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學記》與民辦高校學生管理論文

論文1.03W

摘要:《學記》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專著,最早闡發了人類的教育思想,對於後世有着深遠的影響。民辦高校已進入相對平穩的階段,如何做好民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重大課題。本文透過對《學記》的研讀,結合民辦高校自身的特點,論述了《學記》的教育思想對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指導作用。

淺談《學記》與民辦高校學生管理論文

關鍵詞:《學記》;民辦高校;學生管理

1充分重視學生工作,穩定學生管理隊伍

我國民辦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學、輕管理的現象,學生管理隊伍在學校管理中不受重視,同時學生管理隊伍人數較少、工作強度大、待遇偏低;基層輔導員工作任務繁雜,工作職責與學生處、團委、招生就業處、所在院系等職能部門聯繫在一起,很多工作讓輔導員感到無所適從;這些都造成了民辦高校學生管理隊伍不穩定的現象。《學記》一直提倡“尊師重道”的教育思想,“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這是說在大學開學的時候,統治者帶領着全體師生,穿着禮服,來祭祀先聖先師,用以表示尊師重道。“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爲屍,則弗臣也;當其爲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古時作爲老師,天子都要敬重有加,被天子召見可以免去朝見君王的禮節,可見對教師職業的尊重。而現在民辦高校的教師在社會中普遍不受重視,大部分民辦高校由於其自身的運營方式和管理特點,對在校教師缺乏最基本的人文關懷,甚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很難滿足。

2健全學生管理體系,保障學生健康發展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豫時孫摩”是《學記》中提出的教育原則,如果能做到這四方面,教育就會取得成功,同樣將這四方面做好學生管理工作也會取得成功,制定好學生管理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是保證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對於生源素質相對較弱的民辦高校來說至關重要。“豫”是指在不合正道的事情發生之前就禁止,也就是說學生管理工作要有預警機制,才能夠防患於未然。一方面,學校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方法,能夠規範學生的行爲,讓學生明確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能做以及做事之後的後果。另一方面,需要學生工作人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對學生的熟悉程度,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提前預防突發事件,惡性的事件的發生,確保學生生命財產安全。“時”是要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教導,要合乎時宜,抓住最佳的時機,及時施教,因勢利導,就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針對大學生在校的每一個階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標,實施不同的教育策略,比如在新生入學階段需要輔導員做的工作,如何使新生儘快的適應大學生活,在校園介紹、專業介紹、專業發展方面給新生一個詳細的計劃目標,讓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所處的環境。在這需要注意的是面對民辦高校在社會中的地位,如何調整民辦高校學生對自己和學校的認識,讓他們從“民辦弱勢”地位中走出來,在生活和學習上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遠大的理想。“孫”是指要遵循一定的順序,根據學生的.特徵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育教學活動。學生管理工作要充滿人文精神,認真分析學生各方面的特徵,聽取學生的意見,根據各個階段學生的特點運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既能保證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又能滿足學生不斷髮展的需求。例如在新生入學時,幫助同學們制定學習發展規劃來規劃自己的學業,在大三、大四畢業前需要幫助同學們制定職業發展規劃,促進就業以儘快的適應社會。“摩”要求同學之間相互觀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就能共同進步。要形成校園良好的文化氛圍,需要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來支撐和調節,對此學生管理者要儘可能多的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到校園活動中,在同學之間的互動中培養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民辦高校的學生在學習成績上與普通本科高校學生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其他方面卻有着自己的優勢,很多同學都是音樂、美術、體育的特長生,可以從興趣點入手着重培養他們的進取精神,從而呈現出不同的生活面貌。

3提升學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質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擅長唱歌的人,能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擅長教學的人,能使人不由自主地繼承他的志向。這是教師的個人魅力使然,一個好的教師會是學生的一生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學生,因此作爲學生管理者的教師必須不斷地充實自己,多給自己充電,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獲得學生的青睞和崇拜,更有利於學生管理的有效進行。民辦高校輔導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綜合素質有差距,如何提升學生管理工作者特別是輔導員的素質,除了自身不斷地知識補充、職業道德的加強。“教學相長”是《學記》對教育深刻而獨到的理解,它概括出了一條教師自我提高的規律。學生需要發展,教師同樣需要發展。作爲社會中的一份子,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只是“聞道有先後”而已。另外,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教師和學生應建立起“夥伴式”、“合作式”的學習合作關係。透過與學生的互動中全面瞭解學生,針對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做到“長善救失”,鼓勵他們發揚自己的長處和優點,補救他們的過失和缺點。此外,輔導員還應該學會在工作中使用“啓發誘導”的管理方式,《學記》中:“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非常明白的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思考,明白人世間的道理,採用的教育方式是啓發誘導,輔導員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採用啓發誘導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學校的規章制度,更好的開展學生社團活動,促進學生管理工作更好的展開。

4組織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大學生在學校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在學習之外則是靠一系列課外活動來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舉辦調動了大量的學生的積極性,使校園展現出年青人特有的青春氣質,因此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的展開不僅使校園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也讓學生得到了鍛鍊和發展。民辦高校的學生特點具有複雜性,一方面學生文化知識學習能力偏低,學習基礎相對較差,自主學習能力較弱,造成學生自卑感強,自信心弱的心理特點;另一方面學生卻又個性鮮明,思想活躍,多才多藝。如何做好民辦高校的校園文化活動對於學生管理有着重要的影響,校園文化活動如果能夠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管理就會如魚得水,能夠順利的完成各項工作;校園文化活動若只是流於形式,靠學生管理人員一味的強制,反而更不利於學生工作的展開。

參考文獻

[1]曾媛媛.論《禮記學記》的教育管理思想[J].文學教育(下),201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