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杜甫

從《杜甫詩三首》看杜甫

杜甫2.9W

導語:《望嶽》、《春望》、《石壕吏》,恰巧是杜甫在三個時期不同的代表作品。《望嶽》是杜甫讀書、漫遊時期的代表作,《春望》、《石壕吏》則是杜甫在爲官時期的典型作品。

從《杜甫詩三首》看杜甫

《望嶽》

――“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少年豪情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開元十九年杜甫開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歸洛陽應舉,不第,之後再漫遊齊趙。時年二十四歲的詩人又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而《望嶽》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的浪漫豪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緊緊圍繞詩題“望嶽”的“望”字着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希望(願望)。詩人不但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還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不畏艱險、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氣,也可以看到杜甫漫遊期間 “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少年豪情。

《春望》

――“十年朝夕淚,衣袖不曾乾”的中年之傷

“安史之亂”期間,戰爭紛爭不斷,杜甫家鄉的音信稀少。此時的杜甫親眼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於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愛國主義詩篇――《春望》。全篇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全詩沉着蘊藉、真摯自然,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寫得鏗然作響,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在杜甫身陷賊中的八個月期間,大約寫了二十來首詩。若論深沉含蓄,此詩當爲翹楚,透過《春望》可以看到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以及詩人憂國憂民的特點。

《石壕吏》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的所見之傷

唐肅宗至德二載(公元757年)十月長安、洛陽兩京收復,玄宗回到長安,全國掀起一股“中興熱”。但好景不長,當平叛戰役慘遭失敗以後,洛陽陷入混亂,已經四十八歲的`杜甫離開洛陽,歷經新安、石壕、潼關,夜宿曉行,風塵僕僕,趕往華州任所。所經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引起詩人感情上的強烈震動,於是就寫下了一系列反映戰亂現實的詩篇。著名的“三吏”、“三別”組詩就是這個時候寫的。

這是一首傑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徵兵,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藝術上,精練是這首詩的一大特點,把抒情和議論寓於敘事之中,愛憎分明,場面和細節描寫自然真實。

《杜甫詩三首》

――以點代面話杜甫

《杜甫詩三首》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一篇普通課文,卻是能幫助中學生理解杜甫其人其詩的最好素材。透過三首詩這樣一個小小的點,可以幫助學生既感受到杜甫青年時期的豪情壯志,又理解“安史之亂”對杜甫造成的切身之傷;還可以透過《石壕吏》這個點去了解“三吏”、“三別”這個面,去理解杜甫筆下反映的“安史之亂”後期政治腐朽、戰爭頻頻、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以及杜甫深切的憂國憂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