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研究的論文

論文3.25W

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職業學校要牢固樹立以提高質量爲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把工作重點和資源配置集中到教育教學上來。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爲根本,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職學校語文課程作爲學生公共基礎課程之一,對於塑造學生的智力,培育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筆者圍繞語文教學的實施過程、教學評價、體會與感悟等內容進行探討,旨在爲中職學校語文課程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研究的論文

一、課程內容生活化

語文教材中許多文章大都來自生活或來自作者生活的體驗和感悟,但由於中職學生受到年齡和閱歷的影響,缺乏對文章的深入瞭解和真實體驗,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充分結合生活中的事例,將教學內容生活化,透過與身邊事例的緊密集合,使教學內容與生活融爲一體。比如,筆者在講授汪曾祺的《衚衕文化》時,考慮到多數學生沒有去過北京或沒有身臨其境的感悟,於是透過網絡下載了部分教學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和了解衚衕文化,然後蒐集了許多北京胡同的圖片,使學生的視覺和心靈都受到衝擊,提升了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中職學校開展語文課程教學的首要目的是能夠透過知識學習,提升個人素養和內涵,從而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週都會安排學生寫一篇生活感悟,並在班裏與大家進行分享和交流,提升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此外,還定期組織閱讀和演講活動,注重閱讀中的情感體驗,感受教材中文學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魅力,讓學生學會初步欣賞文學作品,就作品中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理解、體驗或感悟。

二、教學方式多元化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在現行使用的語文教材中,部分章節內容不太適合中職學生學習,有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知識水平、專業要求進行適當的刪減和補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些章節內容可以選擇戶外教學,不要侷限於教室內。心理學家認爲:“學生智力的發展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其中認識因素、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學習過程中,只有課程內容足夠引起學生興趣時,才能提升知識的記憶能力。在教授《林黛玉進賈府》時,筆者先講述了《紅樓夢》的神話故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透過觀看相關章節的視頻,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觀看之前,筆者留了幾個問題:林黛玉在賈府內見到了幾個人?這些人中你最喜歡誰?他們的表演技巧如何?帶着問題觀看視頻後,效果非常明顯。在講授《雨巷》時,專門挑選在下雨天進行,和同學們一起漫步在校園的泥濘小路上,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透過多項研究表明:同等條件的兩組學生,在相同時間內進行同一內容的學習,結果競賽組的成績優於無競賽組。由此可知:競賽有助於調動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採用“以賽促學”的方式,從而激發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熱情。

三、評價模式多元化

傳統的“一紙考試”的語文評價方式已經不能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也不能實現《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的課程教學目標。隨着職業學校學分制改革的推行,以及現代企業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中職學校語文教學評價模式迫切需要改革,筆者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探索出了一套有用的語文評價模式:結合學生現有基礎,着力於學生未來職業需求,明確語文教學的評價內容,如識字需求、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把總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去實現。語文課程評價分爲過程性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考覈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弱化“唯分數論”的模式,實現科學評價的目的。關注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活動參與度,採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標準。

四、結論與感悟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填鴨式”教學中教師佔用的時間多,會讓學生比較疲憊,導致學習效率下降,甚至會出現部分學生對語文課產生恐懼感。應試教學導致學生整天忙於考試和作業,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厭煩數學這門課程,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儘量避免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課堂中給學生預留足夠的討論、展示、分享的時間,培養學生愛好文學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