與王維之細膩,可見一斑。

船兒漸行漸遠,友人的身影也越來越模糊。只要再過一會兒,他們就將消失在詩人的視線之外。而這一別,又不知何時才能重新相逢。想到這些,詩人的心中難免有些悵惘。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望着大江南北兩岸桃紅柳綠,芳草萋萋,春色漫漫,詩人忽發奇想:“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這無處不在的春色,一直跟隨着“你”歸去。內心的無限別情,眼前的無邊春色,兩樣似乎不可能有絲毫聯繫的事物,就這樣被詩人完全交融到了一起。

這是多麼美麗的想象,多麼蘊藉而深厚的感情!詩人似乎在對友人說: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圍着你;我的牽掛、友誼也和這春色一樣,時時刻刻包圍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滿江南江北,情亦滿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寫離愁別苦,別情已經充盈了滿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與深摯之情妙合無間,耐人尋味。

詩的最後兩句,歷來備受人們稱賞。五代牛希濟的詞《生查子》有這樣兩句:“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採用的就是類似的思路和手法。詞中少婦對即將遠行的人切切叮嚀:記住我的綠羅裙吧,你無論到哪裏,那裏的芳草都呈顯着我的裙色,都凝結着我對你的相思,你要憐惜它們啊!這兩首詩相比,含蓄的表達方式一致,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風格一渾成一婉約,各具魅力。

評解

這首詩將敘事、寫景、抒情融爲一體,感情真摯,語言明快,風格清麗,是王維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最後兩句,想象奇妙,餘音嫋嫋。清人馬位《秋窗隨筆》評曰:“最愛王摩詰‘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之句,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