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藝術設計中的知識教育與行爲教育反思的論文

論文1.28W

面對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的態勢,社會迫切需要我們設計藝術教育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才華橫溢、出類拔箤的優秀人才,他們既是時代發展的參與者,同時又肩負着爲社會發展創造財富的歷史使命。同時,我們的藝術設計教育也存在着一些問題,一是急功近利;二是傳統型教育仍處於主導地位,直至高校的教育行爲仍是毒瘤難盡。

藝術設計中的知識教育與行爲教育反思的論文

教育從根本上進正處於兩種教育學基本趨向的鬥爭和爭論中,一種是目前仍存在的傳統型教育,我們稱之爲“知識教育”,主要目的是爲了學校的考試,老師不斷地傳授各種應試的知識與技巧;另一種是面向生活而生髮的現代教育,這種教育是以受教育者個人和生活爲主要內容。這種形態的教育方式與前者截然不同,故我們稱其爲“行爲教育”。

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這二者之間的藝術教育特點。

一、知識教育的特點

1.記憶型和被動重複型,學生僅限於記憶和重複講給他們的東西。

2.權威性教條式。教師是在把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學生,而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

3.封閉型和終結型的,教師提供的知識被認爲是完整的,已成定論的,這就限制和剝奪了學生的創造性。

二、行爲教育的特點

1.教育集中在學生和他們與自己班組的關係上。

2.以尊重、承認和愛護受教育者爲基本態度。

3.把學校搞活,使學校與生活聯繫起來,實行兩種方向的開放,即把學校帶向生活,反生活引入學校。

4.學校應是一個準備未來新興的創造性生活的場所(與之相對的是傳統學校的那種過去的知識的堆積和僵化)。

5.另一個主要方面是活動,但主要是由學生們發起的自發性並加以引導的活動,而不是傳統學校裏那種被動的、僵化的和令人打瞌睡的活動。

6.要有自發創造性,而不是墨守成規、僵硬死板和教育者的獨斷專行。要有創新的自由,有表達和選擇創意的自由。

7.對人的教育面向集體,面向社會,以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共處,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提倡有益於社會進步的行爲。

行爲教育的真諦在於:教是爲了不教,不是教學生學會,而是教學生會學,不是對門類或學科進行各種局部的、孤立的教育,而是透過一種可以調動、拓展和發揮其全部能力的生活和活動制度,對人進行全面培養,旨在爲一種更高質量的生活而實行教育。因此,如何全面檢閱在大學四年的學習成果,並將相對獨立的門類學科和各種專題設計的多領域教育進行系統、整體的綜合能力考察的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

現代基本進入了視覺識別時代,或者說是讀圖時代,那麼設計藝術的設計手段也必然藉助電腦設計軟件進行設計。我們開設這些軟件課程的學習,如果是以”知識教育”爲教學手段,那我們的學生勢必變得不堪。那就是大量機械化生產的需求使設計人員製造的產品數量在增加,其質量根本得不到保證,魚龍混雜、劣質設計及抄襲設計成爲優秀設計的絆腳石。手工工作過分的簡單化,使人類對自己靈巧的雙手的創造力失去自信,過於機械和重複的工作也使得設計人員產生惰性思維,頭腦創造力完全受到抑制。反之,若是積極發揚自我個性,鼓勵其開拓創新,其意義斷然不同。故而,必須徹底改變藝術設計教育的觀念,徹底打破傳統型“知識教育”,並長期依賴於電腦軟件爲主的學習方法;我們也必須以提高學生藝術鑑賞力和繪畫技能爲主要目的的教學體系,建立起以各種基本表現語言爲基礎,以提高形象思維和創造力爲手段,提高全民設計意識和設計水平爲目的的教學體系。藝術設計教育的意義在於:透過設計與生活,設計與文明、設計與科學技術、設計與審美的學習;透過想像力、創造力與形象思維的訓練;透過各種設計語言的學習和掌握,從而提高全民族設計意識和創造力。只有這樣,藝術設計教育的進步纔是實質意義上的進步,纔是真正適應現代化的教育模式。因爲,當今中國急需的是提高全民設計和實用美術的水平,而不是隻會操作電腦的“機器人”或者是那種孤芳自賞、談雲吐霧的.“藝術家”。

面對國家對設計藝術事業發展的需求,要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新人才,首先就要轉變原有的人才模式,更新教育觀念。從設計藝術的人才模式來說,就要把現在比較單一的注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轉變爲進行知識、能力和全面素質的教育,把專業知識教育與行爲教育結合起來,即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的教育,增強其適應社會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厚基礎、寬知識、能力強、素質全面的人才培養模式。爲此,要進一步強化現代教育的意識。社會進步,要求人才的素質全面提高;市場經濟,要求人才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人有更高的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高科技的興起,要求人才具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基礎和掌握現代技術的能力;加強與國際接軌,要求人才對世界文化有更深入瞭解和批判吸收的能力。總之,教育要爲現代化服務,教育思想首先必須現代化。

其實,從宏觀上教育應是一種社會行爲,不能僅僅是一種經濟操作,即使是設計教育這樣的,與社會生產與經濟有密切關聯的教育領域,教育也仍然應以文化傳承目標爲第一責任,只有把設計藝術教育的本質思考與人類對於“設計”的社會價值與文化價值思考的大主題結合起來,才能從中真正求得面對當代藝術教育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