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國內外社交化閱讀軟件的差異論文

論文2.11W

一、社交化閱讀產生的背景

國內外社交化閱讀軟件的差異論文

隨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移動閱讀也悄然升起,移動數字閱讀情境下,閱讀的體驗不再受限於私人的、固定的。然而與此相反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是,內容的大量涌現,加深了資訊爆炸和碎片化的趨勢,人們在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而獲取資訊的過程卻痛苦不堪。人們開始思考,有沒有這樣一種數字閱讀方式,既能有勝過電子書雜誌閱讀體驗的美感,又能進行RSS式的資訊聚合,還能自主定義、創作內容,同時又可以過濾掉資訊噪音?這就對閱讀工具和方式提出了嶄新的要求,它必須有面向讀者的精準的內容、社羣化的傳播方式、它必須有基於內容的多元化的增值服務模式以及跨媒體、跨平臺的服務機制等,數字出版的未來發展方向———社交化閱讀正適應了上述的訴求。“所謂社交化閱讀是指以讀者爲核心,強調分享、互動、傳播的全新閱讀模式,它是相對傳統以書爲核心,強調內容本身的閱讀模式提出來的,它更加註重人、注重基於閱讀的社交,倡導共同創造UGC(用戶生成內容)、共同傳播和共同盈利,在多方位的互動基礎上(讀者與讀者、讀者與作者等),實現閱讀價值的無限放大。它是在社會化網絡(媒體)的大力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①社交化閱讀軟件的出現使數字閱讀的內容首次發生了引爆性的革命,其中優秀代表就有提出“社交雜誌”新術語的Flipboard。

二、國內外社交化閱讀軟件的差異

Flipboard並不是最早具有社交化閱讀傾向性的軟件,它前面還有很多先驅者,然而由於內容缺乏創新、同質化嚴重,盈利模式不具優勢,紛紛倒閉或者處於破產邊緣,Flipboard可謂是帶來了突破性的改變,進入它介面,看到九個內容模組(現在21個),其中前兩個預置了Face—book和Twitter的匯入內容,其他模組可從列表中選擇或自行添加。進一步點開模組,一個自動排版的“雜誌內頁”呈現在眼前,這不僅是相關內容中的精華集合,還包括了文字、照片、視頻等多種形式,並且地址連結和視頻等均爲直接開啟的狀態。這種實時“出版”、自動生成內容、個性化的社會媒體,與傳統的將報紙雜誌內容電子化的方式截然不同。

隨着Flipboard掀起了社交化閱讀應用的熱潮,國內的該方面也亦步亦趨,紛紛低調登場,如ZAKER、鮮果聯播、騰訊閱讀、騰訊愛看、網易閱讀、新浪視野、極閱等。ZAKER可以說是其中佼佼者,自2010年12月19日正式登陸蘋果應用商店,到2011年7月的下載量也接近50萬。ZAKER,中文名“扎客”,由讀覽天下公司開發,是一種互動分享和個性化定製的閱讀軟件,目前擁有iPad和iPhone兩個版本。它可以將資訊、微博、博客、報紙、雜誌、圖片、RSS、GoogleReader等衆多內容,按照用戶個人意願聚合到一起,實現深度個性化定製,它具有微博郵件等社羣化互動分享功能,具備精美雜誌版式的閱讀形態,逼真與立體的翻頁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社會化閱讀軟件已經脫離開原有的模式,代表未來移動閱讀的趨向。社會化閱讀以讀者爲核心理念,是強調分享、互動、傳播和社交的全新閱讀模式,與傳統閱讀方式相比,社會化閱讀更加註重聚合、高效以及互動的體驗。

三、特徵趨向

數字出版閱讀是以實現“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獲得“任何想要的東西”爲目標。而現在出現的.真正的社交化閱讀軟件,可謂有了突破性的改變,實質指向了真正的閱讀互動性和個性化。這種社交化閱讀透過社區、分享、互動、溝通創造更大的閱讀價值,超越閱讀本身,具有自己的特徵趨向:

1、順序閱讀式的結構。它拋棄了互聯網網頁上那種網狀發散結構,將碎片化的內容重新粘合起來,解決了碎片化時代人們面對海量資訊的頭痛問題,它能有效地篩選噪音和整合資訊,透過一次“深加工”,就能展現和用戶喜好關聯性最大的內容。

2、“讀者”和“作者”角色模糊。基於書的出版被基於人的閱讀取代,從“有什麼讀什麼”到“我們要讀什麼”的轉變,社交化閱讀激發感興趣的人主動地貢獻、評論、反饋和分享資訊,內容和用戶之間雙向傳播,讀者和作者可以有效交流,它模糊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界限,使出版閱讀更有效率,更有價值,更具社交性,將閱讀真正迴歸到讀者。

3、閱讀價值的超越性。閱讀的價值絕不僅在於書籍本身,而在於廣泛傳播和交流帶來的價值,越多閱讀,越有價值,在傳播的過程中實現互動,在互動中創造更多的價值。

4、強大的媒體連通性和社區聚集性。社交化閱讀打通了微博,社交網站等社會化媒體,並且大部分的社會化媒體都具有強大的連通性,透過連結,將多種媒體融合到一起,所以它們的強大的媒體連通性是以前的數字閱讀無法比擬的;同時在社會化閱讀中,人們可以很快地形成一個社區,並以各類共同感興趣的內容爲話題,進行充分的交流,這種社區的聚集更具有類型化,讀者與作者建立了更加密切而互動的關係,讀者與讀者建立了互動交流關係。

四、產生的影響

移動閱讀時代數字內容的流通覆蓋面也越來越廣,社交化閱讀的出現將會重新詮釋出版,給讀者帶來越來越大的選擇的空間,也對互聯網媒體產生深遠的影響。

1、出版方面:社交化閱讀爲用戶定義了一種全新的社交化媒體的閱讀,以社會化的媒體作爲內容服務的基點,重新將內容選擇權交回給用戶,透過抓取多個相關網站中用戶個人最關注的內容爲用戶選取其感興趣的內容,同時藉助雜誌的版面設計解決內容的呈現問題。還能透過轉發、評論等行爲進行社交互動,每一位讀者的需求都可以透過這種專門爲自己定製的“雜誌”得到滿足,這種個人化定製閱讀成爲新時代出版業探索應用服務的新方向。

2、閱讀效用方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各樣的資訊都是碎片化的,人們的閱讀時間也是碎片化的。社會化閱讀方式作爲一種全新的閱讀和媒體方式存在,它智能地將互聯網上碎片化的零散的資訊進行了結構化重新組織,使這些資訊更順應於個體的閱讀心理和閱讀方式的自由靈活。

3、媒體發展方面:從國外社交媒體經驗來看,用戶正在推動微博從閒聊平臺到媒體平臺的進化。現在的社交化網站已經走出分享用戶瑣碎事件的時期,成爲更多人共享網絡資訊服務的平臺,用戶期待獲得卓越的資訊閱讀體驗。基於市場需求的變化,以Flipboard爲代表的社交化閱讀軟件率先將微博等以全新的媒體展現方式呈現給用戶與衆不同的閱讀體驗,是一種社交化媒體創新的最佳實踐,同時閱讀新形式出現也推動社交網絡加速進化爲媒體平臺。

五、問題及建議

社交閱讀時代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也改變了媒體的新聞傳播手段。雖然社交化閱讀帶來了閱讀變革,受到了衆多高端用戶的歡迎,但仍然面臨着嚴峻的問題:

1、版權問題:內容的版權問題是現階段社交化閱讀首要解決的。在這個新的內容閱讀價值鏈中,它們依靠直接抓取網頁內容,本身並不生產內容、擁有版權,最後多以雜誌的形式呈現內容。因此爲了打造良性產業生態系統,如何創新利益分配機制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軟件問題:不管是國外的Flipboard,還是國內的zaker,更多的聚集高端用戶的iPad上,基本沒有覆蓋其他操作系統和移動終端,應該開發在其他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的應用,優先考慮iPhoneOS(zaker現已開發出)和Android操作系統的平臺,增加應用的覆蓋面;只能看到內容分享的關聯用戶,不能看到原作者,應該同時顯示分享人和原作者;這些應用主要是一個閱讀工具而不是交流工具,對一篇文章只能分享、推薦或微博的其他功能都不能實現,應該迅速開發出適應SNS網站的應用。

3、內容問題:現在社交化閱讀的內容限制於社交網站,這就顯得太過狹窄,需要進一步擴大應用的平臺接入,打通與電子報紙,行業書籍等衆多聯繫,構建跨平臺的分享接口。社交化閱讀服務的對象不再是讀者羣而是個體,如果將推送的內容鎖定在某個行業內,用戶羣也按照一定標準與產業鏈環節去劃分,那精準用戶的目標就可以輕鬆實現,利用手機平臺發行報紙,訂戶下載手機報客戶端,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都能掌握行業的最新資訊資訊,真正做到過濾無用資訊,“雜誌”爲我所用。擴大“材料內容”的來源,把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後烹調出一道可口的內容大餐。

閱讀正向“內容碎片化”、“功能社會化”、“形式多媒體化”的趨勢轉型,而“社會化”將是重中之重,應和這種趨勢出現的新興社交化閱讀形式,希望能爲在數字出版時代的傳統出版開拓一條未曾預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