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杜甫

有關杜甫的愛國詩

杜甫3.34W

只有熱愛祖國,痛心祖國所受嚴重苦難,憎恨敵人,這纔給了我們參加鬥爭和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杜甫愛國詩,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有關杜甫的愛國詩

1、《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

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地方。

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

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

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

註釋

⑴蜀相:三國蜀漢丞相,指諸葛亮(孔明)。詩題下有注:諸葛亮祠在昭烈廟西。

⑵丞相祠堂:即諸葛武侯祠,在現在成都,晉李雄初建。

⑶錦官城:成都別名。柏(bǎi)森森:柏樹茂盛繁密樣子。

⑷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hǎo)音:這兩句寫祠內景物。杜甫極推重諸葛亮,他此來並非爲了賞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說碧草映階,不過自爲春色;黃鸝隔葉,亦不過空作好音,他並無心賞玩、傾聽。因爲他所景仰人物已不可得見。空:白白。

⑸三顧頻繁天下計:意思是劉備爲統一天下而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這是在讚美在對策中所表現天才預見。頻煩,猶“頻繁”,多次。

⑹兩朝開濟:指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帝業,後又輔佐劉禪。兩朝:劉備、劉禪父子兩朝。開:開創。濟:扶助。

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jīn):出師還沒有取得最後勝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後世英雄淚滿衣襟。指諸葛亮多次出師伐魏,未能取勝,至蜀建興十二年(234年)卒於五丈原(今陝西岐山東南)軍中。出師:出兵。

鑑賞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崇敬和功業未遂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評說,又有現實寓託,在歷代詠贊諸葛亮詩篇中,堪稱絕唱。

古典詩歌中常以問答起句,突出感情起伏不平。這首詩首聯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一問一答,一開始就形成濃重感情氛圍,籠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題意,語意親切而又飽含崇敬。“何處尋”,不疑而問,加強語勢,並非到哪裏去尋找意思。諸葛亮在歷史上頗受人民愛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廟宇很容易找到。“尋”字之妙在於它刻畫出詩人那追慕先賢執著感情和虔誠造謁悠悠我思。下句“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詩人憑弔是成都郊外武侯祠。這裏柏樹成蔭,高大茂密,呈現出一派靜謐肅穆氣氛。柏樹生命長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徵意義,常被用作祠廟中觀賞樹木。作者抓住武侯祠這一景物,展現出柏樹那偉岸、蔥鬱、蒼勁、樸質形象特徵,使人聯想到諸葛亮精神,不禁肅然起敬。接着展現在讀者面前是茵茵春草,鋪展到石階之下,映現出一片綠色;只只黃鶯,在林葉之間穿行,發出宛轉清脆叫聲。

第二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所描繪這些景物,色彩鮮明,音韻瀏亮,靜動相襯,恬淡自然,無限美妙地表現出武侯祠內那春意盎然景象。然而,自然界春天來了,祖國中興希望卻非常渺茫。想到這裏,詩人不免又產生了一種哀愁惆悵感覺,因此說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畫出一種靜態和靜境。詩人將自己主觀情意滲進了客觀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內心憂傷從景物描寫中傳達出來,反映出詩人憂國憂民愛國精神。透過這種愛國思想折射,詩人眼中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三聯濃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諸葛亮一生。上句寫出山之前,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指出諸葛亮在當時就能預見魏蜀吳鼎足三分政治形勢,併爲劉備制定了一整套統一國家之策,足見其濟世雄才。下句寫出山之後,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蜀漢、匡扶劉禪,頌揚他爲國嘔心瀝血耿耿忠心。兩句十四個字,將人們帶到戰亂不已三國時代,在廣闊歷史背景下,刻劃出一位忠君愛國、濟世扶危賢相形象。懷古爲了傷今。此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國家分崩離析,人民流離失所,使詩人憂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賢相匡扶社稷,整頓乾坤,恢復國家和平統一。正是這種憂國思想凝聚成詩人對諸葛亮敬慕之情;在這一歷史人物身上,詩人寄託自己對國家命運美好憧憬。

詩最後一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詠歎了諸葛亮病死軍中功業未成歷史不幸。諸葛亮齎志以歿悲劇性結局無疑又是一曲生命讚歌,他以行動實踐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誓言,使這位古代傑出政治家精神境界得到了進一步昇華,產生使人奮發興起力量。

這首詩分兩部分,前四句憑弔丞相祠堂,從景物描寫中感懷現實,透露出詩人憂國憂民之心;後四句詠歎丞相才德,從歷史追憶中緬懷先賢,又蘊含着詩人對祖國命運許多期盼與憧憬。全詩蘊藉深厚,寄託遙深,造成深沉悲涼意境。概言之,這首七律話語奇簡,但容量頗大,具有高度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訴盡諸葛亮生平,將名垂千古諸葛亮展現在讀者面前。後代愛國志士及普通讀者一吟誦這首詩時,對諸葛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一讀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二句時,不禁黯然淚下。

在藝術表現上,設問自答,以實寫虛,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結構起承轉合、層次波瀾,又有煉字琢句、音調和諧語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嘆,餘味不絕。人稱杜詩“沉鬱頓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詩借遊覽古蹟,表達了對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報國讚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先死惋惜。

2、《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註釋

國:國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舊日山河仍然存在。

城:長安城。草木深:指人煙稀少。

感時:爲國家時局而感傷。濺淚:流淚。

恨別:悵恨離別。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煙火,這裏指安史之亂戰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當。

白頭:這裏指白頭髮。搔:用手指輕輕抓。

渾:簡直。欲:想,要,就要。勝:受不住,不能。簪:一種束髮首飾。古代男子蓄長髮,成年後束髮於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鑑賞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詩篇一開頭描寫了春望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詩人記憶中昔日長安春天是何等繁華,鳥語花香,飛絮瀰漫,煙柳明媚,遊人迤邐,可是那種景象今日已經蕩然無存了。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又令人滿目悽然。詩人寫今日景物,實爲抒發人去物非歷史感,將感情寄寓於物,藉助景物反託情感,爲全詩創造了一片荒涼悽慘氣氛。“國破”和“城春”兩個截然相反意象,同時存在並形成強烈反差。“城春”當指春天花草樹木繁盛茂密,煙景明麗季節,可是由於“國破”,國家衰敗,國都淪陷而失去了春天光彩,留下只是頹垣殘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長安城裏已不是市容整潔、井然有序,而是荒蕪破敗,人煙稀少,草木雜生。這裏,詩人睹物傷感,表現了強烈黍離之悲。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無情而有淚,鳥無恨而驚心,花鳥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花兒原本嬌豔明媚,香氣迷人;春天鳥兒應該歡呼雀躍,唱着委婉悅耳歌聲,給人以愉悅。“感時”、“恨別”都濃聚着杜甫因時傷懷,苦悶沉痛憂愁。這兩句含意可以這樣理解:我感於戰敗時局,看到花開而淚落潸然;我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人內心痛苦,遇到樂景,反而引發更多痛苦,就如“營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那樣。杜甫繼承了這種以樂景表現哀情藝術手法,並賦予更深厚情感,獲得更爲濃郁藝術效果。詩人痛感國破家亡苦恨,越是美好景象,越會增添內心傷痛。這聯透過景物描寫,借景生情,移情於物。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思念家人深沉感情。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詩人想到: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一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肅宗剛剛繼位,但是官軍暫時還沒有獲得有利形勢,至今還未能收復西京,看來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敵軍營,好久沒有妻子兒女音信,他們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麼樣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書抵萬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詩人在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迫切心情。戰爭是一封家信勝過“萬金”真正原因,這也是所有受戰爭追害人民共同心理,反映出廣大人民反對戰爭,期望和平安定美好願望,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連月,家信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眼前一片慘慼景象,內心焦慮至極,不覺於極無聊賴之時刻,搔首徘徊,意志躊躇,青絲變成白髮。自離家以來一直在戰亂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於長安數月,頭髮更爲稀疏,用手搔發,頓覺稀少短淺,簡直連發簪也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衰老。 “白髮”是愁出來,“搔”欲解愁而愁更愁。頭髮白了、疏了,從頭髮變化,使讀者感到詩人內心痛苦和愁怨,讀者更加體會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真切形象,這是一個感人至深、完整豐滿藝術形象。

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沉鬱頓挫”藝術風格。且這首詩結構緊湊,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感嘆憂憤。由開篇描繪國都蕭索景色,到眼觀春花而淚流,耳聞鳥鳴而怨恨;再寫戰事持續很久,以致家裏音信全無,最後寫到自己哀怨和衰老,環環相生、層層遞進,創造了一個能夠引發人們共鳴、深思境界。表現了在典型時代背景下所生成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時代人們熱愛國家、期待和平美好願望,表達了大家一致內在心聲。也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高尚情感。

3、《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譯文

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餘,淚滿衣裳。

回望妻子兒女,也已一掃愁雲,隨手卷起詩書,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

我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註釋

⑴聞:聽說。官軍:指唐朝軍營。

⑵劍外:劍門關以南,這裏指四川。薊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區,是安史叛軍根據地。

⑶涕:眼淚。

⑷卻看:回頭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還有一點憂傷?愁已無影無蹤。

⑸漫卷(juǎn)詩書喜欲狂:胡亂地捲起。是說杜甫已經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裝準備回家鄉去了。喜欲狂: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⑹放歌:放聲高歌。須:應當。縱酒:開懷痛飲。

⑺青春:指明麗春天景色。作伴:與妻兒一同。

⑻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因穿過巫山得名。

⑼便:就意思。襄陽:今屬湖北。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賞析

杜甫在這首詩下自注:“餘田園在東京。”詩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捷報,急於奔回老家喜悅。“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了捷報突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備嘗艱苦,想回故鄉而不可能,就是由於“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驚喜洪流,一下子衝開了鬱積已久情感閘門,令詩人心中濤翻浪涌。“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捷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突然傳來捷報在“初聞”一剎那所激發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真實表現。“薊北”已收,戰亂將息,乾坤瘡痍、黎民疾苦,都將得到療救,詩人顛沛流離、感時恨別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然而痛定思痛,詩人回想八年來熬過重重苦難,又不禁悲從中來,無法壓抑。可是,這一場浩劫,終於像噩夢一般過去了,詩人可以返回故鄉了,人們將開始新生活,於是又轉悲爲喜,喜不自勝。這“初聞”捷報之時心理變化、複雜感情,如果用散文寫法,必需很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描繪,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頷聯以轉作承,落腳於“喜欲狂”,這是驚喜更高峯。“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性動作,帶有一定因果關係。當詩人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妻子兒女。“卻看”就是“回頭看”。“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其實,無需說什麼了,多年籠罩全家愁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親人喜反轉來增加了詩人喜,詩人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卷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歡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一聯,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白日”,指晴朗日子,點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如今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具體表現。這句寫“狂”態,下句則寫“狂”想。“青春”指春天景物,春天已經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們“作伴”,正好“還鄉”。詩人想到這裏,自然就會“喜欲狂”了。

尾聯寫詩人“青春作伴好還鄉”狂想,身在梓州,而彈指之間,心已回到故鄉。詩人驚喜達到高潮,全詩也至此結束。這一聯,包涵四個地名。“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既各自對偶(句內對),又前後對偶,形成工整地名對;而用“即從”、“便下”綰合,兩句緊連,一氣貫注,又是活潑流走流水對。再加上“穿”、“向”動態與兩“峽”兩“陽”重複,文勢、音調,迅急有如閃電,準確地表現了詩人想象飛馳。“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很漫長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就出現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疾速飛馳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讀者眼前一閃而過。這裏需要指出是:詩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繪實境。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峽”到“襄陽”,順流急駛,所以用“下”;從“襄陽”到“洛陽”,已換陸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準確。

全詩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發了作者無比喜悅心情。後代詩論家都極爲推崇此詩,浦起龍贊其爲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也”(《讀杜心解》)。

此詩除第一句敘事點題外,其餘各句,都是抒發詩人忽聞勝利消息之後驚喜之情。詩人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瀉。仇兆鰲在《杜少陵集詳註》中引王嗣奭話說:“此詩句句有喜躍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樸愈真,他人決不能道。”

4、《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爲樑甫吟。

直譯

繁花靠近高樓,遠離家鄉我觸目傷心,在這全國各地多災多難時刻,我登樓觀覽。

錦江兩岸蓬蓬勃勃春色鋪天蓋地涌來,玉壘山上浮雲,古往今來,千形萬象,變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極星一樣最終都不會改換,西山寇盜吐蕃不要來侵擾。

可嘆蜀後主劉禪那樣昏君,仍然在祠廟中享受祭祀,黃昏時候我也姑且吟誦那《樑甫吟》。

韻譯

登樓望春近看繁花遊子越發傷心;萬方多難愁思滿腹我來此外登臨。

錦江春色從天地邊際迎面撲來;從古到今玉壘山浮雲變幻莫測。

大唐朝廷真像北極星不可動搖;吐蕃夷狄莫再前來騷擾徒勞入侵。

可嘆劉後主那麼昏庸還立廟祠祀;日暮時分我要學孔明聊作梁父吟。

註釋

(1)客心:客居者之心。

(2)錦江:即濯錦江,流經成都岷江支流。成都出錦,錦在江中漂洗,色澤更加鮮明,因此命名濯錦江。

來天地:與天地俱來。

(3)玉壘浮雲變古今:是說多變政局和多難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雲,古往今來一向如此。

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

變古今:與古今俱變。

(4)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這位兩句是說唐代政權是穩固,不容篡改,吐蕃還是不要枉費心機,前來侵略。唐代宗廣德年間九月,吐蕃軍營東侵,涇州刺史高暉投降吐蕃,引導吐蕃人攻佔唐都長安,唐代宗東逃陝州。十月下旬,郭子儀收復長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進攻,佔領了鬆州、維州等地。

北極:星名,北極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終不改:終究不能改,終於沒有改。

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當時和吐蕃交界地區雪山。

寇盜:指入侵吐蕃集團。

(5)後主:劉備兒子劉禪,三國時蜀國之後主。曹魏滅蜀,他辭廟北上,成亡國之君。

還祠廟:意思是,詩人感嘆連劉禪這樣人竟然還有祠廟。這事借眼前古蹟慨嘆劉禪榮幸佞臣而亡國,暗諷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禍患。成都錦官門外有蜀先主(劉備)廟,西邊爲武侯(諸葛亮)祀,東邊爲後主祀。

還:仍然。

(6)聊爲:不甘心這樣做而姑且這樣做。

梁父吟:古樂府中一首葬歌。《三國志》說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爲梁父吟。藉以抒發空懷濟世之心,聊以吟詩以自遣。“父”通“甫”讀三聲fǔ 傳說諸葛亮曾經寫過一首《梁父吟》歌詞。

賞析

首聯提挈全篇,“萬方多難”,是全詩寫景抒情出發點。在這樣一個萬方多難時候,流離他鄉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雖然繁花觸目,詩人卻爲國家災難重重而憂愁,傷感,更加黯然心傷。花傷客心,以樂景寫哀情,和“感時花濺淚”(《春望》)一樣,同是反襯手法。在行文上,先寫詩人見花傷心反常現象,再說是由於萬方多難緣故,因果倒裝,起勢突兀;“登臨”二字,則以高屋建瓴之勢,領起下面種種觀感。

頷聯從詩人登樓所見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壯觀,“錦江”、“玉壘”是登樓所見。詩人憑樓遠望,錦江流水挾着蓬勃春色從天地邊際洶涌而來,玉壘山上浮雲飄忽起滅,正像古今世勢風雲變幻,詩人聯想到國家動盪不安局勢。上句向空間開拓視野,下句就時間馳騁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來,形成一個闊大悠遠、囊括宇宙境界,飽含着詩人對祖國山河讚美和對民族歷史追懷;而且,登高臨遠,視通八方,獨向西北前線遊目騁懷,也透露詩人憂國憂民無限心事。

頸聯議論天下大勢,“朝廷”、“寇盜”,是詩人登樓所想。北極,星名,居北天正中,這裏象徵大唐政權。上句“終不改”,反承第四句“變古今”,是從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復辟一事而來,意思是說大唐帝國氣運久遠;下句“寇盜”“相侵”,進一步說明第二句“萬方多難”,針對吐蕃覬覦寄語相告:“莫再徒勞無益地前來侵擾!”詞嚴義正,浩氣凜然,在如焚焦慮之中透着堅定信念。

尾聯詠懷古蹟,諷喻當朝昏君,寄託詩人個人懷抱。後主,指蜀漢劉禪,寵信宦官,終於亡國;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西有武侯祠,東有後主祠;《樑甫吟》是諸葛亮遇劉備前喜歡誦讀樂府詩篇,用來比喻這首《登樓》,含有對諸葛武侯仰慕之意。詩人佇立樓頭,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蒼茫暮色中,城南先主廟、後主祠依稀可見。想到後主劉禪,詩人不禁喟然而嘆:“可憐那亡國昏君,竟也配和諸葛武侯一樣,專居祠廟,歆享後人香火!”這是以劉禪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魚朝恩,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局面,同劉禪信任黃皓而亡國極其相似。所不同是,詩人生活時代只有劉後主那樣昏君,卻沒有諸葛亮那樣賢相。而詩人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萬里他鄉,高樓落日,憂慮滿懷,卻只能靠吟詩來聊以自遣。

全詩即景抒懷,寫山川聯繫着古往今來社會變化,談人事又藉助自然界景物,互相滲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國家災難、個人情思爲一體,語壯境闊,寄意深遠,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藝術風格。

這首七律,格律嚴謹。中間兩聯,對仗工穩,頸聯爲流水對,有一種飛動流走快感。在語言上,特別工於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錘鍊。首句“傷”,爲全詩點染一種悲愴氣氛,而且突如其來,造成強烈懸念。次句“此”,兼有“此時”、“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義,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感慨。三句“來”,烘托錦江春色逐人、氣勢浩大,令人有蕩胸撲面感受。四句“變”,浮雲如白雲變蒼狗,世事如滄海變桑田,一字雙關,引發讀者作聯翩無窮想象。五句“終”,是“終於”,是“始終”,也是“終久”;有慶幸,有祝願,也有信心,從而使六句“莫”字充滿令寇盜聞而卻步威力。七句“還”,是“不當如此而居然如此”語氣,表示對古今誤國昏君極大輕蔑。只有末句,煉字重點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卻只能如此”意思,抒寫詩人無可奈何傷感,與第二句“此”字遙相呼應。

尤其值得讀者注意是,首句“近”字和末句“暮”字在詩構思方面起着突出作用。全詩寫登樓觀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蹟,都是從空間着眼;“日暮”,點明詩人徜徉時間已久。這樣就兼顧了空間和時間,增強了意境立體感。單就空間而論,無論西北錦江、玉壘,或者城南後主祠廟,都是遠處景物;開端“花近高樓”卻近在咫尺之間。遠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詩境界闊大雄渾而無豁落空洞遺憾。

歷代詩家對於此詩評價極高。清人浦起龍評論說:“聲宏勢闊,自然傑作。”(《讀杜心解》卷四)沈德潛更爲推崇說:“氣象雄偉,籠蓋宇宙,此杜詩之最上者。”(《唐詩別裁》卷十三)

5、《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譯文

巍峨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峯頂。

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峯,俯瞰羣山,豪情滿懷。

註釋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嶽,五嶽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爲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裏指對泰山尊稱。夫:讀“fú”。句首發語詞,無實在意義,語氣詞,強調疑問語氣。如何:怎麼樣。

⑵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爲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戰國時代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後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青未了:指鬱郁蒼蒼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青:指蒼翠、翠綠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

⑶造化:大自然。鍾:聚集。神秀: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⑷陰陽:陰指山北面,陽指山南面。這裏指泰山南北。割:分。誇張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曉:黃昏和早晨。極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曉與黃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蕩胸:心胸搖盪。曾:同“層”,重疊。

⑹決眥(zì):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於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決:裂開。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會當:終當,定要。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峯。

⑻小:形容詞意動用法,意思爲“以······爲小,認爲······小”。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嶽”“望”字着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雄心壯志,洋溢着蓬勃向上朝氣。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纔好那種揣摹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爲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語氣助詞,這裏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可謂匠心獨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答案。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裏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爲魯,泰山之北爲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在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爲無人能繼。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形象,是上句“青未了”註腳。一個“鍾”宇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向日一面爲“陽”,山後背日一面爲“陰”(山南水北爲“陽”,山北水南爲陰),由於山高,天色一昏一曉被割于山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自然現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則寫出了高大泰山一種主宰力量,這力量不是別,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陽光割斷,形成不同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形象。這裏詩人此用筆使靜止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力量,而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創作風格,也在此得到顯現。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爲之盪漾。“決眥”二字尤爲爲傳神,生動地體現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景觀而前像着了迷似,想把這一切看個夠,看個明白,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這情景使泰山迷人景色表現得更爲形象鮮明。“歸鳥”是投林還巢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藏着詩人對祖國河山熱愛和對祖國山河讚美之情。

末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兩句,寫詩人從望嶽產生了登嶽想法,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仙字精神。此聯號爲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心胸氣魄。“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衆山小和高大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爲一個偉大詩人關鍵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爲人們所不可缺少。 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爲人們所傳誦原因。正因爲泰山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也是人文,所以登上極頂想望本身,當然也具備了雙重含義。

全詩以詩題中“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並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謀篇佈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這首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後出之作難以企及。

標籤:愛國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