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社會體育人才培養方案論文

論文3.18W

一、研究對象

高校社會體育人才培養方案論文

隨機抽取8所我國部分地方院校西安體育學院、延安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四川師範大學、牡丹江師範學院、凱里學院、韓山師範學院、湖南文理學院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作爲研究對象,對培養目標、課時比例、課程設定、專業方向、實踐環節等進行統計對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查閱最近十年來各級教育相關檔案及相關學術性論文,收集並且整合參考了八所高校(包括體育類專業院校、師範類院校、綜合類院校)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及建設方面的有關資料。

(二)數據統計法。根據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對各院校的課時比列、學分、實踐等環節進行數據整理並分析。(三)邏輯分析法。透過對當前該8所院校社會體育專業培養方案的對比,結合當代社會市場對體育專業的需求等情況進行推理與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我國部分地區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分析。透過分析可看出,這些高校將培養目標定位於體育教學、社會科研、社會體育諮詢指導、經營開發管理等技能指導型人才,同時強調羣衆體育活動,對體育俱樂部的經營、管理、開發等原發性創業能力的培養也作了強調,但是卻缺乏對大型賽事的組織管理人才的培養,在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中過多強調體育教育專業。

(二)我國部分地方高校社會體育專業課時情況分析。可以看出:8所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培養方案總學時平均爲2691.9學時,總學分平均爲173.1學分;對比可發現,在學時上除西安體育學院和凱里學院低於或高於《專業規範》的要求外,其他6所高校均在規範內上下起伏;在學分上凱里學院和湖南文理學院均高於規範中的`要求,其餘的則在規範值內。

(三)我國部分地方高校社會體育專業課程設定情況分析。經調查:發現,各地方性院校開辦的主幹課程相對類似,而專業性極強的主幹課程缺相差很大,特別是學科課程,種類繁多,八所院校完全不同,這當中既有像體育社會學和社會體育學這種及其容易混淆的課程,也有像體育經濟學與體育產業經濟學、體育管理學、社會體育管理學這種上下位的課程,又有傳統課程又有體育休閒娛樂導論、健康保健等新興課程。

(四)我國部分地方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專業方向設定分析。八所院校中只有四所院校將體育教學方向歸入其專業方向當中。社會體育專業的辦學方向要以市場做爲主導,將體育、健身等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要性和未來職業中的發展作爲重要的依據,加快專業性建設,加強社會體育專業中現有的專業基礎,更好的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而服務,作爲培養人才的目標,社會化、大衆化、專業化。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我國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似。社會體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應該體現出各個學校的優勢和特色,然而,透過對我國部分地方高校社會體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的比較發現其培養方案雷同現象相當普遍,近60%的相似。2.必修課與選修課課時分配比例差距懸殊。研究表明該8所高校課程設定都是圍繞“三大主幹學科”和“五大主要課程”爲主線,各學科相應課程設定及其比例、必修課與專修課或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比例等大多是從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設定中拼接或移植過來的,課程課時分配不夠合理。3.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實踐教學環節是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將在校所學的理論知識更好地融合到實踐中去,爲學生的社會生存能力打下堅固的基礎。

(二)建議

1.結合市場的需求類型培養專業類型的人才,打造優勢社會體育專業品牌。各高校要做到“精”或“專”,在突破“專”長的基礎上追求多能,並強調例如是培養“技能型”,還是“應用型”或“服務型”?與此同時加強各高校的交流,結合各校所處的地理優勢,共同制定有利於發展、更具體的更合理的人才培養規格與目標。2.優化課程體系,制定合理、高效的人才培養目標。以擴大專業口徑,體現個性培養,提高課程體系的靈活性。在課程內容上,加強知識與技能的整合,注重橫向交叉與融合,促成知識、技能的系統性與整體性,辦出1~2個有競爭力的特色方向。3.加大、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課時,拓寬、穩定實習基地。提高其互動性、實踐效果的有效性,各高校應重視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力求爭取地方政府參與到社會體育專業教學中來,提高校政、校企體育行業之間的合作,建立一批相對穩定、市場寬的校外實習基地,打造地方社會體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