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電教媒體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的論文

論文3.14W

[摘要]爲了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在教學中應巧妙運用電教媒體,爲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樂學氛圍,使學習變成一個輕鬆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從而達到“樂中求知”、“寓教於樂”的目的。小學數學教材內容豐富,語言優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適合採用電教手段進行教學。運用電教媒體進行語文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更能創設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愛學”、“樂學”,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關於電教媒體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的論文

[關鍵詞] 樂中求知寓教於樂

教學的改革、技術的更新是形勢的需要,因此我們要讓電教媒體逐漸走進課堂,成爲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若科學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則會給數學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契機。事實上,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分析不清教學過程,不理解教學情境,直觀效果不佳。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優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及能力上,合理運用電教媒體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電教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談幾點看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

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匯入新課中,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語、趣聞等,愛聽愛看有趣的奇聞軼事可以幫助學生開展思維,豐富聯想,可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識學習中去,變好奇心爲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教《循環小數》時,爲了在課堂伊始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啓動思維;同時也爲分散教學難點,上課開始時播放一段學生日常看到的交通崗上的紅綠燈,然後讓學生找出綠、黃、紅燈變化規律,由學生自己總結出“依次變化”這一結論。然後我接着說:“它總是按一定的順序,不斷地重複出現,那麼我們就可以說紅黃綠燈總是依次不斷地重複出現,這種現象叫循環現象。日常生活中有這種循環現象。數字運算中也會出現類似的現象,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研究。這樣的教學匯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過程中的難點,而且激發了學生的認知興趣。由日常生活中形象具體的實物表象直接轉入認識數字排列規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也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這一新課標理念。

二、設障立疑,激發思維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的思維導向,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在學生思維轉折處採用恰當方法及時點撥提示,儘可能地使學生產生髮散性思維,又少走彎路,提高學生解題的`能力。又如當學生學習了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後,學生在計算半圓周長時,常把圓周長的一半誤爲半圓周長。產生這種錯誤的原因:一是受圓周長計算方法和“半”字的影響。二是在思維轉折處發生了障礙,沒考慮圓周長的一半與半圓周長二者的區別。此刻,展示半圓圖(弧長和直徑可以分離的複合片)。透過抽拉演示並伴以 “半圓周長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這一提問,學生就會立刻明白錯在哪裏,並使之印象非常深刻。以 “半圓周長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這一提問,學生就會立刻明白錯在哪裏,並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三、引導觀察,建立表象

我們如能在學生思維困惑處介入電教媒體,既有利於及時點撥和調控,也利於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解題能力的培養。如:教學長方體、正方體體積之後,出示這樣一題:把一個棱長爲3釐米的正方體表面全部塗上紅色,然後將此紅色正方體切割成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小塊,一共可切多少塊?其中一面、兩面、三面有紅色的各爲幾塊?還有幾塊一面紅色也沒有的?由於學生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解答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這時,透過課件呈現“切割”、“ 旋轉”、“提取”等動態過程,使學生一目瞭然,這其間既發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利用故事,激發聯想

例如講“分數大小的比較”一課時,我說:“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這時老師播放一段自制的視頻動畫片段:“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天,天氣特別炎熱。師徒四人口渴難忍,讓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會,八戒抱着一個大西瓜回來了。孫悟空說:“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聽了不高興了。叫喊說:“西瓜是我找來的,不給我八分之一,也得給我五分之一。”悟空樂了,趕緊切了八分之一給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說:“我真傻,爲什麼比應得的還少呢?”聽完故事我說:“你們能告訴八戒這是爲什麼嗎?”這樣的匯入,既生動有趣,又蘊含着新知識。能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爲課堂教學成功鋪下基石。運用電教媒體,有利於向學生提供具體或半具體的學習材料,使學生獲得直接或間接的經驗,有助於他們的認識由具體到抽象。例如:教學《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時,在學生動手操作,用12個棱長爲1釐米的小正方體拼擺成各種不同的長方體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學生操作探究的結果,先用棱長是1釐米的正方體一個一個地擺成一行,再一行一行地擺成一層,最後一層一層地擺成各種不同形狀的長方體。這一過程使學生十分清晰地看到,拼成的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等於每行擺的個數(長所含的釐米數)、擺的行數(寬所含的釐米數)和擺的層數(高所含的釐米數)的乘積,進而抽象概括得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在這一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清晰有序的展示學生的操作過程,爲學生抽象概括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創造了條件,也使學生體驗到了實驗、觀察、抽象和概括等數學方法在探索規律、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作用,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和發展。

運用電教媒體,有利於學生的思維在“舊知識固定點——新舊知識連接點——新知識生長點”上有序展開,促進良好認知結構的形成。如教學“分數的意義”時,師可以設計兩組畫面。第一組認識一個數或一個計量單位的幾分之一、幾分之幾 ,再透過學具配以折折、擺擺、畫畫等實際操作,感知單位"1",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以及何爲“平均分”。 第二組認識由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的幾分之一、幾分之幾。如六個蘋果組成的整體、八面小旗組成的整體 ……透過幻燈在銀幕上依次顯示。於此同時教師邊引導邊板書,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回答教師在講解“分數的 意義”過程中所提出的有關問題透過直觀演示,學生對單位"1"、平均分、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等分數概念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 抽象概括,一個東西(一個蘋果、蛋糕)、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如一堆蘋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 羣羊、一隊小朋友……)都可看作單位"1"(同時銀幕不斷顯示這些畫面,加深對單位"1"的具體理解——單位 "1"小可小到比細胞還小,大可大到整個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後抽象爲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後 將抽象出來的各個本質屬性綜合起來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運用電教媒體,營造氛圍,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電教媒體寓聲、色、形於一體,具有神形兼備,聲情並茂的特點,能夠動態的展現學生所熟悉或感興趣的畫面。教學中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的這些特點,便能夠收到形聲結合與情景交融的綜合效果,使學生眼見其行,耳聞其聲,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積極性,爲數學知識的教學、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奠定積極的情感基礎。

運用電教媒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聯想。例如講“分數大小的比較”一課時,老師可播放一段自制的視頻動畫片段:“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天,天氣特別炎熱。師徒四人口渴難忍,讓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會,八戒抱着一個大西瓜回來了。孫悟空說:“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聽了不高興了。叫喊說:“西瓜是我找來的,不給我八分之一,也得給我五分之一。”悟空樂了,趕緊切了八分之一給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說:“我真傻,爲什麼比應得的還少呢?”聽完故事師可以問:“你們能告訴八戒這是爲什麼嗎?”這樣的匯入,既生動有趣,又蘊含着新知識。能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爲課堂教學成功鋪下基石。

在學生思維困惑處介入電教媒體,既有利於及時點撥和調控,也利於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如:教學長方體、正方體體積之後,出示這樣一題:把一個棱長爲3釐米的正方體表面全部塗上紅色,然後 將此紅色正方體切割成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小塊,一共可切多少塊?其中一面、兩面、三面有紅色的各爲 幾塊?還有幾塊一面紅色也沒有的?由於學生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解答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這時,透過投影在銀幕呈現“切割”、“ 旋轉”、“提取”等動態過程,使學生一目瞭然。

總之,電教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聲、光、色、形兼備,靜動結合等諸多優點,確有利於優化教學 效果,提高教學效益。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 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選取電教媒體的最佳作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