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有關即興伴奏的論文

論文2.32W

【摘要】如何學習掌握即興伴奏,筆者認爲思維在即興伴奏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培養自己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靈活性與敏捷性。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有關即興伴奏的論文

【關鍵詞】學習;掌握;即興伴奏

即興伴奏是指不用伴奏譜的情況下,爲演員(演奏者)所彈的伴奏。即興伴奏在我們音樂藝術工作中比較實用,所以大家對即興伴奏的學習熱情也空前高漲,那麼如何學習掌握即興伴奏,筆者想結合自己工作中的體會,談談如何對學習掌握即興伴奏的幾點看法。

1對即興伴奏及其規律的認識即興伴奏是在事先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伴奏者臨時根據歌曲、樂曲的內容、風格特點在短時間內有邏輯地配以恰當的和聲與音型,一次性完成伴奏的一種創作與表演相結合的綜合性藝術。當然爲了即興伴奏規範化,減少盲目性,事先做一切準備也是必然的。如:簡單分析一下歌曲(樂曲)的調式、基本情緒、體裁形式,標記一下功能記號,設計一下各段的伴奏音型並稍加練習與合伴奏等。由此可見,即興伴奏既不是漫無邊際的海闊天空,也不是絕對嚴格的公式教條。其中既有原則章法的規範,又有靈活應變的自由。它使人的靈感和才能在邏輯的軌道上創造性地充分展現。

當然,即興伴奏是學而知之的,只不過需要多學科的知識與技能,更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的綜合應用能力。因此即興伴奏是把所學有關學科的知識、技能協調綜合起來,並應用於即興伴奏的實踐中去。因此,就是要透過恰當、合理、準確、有效的方法,有計劃,有步驟,有層次循序漸進地訓練去掌握即興伴奏的原理,規律和方法,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並在實踐中進一步提高。

2對即興伴奏體系的初步設想在以往各種有關即興伴奏的教材中,有的以和聲爲主線,結合鍵盤和聲進行學習,往往重理論輕實踐,紙上做得多琴上練得少;有的以鋼琴爲主線,結合伴奏理論進行學習,又往往重實踐輕理論,彈得多講的少;有的則以體裁爲主線,難易不等交叉混淆;還有的以音型爲主線,一一列舉各個編號令人眼花繚亂,使初學者很難掌握其中的規律。因此,建立一個典型、常用、實用的伴奏模式,並以此爲基礎派生出新的音型、奏法,並從中認識其內在聯繫與規律,纔是學習即興伴奏的理想途徑。

爲此,我們把伴奏音型劃分爲三個類別,三個層次,兩種方法(有、無旋律),並以其中基本音型爲基礎,按一定方法去演變與派生,使學習過程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發展。同時把和聲的進展,調號的多少,內容的深淺,個性的體現風格的形成等融匯其中,並熟練掌握單、雙層次及有、無旋律的常用伴奏方法和中國民歌的伴奏原則,以便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消化吸收,鞏固提高。

3重視基礎訓練我們在藝術工作實踐中需要即興伴奏,爲了有步驟地提高即興伴奏的水平能力,爲將來更好地工作打下較深的基礎,我們就必須抓好伴奏的基礎訓練。其中要掌握科學合理的指法、設計簡譜單旋律視奏,熟悉七個常用調,練習和絃彈奏、和絃連接和音型變化,學習爲歌曲選配和絃的基本法則,在常用調上配彈常見調式的短小歌曲等。其目的是把和聲基礎理論與鋼琴基礎技能有機結合起來,成爲應用性的知識和能力。

伴奏的基礎訓練就是鍵盤實用能力的基礎訓練。熟悉鍵盤是一項必要而艱鉅的任務。我們大部分人靠死記鍵盤位置練琴,即使練了幾年,對鍵盤仍然生疏,缺乏應變能力。我們堅持做移調練習。一首短小的歌曲移到七個常用調上配彈,建立起鍵盤上的調性思維,消弱固定位置的彈奏概念。這種訓練是僅僅熟練各調的.音階琶音所不能替代的。

和絃的反應能力也是基礎訓練的一個內容。爲了迅速地把和絃標記在鍵盤上並反應出來,我們學習時就應該臨時指定調性和音型,隨彈隨按老師口頭報出的和聲序列變化位置。經過這樣的訓練後再配彈旋律,我們彈奏和絃的反應就敏捷得多。

4對即興伴奏中嚴格規範與發展音樂思維的認識

4.1形成幾種常用的模式:即興伴奏是在規範化的基礎上發揮個人想象力與創造力,,邊彈邊配的創造性伴奏。歌曲作品浩如煙海,表現內容豐富多彩。然而,確可歸納爲三大類:抒情歌曲類,舞曲類,頌歌,進行曲類。假如我們能掌握三大類中的常用伴奏方法,我們的即興伴奏將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如再能掌握一些特殊效果的處理方法,就更是錦上添花了。因此,我們要把常用的方法加以強化和鞏固,以形成幾套即興伴奏的習慣和模式。

4.2在常規方法的基礎上發展音樂思維:即興伴奏我們必須在常規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音樂創作思維,不能滿足於“照譜宣彈”。要構思整體佈局,設計伴奏手法。有時一首歌曲,一句旋律可以配彈多種伴奏,但要根據歌曲的內容、特點、旋律在歌曲結構中的位置和個人的藝術情趣選擇彈奏,使創作的初步技法、和聲、復調、鋼琴伴奏織體的發展變化等知識在我們積極的動腦、動手活動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4.3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是發展音樂思維的關鍵。從彈奏技能來說,即興伴奏可高可低,可繁可簡,在各自技能的基礎上發揮,在基本原理掌握與理解上下功夫。因此不必作機械性的技巧練習。練習就是練腦的反應,練腦不必總在琴上練,不論何時何地,反覆思索配彈方案,在內心視覺的“鍵盤”上配彈,用內心聽覺感覺、感受配彈的音響,最後上琴驗配彈效果。

總之,思維在即興伴奏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培養自己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靈活性與敏捷性。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標籤:論文 即興 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