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低碳新農村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論文

論文5.25K

1調查過程

低碳新農村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論文

本次研究調查過程共分爲三個階段。

1.1文獻整理和理論研究

透過對河北省農戶參與低碳新農村建設相關理論的研究,確定本次調研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向,並對研究內容進行了初步的框架設計。

1.2進行預調研

在保定周邊地區,團隊成員運用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隨機選取若干農戶進行調查。調研結束後,記錄和修改問卷中出現的問題。

1.3正式調研

考慮到河北省各地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以及低碳新農村建設現狀各異等因素,團隊成員在保定、石家莊、邢臺三個城市中,選取了若干經濟發展水平與低碳新農村建設水平分別處於不同階段的行政村落進行調查研究。調查對象爲河北省農村地區18歲以上的居民;調查內容主要爲低碳新農村建設的現狀和制約因素兩大方面,其中,制約因素分別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方面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共訪談63人,發放問卷368份,收回問卷362份,剔除無效問卷11份,共收回有效問卷351份,回收比例爲95.4%。

2低碳新農村建設的可行性及現狀

隨着經濟的持續發展,能耗、排放和污染等資源環境問題也日益嚴峻,生態環境面臨很大挑戰。目前,低碳城市建設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工業方面,節能減排,綠色生產;生活方面,提倡低碳生活,採用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但低碳新農村建設的受重視程度較低於低碳城市建設,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夠、農民低碳發展意識不足等問題,使得犧牲環境發展經濟的發展模式長期存在。這種落後的發展模式,使得農村資源日漸枯竭,農村環境日趨惡化。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目前新農村建設面臨的根本問題,低碳城市建設爲低碳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模板。在低碳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要摒棄先污染後治理、犧牲環境發展經濟等舊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低碳模式下,快速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保護和改善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從而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發展理念是評價低碳新農村建設的理念標準。在低碳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能源的開發利用、農業生產、農村工業化以及農民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要注重這一理念標準。近年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河北省農村的低碳新農村建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新農村建設先進村大力推廣生態農業,透過輪作耕種、秸稈還田等多種生產方式,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加產量。部分行政村落大力發展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滿足農戶需求的同時,降低了碳排放量,保護了自然環境。同時,專業集羣的特色農業和農村旅遊業也在河北農村地區得到積極建設和發展[3]。但河北的低碳新農村建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亟待完善,如低碳建設較晚、低碳進程落後等因素,使部分農村地區特別是落後地區,仍然普遍存在土地利用浪費、生產生活碳排放量較高等問題。

3低碳新農村建設的制約因素

3.1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戶收入增長緩慢

河北省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第二三產業先天不足、後天緩慢;農業經營模式多爲粗放式經營,農業總產值的增加主要依靠耕地面積的擴大;產業集約化和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難以形成規模經濟,生產力較落後。河北省的農業產業結構相對單一,抵禦外界風險能力較差,而華北地區又是蟲害、寒潮、冰雹等自然災害的多發區,因此,每年造成的農業損失嚴重,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4-6]。同時,由於農村地區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農業專業生產和研發能力較弱,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低,產品的附加價值不高。另外,河北省農產品的供給層次較爲單調,主要爲糧食作物,難以在市場上取得比較優勢,市場佔有率較低,農戶收入增長緩慢。這些經濟發展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低碳新農村建設。

3.2政府對農村環境保護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強

河北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迫在眉睫。一方面,受城市地區城市規劃、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大量高污染產業從城市轉移至農村地區。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引發了農村地區大量的環境問題,例如土地的嚴重污染、水源致病率的提高、物種多樣化的大幅減少等;另一方面,農村建設缺乏遠見,僅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過度開發資源,濫用化肥農藥,就地排放污染水源。這種以環境爲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的發展,使農村環境污染愈加嚴重,低碳經濟的發展受到阻礙。政府對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農村地區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缺乏重視,缺少專業的環境治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環境管理效率低下。同時,由於農村環境治理缺乏經驗,多套用城市環境治理措施,“以一法治兩案”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模式上都存在障礙。由於環境治理屬於公益性事業,資金消耗大,收益的回報期長、見效慢,農村地方政府資金投入相對較少。另外,農村地區執法整治力度較弱,環境監管力量不足,缺少健全的行政機構進行嚴厲治理。

3.3農戶受傳統生活觀念束縛,低碳意識薄弱

農戶傳統的生活觀念根深蒂固,傳統的農村生活方式及其思想觀念很難被改變。大多數農戶並沒有考慮到傳統生活方式帶來的後果,低碳意識薄弱。例如,當前河北省農村有國家實行的低碳家電下鄉政策,但受傳統消費觀念的影響,農村低碳消費需求不足[7]。在低碳經濟推廣和執行過程中,河北省農村的高碳生活方式成爲低碳建設的一大制約因素,由於農村自身粗放型的生活方式而導致的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問題日益嚴重。農戶生活能源結構單一,除了普遍使用煤炭以外,還存在一些直接燃燒薪柴的方式,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在河北省農村的使用率很低。此外,在部分農村地區,露天堆放的草堆柴垛、路邊的糞堆以及垃圾堆隨處可見,這“三堆”便反映出農戶薄弱的低碳意識和環保意識。

3.4低碳新理念在農戶中的宣傳力度不足

在低碳經濟建設過程中,出現了城市和農村的“二元低碳”現象。在城市,低碳政策被很好地落實和執行,低碳城市建設進程突飛猛進;但在農村,政府的宣傳和知識普及不夠深入、全面,宣傳方式簡單、宣傳力度小、宣傳面窄,這使得農民對低碳知識不夠了解,低碳意識較薄弱[8]。實際上,河北省的低碳農村建設是積極主動的。但由於政策未能及時宣傳到農村中去,很多優惠機制沒有被農民瞭解,低碳農村的建設進程受到阻礙。在宣傳方式上,大多數農民透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來了解低碳環保知識,宣傳方式相對單一,無法滿足當前農民對低碳新農村知識的需求。

4低碳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對策

4.1提高農村的城市化水平

大力發展河北省的農村經濟,有利於小鄉鎮企業的相對集中和健康發展,滿足富裕農民進城創業的願望,可以極大地調動農戶的積極性,促進小鄉鎮企業的相對集中,提高鄉鎮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推動河北省傳統農區第三產業的發展,也就是加快傳統農區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又爲農村土地逐步向種地能手集中、發展規模經營創造了條件,可以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時,隨着農村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農戶的收入將進一步增加。更重要的是,農戶的消費模式和消費觀念也會隨之改變,將會有助於擴大國內消費需求,促進城鄉市場的繁榮。在上述前提下,提高農村的城市化水平將間接影響農戶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理念,低碳理念將更加深入到農戶的思想中,對於更好地推進農村低碳化進程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4.2以政府爲主導,優化財政

在低碳新農村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河北農村的經濟體系應向低碳經濟方向轉型,政府需要在財政方面給予大力扶持豐富河北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在這項工作中,政府應充分發揮其在低碳新農村建設中的核心作用,加強行政管理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建設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融資機制,爲低碳新農村的建設提供資金支援。調整財政支出結構,豐富河北農村地區產業結構,幫助農戶打破自身限制,實現家庭收入來源的多樣化,提高生活質量。政府加大財政預算支出,對農戶採取低碳消費補貼政策,鼓勵農戶購買更換節能設備,促進節能環保產品的使用,讓清潔能源走進農戶的家中。

4.3加大低碳理念的宣傳力度,增強農戶低碳新生活的意識

農戶是農村生產活動中的.主體,更是低碳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導者與參與者,他們對待低碳新生活的態度是建設低碳新農村的關鍵。在調查中發現,很多農戶傳統生活觀念根深蒂固,低碳意識不夠強烈,若想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戶這種傳統的生活觀念,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加強低碳理念的宣傳力度。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農戶更多專注於低碳新生活帶來的切身利益,一旦自身利益有所損害,他們將拒絕做出改變。因此政府應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切實從農戶利益出發,加大對各個地區的宣講力度,讓宣講走進基層,使農戶深入瞭解低碳新農村建設的目的和進程。豐富宣講內容,在宣講中突顯出優惠機制,讓農戶從根本上意識到低碳經濟的益處,進而強化農戶心中的低碳理念,調動農戶參與低碳新農村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增強農戶自信心和環保責任感。

4.4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立法工作,完善環保法制

目前我國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制還不夠健全,沒有專門針對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尤其是土壤污染、生態補償等方面還存在法律空白。在低碳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部分農戶環保意識淡薄只注重眼前利益、一些執法部門管理混亂,這些現象需要相關的法律去約束去規範,但農村法律法規的建設不能滿足現代低碳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需求,不能爲相關的政策提供完整的法律保障甚至會損壞農戶的合理利益。因此,切實保護農戶合理利益並有效制約農戶不合理的行爲,充分考慮農戶的參與訴求以及低碳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需求,出臺具體的低碳新農村建設的法律法規,填補農村環保方面法制的空白,推進低碳新農村建設的法制化進程。

參考文獻

[1]周建發.我國建設低碳農村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9):5640-5642.

[2]高成全,趙玉鳳.基於農民意願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以河南省爲例[J].農業經濟,2015(2):61-62.

[3]於瑞卿,劉倩.河北省農戶參與低碳新農村建設現狀與問題分析[J].經貿實踐,2015(14):5-6.

[4]劉倩,馬宇博,於瑞卿,等.農戶參與低碳新農村建設意願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於河北省464戶農民的調查數據[J].經濟研究參考,2016(40):75-80.

[5]王祥峯,楊萍,李明輝,等.低碳農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及發展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2,44(1):138-140.

[6]武玉安.基於低碳經濟的新農村建設發展研究[J].現代經濟資訊,2012(3):337.

[7]閆曉靜.低碳經濟背景下的新農村建設芻議[J].科技經濟市場,2015(2):192-193.

[8]趙曉芬.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農村建設的低碳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15(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