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杜甫

杜甫聖筆寫詩史

杜甫2.86W

杜甫是中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窮於一時,達於千秋,留下了不朽的著作 《杜少陵集》。

杜甫聖筆寫詩史

杜甫 (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 (湖北襄樊),後遷居鞏縣 (河南鞏縣東北)。早年苦讀,年輕時遊歷各地,見識廣博。安史之亂前,曾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後寓居長安將近十年,窮困潦倒,對當時的社會、民情有較深的瞭解。756年,安祿山軍陷長安。757年,他脫身至鳳翔,肅宗命他爲左拾遺。後來曾棄官入蜀,在成都築草堂寓居。兩年後,入西川節度使嚴武幕府,被薦爲工部員外郎,所以人們又稱他爲 “杜拾遺”、“杜工部”,而稱其詩爲 “草堂詩”。晚年轉徙夔州、湖北、湖南等地,59歲時,在耒陽湘江舟中因貧病交加而去世。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鼎盛轉向衰敗的動亂時代,他最偉大的貢獻,是傾注畢生的才智,創作了大量真實反映這一時代的動人史詩。他爲詩壇拓展了許多富有社會意義的題材,讓詩歌走向社會現實,走向人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他揭露階級矛盾對立的名句; “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錘鍊詩句的名言。他善於博採衆長,轉益多師,又勤於融冶創造,因而能夠取得“地負海涵,包羅萬匯” 的`成就。感情真摯,基調雄渾、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構成了杜詩獨特的藝術風格。安史之亂後,其詩歌反映社會生活更加深刻。代表作有《三吏》、《三別》、《兵車行》、《悲陳陶》、《北征》、《羌村》、《赴奉先詠懷五百字》、《春望》、《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秋興》等,都忠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歷史風貌,也成爲人們樂於傳誦的名作。杜甫詩歌不僅在唐代詩壇產生過巨大影響,對後世的影響也極其深遠。他被譽爲永垂不朽的詩聖。

標籤:聖筆 杜甫 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