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植物學野外的實習報告

篇一:植物學野外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與任務。

植物學野外的實習報告

1、瞭解黑石頂植被分佈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

2、透過野外實習鞏固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激發學習生物科學、探究大自然的熱情,透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對植物學的興趣。

二、實習步驟與內容。

1、黑石頂簡介。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位於封開縣東南部七星鎮內,東經111°52’,北緯23°31’,北迴歸線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複雜,森林茂密。木蘭科、金縷梅科、殼鬥科、樟科、山茶科爲5個典型科,在黑石頂分佈廣泛,這幾個科組成優勢羣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喬木。

2、實習內容。

xx月xx日上午從xx出發,下午到達黑石頂,晚上老師對本次實習的目的、內容和注意事項作了簡要的介紹。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師和唐恬老師的帶領下沿公路認種並採集標本xx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師的帶領下沿某一進山路線認種並採集標本xx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師的帶領下沿另一進山路線認種並採集標本xx種,同時採集壓制標本,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xx月xx日上午對這幾天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和複習,下午學習壓制標本的方法以及進行認種考試。

xx月xx日白天攀登黑石頂,沿線觀察熱帶植物羣落的垂直分佈;晚上開總結大會。

xx月xx日與第二批到達的同學完成交接,乘車返回珠海。

三、實習心得與體會。

這次在黑石頂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兩百多種植物的特徵以及所屬科、種的認識。像認識朋友一樣認識每一種植物,即使一個人走在山野裏也滿目都是老相識,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到現在,我還記得有着蘋果香味的阿丁楓,有着漂亮的藍紫色果實的山菅蘭,有圓圓腺窩的黃樟,有風油精味道的光皮樺,長了“瘤”的福建蓮座蕨,葉子被揉了之後會有蠟痕的甜茶……以前還沒有認真地去觀察學習的時候,一棵樹就是一棵樹,所有的葉子長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樹皮都是一個樣。

而在這次的觀察中,我發現每一株植物的葉子都長得那麼有性格,有些氣味特殊,有些葉脈奇特,有些形狀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連貌不驚人的樹皮也分長條形剝落還是片狀剝落等等。黑石頂之行教會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發現生命的奇妙。我每每驚訝於植物的獨特形態和精巧構造而忘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師跟我說過,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對學習生物科學的熱情。我想,兩年過後我會忘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對於生命和自然的那種着迷。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1、觀察植物的順序與要點:

在認種初期,我對於觀察和記憶植物的形態特徵總是不得要領。在請教過老師和同學之後我才知道,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緣?然後我們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和果實等細節特徵去觀察鑑別。

2、理論聯繫實際:

在複習的時候有時候因爲標本殘缺等原因,我試圖根據參考書上的一些描述來記住這種植物,覺得這些特徵描述更準確更權威,最後卻發現那些描述不僅枯燥,在野外認種中還一點都不管用。而老師教給我們的識別方法又簡單又實用,只要掌握了,認種就會變得輕鬆很多。後來老師告訴我,書上介紹的特徵適用於在實驗室裏更爲準確的分類鑑定工作,而野外認種的很多識別方法是分類工作者長期實踐總結而來的,在野外是最實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溝囊蹲尤喙之後會有蠟痕,沒有一本工具書上會教這種方法,但這卻是野外識別甜茶溝鬧匾途徑。所以,光記住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按圖索驥是要不得的,要到實踐中去發現總結更爲靈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後“種”: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態特徵想到種名,然後再根據筆記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透過與身邊同學的對比,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我這樣只是記住了植物,而不是學習了植物。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根據植物的形態特徵確定了所屬的科,然後再確定對應的種,因爲一般來說我們所掌握的識別方法其實並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確定到種,但是透過對一些比較明顯的形態特徵的觀察我們可以確定它們屬於哪個科。後來老師的講解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由於我的理論課知識掌握得不夠好,就連科的特徵都沒有完全記住,所以雖然明知錯誤但還是不得不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記住植物——於是在後來的認種考試中我吃了很大的虧!我想,如果我一開始就是採用先“科”後“種”的方法學習,我的收穫一定會更多。

4、 比較學習、集體學習、反覆學習:

雖然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但是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還是會很容易就把兩種植物弄混。在這個時候,比較學習往往讓我事半功倍。仔細觀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異同點,透過比較和反覆記憶就可以準確地區別它們了。而讓我收穫最多的莫過於集體學習了——一羣人圍在一桌標本邊上,比賽着、互相幫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鬧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標本消化了。

尤其是在考試前的一晚,我們組的男生自發去採集新鮮標本回來供我們全組成員共同複習反覆記憶,那晚一起圍在飯堂門前的方桌前流水線式的複習不僅給我們整個小組帶來不錯的平均成績,還讓我們感到了集體的溫暖。我覺得,集體學習氣氛比較輕鬆活躍,學習效率比較高,個人獨立思考的時間相對少了但是從他人身上獲得的東西多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集體學習在同學之間普遍缺少多人面對面交流的大學有着重要意義。當然了,對於認種來說無論什麼學習方式都離不開反覆學習,只有反覆地去看、去摸、去聞,不斷地消化記憶,纔有可能讓數量如此龐大的種類爛熟於心。

在黑石頂實習期間,我獲得了很多與老師們交流的機會,從而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凡強老師是我最熟悉的老師,一直喜歡他的風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專業和認真。相信經過黑石頂實習的同學們都會驚歎:這人真神了!無論是經過百般蹂躪的葉子還是光禿禿的枝條,他都能迅速準確地告訴你這來自什麼植物。在黑石頂,凡老師是比百度更強大的搜尋引擎,以致後來我們一旦有待定種類就會說:“拿去凡強一下!”我曾經多次請教他植物分類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問題,從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他告訴我們,當年他還是研究生的時候是如何先從標本上認識植物,再到野外去觀察植物;他現在還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徵之類的,說即使現在他還沒有親眼見過某種植物,但是隻要對它有足夠的瞭解,他以後一旦見到就可以知道這是什麼;在黑石頂他也每天給自己佈置任務,要比較哪些種類等等……他還年輕,我也許不能說從他身上學到學無止境這樣的話,但是他不斷努力的精神真的讓我很佩服。

還有我們又帥氣又親切的xx老師,智取紫玉盤柯的事蹟永存我們小組成員的心中!這段時間以來對學生們都很好,一起打籃球一起吃飯聊天,完全沒有架子。關於辛老師學術方面的事情我是聽凡強老師說的,不過到現在都沒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後會有機會參觀老師的實驗室,希望能和老師做很好的朋友。而那個在我們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離開的唐恬老師看起來就跟我們年紀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這兩位老師都是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得很優秀的人,但是對於相對比較陌生的植物分類他們沒有不懂裝懂,在學生面前會很坦然地承認自己不會,並且願意和我們一起學習。我記得他們厚厚的筆記本上記滿了筆記,還夾了葉子什麼的,認真程度絕不遜色於我們這些學生。石祥剛老師對於黑石頂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請教他問題都能得到詳細又耐心的解答。最遺憾的是廖老師有事離開了,跟他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我們很少能獲得那麼多和老師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而這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見識到了做學問的人應該有的品質。

黑石頂的日子是簡單而快樂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規律的作息讓我們擁有了久違的身心舒暢。我們曬黑了過敏了累垮了還是會想念黑石頂的白粥,屋頂的星空,菸斗柯羅浮栲釣皮錐和福建青岡。最難得的是這次實習增進了我們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級聚會都更爲有效。特別是在最後一天的爬山過程中,一路艱險,幸虧同學們互幫互助,男生們發揮騎士精神女生也體現了俠女精神,終於勝利登頂!黑石頂是我們友情和集體感呈指數型增長的見證。

不過我想,無論友情師生情等等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多麼難能可貴的發展,它們始終是這次實習的副產品——珍貴的副產品。到最後做總結的時候我們必須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實習本身上來。人手不足帶來的尷尬,時間緊迫帶來的事與願違,這些都是黑石頂實習有待改進的地方。我就自己這段時間的觀察提出以下問題與建議:

(1)野外認種時講解不足。

人手不足導致某些組別在認種過程中所得知識不夠準確,講解不足,有些種類甚至說完種名和科名之後就沒有別的介紹。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筆記,又未能及時觀察到標本,不僅學習的效率會降低,學習的熱情也會受到打擊。人手不足這個問題實在不是我等學生能解決的問題,不過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從外校聘請或者對非分類專業的帶隊老師進行培訓。

(2)採集標本方法不正確,對植物的愛護意識不強。

在採集標本方面我們存在兩個問題:“不及”與“太過”。“不及”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條小葉片,除了看得出葉片特徵以外,其他的特徵完全無法從標本上獲得。“太過”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我們往往連根拔起,至少也會砍下半邊枝條,對於一些附近僅有一株的植株我們也毫不留情。當老師說可以採某株植物作爲標本的時候,拿着枝剪的同學甚至會眼睛發光興致勃勃地去殘害植物。

我們以科學的名義正大光明地破壞着保護區,我們像鬼子進村一樣掃蕩着所經過的路線。我想,我們在驚歎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時,是不是更應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過於敏感,但是我覺得無論以後這些植物會不會重新長起來,我們都應該抱着愛惜的心情去採集標本,對植物的損害要適可而止。我們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對待實驗纔對得起死去的動物,爲什麼不需要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議老師們在正式開始實習之前就要把這種愛惜生命的思想傳播給學生,同時教給他們正確的採集標本的方法。

(3)對於森林整體結構和生境的關注度不足。

雖然實驗目的之一是要“瞭解黑石頂植被分佈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但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除了開總結會的時候老師會提得比較多以外,我們自己對這些根本沒有什麼深刻感受。我們在認種的過程中,對植物所處生境沒有足夠的關注,更談不上理解“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認種成了唯一重要的內容。在三次的進山經歷中,前兩次老師偶爾還會提醒大家注意周圍的植被變化或介紹典型的熱帶溝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過程中由於旅途的艱辛,我們眼前只有那條陡峭的路,哪裏顧得上觀察周圍植被的變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爾還能聽到凡強老師的講解,但是後面的人估計就只有爬山喘氣的份兒了。

我認爲“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是本次實習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爲學習生物學就應該始終注意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物學思想。在本次實習中,這部分內容的缺失讓我深爲嘆息。當然我們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覺得老師們應該在這個難得的機會裏給予我們多一點引導,因爲我們除了跟老師去認種外沒有什麼機會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後的實習中老師們能加強對環境部分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植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聽老師提過以後可能會採取集體講解的'方式,我覺得這樣的方式雖然解決了這次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是很可能依然會忽略“植物與環境”的問題,因爲在講解的時候植物只是作爲標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篇二:植物學野外實習報告

一、實習小組分工。

1、組長:xx

2、組員:xx、xx、xx、xx。

組長負責協調和管理全體成員的行程,安全以及協調組內的實習工作的分配合作,保證本小組的實習任務的圓滿完成。組員在本次實習過程中認真完成各科老師佈置下來的實習任務,服從實習老師和組長的分配與調度,與本組員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全程實習。

二、實習目的。

透過實習,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知識,理論與實際相相結合,進一步培養獨立工作及與人協作的能力。認識施秉縣雲臺山地區植被的主要特徵及分佈規律,對該地區常見的植物有一定的鑑別能力,掌握利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羣落的方法,學習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來觀察和研究植物,達到提高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透過觀察、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學會鑑定植物的方法。掌握植物的採集、壓制、標本製作、種類鑑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爲今後的植物學教學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礎。透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羣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和種。

三、實習時間及地點。

1、xx月xx號上午xx。

2、xx月xx號xx地質公園(徒步雲臺山)xx月xx號回xx、xx號整理實習資料。

四、實習主要內容。

(一)黃平飛雲崖。

飛雲崖作爲黃平最爲著名的景點,因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奇麗的自然景觀,散發着貴州特有的濃郁的民族風情,每年吸引着衆多的觀光遊客和文化研究者。我們來到飛雲崖已經是下午了,不過看到如此鬱鬱蔥蔥的森林,我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想投入這大自然的懷抱。

1、地理環境。

黃平處在黔中丘原向黔東丘陵的過渡地帶上。地勢由西、西北向東、東南逐漸降低。海拔高度在600 1200米,最高峯在西北部紙房的轎頂山,海拔1367。2米,最低點位於東南角的清水江畔鐮刀灣,海拔爲519米。雲貴高原的地質構造形成這裏山、丘陵、河流、溶洞、峽谷、壩子等地形地貌,地形北部爲武陵山的餘脈,多爲中低山,坡陡谷深,南部爲苗嶺山脈餘系,爲中低山丘陵,中部爲河谷壩子和丘陵地帶。境內壩子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黃平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溫13℃——16℃。年均降雨量1307。9毫米。雨熱同季,適宜林木的生長。

2、種質資源。

共有137科392屬75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銀杏、銀杉、紅豆杉、水杉等,二級保護樹種有臺灣杉、福建柏、翠柏、香樟、鵝掌楸、厚朴、凹葉厚朴、金銀花、櫸樹、喜樹、香果樹、杜仲、傘花木、十齒花、馬尾松、金錢柳等。主要植被以亞熱帶闊葉林和馬尾松純林爲主的森林類型,分佈在全縣十四個鄉鎮,目前朱家山、大灣山等局部地帶有殼鬥科、樟科、山茶科爲主的常綠闊葉林原生植被分佈,其它地區的植被均爲次生植被。

(二)苗嶺國家地質公園(雲臺山)。

1、概況。

雲臺山位於施秉縣城北十三公里處,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該風景區由雲臺山、外營臺、轎頂山及大田堖等羣峯組成。面積約二百一十平方公里,主峯團侖巖海拔一千零六十六米,突起於羣山之間,因山形 四面削成,獨出於雲霄之半 ,山巔如臺,加之雲霧繚繞,故名雲臺山。整個地勢西北較高,東南較低,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水熱同季,氣候溫暖溼潤,素有 舞陽明珠 之稱。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侯區,氣候具有季風性、高原性特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溫和溼潤,太陽輻射弱,日照時數少,年總輻射每平方米3538兆焦耳,日照時數1197小時年平均氣溫14℃ 16℃。來到雲臺山我才知道什麼叫做爬山,那石梯子簡直就是成直角,上坡不容易,下坡更困難,腿直接就是抖着下來的。

雲臺山受人爲破壞較少,因而森林茂密,植物種類繁多。羣峯鼎立,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怪石崛起,加之溪水清澈,植被茂密,已被列爲貴州省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山間珍稀等植物近400種,珍貴等動物近百種,被稱爲 植物寶盆、動物寶庫 ,是貴州東線探險尋幽的旅遊寶地。

山上植被完整,現存木本植物58種、143屬、340科。其中,紅脈械、穗花杉、紅豆杉、八卦木和深山含笑,系國家級保護植物。具有觀賞價的奇花異卉,種類繁多,隨處可見。野生動物有獼猴、野牛、錦雞、麝、麂、飛虎等,飛虎毛如金絲,雙目炯炯,紅寶石。

雲臺山薄層白雲岩,泥質白雲岩。山體底部優勢種爲燈臺樹,灌木有,香葉樹,川釣樟,樓梯草,冷水花,勁草,苧麻,合歡,朴樹,響葉楊,野扇花,刺秋,秋海棠,楠酸樹,鵝掌材,黃精,中上部以鵝耳櫪,匙葉櫟爲主要種,山頂部土薄,山頂部還有松樹,金髮草,雲貴鵝葉櫟毛黃櫨。屬喀斯特地形風貌,主峯海拔爲1064m。獨峯突兀雲霄,四面懸崖峭壁,而山頂平坦,古柏環抱如雲,雲霧繚繞,故名雲臺。雲臺山的植被以森林植被爲主。總體上分爲針葉林、常綠林、常綠落葉混交林。常綠林主要分佈在山頂。針葉林主要分佈在山腰以及附近鄰山上。常綠落葉混交林主要分佈在山腳。在林下有鶯尾羣叢、冷水花羣叢等。雲臺山地區的針葉林,馬尾松一油茶一鐵芒箕羣落分佈在施秉縣白垛鄉大慶付對面的馬尾松林。該羣落,其地海拔980多m,屬於黑衝風景區。其外貌呈翠綠色,林冠疏散,層次特別分明,明顯地劃分爲三層,喬木層該層主要以馬尾松,爲建全優勢種。

2、植物種類及測量方法。

主要觀察植被,植物分類依據:花、果實、葉互生還是對生。

①櫻桃花:薔薇科,葉子邊緣有鋸齒,單葉,有典型的橫型皮孔。

薔薇科:多具托葉、萼片、花瓣均五數,雄蕊多數,聚合果,核果或梨果。常見有薔薇、月季、懸鉤子、草莓、梨、蘋果、桃、杏、李、梅、櫻桃、繡線菊等

②天門冬:百合科,單子葉植物,中草藥,花瓣是3的倍數。

百合科:多爲草本,花3的倍數,子房上位,中軸胎座,蒴果或漿果,如貝母、蔥、天門冬、鈴黃精、百合、麥冬等。

③香葉樹:樟科,葉互生,搓有香味。(樟科:木本,具芳香,葉互生,花瓣6裂,裂片兩輪排列,花葯瓣裂,果內含1枚種子。常見樹種有樟樹、山胡椒、肉桂等。)

④樓梯草:莖肉質,葉互生。

⑤苧麻:苧麻屬,屬蕁麻科植物。其中苧麻分成白葉種及綠葉種。爲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地下部分由根和地下莖形成麻兜,可活數十年,莖叢生,背有茸毛,葉廣卵形或近圓形葉,背面密生白茸毛爲白葉種,而無白茸毛稱綠葉種,單性花,雌雄同株,復穗狀花序。

3、測量方法:樣方法。

樣地選擇的方法:選擇樣地應遵循下列原則:

(1)種的分佈要有均勻性。

(2)結構完整,層次分明。

(3)環境條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

(4)羣落的中心部位,避免過渡地段。

4、樣地的形狀:大多采用方形,又稱樣方;除此還有樣條,樣線,弱圓等。可根據不同研究內容具體選擇。

小型樣方用於調查草本羣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層,大型樣方用於調查森林羣落或荒漠中的羣落。爲防止出現閉合差,在森林調查中,樣方常沿着預定的測線方向呈菱形設定。其方法是由中心點定出距離爲樣方對角線長度的兩個點,然後從這兩點分別拉直長度恰爲樣方邊長的測繩,使其在每一側都恰好交接,就是樣方的邊界。

5、樣地面積。

規格:20m*20m,分爲5*5共8個小樣方。

樣地數目多少取決於羣落結構複雜程度。根據統計檢驗理論,多於30個樣地的數值,才比較可靠。爲了節省人力與時間,考察時每類羣落根據實際情況可選擇3~5個樣地;所有樣地應依照順序進行編號,以免混亂。

(1)地形條件:山地,土壤條件:黃壤。

(2)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3)種類組成:喬木、灌木、草本大明鬆種常綠闊葉林。在這一區域內,調查植物類型和組成結構,並量取各類植物的樹高、枝下高、胸徑、冠幅。樹高指樹從地面到最頂端間的垂直距離。枝下高指樹第一棵枝到地面的垂直距離。冠幅指樹冠外緣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一個圓面積記錄3.14r2形式,單位O。胸徑指樹離地1.3m處的直徑,單位cm。採用圍尺測量。

由於條件限制,樹高、冠幅均採用目測方法,枝下高部分目測,部分實測,誤差在所難免。最後詳細記錄所得數據,並處理所得數據,求出其平均值,並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植物羣落的成層現象是極其重要的特徵。一般優勢層能較好地反映外界環境,其他層則更多地表現出羣落內部環境。層是羣落的最大結構單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羣落的外貌特徵和羣落類型位置。羣落調查一般均以層爲單位分別進行,森林羣落一般分成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及小灌木)層、地被層四個基本層。每層內若由一些不同高度,乃至有不同生態特徵的物種構成時,通常進一步細分爲若干亞層。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被列入層外植物(或稱層間植物),單做記載。

5、結果統計與分析。

(1)分析羣落各層(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的數量特徵,比較不同類型羣落數量特徵的差異。

(2)計算羣落各層中不同植物種的重要值,根據重要值大小分析不同種類在該層及羣落中的重要性及形成原因。

(3)植物羣落物種多樣性:物種豐富度指數計算、辛普森多樣性指數、香農 維納多樣性指數

五、實習心得體會

這一路的實習,白雲山之遊,如今還一幕幕得印入眼瞼。到實地進行考察,確實能將我們從書本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來。我們對雲臺山的自然植被環境進行調查研究,從當地植被的覆蓋情況情況中瞭解環境人們經濟和生活的影響。當然,我們還能透過調查過程,對植物羣落調查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懂得了一些植物調查的專業術語,比如:胸徑,冠幅,枝下高等等,認識了更多的植物,初步掌握了一些野外植物的一些主要鑑別特徵和這對於本科生的我們來說有着很重要的意義。爬白雲山,高九百多米,我們班全部的人堅持下來了,所以我們看到了最美的風景;炎炎夏日,我們堅持下來了,所以我們實習有了很好的收穫;離校在外,我們不是單獨的個體,我們堅持,團結一致,我們的實習圓滿結束2016植物學野外實習報告實習報告。

篇三:植物學野外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理論聯繫實際,將課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將我們所學的理論落實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識別一些上課是沒有涉及到,並且課本上也沒有詳細說明的植物,將理論系統化。使我們透過親身體驗更深刻更形象更具體地記住所學知識,並能更熟練地加以運用。

二、實習地點:

尖峯嶺的熱帶樹木園。

三、實習內容:

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環境下采集野外標本若干種,對其進行識別、分析,瞭解其生活習性、名字、科目等,並對其進行壓制等具體操作。

四、具體行程:

1、xx月xx日是我們植物野外實習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們乘上了開往尖峯嶺的汽車,一路上我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同時也計劃着接下來爲期一週的具體實習過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們抵達尖峯嶺熱帶樹木園,來到了熱帶樹木園,也就是我們住的地點。由於時間比較晚,加上同學們一路坐汽車比較累,第一天就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寢休息,爲明天做好充分的準備。

2、xx月xx日,今天要去的是筆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較遠,大概要經過兩個小時的步行才能到達,所以今天的任務量是比較大的,由於天氣比較炎熱,大家走的也比較吃力,到達山腳已經將近十一點了,於是大家席地而坐開始午飯,歇息片刻纔開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筆架山沒有臺階式的山路,而且樹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對我們的挑戰性也就會越大,由於山陡,我們一個牽着一個,很快就到了山頂,之後大家分散開始採集。

雖說這裏環境惡劣了一點,但植物的種類卻非常豐富,我們採到了龍膽、五味子、手掌參、川地龍、渥丹、狼尾草、並頭黃芩等植物,採完後便回山腳集合,此時所有的人都已經筋疲力盡了,可是還要走十多裏的路,有是一個難題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下,終於按時回到了住處,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義的一天,它讓我們變的更加堅強,同時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點開始壓制標本,今天的任務就結束了。

3、xx月xx日,由於昨天大家都比較累,所以今天選擇了一個相對較近的地點,這是一個小樹林,雖然小,但事實上它的植物種類並不少,在這裏我們採集到了白蘚、觀倉術、廣佈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處。照例,下午三點開始壓制標本,另外要求畫兩張標本圖,這天的任務就這些。

4、xx月xx日,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去了五大連池的一個旅遊景點,早8:00出發,半小時左右到達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條長長的石階山路,於是,我們開始爬山,看了路標,大概爬到三百米時就感覺到累了,這時上面的遊人已經有返回的了,還鼓勵我們說:姑娘們加油啊!還沒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歲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頂端……

聽着鼓勵的話,我們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們還拍了許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興奮至極,之後又去了仙女宮和水簾洞,目睹了石海的壯觀,沒一個地點都留下我們大家的喜悅和激動的心情,就這樣一直玩到了下午兩點多,大概三點半,我們回到了原地。這一天就這樣在快樂中度過了。

5、xx月xx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今天先後去了南飲泉和北飲泉,這裏有許多風格別具特色的小建築,其中“世界名泉”是最吸引人的地點,接着又去了藥泉湖,記得這裏的泉水是最具特點的,味道有點閒,而且對於這水還有其美麗的傳說,隨後我們又買了些小飾品,有五大連池留念項鍊,雨花石和磁石等,都很具有地方色彩。中午,我們以組爲單位返回。今天下午6:00,老師對我們這幾天的實習內容進行了測試,主要內容是對植物的識別,測試完成,今天的任務也就結束了。

6、xx月xx日,這是本次植物野外實習的最後一天,一大早我們就準備好自己的物品,4:00就離開了住處,踏上返回的列車,或許是出來時間長了,對學校便產生了牽掛,期盼着能夠快些到達,期盼着把我們的經歷講給那些沒來的同學聽,就這樣離五大連池漸漸的遠了,我們爲期一週的實習生活也臨近了尾聲。

五、本次實習中所積累的部分植物簡介:

1、百合科(liliaceae):單子葉植物,隸屬百合目(liliales),多年生草本,少亞灌木或喬木狀。直立或攀援,具根狀莖、塊莖或鱗莖。葉互生或基生,少對生或輪生。

2、菊科(keyinwiki):雙子葉植物綱,菊目的一個科,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稀喬木,有乳汁管和樹脂道,草本,頭狀花序,聚葯雄蕊,瘦果頂端帶冠毛或鱗片。

3、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數爲藤本或灌木。單葉或複葉,通常互生。根據果實類型,通常分爲具u果的金蓮花亞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亞科。金蓮亞科主要有烏頭屬、翠雀屬、金蓮花屬、升麻屬。

4、脣形科(labiatae):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的一科。通常爲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無柄的腺體,或各種單毛、具節。多爲二脣形,着色;雄蕊通常4,二強,稀2枚,通常前對長,後對較短,着生於花冠管上;子房上位,由2個心皮形成;花柱。

5、豆科(leguminos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喬木或攀援大藤本,花冠——一些是蝶形花冠。

6、薔薇科(rosaceae):草本,灌木或喬木,常有刺及明顯的皮孔。

7、花萼5裂或5枚,花瓣通常是5枚;花萼和花瓣通常着生在杯狀或其它形狀花托的邊沿。雄蕊多枚,雌蕊1枚或多枚,雄蕊通常着生在杯狀或其他形狀花托的邊沿。

六、實習心得:

這次實習我們學到了許多東西,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相結合,這種方法讓我們輕鬆地記住課本上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實習過程中我們同學間的友情更深了一步,讓我們更加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鍛鍊了我們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雖然偶爾也會覺得累,但是回想起來卻是既充實又美好的,我們個個都是滿載而歸。

同時,也感謝幾位老師一路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耐心的幫助,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懂得了許多,也瞭解了許多。這次實習教會我的東西會使我終身受用,這短暫的實習生活也將會令我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