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有關學前教育史論文

論文1.67W

對於學前教育,每一個國家都非常重視。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有關學前教育史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有關學前教育史論文

 摘 要: 在《中外學前教育史》課程教學中,根據我校學前教育(師範)131班的班情、學情,依據一定的組建原則,我們組建了教育講古、案例教學、課堂討論、模擬上課、成果展示等五個課程學習團隊,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 《中外學前教育史》 教育講古團隊 教學實施

《中外學前教育史》是我校學前教育(師範)專業設定的一門專業平臺課程,28個學時,2個學分。開設該門課程,旨在引導學生了解並掌握中外學前教育制度的發展情況,掌握中外主要教育家的學前教育思想,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考察、分析學前教育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以致用。作爲該門課程的主講教師,我一直重視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成功申報了紹興文理學院第五批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項目。現將該改革項目的一個成果――“《中外學前教育史》課程學習團隊的實施”推介如下,以求教於各位專家學者。

團隊是指爲實現某個共同目標,完成某個共同任務,由兩人或兩人以上所組成的相互依賴、影響和促進的集體。學習團隊是指爲了實現某個特定的學習目標、教學目的,完成某個特定的教學任務,兩名或兩名以上學生透過分工協作而開展的形式多樣的集體性的學習和教學活動。《中外學前教育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項目的實施對象是我校學前教育(師範)131班,該班有41個學生。根據該班的班情、學情,依據學習目標明確性、學習態度端正性、學習方法正確性、學習興趣廣泛性與學習能力互補性的組建原則,我們組建了教育講古、案例教學、課堂討論、模擬上課、成果展示等五個課程學習團隊,不斷培養學習型學生,促使學生合作共贏,和諧共享,博採精華,吐故納新,勤思善學,學用結合,成長成熟,異質互補,提升超越。每個課程學習團隊的實施情況有同有異。

一、教育講古團隊的實施

該團隊要求學生能夠流利流暢、聲情並茂地講述中外古代兒童教育故事,能夠從這個故事中提煉出思想精華與現實啓迪,能夠聯繫中國和外國的歷史與現實、古代與現代,做到古爲今用,洋爲中用。組建該團隊,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和幼兒故事講述能力。

(一)選編教育故事

學習中國學前教育史時,學生選編了“孟母三遷”、“曾子殺豬”等經典兒童教育故事;學習外國學前教育史時,學生創編了“柏拉圖的教育故事――論堅持”、“昆體良的教育故事――論遊戲”等多種寓意深刻的教育故事。

(二)講述教育故事

學生事先將教育故事製作成課件,熟悉教育故事內容,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脫稿講述教育故事,概況該教育故事的啓迪或價值。一個學生講述“曾子殺豬”時概述:“古人教育幼兒時非常注重言傳身教,注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爲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用自己言行一致的處事原則爲孩子提供一個學習榜樣。希望大家今後無論是爲人父母還是爲人師長,都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三)評價教育故事

教師事先將“教育講古評分參考標準”分發給學生,師生對照標準,既要評價講古者的基本功、表現力和創意,發現其優點,找到其缺點,指明其今後努力的方向,又要評價教育故事主題的鮮明性、人物的獨特性、情節的曲折性、結構的完整性、內容的豐富性、語言的質樸性與啓迪的教育性。

(四)開展總結反思

講古者要總結教育講古的優點與缺點,反思所得、所失、所疑、所難。一名講古者寫道:“優點是講述教育故事較流暢,聲音較響亮,語速較合適,表情和動作較適當。缺點是教育故事與現實啓迪銜接不恰當,現實啓迪概括不全面。”透過總結反思,力爭探索出教育講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案例教學團隊的實施

該團隊要求學生能夠精選案例,研析案例,例證理論或觀點,能夠從各個案例中分析、比較各種成功經驗和失敗經驗,概括出某些一般性的教育原理。組建該團隊,重點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其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精選案例

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基礎和前提。精選案例是有效進行案例教學的良好開端和重要保證。教師要求學生閱讀中外教育名著,如朱熹的《童蒙須知》、張雪門的《幼稚園教育概論》、陳鶴琴的《兒童心理之研究》、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福祿培爾的《人的教育》等,選擇具備一定典型性或代表性的案例。

(二)研析案例

研析案例是案例教學的.主體部分。教師是研析案例的設計者、組織者和促進者,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分析、討論各種案例,引導他們剝去各種案例的非本質屬性,揭示其內部特徵及案例與教育理論之間的必然聯繫,促使案例教學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三)例證觀點

教師引導學生善於用各種經典案例驗證學前教育家的各種教育理論觀點,揭示出案例與觀點之間的關係,使案例和觀點成爲有機的統一體,使教育理論產生令人信服的邏輯力。如學生用各種經典案例驗證了陳鶴琴的“小孩子好遊戲”、“小孩子喜歡合羣”、“小孩子喜歡被稱讚”和“小孩子都喜歡野外生活”等兒童心理特徵。

(四)總結評價

案例教學結束後,學生和教師都應進行總結評價。學生既要總結評價自己的優點,又要總結評價自己的缺點,增強反思性學習能力,提高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創見,充分肯定各種見解的合理性,同時指出其不足之處,讓學生自己補充糾正,切忌簡單公佈“標準答案”。

三、課堂討論團隊的實施

該團隊要求學生能夠充分準備,深入研討,解答疑惑,總結反思,能夠從討論中更全面地解析問題,更深刻地掌握知識,更系統地表達結論。組建該團隊,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一)設計討論題目

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設計討論題目。陳鶴琴是中國現代一位傑出的學前教育理論家和著名的學前教育實踐家,其幼兒教育思想是系統和深刻的,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陳鶴琴的幼兒教育思想,我們設計了多個課堂討論題目,現舉例如下:“陳鶴琴是如何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幼兒教育方法的?”“陳鶴琴列舉的當時中國普通幼稚園存在的四種弊病現在還存在嗎?爲什麼?”“陳鶴琴幼兒教育的內容與現在幼兒教育的內容有何共同點?有何不同點?原因何在?”“陳鶴琴詳細記錄了他兒子陳一鳴言語發展的情形,總結出兒童一般言語發展階段。你認爲這合理嗎?爲什麼?你覺得應該怎麼做?”上述討論題目角度獨特、新穎別緻,容易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點燃其思維火花。   (二)提出討論要求

爲了深入開展討論,保證討論的有效和高效,教師提出以下四個討論要求:“班級分若干小組,每小組討論1個問題。”“每小組選定主持人、記錄員、質疑者、發言人和總結人。”“每小組課前準備好討論的各種事宜,上課時開始發言(8分鐘以內),然後提問與答疑。”“每小組討論後進行反思與總結,提出改進措施。”

(三)做好討論準備

首先,學生應審好題目。審不好題目,無法實施討論。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題意,理清思路,理解重點問題。其次,要充分準備角色。如主持人、記錄員、質疑者、發言人和總結人等各個角色,既要做好必要的物質準備(如發言稿、攝像機等),又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如克服怯場心理、害羞心理等)。

(四)組織討論活動

討論開始後,主持人主持本組討論,介紹小組內的任務分工等;發言人就本組討論的題目發言,表達觀點;質疑者反駁發言人的觀點,發言人再次論證自己的觀點,雙方激烈討論與爭辯;總結人系統總結本組討論的得失,贊成與反對的觀點;記錄員真實客觀記錄本組討論的實情。教師全程指導學生的討論,及時調整討論的重點、形式、方法與方向,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全面的討論,不斷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五)開展討論總結

課堂討論團隊的主持人全面總結了“陳鶴琴幼兒教育思想課堂討論”的優缺點,推動討論教學的改進與完善。教師開展了討論總結,概括爲:“準備充分,資源豐富;全員參與,多向互動;問難答疑,論辯激烈;優缺並存,揚長補短。”

四、模擬上課團隊的實施

該團隊要求學生能夠做好備課、上課和評課等活動,能夠從中學會精選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瞭解教學對象,調控教學環境。組建該團隊,重點培養學生的課堂教學技能、創新能力,形成學生的實踐智慧,塑造學生的教師角色。

(一)認真備課

模擬上課主要是教師指導學生就學前教育制度史的某些教學內容模擬上課。學生備課與教師備課的內容要協調一致,分工合作。如學生認真準備“中國封建社會的學前教育”,教師認真準備封建社會時期“顏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朱熹的兒童教育思想”等。學生認真準備“古代希臘的學前教育”,教師認真準備古代希臘時期“柏拉圖的學前教育思想”、“亞里士多德的學前教育史想”等。教師要修改學生的教學課件,學生完善教學課件後才能夠上課。

(二)精心上課

學生運用恰當教學方法,精心講授教學內容,整體設計教學過程,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落實三維教學目標,完成預定教學任務。學生上課時教學語言規範,儀表舉止得體,教態自然親切,教學互動適度。

(三)科學評課

教師課前將“模擬上課評分參考標準”分發給學生,師生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素質、教學效果與教學創新等方面進行科學評課。美國著名的教育評價學者斯皮爾伯格說:“評價的目的不是爲了證明,而是爲了改進。”一次務實的科學評課會使施教的學生改進不足,使聽課的學生獲得啓迪,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技能。

(四)總結反思

葉瀾教授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則有可能成爲名師。”現在的學生要成爲將來的名師,只有不斷總結反思。一個施教的學生善於總結反思,撰寫了以下感言:“優點是流暢地講完了封建社會的學前家庭教育,詳略得當,條理清晰,課件精美,圖文並茂;缺點是聲音不夠響亮,板書不夠工整。”字數雖然不多,但句句是肺腑之言。

五、成果展示團隊的實施

該團隊要求學生能夠及時記載與分析教育講古、案例教學、課堂討論、模擬上課等團隊成員的表現,適時展示各個課程學習團隊的成果,能夠從中學會解析教育文獻,整合教育資源,凸顯教育成果。組建該團隊,重點培養學生的資訊獲得與處理能力、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

(一)及時記載

該團隊成員選用相機、攝像機、錄音機等設備,或利用鋼筆與紙張等文具,將深刻的教育講古、精闢的案例教學、激烈的課堂討論和精彩的模擬上課及時記載下來,保證其完整性、系統性與真實性。上述文獻以文字、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技術手段呈現出來,是最基本的資訊源。

(二)認真分析

該團隊成員運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等方法,認真比較對照上述各種文獻,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爲作鑑別、下判斷、得結論、制展覽提供確鑿有據、可靠可信的資訊。

(三)適時展示

該團隊成員在期中和期末兩個階段,依據科學性、教育性、技術性與藝術性的標準,將教育講古、案例教學、課堂討論和模擬上課等團隊成員的成果製作成板報、牆報或多媒體課件,適時展示出來,供師生賞析與品評。

(四)總結反思

該團隊成員善於總結反思,善於改錯糾過,善於認識、提高與完善自己。一名成員進行了中肯的總結反思:“優點是做成果展示時思路較清晰,結構較合理,框架較明朗。缺點是拍攝的部分圖片比較模糊,視頻剪輯技術不高。今後要掌握攝影技術與視頻剪輯技術,製作更加精美的成果展示,不負衆望。”

五個課程學習團隊實施後,我們設計了“《中外學前教育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問卷調查表”,其他教師發放並回收了41份問卷調查表。從問卷調查情況看,五個課程學習團隊的實施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成效。

標籤:學前教育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