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杜甫

中國詩聖-杜甫的襟懷

杜甫3.04W

杜甫關心民間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有詩可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種感情,詠歌不足以表達,所以詩人發出了由衷的感嘆:“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抒發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表現了作者推己及人、捨己爲人的高尚風格,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詩聖-杜甫的襟懷

  中國詩聖的襟懷

  ——紀念杜甫誕辰1300週年

杜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千百年來一直被中國人民尊稱爲“詩聖”。那麼,杜甫爲什麼會被推崇爲“詩聖”呢?是因爲他的詩寫得多、寫得好嗎?是因爲他的詩諸體鹹備、登峯造極嗎?是因爲他的詩記錄了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真實歷史嗎?當然,這些條件都是他所固有和具備的!但是,僅僅具備這些條件還遠遠不夠。從其《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及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中可以得知:杜甫之所以成爲一代詩聖的關鍵,正是他無比寬厚、無比偉大的“詩聖的襟懷”!

安史之亂前夕,唐王朝內部尖銳的政治鬥爭,已反映爲突出的社會矛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詩人先被任命爲河西縣尉,後又被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職責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門禁鎖鑰。“不作河西尉,淒涼爲折腰。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官定後戲作》)杜甫當真是“怕趨走”、想“逍遙”嗎?非也!安史之亂髮生時,詩人正自長安赴奉先縣探親。誰知小兒子被飢餓奪去幼小的生命,然而,即使這樣,詩人得知安史叛亂後,毅然決然地滿懷愛國熱情,投奔剛在靈武即位的太子李亨而去。路上被捕,後又逃出長安再奔鳳翔,“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述懷》)這其間的艱險與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就在鳳翔,詩人被授予左拾遺之職,雖只八品,但卻清要。然而,也只不過幾個月,杜甫即被唐肅宗打發回家了。詩人一腔的憂國憂民之情、報效國家之志終於未能得以充分展示的良機。此後,八年的安史之亂,腥風血雨更給社會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災難。“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的嚴酷現實,使得詩人發出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的感嘆——面對如此破敗的江山,中年“詩聖的襟懷”表現爲憂時憂國、厭戰愛民的複雜情感。而當戰亂終於結束,朝廷平叛勝利之時,詩人立即詠出了“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生平第一快詩”,愛國精神和喜悅之情躍然紙上。於今讀來,仍覺令人情感激盪,似乎青春也要“鼓翼而飛”了(霍松林語)。

熱愛人民,關心人民,親近人民,在杜甫那“詩聖的襟懷”中始終佔據着一個特殊的位置——“南國旱無雨,今朝江出雲”(《喜雨》),若非關心農民和農事者,是不會如此渴望甘霖的。而《又呈吳郎》,則是詩人煞費苦心寫出的一首勸言詩:“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沾巾。”爲了寡婦打棗這樣一個看似平淡的小事,詩人卻於平凡中深刻地揭示了陷人民於水火的社會根源,這不是杜甫憂國愛民偉大情懷的自然流露嗎?

爲了躲避戰亂,早已遭貶罷職的杜甫,帶領全家歷盡千難萬險來到了遠離中原的蜀都平原。在許多親友的資助之下,詩人選址在風景秀麗的浣花溪畔,營建了一座著名的杜甫草堂:“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堂成》)不料,次年秋天的一個傍晚,一場秋風裹着秋雨,無情地將茅屋吹破,同時也催成了杜甫一首表現着詩人崇高理想和博大胸懷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的'秋雨之夜,詩人的思緒,並沒有侷限在自己個人的恩怨得失,也沒有拘泥於一座茅屋的殘破漏雨,而是推己及人,由自己的不幸遭遇聯想到了處於同樣境況中的“天下寒士”。正是因爲這樣改變現狀和濟世救人的崇高理想,正是因爲這樣犧牲個人和幸福他人的思想境界,晚年的詩聖才更由衷地顯示出他感人至深的博大胸懷,這首詩也才具有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意義!

當然,在我國數千年的文化歷史上,能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之士並非少數。但是,能夠像杜甫這樣無論“居廟堂之高”或無論“處江湖之遠”都能始終如一地憂國憂民之人卻不很多。尤其在個人命運多舛、朝不保夕的困苦境況之下,尚能夠設身處地地爲國爲民而憂樂,則使人尤感敬佩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