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先學後導和諧高效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論文

論文9K

一、背景與認識

先學後導和諧高效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論文

2008年廣饒縣實施城區資源整合,將位於城區內的2所鄉鎮初中和2所小學整體合併成立了廣饒縣英才學校。由於是整體合併,學校成立後,我們面臨着空前的壓力。教師:年齡老化,素質整體偏低,240名教師,平均年齡40.3歲,30歲以下佔6.2%,40歲以上佔52.1%;學生:生源92%以上來自城鄉結合部的農村,且成績好的學生都擇校到了條件較好的學校。當時全縣共有20所初中,合併前的兩所初中中考成績分別名列全縣倒數第2、3名。

一所承載着領導重託和全縣人民期望的嶄新的現代化學校(佔地300餘畝,建築面積7.2萬平方米,總投資1.3個億),卻是這樣的一個基礎!困難和挑戰面前我們沒有退路,只有走改革與創新之路,才能破繭成蝶、浴火新生,打造成一所管理規範、理念超前、質量一流、人民滿意的現代化一流名校。爲此我們開始了積極的探索與創新之路。

二、探索與創新

1.公開選拔中層領導

新學校成立後,迅速組建一支結構合理、肯於奉獻、有領導才能、充滿活力的中層幹部隊伍,是學校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證。原來4所學校僅中層以上領導(級部主任)就有68名,怎麼安排這些人考驗着我們的智慧和膽量。於是我們本着“以前的模糊,未來的清楚”,不看過去,不唯學歷,在全體教職工中公開選拔中層領導幹部。所有在編正式教職工都可以公開報名、競聘演講,教工打分,評委考察,紀檢領導監督,這樣25名德才兼備的中層領導經過公開選拔,竟聘上崗。近兩年的實踐證明,我們的這次人事改革是成功的,新的領導層敢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爲全體教職工樹立了榜樣,爲學校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活力,推動了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2.艱難的教改之路。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是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學校成立後,迅速提高教學質量成爲當務之急。於是,學校制定了“質量立校、科研興校、文化強校、特色名校”的辦學方略。我們走出去,汲取外地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改經驗,走進杜郎口、洋思、濰坊及當地一些教改先進校,僅杜朗口我們就連續去了兩批,先後100多人。2010年,我們在中央教科所韓立福博士指導下,開始嘗試構建“先學後導”式和諧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放棄自己已經使用了一、二十年,已經習慣了的教學方式,學習和使用這種全新模式,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儘管老師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合校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於部分老師年齡老化、職業倦怠、得過且過、不求上進等原因,還是有相當數量的教師出現了很強的牴觸情緒,甚至有的老教師我行我素,教學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面對這一情況,爲了凝聚人心、鼓舞幹勁:一是文化引領。我們提出了“建一流名校、創英才品牌”的辦學目標,確立了“和融共進,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及一整套辦學理念,並逐步強化廣大教職工對學校文化的認知和認同,增強對學校發展的信心。二是措施促動。我們透過進行校本教研、開設教師論壇、組織觀摩研討、參加各類培訓、舉辦講課大賽、褒獎課改先進、加強合作交流,克服了課改中遇到的問題,增強了教師的課改意識。三是制度規範。我們根據“先學後導式和諧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建立了全新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並修改完善了《教師考覈辦法》和《教職工獎懲條例》。學校大力支援課改教師參與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提供足夠的經費,創造學習機會,推薦外出講學,促進了課改的順利進行。同時,不使用新模式的教師,各級各類評優活動學校一律不予推薦。目前“先學後導式和諧高效教學”課堂改革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並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三、模式

1.課堂理念:以生爲本,先學後導,全面發展。

“學”有兩層涵義:一是要求教師事先對文字知識進行結構化學習,對學生和課程做出科學分析和問題預設;二是要求學生課前對文字知識進行結構化預習,圍繞概念性問題、原理性問題、習題性問題和拓展性問題等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對課程內容儘可能做出結構化分析。“導”是指對學生自主合作尚未解決的問題進行指導,具體有三層涵義:師生互導、生生相導和生本聯導。

2.課堂理想:富有人文情懷,充滿智慧挑戰,洋溢生命活力。

3.課堂性質:啓智、生態、人文。

啓智:激活思維,開啓心智,萌生智慧。

生態:迴歸教育本真,關注持續發展,提升生命質量。

人文:以師生髮展爲本。

4.課堂靈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5.課堂載體:一體三單,即成長共同體、問題導讀單、問題生成單、問題訓練單。

6.教學策略:

◇先學後導,以學定導,以導促學。

◇問題爲主線,評價爲手段,任務驅動爲途徑。

◇培養自覺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關注過程,體驗成功,實現教學相長與共同成長。

7.基本課型:

我們知道,學生的認知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惟其如此,教學方法“單一”是課堂大忌。多樣是新課程的追求,因爲只有多樣,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有效教學使我們走上了課型多樣的平臺。有效教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發現生成問題、分析解決問題、拓展評價問題的過程,學生的發展就是在這個過程的循環往復中進行的。於是,我們採用了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養成自學習慣爲目的的“問題發現課”;以師生共同備課、合作生成問題爲目的的“問題生成課”;以自主合作探究、實現三維達標的“問題解決課”;以鞏固提高、拓展提升爲目的的“問題拓展課”;以學生搭臺、學生唱戲爲目標的“問題展評課”;集發現、生成、解決、拓展、訓練於一堂的“綜合解決課”等。教師完全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與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不同的課型。

“先學後導模式”課型多樣,工具數種,看似繁雜,常常使人望而止步,實際上這是一個比照傳統教學模式省時、省力而且高效的模式,我們的老師甚至喊出了“辛苦一星期,幸福一輩子“的口號。意思是我們寒暑假各組織一週的集體備課活動,全校所有學科、所有年級的老師就可以一輩子不用品嚐備課之苦。這話雖有些過分,但是,教師實施“有效教學”之後的欣喜可見一斑。就課堂教學來說,看上去大家要面對五個不同課型的實施,其實課堂的基本動作是一樣的,不同的是課堂任務。比如,“問題發現課”的任務是:長遠任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養成預習習慣,而課堂任務是在個人發現問題的基礎上生成小組問題;“問題生成課”的任務是在個人與小組問題的`基礎上生成班級問題;“問題解決課”的任務則是要解決學生與教師共同備課生成的問題;“問題拓展課”是在複習鞏固的基礎上,實現對教學目標的進一步延展與提升;而“綜合解決課”則是集“問題發現、生成、研討、拓展、訓練等各種教學動作於一體”,實現對三維目標的達成。任務的確不同,但是完成這些任務的動作卻是幾乎相同的。這些共同的話語是相輔相成的七對關鍵詞,那就是“氛圍與情境”、“目標與任務”、“自主與個輔”、“交流與合作”、“展講與展示”、“訓練與指導”、“歸納與延伸”。教師在模式實施過程中,若能處理好這七對關鍵詞的關係,課堂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8.教學環節:創境領標——自學生疑——交流展示——點撥引導——拓展反思。

四、成就與成效

1.學生變了

◇學生變得大膽、自信,交往能力強了。

◇學生愛看書了。

◇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提高了。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了。

◇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了。

◇學生思維創新的能力提高了。

◇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增強了。

◇學生迷戀網絡和網絡小說的轉變了。

◇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昇華了。

2.課堂變了

◇成爲“基於問題”提升能力的課堂。

◇成爲“以生爲本”共同成長的課堂。

◇成爲“張揚個性”陽光開放的課堂。

◇成爲“積極參與”和諧高效的課堂。

◇成爲“多邊互動”亮點紛呈的課堂。

3.老師變了

◇教學觀念更新了。

◇科研意識濃厚了。

◇教學合作有效了。

◇教學行爲優化了。

◇教學付出收穫了。

《手上的舞蹈》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先學後導式和諧高效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列入了市教科院《課程與教學校本研究叢書》並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的有效途徑與方法》、《校本課程的有效性研究》、《週記作文教學研究》分別獲2010、2011年度省教研室課題成果一等獎,100多篇論文獲得市級以上教學成果獎。

4.學校變了

◇師生面貌昂揚向上。

◇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專家充分肯定,家長廣泛認可,社會高度評價。

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學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成爲引領全縣乃至全市義務教育的一面旗幟,連續兩年被縣政府表彰爲“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2011年被市政府表彰爲“全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被省教育廳授予“山東省教學工作示範學校”,被教育部表彰爲“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科研興校先進單位”等,並被確定爲全國少兒素質教育示範基地、中國青少年太陽能研究基地、全國機器人教育學會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重點實驗學校、山東省學校文化建設重點研究基地。

五、問題與展望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程,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現階段,我們的“先學後導式和諧高效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促進師生共同成長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完善。例如多種課型模式的建立、學習工具單開發的最優化、成長共同體綜合評價、學科長作用的充分發揮、基本模式下教師主動性發揮等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精細化,在此提出,也期望得到上級教科研部門、專家和同仁的指導幫助。

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英才人正以高昂的熱情、務實的作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英才學校輝煌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