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語文教師的文化批判力論文

論文2.94W

 關鍵詞:語文教師 文化 文化批判力

語文教師的文化批判力論文

摘要:語文教育要完成自己的文化使命,客觀上需要語文教師審視作爲教師的文化能力,本文從“面對作爲經典文化代表的文字”“面對大衆文化場域的學生亞文化”、“面對時代的轉型”三個方面,論語文教師的文化批判力如何成爲一種使命式的必須。

一、面對作爲經典文化代表的文字

進人教材的文字可以看成是主流文化、經典文化的代表,可是爲什麼對同樣的教材同一篇課文,不同的教師之間卻有高下之分?語文教學爲什麼常常讓人覺得不如人意?爲了讓自己的課堂看起來生動豐富,不少教師是想了許多方法來掩蓋自己的不足:講故事、表揚、多媒體、討論……對於這些“手段”,低年級學生是很感興趣的,可是到了高年級,尤其是進人中學高中階段,這種方法明顯將會失去效力。究其原因,我們便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欠缺文化批判力。

一個語文教師,首要的能力就是解讀教材文字的能力,從而可以對文章進行深度的探索,再站在一個較高的視界上對教材進行深層的挖掘,然後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恰當的引導學生深人解讀和思考文字、生成對話、構建學生的闡釋式閱讀而不是複述式閱讀。有許多教學高手的課堂上不見得有多少這樣的“手段”,但是學生往往念念不忘,這是因爲在他們的課堂上可以感受對於多元文化的寬容接受及理性批判力,以及隨之而來的心靈的震動。

《人民教育》2004年第13一14期合刊推出了一組新課程優秀課,其中浙江的幹國祥老師從“敬畏生命”角度來解讀《斑羚飛渡》,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幹老師豐富的學識、深刻的思考、獨到的設計。、他是這樣做教材分析的:“《斑羚飛渡》在課堂教學中一直被誤讀着。……我們或是把它當成了真實的散文,引導學生學習並不存在於現實的老斑羚的犧牲精神,更有甚者,引導學生狠鬥私念一閃間,透過與斑羚對比,進而批判人類面臨災難時的膽怯與儲存自己的私念。或是把課堂的精力放在對文字不真實的批評,最後得出此文虛假的結論··一旨在還原它的寓意:面臨災難時人類作何種選擇?以及提升此文未能很好把握的一個要點:災難中的個體生命的尊嚴與意義。”對於語文教師來說,如果沒有一點獨立的精神以及對文化的判斷力,他就不會對教材的解讀的合理性做一點點懷疑,以爲文字的解讀都是天經地義的,只要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完成工作就行了。幹老師沒有按照傳統的對於這篇課文的解讀來設計自己的教學,而是沉浸在文字本身傳遞出來的精神內涵中,並努力把這種精神貫穿在整個課堂中。

學者謝泳說:“語文教學,有它自己的特點,這是沒有問題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它自己的特性。但語文教學肯定不是一種以技術見長的學科,這是不成問題的,它不同於數理化的地方,就在於它的內容是有精神意義的,而這一點,現在卻爲我們許多從事語文教學的人所忽視。幹老師從我們在生活中的一個兩難選擇故事切人,但並沒有糾結於對於答案的追尋,而是作爲引發學生思考的把手。在學生對文字已經有了整體感之後,教師很快的把學生從文字中引向討論。由三個精心選擇的材料來思考面臨災難是作爲羣體的人類的抉擇,再引人電影《泰坦尼克號》片段展開在災難中每一個作爲個體的生命抉擇。對於個體生命的解讀是深人而深度的,每個個體都有生存的權力,任何在災難中產生的恐懼以及猶豫都是正常的情感,從而使文字的解讀上升到了敬畏生命的哲學高度,也挖掘出了文字的精神意義。“水之積也不厚,其載大舟也無力”,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深切的文化批判力,做什麼都是膚淺的,是不能進行有深度有厚度的課堂教學的。

二、面對大衆文化場域的學生亞文化

在當代大衆文化形成場域的狀態下,學生亞文化的主體性表達對教師的固有文化帶來了強大的衝擊。學生的亞文化是一種世俗的、當下的、不斷更新變化的文化,教師的知識結構表現出來的某種程度上的老化,與當下學生的`現實生活是有距離的,在這二者之間的“交往”和“對話”中,教師不得不面對自己感到陌生的文化。在相互影響中教師應該表現出一種自適性,不斷改進自己的文化結構,甚至是自己的認知圖式,這也是教師文化敏感度的一個體現。 當下,學生對於時尚、流行的推崇,以及審美化的泛化,審美進人大衆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大衆文化在學生中的受歡迎,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經典文化職能的有限性,並以其開放性、即時性對經典文化產生了彌補作用。傳統美學的審美標準—超功利、無厲害,在現今已經表現出不適,青少年越來越看重現實的、功利的、物質的目標,理想主義的、純精神性的終極目標雖然不是被絕然摒棄,但它在學生中的地位較之以往,大爲減小。所以在直面學生亞文化的時候,教師應該有一種理解的心態。對此,葉瀾教授曾作過精闢分析,她說:“非主流文化只要是健康的,甚至是高品位的,就會爲學生提供扮演多種不同角色,承擔不同的義務,與不同類型、層次的人交流,從事各種尤其是自己感興趣的非正式規定的文化活動的機會。這對他們的智慧、才幹、情趣、社會活動和適應能力都是一種鍛鍊,也可以從多方面發現自己的潛能,選擇發展的方向和增強發展的信心。

此外,當學生對文化的認同感缺乏理性的辨別時,教師還應該對此類文化有正確的認識,並能夠透過表象發掘其內在的本質。比如,曾經紅極一時的“超級女聲”體現出了原蘇聯學者巴赫金的“狂歡”理論。歐洲的狂歡節民俗是以酒神祟拜爲核心不斷演變的文化現象。在狂歡節期間人們戴上面具便隱去了自己的身份,可以縱情歡樂,放縱自己的原始本能。無等級性、宣泄性、顛覆性與大衆性是“狂歡”文化的幾個關鍵詞。它們背後共同的核心詞語是笑,即歡樂。這種“狂歡”式的文化,實際上,已形成一種世界性潮流。中國這幾年笑星走紅也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趙本山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有我們傳統理念中的美的影子嗎?其實是一個字:醜。而丑角正是表演藝術的一個行當。“醜”而經得起“審”,就成爲藝術中別樣的美了。大衆文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生活背景,也給我們的文化批判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具有文化批判力。

三、面對時代的轉型

從宏觀角度說,“即將來臨的世紀被認作是這樣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中,遍天下的所有個人和公共機構將不僅把追求知識視爲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手段,而且也視爲目的本身……這意味着我們對教師期待更高,要求更嚴,因爲這一設想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只有教師才能在智力、情感、精神和人格等各個方面全面培養和塑造學生,語文課程作爲承載太多文化內涵、精神意義的學科,應是知性的、理性的、詩意的、人性的、精神的!它帶給人的力量應是內部發出的,而不是表面的。

語文教師一方面要使學生擁有適應社會的知識與能力,另一方面,在如今這樣一個大部分現代人正在努力追逐物質的時代,應該更加關注人的價值和意義、精神的獨立、文化的傳承,我們要培養的不是技術的人,而是有着豐富情感的人,是懂得生活的意義與價值的真正的人,這也是符合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倡導的“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教育要求。“現代教育歸根到底就是‘生存教育’(Edu—canonforsurviving),而不是‘存在的教育’(Educa—tionforbeing)。這種生存教育給予了人們以生存的意識和能力,卻沒有給予人們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據;給予了人們對於自己和人類文明盲目的樂觀,卻沒有給予人們清醒的頭腦。其結果是,在教育的作用下,現代人擁有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卻越來越對生存的必要性發生懷疑。這種懷疑使得現代人的生活充滿了無聊、空虛、寂寞和無意義感,從根本上威脅到人生的幸福與人類文明的進步。如果我們能夠從教材文字中感受到睿智、幽默、真實、灑脫……能夠時時靜聽心靈的獨語,能夠性情的關照生活着的社會與時代,那麼,我們即存在於當下,而這更是對教師的文化理解力、批判力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