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教育心理學的應用3篇論文

論文1.97W

(一)

教育心理學的應用3篇論文

一、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載體的必要性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格成熟的關鍵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的介入能提高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身心理素質,從而促進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載體十分必要。

1心理諮詢有助於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內化

心理諮詢遵循尊重性、平等性、保密性和交互性的原則,透過技巧性的對話方式使諮詢者與來訪者之間形成一種協調、融洽和和諧的心理氣氛或條件,並且可能在短時間內使這種關係達到相當密切的程度"成功的心理諮詢,會使諮詢者與來訪者達成認知上的共識、感情上的溝通、思想上的統一、心理上的共鳴"[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心理諮詢爲載體,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心理諮詢的過程中,透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調動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積極能動性,提高他們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日常行爲習慣。大學生身心協調"情緒穩定,就會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立起理解"信任"融洽"和諧的關係,從而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並且將所學到的知識內化爲自己的堅定信念,外化爲自己的言行舉止。

2心理諮詢有助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心理諮詢透過測試"自由聯想"疏泄等手段和方法,可以很好地掌握大學生的內在心理衝突與危機以及人格特點和行爲障礙,從而有效地疏解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心理矛盾與壓力。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透過技巧性的方式與學生會談並且注重傾聽,對學生暴露出的思想和行爲問題不急於作出判斷,而是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和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恰當方式,從而使學生樹立起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動是將外界教育資訊透過反映"選擇"整合"內化和外化五個部分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心理諮詢使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可以得到充分尊重,從而使大學生很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助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3心理諮詢有助於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

心理諮詢的終極目標是塑造良好人格,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相契合。近些年來大學生由於心理危機和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不良問題或產生心理偏差乃至出現心理失常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爲了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塑造他們的健全人格,必須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載體。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以人爲本的原則與宗旨,使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體化和人性化,從而更加貼近受教育者。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教育者透過與學生進行心理的交流與互動,從而使學生的內心世界得到重視與理解,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得到了優化,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最終使大學生塑造成良好人格,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載體的主要途徑

1將心理諮詢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教學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課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真正意識到心理諮詢的重要性,從而推進高校心理諮詢的順利開展和實施,最終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不斷提高。同時高校還要開設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系列選修課程。如、普通心理學、心理諮詢、大學生心理衛生、心理健康教育訓練,等課程。這些課程可以幫助每個大學生系統地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從而增強他們自身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高校還可以透過家庭作業"小組討論"個體心理諮詢"團體諮詢等方式來加強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便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瞭解和相互信任,從而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2構建完善的高校校園心理諮詢平臺

高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來構建完善的校園心理諮詢平臺。一是高校要完善心理諮詢的組織機構,配備心理諮詢的專兼職人員,爲大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服務。二是高校要設立心理資料閱覽室"心理測評室"心理諮詢室以及團隊訓練室等爲大學生的心理諮詢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平臺。三是高校要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並設定專職心理健康輔導專家,每個院系要設定心理健康輔導員,每個班級要設定心理健康委員。形成教育與指導"諮詢與自助"課內與課外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四是高校要充分利用網絡爲大學生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如在學校的校園網站上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網頁,進行心理諮詢知識的專題介紹。還可以透過校園BBS網上對話鼓勵引導大學生關注自身的身心協調發展。還可以利用QQ"微博"微信和電子郵件等方式來開拓與大學生溝通交流的渠道。五是高校要聘請心理諮詢專家爲大學生開展心理諮詢專題講座來幫助大學生解決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壓力與問題。六是高校要透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組織大學生進行心理普測,從而可以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實現早發現"早干預和早控制,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大學生心理障礙事件的發生率。

3加強高校心理諮詢隊伍建設

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載體,一是要培養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處在學生工作第一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關於心理諮詢理論和操作知識等方面的培訓,使他們增進對心理諮詢載體的理性認識,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很好地瞭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他們存在的各種心理障礙問題,並運用科學的心理諮詢理論知識和有效方法分析和處理這些實際問題。各高校的輔導員要與心理諮詢中心經常保持聯繫,一旦發現有異常行爲反應的學生,要及時向心理諮詢中心報告,並且與心理諮詢中心溝通解決方案,做好這些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或心理康復工作。在加強高校心理諮詢隊伍建設上,建議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門研究制定出一套高校心理諮詢教師的培訓規劃和實施方案,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經費投入,確定組織培訓工作的單位部門,成立高校心理諮詢教師的培訓基地,並且制定好培訓內容和考覈辦法,實行教師上崗資格認定製度,對教師統一要求和管理,從而全面提升高校心理諮詢隊伍建設的水平。

(二)

一、地理教學中“問題學生”的表現

1.課堂紀律問題

問題學生因自尊和心理的需要,常表現爲喜歡上課聊天、起鬨、玩手機等。學生上課聊天是較常見的課堂紀律問題,人手一部手機和方便的上網功能使上課使用手機成爲常事,還有一些學生上課抓住老師和同學的口誤故意起鬨。

2.地理作業問題

本人在上海的教學經歷發現,由於上海高考實行“3+1”的政策,選修地理的學生很少,即使是選修地理的學生,也不重視地理課程,學生不完成作業,並找出各種理由搪塞。作業及基於作業的教學目標的實現常常是令老師頭疼的問題。

二、“問題學生”出現的心理視角分析

問題學生的出現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教師多方面的考量,沒有認真科學地分析原因,將導致教育工作難以有效進行。隨着心理學研究的深入與發展,“問題學生”的心理分析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因爲這種分析較爲深刻,有利於探討“問題學生”的內心,使問題得到本源性解決。本文試圖從心理學的視角分析問題學生出現的深層原因,找到解決問題學生的有效對策。

1.缺乏地理學習的正確價值觀

地理在整個學科領域事實上的地位較低,加上地理無用的偏見對學生觀念產生影響,高考功利思想導致學生不重視地理,不想把學習時間“浪費”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上,尤其是“問題學生”。這也是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課、課後不認真作業的一個重要原因。

2.缺少地理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指激勵並維持學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學習行爲的動力取向。上海高中學生尤其是家庭條件較好的問題學生因家庭條件優越等原因,學習動機較低。並且上海名牌大學雲集,衆所周知的入學門檻較低,導致學生的升學壓力相對於其他省份小。另外選修地理學科對高考和就業影響力較小,這些都導致問題學生缺少地理學習動機。

3.缺乏地理學習自信心

心理學研究顯示問題學生大多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歷過多次的負面經驗以及缺乏愛。不理想的成績和經常受到批評讓他對地理學習沒有信心。

三、“問題學生”的地理教學對策

1.樹立學生正確的地理學習價值觀,讓學生正確對待地理學習

地理教學的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經常被忽視。高中地理的第一節課很有必要對學生的.地理學習價值觀作一次正確引導,讓學生領略到地理學科的魅力和重要性。筆者在第一節地理課列舉了很多地理與我們國家重大事件相聯繫的實例:如載人宇宙飛船的成功升空、石油煤田的勘探、海洋空間的利用、天氣情況的預報、青藏鐵路的修築、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等。透過圖片和文字說明展現地理學科與我們現實生活的重大聯繫,來說明地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實用性兼具的學科,符合新課程標準“學習有用的地理”的要求。另外還展示了自己大學期時野外實習的照片,希望透過身邊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科的吸引力。學生很羨慕大學時的野外實習,有人當場表示大學也想學地理。透過這樣一堂帶有“推銷”意味的地理課,學生的地理學習價值觀形成了,爲正確的地理學習態度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2.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動機,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地理

尤古羅格盧和華爾伯格的研究表明,動機和學業成就之間存在正相關。學習動機並不是透過直接參與認知過程而對學習產生作用的,而是以學習情緒的喚起、學習準備狀態的增強、學習注意力的集中和學習意志力的提高爲中介來影響認知建構過程的。[5]學習動機對學習具有引發、定向、維持和調節作用,有效的學習動機是良好的學習效果的保證。因此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着重提高問題學生的地理學習動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的慾望。從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的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來說,教師可以強調掌握地理知識後對我們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幫助;可以重建問題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把地理學習當做是對自我能力的挑戰;還可以透過增加對問題學生的關心、加強對問題學生的期望和讚許,努力促進學生朝着教師期望的方向發展。問題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被激發了,地理學習就會轉變爲學生自己的內在需求。

3.運用先行組織者策略,爲學生提供地理學習的思維支架

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比學習任務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並且能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念和新學的任務關聯。透過呈現“組織者”,在學習者已知與未知之間架設一道橋樑,使他更有效地學習新材料。比如中國爲什麼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很多學生在第一次看到這個問題時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作答。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弄清楚地震發生的原因——即地下岩層的突然斷裂引起的地面在短時間內的快速震動;再弄清楚地震多發的地方(兩大地震帶)具有什麼樣的共同特徵——即處於板塊的交界處;最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迎刃而解了——因爲中國處於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4.強化學生地理學習的“自我效能感”,樹立學生地理學習的自信心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爲的主觀判斷。班杜拉認爲人的行爲受結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響,結果因素就是我們所說的強化(如完成學習任務後的獎勵等),先行因素就是我們所說的期待,這種期待並不僅僅包括我們通常知道的結果期待(人們對自己的行爲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還包括效能期待,即所謂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經常鼓勵學生,使學生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學習任務,他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並會高度自覺地實施那一學習活動。比如在講授世界氣候類型時,學生普遍反映世界氣候類型分佈圖的理論模型不好記。其實學生並非真的記不住,只是“懶得記”。這時教師可以說明其實這張圖並不難,也並不需要死記硬背,它是有規律可循的。整張圖大致可以分爲東、中、西三部分,東西部分可以按照從低緯到高緯依次是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氣候。分佈橫貫整個大陸的有熱帶雨林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極地氣候。大陸東部全是季風氣候,按照由低緯到高緯,依次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大陸西部以歐洲爲例,由低緯到高緯依次是熱帶稀疏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中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記住了氣候的名稱後再根據它們各自的分佈位置對照行星風系來了解它受何種氣壓帶和風帶控制,進而理解它的氣候特徵及其成因。這樣以後,雖然世界氣候類型分佈圖還是教學中的難點,但因爲掌握了規律,學生就覺得不難了,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幫助學生從心理上突破學習中的難關。發現問題學生的問題,客觀分析成因,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將會使問題學生的問題得到解決。實踐證明了我的基於教育心理理論的地理教學行爲達到了解決問題學生的問題的目的。

(三)

1當前高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特點

當代高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高中生心理的幾種矛盾狀況。高中生是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主要主體,他們內心的心理特點和變化直接影響着班級教育心理環境所表現出的特點。高中生的內心心理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隨着高中生身體的迅速發育和思維發展,他們的心理獨立性意識大大增強,但是由於缺乏實踐經驗,還不能完全獨立,在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仍要依賴別人的幫助。這種獨立性與依賴性並存的矛盾,會激發較強的自我意識。在對高中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尊重高中生的獨立性意識,另一方面也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第二,心理封閉與渴望交往的矛盾。高中生越發成熟後,有自己的祕密,不願意把自己內心世界輕易向別人敞開,表現出一種封閉性。但當他們遇到煩惱、不開心的事情時,又期望得到別人的理解,渴望找到可以傾訴的知心朋友。這種矛盾的心理,使高中生在陷入困境的時候,會感到壓抑和煩躁。筆者從事班主任工作很多年,大多數學生不願意把心裏的事情與班主任分享,總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後,取得他們的信任,成爲他們的朋友之後,才能真正瞭解他們內心世界的困惑。這種心理封閉與渴望交往的矛盾,需要教育工作者多去體諒學生,尊重學生,與他們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民主的師生關係。第三,強烈的求知慾與識別能力低的矛盾。高中階段是學生髮展較爲重要的階段,也是學生吸收科學文化知識的良好時期。高中生在這一階段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對任何事情都渴望瞭解和學習,然而由於他們識別能力比較低,不能分辨不良資訊,往往受這些資訊的干擾和影響,並把這種影響帶到班級羣體中,使整個班級瀰漫着“灰色”的迷霧,呈現出不積極、不和諧的班級心理環境。第四,情緒化與理智的矛盾。高中學生容易情緒化,在生活中容易感情用事,難以及時理智地控制自己。不過在事後,經過勸導之後,又能理智分析問題。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有一次,班上的兩個同學因爲一點小事情,其中一個同學動手打了另一個同學,筆者並沒有責備他們,而是跟他們談話,經過交流之後,打人的同學意識到自己的行爲不僅破壞了他們之間的友誼,還給其他同學帶來不好的影響,於是,他主動給另一同學道歉。第五,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高中生具有豐富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往往脫離現實去塑造理想中的自我。然而往往理想與現實相差甚遠,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之間存在着差距,這就形成了一組矛盾。這類矛盾處理不好,高中生的自信心將受到打擊,從而產生一些過激的行爲,陷入悲觀和消極的心理環境。此時,教師積極的引導,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顯得尤爲重要。高中學生內心心理的五個方面的矛盾,促使班級教育心理環境表現出一些負面的特點,如,不和諧、不團結、不積極、課堂秩序混亂、師生之間溝通阻礙重重等等。班級教育心理環境一旦表現出一些負面特點,班主任教師就應該引起重視,並積極採取適宜的方法和對策去解決相關問題,當然,班主任教師也要在平時班級管理工作中,就要注意創設積極、健康並且和諧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

2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舉措

筆者曾在2012年3月到5月期間,對浙江省臨安市五所中學的30位高中班主任,以及80位高中學生進行過《關於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看法》的問卷調查,調查的部分內容以及結果,見表1和表2。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大約63%的高中班主任對班級教育心理環境有所認識和了解;同時高達83%的高中班主任非常重視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創設;也有70%的班主任會竭盡全力去創設良好的班級心理環境;而絕大部分高中學生(85%)喜歡民主、平等、和諧的班級氛圍;約81%的高中學生願意去大家一同努力創設良好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班主任教師和同學對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熱情和贊同,筆者備感欣慰,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班主任教師又該如何根據高中學生心理特點,來創設良好的教育心理環境呢?筆者結合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的經驗和實踐,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去創設良好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

2.1提高高中班主任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

高中班主任教師作爲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主體,班主任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的水平直接關係到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創設的效果,因此,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首要前提就是班主任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心理素質,加強自身心理教育。可以從參加教育心理培訓、不斷積累高中學生心理教育知識、進行班主任工作反思、形成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創設組以及多與相關專家交流等方面入手,去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素質。心理素質的提高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班主任教師付出許多努力的同時,也要不斷堅持、不斷探索。

2.2加強師生對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意識

在對部分高中班主任教師進行調查的時候,也發現仍然又部分教師對班級教育心理環境並不理解,並且對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持無所謂態度;有些高中學生也不願意與大家一起來創設良好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因此,筆者認爲,加強師生對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意識,是推進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常設進程的一個必要而必須的環節。加強師生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意識,首先應該加強師生自我教育的意識,教師和學生都應該經常對自身的行爲、思想進行反思,從自我教育做起爲良好班級氛圍而努力;其次還應該加強師生的合作教育意識,透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的監督、評價和幫助,來完善自我教育;最後班主任教師應該不斷創新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具備創造教育意識,創造性地實現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創設與發展。

2.3構建學生心理檔案袋,關注學生心理成長

每個高中生的心理壓力,有的來自學習,有的來自家長或社會,或者是它們中的組合,無論是哪種壓力,高中生心理景況的形成是個長期和複雜的過程,我們對高中學生的關注也應該是長期的、持續的。而學生的心理壓力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班級整體的心理氛圍。因此,爲每個高中學生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袋有其必要性。可以在每個學生進入高中學習生活之處,對他們做個心理測試,針對測試結果給予有針對性的關注;在每學年或學期又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記錄學生心理的發展變化,並在開設心理諮詢室的基礎上,及時爲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持續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心理的發展。

2.4促進師生交往,實現溝通無障礙

班級中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形成良好班級心理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羅傑斯說:學生只有在親密、融洽的人際關係中,才能對學習產生安全感,才能真正地表現自己,充分地表現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因此,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交往,也是創設良好班級心理環境的有效策略。首先,班主任教師應該主動融入到學生中去,成爲學生的朋友,能讓學生相信,讓學生從內心去接受教師。其次,班級中同學之間也要懂得謙讓,每個同學積極參加教育活動,增加彼此之間的友誼和情感。另外,對於班級中自然形成的小羣體,教師要給予尊重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避免小羣體之間完全隔絕,產生矛盾。

2.5尊重學生,理性教育

青年學生的心靈世界是靠人格尊嚴支撐的。青年學生的自我意識,在認識方面表現爲自我自覺、自我觀念、自我評價等;在意志方面表現爲自我理想對自身行爲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與控制;在情感方面則表現爲自尊、自信、自愛等自我體驗。我們應該尊重學生,使其享受到被尊重的權利,從而能夠去尊重別人、尊重班級和社會規範。當然,班主任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前提下,也要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與學生一起建立班級制度,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班級秩序,對違反班級規定的要給予一定懲罰;班主任還要與學生一同管理班級事務,讓學生及時瞭解班級情況,並能積極總結與反思。總之,創設良好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就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但是也要與理性教育結合。

3總結

目前,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還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尤其是針對中學生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建設進行研究的並不多。我們在認識到班級教育心理環境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創設良好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探索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育工作者運用教育的智慧,在實踐中不斷髮掘,不斷認識,總結出各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爲創設良好班級教育心理環境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