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柳宗元

假如我是柳宗元

柳宗元3.05W

導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一直備受人們的愛戴,開創唐詩上功勞尤大,是一位博學多才的文學家。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假如我是柳宗元的作文,歡迎閱讀!

在你的《小石潭記》中,描繪了一個多麼美麗的如人間仙境般的地方啊。那兒有白玉般乾淨,清澈的小溪水,水中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似天上的鳥翱翔在無邊無際的天宇下。清晨,當陽光開始照入竹林中,蒼翠的竹子和翠綠的藤蔓相互纏繞在一起,透過微微的晨光,在清風中隨風飄拂。當陽光照在溪水中時,水波點點,閃爍着光芒,好像是金子發出的耀眼亮光。溪路蜿蜒,斗折蛇行,溪中石塊千姿百態,各色各異,這真是每個人心中所夢想的人間仙境啊!

在這美麗的風景中,如果是我,一定會好好的玩一番,盡情放鬆平日緊繃的神經。讓大自然用它的清新和活力爲我洗去疲乏,注入能量。但是,此時此刻,這幽美的山林在你眼中卻彷彿成爲了悽神寒骨之地,這與世無爭的佳地在你看來似乎也成了寂寥無人、不可久居之所。甚至於你只是想把它變成一個記憶。

看到你這樣,我也有些難過了,我不由得想起了陶淵明,想起了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許我們可以學學他,將這山林中的悠然自得、與世無爭當做一種享受,變成一種境界。

不由得,我又想起了蘇軾,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讓人們學會了以一顆平常的心去坦然面對生命中的波折和坎坷。我們能不能也從中領悟到一點豁達和豪情呢?

也許,我們還可以想想范仲淹。我們可不可以也學着用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心態去看待這一切呢?不再爲了心中的憤懣而滿懷愁腸。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雖然現在的你還不能爲國爲民做些什麼,但是身處在這美景中,也依然可以憂其民、憂其君。正如龔自珍所說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柳宗元,才華橫溢的你正應爲國盡力,爲民解憂,可事不如願,革新運動的失敗,造成了你的貶逐。身處崎嶇阻塞之境,抑鬱之情可想而知。可你沒有放棄手中的筆,抒情敘事,一有觸動就寫文章,將山河美境與內心的憤慨結合,寫下了篇篇以景抒情的文章。

正如在你的《小石潭記》中,描繪了一個多麼美麗的如人間仙境般的地方啊。那兒有白玉般乾淨,清澈的小溪水,水中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似天上的鳥翱翔在無邊無際的天宇下。清晨,當陽光開始照入竹林中,蒼翠的竹子和翠綠的藤蔓相互纏繞在一起,透過微微的晨光,在清風中隨風飄拂。當陽光照在溪水中時,水波點點,閃爍着光芒,好像是金子發出的耀眼亮光。溪路蜿蜒,斗折蛇行,溪中石塊千姿百態,各色各異,這真是每個人心中所夢想的人間仙境啊!

在這美麗的`風景中,如果是我,一定會好好的玩一番,盡情放鬆平日緊繃的神經。讓大自然用它的清新和活力爲我洗去疲乏,注入能量。但是,此時此刻,這幽美的山林在你眼中卻彷彿成爲了悽神寒骨之地,這與世無爭的佳地在你看來似乎也成了寂寥無人、不可久居之所。甚至於你只是想把它變成一個記憶。

《永州八紀》就是你被貶爲永州司馬的途中有感而創作的。八顆璀璨的寶石讓世人看到了你不看屈服的一面,殘酷的政治迫害,艱苦的生活環境並沒有磨損你的意志。你揮灑着似劍的筆,在歷史鉅著的長卷裏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對美的描繪,對人生的感悟,你的文章風格多樣,但不變的是你堅定的意志,奮進的精神。

盼望你早日驅散心中的陰霾,把酒臨風,寵辱偕忘,長風破浪,直濟滄海!

今天,當我再次沉醉於小石潭的美景中時,柳宗元,我對你只有敬佩,你是一代英豪,用灑脫細膩的文字描繪世間百態。你是一位多鬥士,始終握着手中的劍,堅守着心中的理想。

柳宗元簡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字子厚,山西運城人,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他的文學成就很高,在文章方面,他與韓愈並稱爲“韓柳”;在詩歌方面,他與劉禹錫並稱“劉柳”。

柳宗元出生於文化氣息濃厚家庭,他的父親柳鎮信奉傳統儒學,具備積極用世的態度和剛正不阿的品德;他的母親則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同時也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父母雙親在言傳身教和學識方面,給予柳宗元儒學和佛學的雙重影響。

柳宗元出生的時候,“安史之亂”剛剛平定二十年,太平盛世不再,政治腐敗、藩鎮割據等社會矛盾逐漸顯露出來。但柳宗元並沒有受大形勢的影響,年少得志的他,20 歲中進士,幾年後便步入官場,開始參與政治。

經過十多年的歷練,柳宗元對政治黑暗和社會現實的認識更加深刻,萌發了革新的想法。順宗即位後,開始任用他和王叔文、王伾等大臣進行改革,史稱“永貞革新”。

可惜,改革進行不到半年,就失敗了。柳宗元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貶到湖南永州任司馬,時間長達十年。這一件事成爲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被貶期間,柳宗元並沒有消極頹廢,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到了著書立說方面,對於哲學、政治、歷史、文學等方面的一些重大議題,他都進行了研究。他給後人留下的最大一筆思想財富就是:統合儒釋。

儒、釋、道三家,在魏晉時期已形成了鼎立格局,到了唐代,三家合流已是大勢所趨,但還沒有找到正確的途徑。柳宗元“統合儒釋”的主張,爲當時學說繁雜的局面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爲以後的儒、釋、道三教合流奠定了基礎。

他用儒家經典解釋佛教,表明了儒家和佛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都可以不斷豐富、相互融合,也只有這樣雙方纔能都獲得發展。

作爲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唐代是儒家思想進一步被尊爲正統的時代,也是佛教盛行的時代,但柳宗元並沒有受到所謂主流思想的束縛,而是以一種全新的角度去思想問題。這種博採衆長的哲學思維方式,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其他學者。

標籤: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