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脂蛋白與總膽汁酸對急性腦梗死診斷的運用研究醫學論文

論文9.3K

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是1963年由挪威遺傳學家Berg首先發現並命名的一種獨立脂蛋白成分。LP(a)由脂質和蛋白質兩部分組成,其中脂質部分由膽固醇、磷脂等組成,且有疏水性,位於顆粒的核心。蛋白質部分是由ApoB100和Apo(a)透過二硫鍵相連而成的ApoB100 Apo(a)複合物,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的雙重性質,位於顆粒的外周。

脂蛋白與總膽汁酸對急性腦梗死診斷的運用研究醫學論文

通常每個LP(a)分子中Apo(a)和ApoB100的比例可爲1:1,1:2或者2:1。此外,血漿中還存在着遊離的Apo(a),Apo(a)是LP(a)的特有蛋白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LP(a)的`性質和功能。且LP(a)的水平高低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幾乎不受年齡、飲食習慣及環境的影響。

脂蛋白(a)呈顆粒大小多態性、人羣分佈偏態性、Kringle結構同源性。脂蛋白(a)最可能的生理作用是參與傷口癒合和組織修復,刺激平滑肌細胞增生,參與調節纖溶活動等。其病理作用主要有致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血栓形成和做爲最敏感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用於判斷疾病的預後等。當膽固醇在正常水平,血漿脂蛋白(a)水平>300 mg/L時,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上升2倍,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的血漿濃度都升高,則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則高達8倍。

總膽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是膽固醇在肝臟分解的產物,由於分子內部既含親水基團又含疏水基團,使其表現出很強的介面活性,降低脂水兩相之間的表面張力,促進脂類形成混合微團,對脂類的消化和吸收以及膽固醇的代謝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爲脂類代謝與腦血管病關係密切,在肝細胞內,膽固醇在7α?羥化酶作用下生成7α羥膽固醇,經過一系列的複雜反應,最後生成初級膽汁酸。

7α羥化酶是膽汁酸合成的限速酶,而HMG,COA還原酶是膽固醇合成的關鍵酶,兩者同時受膽汁酸和膽固醇的調節,膽汁酸同時抑制兩種酶的活性。血清中膽固醇升高,在抑制HMG?COA還原酶的同時,增加7α?羥化酶的基因表達,從而提高7α羥化酶的活性,合成更多的膽汁酸。高水平的膽固醇能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三酰甘油能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而導致腦梗死的形成。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我們選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神經內科住院的急性腦梗死355例,其中男180例,女175例。年齡38~81歲,平均(62.5±9.3)歲。診斷均符合1995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並經頭顱CT或MRI確診。所有病例除外感染、風溼、結核、腫瘤等疾病,並排除嚴重心肝腎等疾病。以及同期住院的急性腦出血患者132例。正常對照組185例,性別和年齡與患者組相似,爲同期在我院查體中心體檢的健康體檢者,排除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疾病和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

1.2 急性腦梗死分組根據入院首次CT/MRI掃描所示病竈大小,以Adama分型法標準,將急性腦梗死患者分爲大梗死(直徑≥3 cm並累及2個腦解剖部位)、小梗死(直徑1.5~3.0 cm)和腔隙性腦梗死(直徑≤1。5 cm)。其中大梗死90例,小梗死156例,腔隙性梗死109例。並且設立急性腦出血對照組。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於入院次日清晨用普通管空腹抽肘靜脈血,在羅氏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PPI分析儀上進行血清脂蛋白(a)、總膽汁酸水平的測定,試劑由朗道公司提供。正常對照組亦同樣清晨抽血測定。

1.4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各計量數據均爲(x±s)表示,兩組間比較用t檢驗

2 、結果

透過我們的研究發現急性腦梗死的患者血清內的脂蛋白(a)和總膽汁酸水平較正常人羣及腦出血對照組明顯增高,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不同梗死麪積的患者血清內的脂蛋白(a)和總膽汁酸水平比較,呈現大梗死組>小梗死組>腔隙性梗死組的趨勢,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透過研究可以發現脂蛋白(a)和總膽汁酸兩者水平聯合檢測可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提供更加準確快速的診斷,提高診斷陽性率。說明了脂蛋白(a)和總膽汁酸在急性腦梗死的發生發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且與病情的嚴重程度、梗死麪積呈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