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初中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論文

論文2.84W

摘 要:新課程體育教學可以在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的同時,有效地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對青少年進行健康人格的培養、良好的鍛鍊習慣培養、創新精神自我教育能力培養,對於學生的成長和終身學習能力有着積極意義。本文試從透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鍛鍊習慣、透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健康人格、透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自我教育能力三個方面談一談初中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

初中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體育素質 習慣養成 健康人格 創新精神 自我教育

在新課改的體育教學中,我們透過多年的探索,深深體會到,透過體育教學可以在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的同時,有效地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對青少年進行健康人格的培養、良好的鍛鍊習慣培養、創新精神自我教育能力培養,對於學生的成長和終身學習能力有着積極意義。

一、透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鍛鍊習慣

在體育課堂上,培養學生良好的鍛鍊習慣,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許多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透過身體練習來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不注重培養學生的鍛鍊態度、興趣和習慣,有的甚至棄之不顧。其實不然,如果沒有端正的鍛鍊態度,又沒有鍛鍊興趣和良好的鍛鍊習慣,學生是無法真正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當然也就無法實現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相反,學生對鍛鍊如有濃厚的興趣,又具有良好的鍛鍊態度和習慣,就會以一種積極的態度,精神飽滿地參與練習。因此,體育教師應轉變觀念,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鍛鍊習慣。

1、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種活動都是體育活動,也不是任何一種體育活動都能鍛鍊身體和增強體質,不懂得用科學的方法鍛鍊身體,不僅會影響鍛鍊效果,還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只有懂得和運用鍛鍊身體的基本原理和科學鍛鍊的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鍛鍊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把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傳授給學生。首先讓學生了解人體的結構,各系統器官的功能,身體鍛鍊的衛生常識,體育動作的規律特點,以及體育鍛煉是如何促進人體生理變化的。這些基本知識可在健康教育課中傳授。其次,讓學生懂得生理負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鍛鍊程序,以及爲什麼做與怎樣做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等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進行身體鍛鍊。

2、加強良好鍛鍊習慣的訓練。良好習慣的形成,是意志與毅力的結果,只有經過嚴格要求,反覆訓練和努力實踐才能形成。體育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鍛鍊習慣要依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根據教與學的需要與可能,制定嚴密的、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計劃,有的放矢地逐個項目培養和訓練。讓學生準確掌握動作要領和練習過程,要由易到難,由單項到系列,由部分到整體,堅持不懈,反覆訓練。教師還應經常督促檢查,持之有恆。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學生良好的鍛鍊習慣。

3、培養訓練學生的良好鍛鍊習慣,應與端正態度、激發興趣相結合。鍛鍊態度、興趣和習慣同屬於非智力因素範疇,三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鍛鍊態度端正,參與鍛鍊的興趣濃,必然催化學生良好鍛鍊習慣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鍛鍊習慣的學生,其鍛鍊態度自然端正,參與鍛鍊的興趣自然愈濃,鍛鍊效果也會得到顯著提高。因此,好的鍛鍊態度和方法都要將它化爲習慣,只有形成了習慣,好的態度和方法才能隨時與應用,好像出於本能,受益於終身。

二、透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健康人格

體育教學中,在堅持教給學生技能,增強其體質的同時,還並沒有注意培養其健康的人格,只有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1、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直接參與、身體力行這一實施強的特點,刻意安排艱苦的環境,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如體操、球類等;營造緊張的氣氛,培養學生沉着冷靜、機智果斷、結構健全的個性心理;可以創設輕鬆和諧的氛圍,伴以優美動聽的旋律,讓學生透過充分展示外形的動作來表達內在的情感,從而發展個性,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氣質,提高審美意識,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質如韻律操、體育舞蹈等;還可以透過體育實踐體驗後的“成功感”和“收益感”,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和保健素養,形成科學用腦、講究規律的現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透過複雜技術動作的教學和實踐,使學生既瞭解內部結構又能感知外部形態,促進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協調發展。體育運動與思維訓練的巧妙結合,不僅有利於誘發和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造的靈感,而且有利於學生智力的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改善。

2、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緒、態度等特徵暴露特別快。比如跳高,面對一個新的高度,支撐跳躍面對一個新的難度動作,能否超越,一目瞭然,立即顯露。但是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心理特徵卻面面大觀。成功者的喜悅與得意溢於言表;失敗者的氣餒與沮喪、急躁與衝動、緊張的焦慮、膽怯與自卑等表現各不相同。老師應迅速抓住學生思想行爲充分的'有利時機,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成功與失敗、順利與挫折、長處與短處。激勵他們勇於戰勝困難,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礙,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意識、認識、情緒、行爲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促使學生經過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的不婁體驗,增強耐挫能力,保持穩定的情緒、樂觀的心境,這樣,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3、體育教學具有形態化的特徵,學生以個體或羣體的形式參與各種身體活動。在活動中透過互相接觸、切磋、合作、對抗等等,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集體之間,人際關係的交流更直接、廣泛,形成了一個特定的課堂社會,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學生進入啓蒙社會的心理需要。作爲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這模擬社會環境,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正確地交友,正確地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增強其社會的適應能力,從而培養文明的行爲規範和高尚的道德修養。人與人之間要注意團結友愛、關心與支援、鼓勵與幫助、尊重與信任、理解與體諒。個人作爲集體中的一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榮譽感,能熱愛祖國、關心集體,和大家協同配合,增強凝聚力。在對學校、班級、老師、同學充分體現愛心的同時,也自然會得到社會給予的信任與友誼等相應的回報。

三、透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自我教育能力

體育競賽,體育考試,其競爭意識與市場競爭,人才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是吻合的,體育競賽,體育考試要戰勝對方,贏得勝利,只有在體能、、戰術、心理素質等方面超過對方,這就要求體育教師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加大訓練難度、強度,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術、戰術水 平,科學訓練。合理利用場地器材,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和創新精神。

1、在教學內容上,要根據教材和進度安排,結合場地器材實際,極大地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自覺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

2、在教學目標上,突出對學生創新精神、基本技能、自練能力及優良作風的培養。

3、在教學方法上,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轉變教學思想,提高課堂效益。

4、在教學氛圍上,使學生生動活潑,自立鍛鍊,發展身心。體育鍛煉,體育考試,與其他活動一樣,可以自我表現、自我教育,優美的形體、健康的體魄、剛毅的性格,這是人們爲之努力達到的,所有的體育活動項目,都可以在鍛鍊中“強筋骨,增意志,調情感。”只要參加體育鍛煉,每個人都可以作一番表現,大自然優美的環境是每個參加體育鍛煉者表演的最好舞臺,何樂而不爲呢?體育教學有它獨特的規律,學生邊學、邊練、邊思考、流了汗,也受到一次品德教育;參加競賽就要遵守規則,就要尊重對方,尊重觀衆,服從裁判,團結協作才能取得好成績,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體育教學中,要儘量讓學生一展風采,還要鼓勵學生在掌握新、難動作上超越教師,使學生的運動天賦得到充分發揮,培養他們開朗、大方、歡快、剛強的性格,當然,在項目選擇上,應注意男、女有別。男同學更勇敢、堅強;女同學潑辣、大方的性格特徵。這樣,學生良好的風氣、性格才能形成。體育鍛煉→疲勞→恢復→鍛鍊,周而復始,體力,運動技術、戰術得到鞏固、提高,健康得到增強,這是良性循環。而鍛鍊有一個合理的運動量和強度,沒有一定的刺激,就達不到增強體質的作用,超過這個界線,違背運動規律,則有損健康。教師透過體育理論知識的講授、輔導,教給學生運動生理、心理、運動醫學、保健等有關知識,觀察自己的身高、體重脈搏變化,記錄自我感覺,寫鍛鍊筆記。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必要的按摩,運動創傷處理,自身放鬆規律;合理的膳食;嚴格的作習時間,適時調整運動量和強度,學會調整、控制運動量。運動強度,對自己的運動鍛鍊進行自我監督,自我控制。

總之,中學體育課堂目的是提高學生體育素質,培養學生體育能力。體育教學在對學生健康人格、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方面有獨特作用。新課程下的體育教學,應注重學生習慣養成,培養學生體育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