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管理模式比較研究論文

論文2.41W

[摘 要] 本文主要透視和比較美國和加拿大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監管體制、職責劃分,並分析了兩國間的註冊管理會計師(CMA)在資格要求、知識結構以及註冊管理會計師在職業界的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進而爲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鑑。

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管理模式比較研究論文

[關鍵詞] 註冊管理會計師;比較;行業監管;監管效率

一、引言

管理和成本會計是一個相對年輕的領域。 據記載,關於成本會計資訊的需求,最早是由一位英國企業管理人士於19世紀70年代在商務報告中提出來的。在北美洲,早期的成本會計系統是在19世紀下半葉從紡織行業和鐵路系統發展起來的。後來,鋼鐵製造業、洗滌劑行業、電影業、汽車業、菸草業以及麪粉業都採用了鐵路系統的成本會計系統,以適應他們自己組織的需要。直到20世紀20年代,今天的成本會計系統中的絕大部分才得以形成。

在一個組織內部,負責設計和運作成本會計系統的人員就是成本會計人員。在美國和加拿大,成本會計人員有一個職業化項目,那就是獲得註冊成本會計師(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s, CMA)資格。爲了成爲一名CMA,應試者必須透過專門考試,以後爲了保持資格還需要接受繼續教育和道德守則的約束。有些組織招聘會計人員要求有CMA資格,而大多數組織認爲,CMA資格是一個人具備成本會計原則和技術方面知識的一項有用標誌。CMA由註冊管理會計師協會管理,該協會隸屬於成本會計的職業組織——管理會計師協會(Institute Management Accountants in the USA; IMA; Society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in Canada; SMA)。

美國和加拿大的管理會計師協會是主要致力於倡導並推進管理會計在其國內及全球發展的組織,並且兩國的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的監管體制爲其行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本文重點比較分析美國和加拿大在註冊管理會計師(CMA)監管中存在的差異,進而爲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在中國快速健康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鑑。

二、兩國間在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監管中存在的差異

美國和加拿大在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監管中存在的差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註冊管理會計師的資格要求。美國CMA項目旨在培養專業從事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人才。對獲得CMA的資格要求包括兩個條件,一是教育要求:(1)獲得學院或大學認可的學士學位;(2)管理學研究生其入學測試 (GMAT)或研究生入學考試 (GRE)得分在50%以上的畢業生。二是工作經驗的要求:候選人必需有連續幾年在管理、財務會計管理的工作經驗,並在7年內透過考試,方能獲得註冊管理會計師的稱號。

加拿大CMA項目旨在培養企業高層管理人才(CFO和CEO)。對獲得CMA的資格要求包括四個條件,一是教育要求:獲得學院或大學認可的學士學位,並修完CMA教學大綱要求的11門主要課程。對完成大學認可的學士學位但沒修完CMA教學大綱要求的11門主要課程的候選人必需參加進階管理會計培訓班,並透過各門主要課程的考試。二是工作經驗的要求:候選人必需有連續兩年在管理或財務會計管理的工作經驗。三是必須透過全國的統考。候選人在滿足了上述兩個條件後,方能報名參加全國的CMA統考。四是透過CMA統考後,候選人必須參加爲時2年的企業戰略管理領袖人才培訓班,方能獲得註冊管理會計師的.稱號。

2。註冊管理會計師知識結構。CMA證書是一個財務管理綜合能力考覈的證書,考試涉及經濟、金融、管理、會計等多方面內容,考試主要以基礎知識、實用知識爲主,知識覆蓋面很廣,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

美國對CMA的從業人員知識結構要求包括財務分析、預算編制、管理資訊系統分析、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政府監管、金融、產業、管理諮詢、科研、教學等方面。全國統一考試的內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企業行業分析(PART—1 Business Analysis);第二部分:管理會計與報告(PART—2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第三部分:企業戰略管理(PART—3 Strategic Management);第四部分:管理標準與實務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PART—4 Business Application)。

加拿大對CMA的從業人員知識結構要求包括管理會計、公司財務、經營管理、資訊技術、企業戰略管理、國際商務、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戰略管理、財務會計、稅收與稅制以及內部控制等。全國統一考試的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客觀題(Multiple—choice),涵蓋以上11個方面的主要內容;第二部分是綜合案例分析題(comprehensive case),運用管理會計、經營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等知識,就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分析,並撰寫分析報告。

3。 註冊管理會計師職業界的作用。美國的註冊管理會計師協會是全球最重要的組織,致力於提高管理和財務會計專業理論與實務,以發展的眼光爲企業提供管理和財務會計專業人才,促進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的發展,透過驗證、研究和實踐發展,教育、倡導最高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爲,以提高註冊管理會計師的業績。美國的註冊管理會計師們是企業內部的建設者,他們的主要作用包括設計、實施內部管理制度,有效地支援決策;支援企業計劃、控制及企業創造價值的行動;並直接支援企業的戰略目標和財務管理及管理會計專業的發展。

美國的註冊管理會計師負責公司的經營和財務管理,需要強有力的專業成就、追求卓越的決心,體現了很高的道德標準。隨着管理會計標準和發展趨勢的變化,企業的註冊管理會計師將會以其全面掌握的豐富知識和業務直接相關的戰略管理、技能素質及業務能力來實施知識決策,併成爲支援、規劃、控制企業增值業務的經營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加拿大註冊管理會計師協會是以不斷髮展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優化企業的業績、塑造註冊管理會計師的戰略領導能力爲己任。加拿大註冊管理會計師們在北美企業中的主要作用是從企業創新的戰略角度出發,將企業的戰略管理與全球市場進行整合,以培養企業財務戰略及戰略管理的卓越領導者。

三、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加入WTO後,中國與國際金融體系全面接軌,急需大批熟悉國際競爭規則和高層企業管理的人才(CFO& CEO)。各類金融機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經濟管理部門,以及教研、諮詢、統計、資訊系統等不但對該類人才需求強烈,而且數量與日俱增。這類人才將長期處於短缺狀態。

目前,我國缺少真正的CFO。在西方發達國家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中,CFO是CEO的助手,接受CEO的委託,全盤管理企業的財務、會計事務,是企業與投資人的溝通者,負責財務、會計、投資、融資、法律等相關事務,其主要職責是將企業經營情況的財務報告傳達給投資人,讓投資人瞭解企業的實際執行情況。

從以上對比分析得知,北美的註冊管理會計師是企業高層管理人才的後備人力資源。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大批量的CFO和CEO,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培養註冊管理會計師CMA的專門模式。美國和加拿大的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監管模式是採用行業自律,即在變革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變革,以不斷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爲適應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我們應加速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培養註冊管理會計師CMA的專門模式。註冊管理會計師行業監管模式包括:(1)註冊管理會計師的資格要求;(2)註冊管理會計師知識結構以及考試方法;(3)註冊管理會計師職業界的作用等方面應做好中國註冊管理會計師CMA發展的長遠規劃,實施國際發展戰略、人才戰略,加強職業道德,實現多角度經營和規模經營,積極應對電子化潮流。這一切都是入世後中國註冊管理會計師CMA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Hanson,K。 O, Unavoidable Ethical Dilemmas in a Business Career,Stanford University, 1995。

[2]Beren beim,CorporateEthics Practices, New York: The conference Board,1992。

[3]Irving,B。, and L, Liudsay,Corporate Ethics and the Controller,CMA Magazine, Dec。/Jan。 1994。

[4]Leung, P。, and B。j。 Cooper, Ethical Dilemmas in Ac—countancy Practice,The Australian Accountant, May 1995。

[5]Hugues Boisvert,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challenges, The management magazine, Feb。2006。

[6]Artie Ng, and Anthony Tam, Global View Technology transfer in Asia,The Management magazine, Feb。 2006。

[7]Robert Colman, Bridging academia and application, the Management Magazine, Dec。 2006。

[8]Eric Krell, Business continuity: creating a framework for success, the Management Magazine, Dec。 2006。

[9]李長愛。政府行政監管與行業自律監管的協調發展[J]。審計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