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新媒體時代的學生管理困境與對策論文

論文1.54W

論文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學生管理知識管理

新媒體時代的學生管理困境與對策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針對新媒體時代在網絡聊天、知識搜尋、資訊保密、人際溝通方面的管理問題,提出有效利用新媒體開展學生管工作的應變辦法。

美國CBS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技術研究所所長p.Goldmark於1967年首次提出了“新媒體”的概念,它是一個相對且不斷更新的概念。在傳統三大媒體的基礎上提出的“第四媒體”概念,很大程度上表明瞭因特網的“新媒體”性質。於是,因特網就成了一個媒體的媒體,它使傳媒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像博客、搜尋引擎、電子郵箱、移動多媒體等,都是“新媒體”的“家庭成員”。

在新媒體時代,傳播的主體、客體、技術、內容、形式,以及傳播資訊的數量、速度、傳播觀念等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平等、自由、互動、開放的傳播特點使幾乎所有的社會組織和個人都可以透過新興媒體獲取資訊和表達自我。面對這一變化,學生管理遭遇了雙重“洗禮”:一方面,新媒體提升了資訊傳輸的效率;新媒體支援點對點和互動性的傳播,改善了師生溝通並創造了資源共享。另一方面,新媒體使學生工作者的權威受到了搖撼。因爲“管理者一旦喪失了輿論影響力的主導權,會處於一種劣勢,一種失語的危險狀態,他的權威性和信任度就會受到挑戰”。所以,新媒體對學生工作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新媒體時代將是學生管理工作不可迴避的現在和未來。

一、新媒體時代的學生工作困境

1.搜尋引擎——知識易得.權威不在

隨着網絡資訊搜尋方式的發展,學生的知識獲得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更多的資訊意味着更豐富的知識。學生可以輕鬆地獲得比課堂教學更全面、更豐富、更有趣的知識,無論什麼作業,問題都可以方便地在網絡上找到答案,學生對教師的知識依賴感大大下降了。數字化的媒體內容及其帶來的便捷複製和即時傳播等特點,使得資訊數量遠遠超出學生的分析處理能力,資訊內容大大超出了學生的分辨理解能力。當知識搜尋的窗戶開啟時,知識運用的大門卻關上了。學生變得不再認同教師的權威,轉而依賴於網絡搜尋。

2.資訊傳播——全球同步.隨時失控

新媒體使得傳播模式由傳統的“一對多”變爲“多對多”,新媒體的“草根性”還使得人人都可以便捷地運用媒體。學生可以透過發短信、寫博客、發起羣聊等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進行資訊傳播,這突破了傳統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壁壘。同時,新媒體還使得資訊內容與資訊主體分離,令資訊主體更大膽和隨意。在新媒體時代,祕密邊界越來越模糊,保密時間越來越短暫。雖然,有的學校想出很多辦法來加強資訊管控,如禁止配備手機、設定與互聯網絡分開的內部網絡,這些方法或許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但學校管理者們也無奈地發現,大量的“好消息”和“壞消息”在莫名外泄,新媒體時代,壞事快速傳千里,好事也會出遠門,無事還會亂生非。一個真實的例子是,北京某藝術學校的學生上課毆打教師,很快就在網上廣泛傳播,使得校方和學生成爲輿論指責的對象。

3.師生溝通——渠道很多.效果很差

過去,學生和教師以及學校管理者進行溝通,只有透過書信、電話和麪談等有限的方式。在新媒體時代,資訊溝通是那麼的唾手可得,電子郵件、短信、MSN和QQ等聊天工具使得師生之間的溝通變得隨時、隨地和隨意。這些溝通方式在新媒體時代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但性質卻越來越邊緣化。這表現爲:一方面,新媒體的普及使這些正式溝通方式越來越個人化,傳播內容越來越私密化,正式溝通方式成爲私人溝通和休閒娛樂冠冕堂皇的掩護:另~方面,新媒體時代媒體之間關聯的強化和單個媒體邊界的弱化使得學生用於正式溝通的方式多元化,傳統的正式溝通在師生溝通中所佔的比例將越來越小。

相應的問題是溝通的渠道雖然越來越多,溝通越來越方便,但是效果卻越來越差。學生向老師發了一個祝賀教師節快樂的短信,除了表明學生還記得你外,從這個溝通中很難判斷出什麼其他的資訊。就好像有個學生如果提出轉學,從那些冠冕堂皇的轉學郵件裏面似乎並看不出他的動機,最後班主任還是需要親自溝通。

4.虛擬羣體——參加越多,氛圍越差

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班級開會、學生組織活動、表揚和獎勵、學生之間的一些感受交流或者討論都是透過傳統的方式來進行的,比如在黑板上寫通知或者告示,下發通知、班級組織活動等。但是現在這些變得越來越快捷和簡單,羣發郵件、羣發短信使用等使內部溝通變得更加實時、透明,資訊大大豐富,而且傳遞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可能10分鐘前的事情,你馬上就知道了。

不僅如此,班機還有QQ羣、同學錄、班級博客等,這些新媒體工具改變了班級的氛圍,也同樣帶來問題。比如,學生剛開始使用互聯網的時候,大家都是爲了溝通資訊,促進學習,久而久之,開始有學生髮~些和學習不相關的內容,然後就會引起大家的討論。學生在QQ羣裏討論班主任的長相以及家庭生活,有些學生則透過羣發郵件散佈小道消息,甚至有一些學生爲了取悅大家贏得在同學中的好感,就會花心思在網上閒逛,專門尋找一些休閒娛樂的東西發給大家,還有的班級建有學生的個人主頁,可以有BBS論壇、聊天室、建議區、公告欄等。班級的同學分成一派一派的,分別有聊天派、遊戲派、論壇派等。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小羣體,甚至有各自的網絡流行語。總之,弱化了班級正常的團隊氛圍。

二、新媒體時代學生管理如何應變

無論願意與否,教師和學生已別無選擇地處於新媒體的“圍城”之中。站在瞬息萬變的新媒體時代的風口浪尖上,我們要麼調整風帆、0頃勢而行,要麼墨守成規、隨波沉淪。哈羅德·英尼斯在《傳播的偏向》一書中指出,一種新媒體的諸多優勢最終會導致一種新文化的產生。新媒體時代中的學生工作必然面臨管理思路的調整變化,以適應新媒體導致的新文化,以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新問題。

1.少“管”多“理”

學生管理永遠需要與時俱進。在新媒體時代,以管冶人將越來越乏力,而以理服人則既是需要也是出路。以“理”服人最重要的是“理解”,站在學生的角度去了解、理解他們的行爲,才能夠找出合理的管理辦法。強制性的管理措施在更加民主和自由的新媒體時代不僅會效果下降,還可能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和過激行爲。因此,教師和學生工作者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驗其行爲,才能找到適宜的管理辦法。以網絡聊天爲例,教師親身體驗就會明瞭:首先,每個人都有溝通交流的.需求,網絡聊天就是滿足需求的一種方式;其次,每個正常人的網絡聊天行爲是理智的,他們將其視爲手段而非目的;第三,這種工具可以爲學習所用,爲學習和生活交流提供便利。

2.重“用”輕“有”

從長遠的立場看,擁有資訊和知識只是一種資源,這種資源是可以複製和再生的:而運用知識和資訊是一種能力,這是不可模仿和替代的。在資訊獲取越來越方便的新媒體時代,幫助學生從資訊的海洋中分辨有用的資訊並利用它們,纔是當務之急。網絡上獲得的僅僅是知識,但是每個人的實踐經歷是不一樣的,透過大家的討論,就能把這些間接的冰冷的知識轉變爲鮮活的題材,成爲大家的能力。因此,教師和學生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傳統的討論式學習、興趣小組、讀書會等形式,將網絡上的知識和學生的個人經驗結合起來,爲知識轉變爲能力搭建通道。

3.以“導”代“禁”

媒體本身只有功能之別而無好壞之分,能爲學生所愛同樣能爲學習所用。因此,教師與學生工作者與其花心思設定屏障,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禁止學生上網,禁止學生玩遊戲,不如多考慮如何利用新媒體爲學習、爲提升能力服務。一些學校利用局域網搭建內部交流的良好平臺;許多班級在QQ和MSN上建立各種“羣”,爲處在相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學生開闢虛擬會議室;透過聊天工具羣發資訊,已成爲許多教師和學生工作者傳遞資訊的常用方式。也可以充分利用電腦程序,把枯燥的學習素材整合成音形色兼備的多媒體,變“娛樂軟件”爲“學習軟件”。

4.以“誠”取“信”

既然新媒體時代的傳播開放性使得資訊管控能力越來越弱,教師和學生工作者何不坦誠相見。主動傳達正確的資訊,以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支援,獲得外部的理解和關注,纔是新媒體時代有效的資訊管理方式。新媒體不僅能帶來溝通便利,更將是傳統媒體的有益補充,它不僅能強化“正式溝通”的某些長處,也能彌補其現代化溝通中的功能缺失。博客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寫博客,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閱讀博客。教師不妨開設自己的博客,向學生展現自己的思想魅力,交流自己對於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的看法,以擴展師生溝通的渠道,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李開復的個人博客就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大學生,假如,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工作者都主動開通自己的博客,坦誠地表達自己的經驗和價值取向,無疑,我們的課堂將會又一次得到延伸。

三、結語

乍看去,新媒體時代好像一個大漩渦,充滿了日新月異甚至有些失控的技術和行爲。不過,這也是一個充滿無限機會和可能的時代。我們只有正視和理解新媒體爲管理帶來的影響和衝擊,適時地調整思路和方法,才能在新媒體時代從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