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語文教育研究論文

論文3.12W

對於語文教學你都有怎樣的研究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論文,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語文教育研究論文

一、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作用

“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規律,採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透過內化和外化,發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幾方面素質的系統活動過程。”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強調“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江總書記從素質教育的高度對德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確的闡述。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校德育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迫切要求,也是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和歸宿。在學校開展的德育教育,並不是單一結構,單元化的教育模式,各學科與德育教育是相互滲透和反映的,特別是文科類,尤其是語文。

現代教育的重要標誌在於更加重視知識載體的作用,而任何知識、技能的傳授又總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聯繫的。而語文學科作爲一種知識傳授載體的同時,更應去傳習德育教育的內涵。以愛國主義教育爲例:語文學科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同文質兼美的愛國篇章的學習相結合。以祖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實爲載體,尤其是透過近代落後捱打的史實、中國人民前赴後繼反侵略鬥爭和無數仁人志士探索救國救民之路的事蹟、我國曆代科學家熱愛祖國和創造發明的事蹟,解放後我國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的各種文學題材和優秀美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等。可以看到,在語文教育中,語文教育不僅僅是傳授一種技能教育,更是強大的德育教育載體。而且對於任何一門教育來說,沒有哪一門可以像語文教育那樣,跨度時間如此之長、教育內容如此之基礎。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從品德行爲的養成、基本觀點的確立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知識經驗的積累是基礎,對教育內容的領會、接受、內化是關鍵,實踐、認識不斷反覆,由量變到質變是過程。語文教育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識經驗。學科德育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有采取灌輸的方式,不少又是採取滲透的方式,使學生在接受各科知識的同時受到感染和薰陶,潛移默化,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有利於學生吸納,並在學習運用和實踐活動中逐步深化。

二、德育教育的迷失及現狀

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佔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不僅僅是在於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在於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以和爲貴”、“不以善小而不爲”、“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些耳熟能詳的話語,是中國博大人文精神的冰山一腳。在西方,衆多的學者對充滿神祕感的東方文化古國充滿嚮往,衆多的中國古典被翻譯成西方文字,用來教育西方的孩子。但是,在中國社會變革之後,文化教育的空白卻使得很多中國的優秀文明在傳世的時候成了空白。在九年義務制教育中,語文是基礎學科之一。但是有多少教育者在語文教學的同時,將教書和育人作爲一種長期的事業去認真落實?在這裏,有一個案例,值得我們深思:雲南大學發生了一起命案。一位名叫馬加爵的大四學生殘忍殺害了四名同班同學。平時同學們覺得他性格比較孤僻易怒,都很少與他來往。可這些都沒有引起高校教師的重視,以致馬加爵心理失調,幹出了失去理智的行爲。

可以說馬加爵案件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現象,它們都或多或少與目前學校對學生德育教育逐漸弱化有關。在現階段的社會中,學校和家長都過多的關注學生的學業,而對其德育教育放任自流。學生到青春期已開始反感教師的硬性約束。假設有這樣一個教師,把標準告訴學生,使其獨立思考有所依據,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是是,什麼是非。有了這個標準學生纔好作出自我判斷、自我評價、自我約束。目前作爲學校,缺乏開設此種相應的課程,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正確引導,同時透過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使他們成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強化包括認知強化、文明行爲訓練和良好品德的強化,如使學生學會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等,尤其要對學生進行行爲方式示範,組織示範性或模仿性道德實踐,讓學生在形象直觀的教育中,領悟和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爲方式。可以說,對一個學生的心裏人格塑造,干預。完全可以透過語文教育來同步實現,這不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在中學,大學的時候,德育教育完全可以從語文教育中獨立出來。在啓蒙、基礎教育方面,語文必須發揮其自身的德育教育作用,爲素質教育服務。但是在目前,社會對語文價值期望過低,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當前,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深入發展,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人們的思想意識、行爲方式、利益關係、目標追求、也出現了多元化趨勢。學校德育面臨着一系列深刻而又沉重的變遷。道德作爲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必將隨着社會的進步而發展,隨着經濟生活的變革而變革。在社會日益趨向現代化的進程中,教育不可避免地捲入高速運轉的社會機制。升學教育中,智育被擡到無限高的地位,德育則乏人問津。儘管這一做法意味着與教育完整性的背離,但從多方利益出發,這種現象似乎已約定俗成。“德育爲首”成爲一句喊得很響做得很虛的空話。雖然今天素質教育以不可阻當之勢對抗着“應試教育”、“升學教育”,但考試製度不變,德育地位仍難從根本上提高。

拋開外在因素,探求本質原因,德育工作出現種種弊端其根源在於自身。德育工作面臨的新問題還有教育對象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們的思想意識、心理品質、價值標準與以往學生相比已大不相同,但德育理論與德育實踐都未能及時地對這一點科學分析、科學對待。依然採用陳舊的教材和落伍的方法,使德育工作更難產生良好的效果。

因此,切實落實學校德育工作、走出學校德育工作誤區將是一項十分複雜而又具體細緻的系統工作。除學校常規教學外,還要透過社會實踐、社會調查、軍民共建、跨學校跨地區互助活動等渠道,讓學生進行道德體驗,用貼近生活的理論和實踐,培養學生適應市場經濟所需的政治觀點、道德情操、價值觀念和文明行爲,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創造精神、平等競爭思想以及適應社會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質。向深層次的心理品質教育延伸,向高層次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擴展,將養成教育、個性心理品質教育和理論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的知、情、意、行同步發展,成爲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三、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漠視原因

(一)中國科舉時代的德育教育價值

科舉制度凝聚了中國幾千年的社會向心力,在古代,科舉是爲國家選拔道德、治國之才。古代科舉之應試題目,基本爲道德文章和治國文章,對於當代的所謂的科學技術,在古代視爲機巧而不得重用。透過古代社會的科舉制度及其形成的教育影響,使得中國古代不斷涌現爲了崇高道德和愛國治國理想而奮不顧身的傑出人士。如海瑞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和政治實幹家。他一生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秉公執行、鐵面無私;嚴於律己,廉潔勤政;“苦節自勵,誠爲人所難能”。他以七品知縣卑微之身,敢於同欽差大臣較量;他寧可十年不升官,也不向上司送一分錢;他甚至放棄大好前程,也要把貪官拉下馬。所到之處,他爲民請命,力挫豪強,厚撫究弱,令世家豪強聞風喪膽;他不畏權勢,指陳皇帝的過失,言人所不敢言,震驚朝野。海瑞高潔的品格、挺直的脊樑、浩然正氣,歷來受到人們的敬仰。而且,透過歷史的時空,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寶貴財富。這些清官,都是自小受過正統的教育,從小所受到的教育深深銘刻在他們心中,幼時所受的教育已經深入到他們的骨髓。同傳統的道德和治國教育相比,目前的科技教育處於了絕對優勢地位,這主要是由於社會機制造成的。傳統道德和治國教育與科技教育,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同樣重要的。到了現代,科學技術是否發達是一個國家先進與否的一個標誌,科學技術的發展得到了大力提倡。目前的市場機制使得從事科技教育和科技從業人員帶來了利益保證,而對從事傳統道德和治國教育及信從人員而言,利益的保障幾乎達到了零點。簡而言之,德育教育在人們眼中被認爲並不能換來實際的經濟收益,人們以短淺的經濟價值來判斷教育,這是目前社會癥結所在的一個根本原因。

(二)市場經濟的德育教育

在改革開發後的一段時間,中國的教育重眼前輕長遠:“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公民。”用教育超前的觀點來看,“在社會做個好公民”是我們培養的目標,而我們許多時候只是要一個乖學生和乖孩子,以至於培養出的是價值取向、世界觀諸方面落後於時代,落後於未來的“遺少”;重整體輕個性:傳統教派往往過多地注重受教育者的共性,教育過程注重整齊統一,忽視了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是封建社會對人才的唯一標準。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認爲,工業社會的特點是標準化,而資訊社會需要多樣化的人才,這也是創造和開拓的必需。

(三)語文教育的功能迷失

語文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作爲一門基礎教育學科,現階段只發揮出最基礎的功能作用,人們對語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功能迷失,已經成爲一種漠視。人們衡價一門學科是否重要,越來越功利,分值是其標準。隱形的社會價值是可以不予考慮的,在馬加爵一案中,如果他的老師能夠將語文課堂中的德育道理給他明示,難道一個知曉道理的人,還會做出如此極端的事情嗎?

四、語文教育中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從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而言,德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它的地位不應該被漠視,只能加強。對與語文教育而言,課程教育中德育教育迫切需要改革。課程改革方案更明確加強德育的指導思想、提高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適應社會主義事業需要”的目標,並相應得在小學、初中、高中的分階段、有層次的設定教學目標。

以“文德武備”的目標去培養中國的下一代,去加強中國的素質教育,勢必從小處做起。德育教育在語文教育中的加強,不僅是一種傳統文化的迴歸,更是一種社會的進步。爲國家和社會提供更加優秀的人才,必須德育教育,使之擁有寶貴的品德,語文教育作爲基礎性學科,在素質教育的體系中,擔負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美舒爾茨著《教育的經濟價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朱永新著《新教育之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陶行知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摘要:現代教育,在注重學生素質提高的同時,卻忽視了基礎的核心教育——德育教育。語文教育在教育體系中擔負的重要文化價值曾經被人們長期漠視,在社會不斷髮展的今天人們對語文教育價值的重新審視,讓德育教育重新在語文教育中重新爲塑造“文德武備”的新世紀人才發揮應有的作用已成形勢所需。本文從德育教育在語文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功能作用進行探討,使得德育教育透過語文教育這個有效的載體煥發出新的青春。

關鍵詞:語文教育德育教育文德武備素質教育

標籤:論文 教育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