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態勢語言在口語交際中的作用論文

論文9.48K

[摘要] 態勢語言作爲有聲語言的一種輔助形式,是口語交際的重要輔助手段,是人們傳遞資訊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日常溝通交流中,人們往往只重視有聲語言的表達而常常忽略態勢語的作用。要想使口語交際取得良好效果,態勢語言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態勢語言在口語交際中的作用論文

[關鍵詞] 態勢語言 口語交際 作用

人類傳遞資訊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即書面語言、口頭語言和態勢語言。態勢語言也叫體態語言、無聲語言,是指人際交往中用以表情達意的姿態、神情和形體動作。它作爲有聲語言的一種輔助形式,是口語交際的重要輔助手段,甚至可以部分代替有聲語言或表達有聲語言難以表達的感情和態度。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瑞賓認爲,在一條資訊的傳遞效果中,詞語的作用只佔7%,聲音的作用佔38%,而面部表情佔55%。正如體態語研究的先驅歐文戈夫曼所說:“儘管一個人可能停止說話,但是他不能停止身體習慣動作的傳播。”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一定要注意態勢語的運用。

一、態勢語的種類

在日常口語交流中,態勢語言幾乎包括人們的各個方面,涵蓋面廣,非常豐富,根據表情部位,主要可分爲以下幾種:

1.表情語,指人的面部表情,即透過面部表情來交流情感,傳遞資訊的語言。表情語的核心是目光語和微笑語。目光語是透過眼的動作和眼神來傳遞資訊的。微笑語是透過面部的笑容傳遞和善、有好資訊的特殊語言。目光和微笑可以表達內心的情感、願望和信任等,傳達着最豐富、最有效的資訊。

2.手勢語,即透過人的上肢特別是手來傳遞資訊的.一種表現力很強的態勢語。據其功能和內容可以分爲情意手勢,即用來表達說話人的思想情感、態度、意向的手勢。象形手勢,即用來模擬和比劃事物以引起聽者聯想和想像的手勢。象徵手勢,即用來表示較爲複雜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指示手勢,即用來指明談論的具體對象。

3.體姿語,指透過身體的姿勢、動作來表達情感、傳遞資訊的態勢語。主要包括首語、坐姿語、站姿語和行(步)姿語。

二、態勢語的作用

1.產生良好的“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稱“最初效應”,是指在印象形成過程中,資訊出現的順序對印象形成產生的重大影響,最初獲得資訊的影響比後來獲得資訊的影響更大的現象。美國心理學家盧欽斯已經證明,首因效應在印象形成過程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人際交往中,如果第一印象良好,心理狀態就會興奮,言談也就會主動,人們就有繼續交談的願望,這就給以後的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果第一印象不好,交談就會被動些,甚至根本就不想與之談話,不但影響口語交際的正常進行,還會給今後的交往帶來障礙。在第一印象中,體態語的作用尤爲明顯。在交際場合,尤其是彼此不熟悉的人,由外貌、表情、行爲舉止等構成的整體儀態給人的印象要比言語更直觀和迅速。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感覺印象的77%來自眼睛,14%來自耳朵,視覺印象在頭腦中保持時間超過其他器官。得體的着裝,熱情的態度,友好的目光、真誠的笑容等良好的態勢語可以使人在很短的時間內以自身形象獲取對方的信任,有利於口語交際的展開,促進雙方建立和諧融洽的關係。

2.增加有聲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認爲:“人說出來的話,不單是靠它的內容來激發對方的思想和感情,這裏有交談者一副興致勃勃的面孔,有表情,還有手勢……”人際溝通中態勢語言的運用,能加強言語表達的效果。在表達情感、情緒和態度方面,態勢語言有時甚至比口頭語言更明確、更具體、更有感染力。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態勢語言多是伴隨着有聲語言透過動態的、直觀的形象,傳遞着各種資訊。這使得有聲語言直接訴諸於人的聽覺的同時,還具有了視覺的形象可感性,是對交際內容的強化表達,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表達更加生動、鮮活。另外,態勢語言還可以調動情緒,同時情緒也會從態勢語言中表現出來。如:當一個人高興時會“眉飛色舞”、“手舞足蹈”;當說到沉重的話題時會臉色凝重等。在口語交際過程中這些表情動作不但可以使情感流露更顯充分還會感染聽者,使口語表達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得以昇華,獲得良好的溝通效果。

3.部分代替有聲語言溝通、交流情感

有聲語言雖然是我們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它也有言不盡情,辭不達意的時候,這時態勢語作爲有聲語言的重要補充,同樣也可以起到表達思想,溝通情感的作用。在面對面的交流中,說話人的身姿體態、舉手投足、特別是面部神情等,始終發送着各種資訊,不經意地流露着內心的情感、願望等。聽者也會不自覺地從對方的面部表情中捕捉資訊。許多時候,只需一個眼神、一種表情、一個手勢,我們就會明白對方的要表達的意思,看似默默無語但溝通與交流卻沒有停止,這就是所謂的“此時無聲勝有聲”。身勢學的創始人伯德惠斯戴爾稱:人臉可以做出25萬種不同的表情,如此豐富的傳播手段是任何語言都難以描述的。《詩經》中有這樣的句子:言之不足,嗟嘆之。嗟嘆不足,歌詠之。歌詠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見,許多用語言難以表達的情感可以用態勢語代替。

除了以上作用外,在人際交往中,一個人的內在修養會自然而然地外化於一個人的舉手投足、言談表情中,所以恰當得體地運用態勢語還會體現出一個人風度和氣質。

三、態勢語使用原則

1.“和諧性原則”。即態勢語言要與自己的身份、交際語境、表達內容,特別是與有聲語言協調一致並且態勢語本身各構成要素(如身姿、手勢、表情、目光)之間要做到局部與整體的協調一致。人及其言語和身體的動作是一種複合的過程,在口語交際中,只有將這些因素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真正的瞭解和溝通,從而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

2.自然、適當性原則。“言爲心聲”,態勢語言也應該是內在情感的自然流露,是配合有聲語言的一種情不自禁的動作、表情。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態勢語言並非越多越好,一定要順乎自然,不要刻意爲之,動作的幅度、力度、頻率等要適中,要能夠突出口語交際的目的。否則會使人望而生厭。只有自然、適當的態勢語纔會讓人們的溝通更加自如。

總之,在口語交際中,一種表情、一種姿態,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是態勢語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魏偉峯.口才演講經典[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7.

[2]汪福祥.奧妙的人體語言[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

[3]邵守義.實用演講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