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通用15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爲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通用15篇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1

 一、不等式的性質

1.兩個實數a與b之間的大小關係

2.不等式的性質

(4) (乘法單調性)

3.絕對值不等式的性質

(2)如果a>0,那麼

(3)|ab|=|a||b|.

(5)|a|-|b|≤|a±b|≤|a|+|b|.

(6)|a1+a2+……+an|≤|a1|+|a2|+……+|an|.

二、不等式的證明

1.不等式證明的依據

(2)不等式的性質(略)

(3)重要不等式:①|a|≥0;a2≥0;(a-b)2≥0(a、b∈R)

②a2+b2≥2ab(a、b∈R,當且僅當a=b時取“=”號)

2.不等式的證明方法

(1)比較法:要證明a>b(a<b),只要證明a-b>0(a-b<0),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比較法.

用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步驟是:作差——變形——判斷符號.

(2)綜合法:從已知條件出發,依據不等式的性質和已證明過的不等式,推匯出所要證明的不等式成立,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綜合法.

(3)分析法:從欲證的不等式出發,逐步分析使這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條件,直到所需條件已判斷爲正確時,從而斷定原不等式成立,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分析法.

證明不等式除以上三種基本方法外,還有反證法、數學歸納法等.

 三、解不等式

1.解不等式問題的分類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可以化爲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不等式.

①解一元高次不等式;

②解分式不等式;

③解無理不等式;

④解指數不等式;

⑤解對數不等式;

⑥解帶絕對值的不等式;

⑦解不等式組.

2.解不等式時應特別注意下列幾點:

(1)正確應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2)正確應用冪函數、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增、減性.

(3)注意代數式中未知數的取值範圍.

3.不等式的同解性

(5)|f(x)|<g(x)與-g(x)<f(x)<g(x)同解.(g(x)>0)

(6)|f(x)|>g(x)①與f(x)>g(x)或f(x)<-g(x)(其中g(x)≥0)同解;②與g(x)<0同解.

(9)當a>1時,af(x)>ag(x)與f(x)>g(x)同解,當0<a<1時,af(x)>ag(x)與f(x)<g(x)同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2

(一)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在中,、、分別爲角、、的對邊,,則有

(爲的外接圓的半徑)

2、正弦定理的變形公式:①,,;

②,,;③;

3、三角形面積公式:.

4、餘弦定理:在中,有,推論:

(二)數列:

1.數列的有關概念:

(1)數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數。數列是有序的。數列是定義在自然數N_它的有限子集{1,2,3,…,n}上的函數。

(2)通項公式:數列的第n項an與n之間的函數關係用一個公式來表示,這個公式即是該數列的通項公式。如:。

(3)遞推公式:已知數列{an}的第1項(或前幾項),且任一項an與他的前一項an-1(或前幾項)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這個公式即是該數列的遞推公式。

如:。

2.數列的表示方法:

(1)列舉法:如1,3,5,7,9,…(2)圖象法:用(n,an)孤立點表示。

(3)解析法:用通項公式表示。(4)遞推法:用遞推公式表示。

3.數列的分類:

4.數列{an}及前n項和之間的關係: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3

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積公式:S=a2/2,S=ch/2=c2/4(其中a爲直角邊,c爲斜邊,h爲斜邊上的高)。

面積公式

若假設等腰直角三角形兩腰分別爲a,b,底爲c,則可得其面積:

S=ab/2。

且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質可知:底邊c上的高h=c/2,則三角面積可表示爲:

S=ch/2=c2/4。

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具有所有三角形的性質:穩定性,兩直角邊相等直角邊夾一直角銳角45°,斜邊上中線角平分線垂線三線合一。

反正弦函數的導數:正弦函數y=sinx在[-π/2,π/2]上的反函數,叫做反正弦函數。記作arcsinx,表示一個正弦值爲x的角,該角的範圍在[-π/2,π/2]區間內。定義域[-1,1],值域[-π/2,π/2]。

反函數求導方法

若F(X),G(X)互爲反函數,

則:F'(X)_'(X)=1

E.G.:y=arcsin_siny

y'_'=1(arcsinx)'_siny)'=1

y'=1/(siny)'=1/(cosy)=1/根號(1-sin^2y)=1/根號(1-x^2)

其餘依此類推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4

一、直線與圓:

1、直線的傾斜角的範圍是

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對於一條與軸相交的直線,如果把軸繞着交點按逆時針方向轉到和直線重合時所轉的最小正角記爲,就叫做直線的傾斜角。當直線與軸重合或平行時,規定傾斜角爲0;

2、斜率:已知直線的傾斜角爲α,且α≠90°,則斜率k=tanα。

過兩點(x1,y1),(x2,y2)的直線的斜率k=(y2-y1)/(x2-x1),另外切線的斜率用求導的方法。

3、直線方程:⑴點斜式:直線過點斜率爲,則直線方程爲,

⑵斜截式:直線在軸上的截距爲和斜率,則直線方程爲

4、,①∥,;②。

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係:

(1)平行A1/A2=B1/B2注意檢驗(2)垂直A1A2+B1B2=0

5、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兩條平行線與的距離是

6、圓的標準方程:。⑵圓的一般方程:

注意能將標準方程化爲一般方程

7、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一定有兩條,如果只求出了一條,那麼另外一條就是與軸垂直的直線。

8、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通常轉化爲圓心距與半徑的關係,或者利用垂徑定理,構造直角三角形解決弦長問題。①相離②相切③相交

9、解決直線與圓的關係問題時,要充分發揮圓的平面幾何性質的作用(如半徑、半弦長、弦心距構成直角三角形)直線與圓相交所得弦長

二、圓錐曲線方程:

1、橢圓:①方程(a>b>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PF1|+|PF2|=2a>2c;③e=④長軸長爲2a,短軸長爲2b,焦距爲2c;a2=b2+c2;

2、雙曲線:①方程(a,b>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PF1|-|PF2||=2a<2c;③e=;④實軸長爲2a,虛軸長爲2b,焦距爲2c;漸進線或c2=a2+b2

3、拋物線:①方程y2=2px注意還有三個,能區別開口方向;②定義:|PF|=d焦點F(,0),準線x=-;③焦半徑;焦點弦=x1+x2+p;

4、直線被圓錐曲線截得的弦長公式:

5、注意解析幾何與向量結合問題:1、,。(1);(2)。

2、數量積的定義: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和b,它們的夾角爲θ,則數量|a||b|cosθ叫做a與b的數量積,記作a·b,即

3、模的計算:|a|=。算模可以先算向量的平方

4、向量的運算過程中完全平方公式等照樣適用:

三、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

1、學會三視圖的分析:

2、斜二測畫法應注意的地方:

(1)在已知圖形中取互相垂直的軸Ox、Oy。畫直觀圖時,把它畫成對應軸o'x'、o'y'、使∠x'o'y'=45°(或135°);(2)平行於x軸的線段長不變,平行於y軸的線段長減半。(3)直觀圖中的45度原圖中就是90度,直觀圖中的90度原圖一定不是90度。

3、表(側)面積與體積公式:

⑴柱體:①表面積:S=S側+2S底;②側面積:S側=;③體積:V=S底h

⑵錐體:①表面積:S=S側+S底;②側面積:S側=;③體積:V=S底h:

⑶臺體①表面積:S=S側+S上底S下底②側面積:S側=

⑷球體:①表面積:S=;②體積:V=

4、位置關係的證明(主要方法):注意立體幾何證明的書寫

(1)直線與平面平行:①線線平行線面平行;②面面平行線面平行。

(2)平面與平面平行:①線面平行面面平行。

(3)垂直問題:線線垂直線面垂直面面垂直。核心是線面垂直:垂直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

5、求角:(步驟——Ⅰ。找或作角;Ⅱ。求角)

⑴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求法:平移法:平移直線,構造三角形;

⑵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直線與射影所成的角

四、導數:導數的意義-導數公式-導數應用(極值最值問題、曲線切線問題)

1、導數的定義:在點處的導數記作。

2、導數的幾何物理意義:曲線在點處切線的斜率

①k=f/(x0)表示過曲線y=f(x)上P(x0,f(x0))切線斜率。V=s/(t)表示即時速度。a=v/(t)表示加速度。

3、常見函數的導數公式:①;②;③;

⑤;⑥;⑦;⑧。

4、導數的四則運算法則:

5、導數的應用:

(1)利用導數判斷函數的單調性:設函數在某個區間內可導,如果,那麼爲增函數;如果,那麼爲減函數;

注意:如果已知爲減函數求字母取值範圍,那麼不等式恆成立。

(2)求極值的步驟:

①求導數;

②求方程的根;

③列表:檢驗在方程根的左右的符號,如果左正右負,那麼函數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大值;如果左負右正,那麼函數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小值;

(3)求可導函數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步驟:

ⅰ求的根;ⅱ把根與區間端點函數值比較,最大的爲最大值,最小的是最小值。

五、常用邏輯用語:

1、四種命題:

⑴原命題:若p則q;⑵逆命題:若q則p;⑶否命題:若p則q;⑷逆否命題:若q則p

注:1、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等價;逆命題與否命題等價。判斷命題真假時注意轉化。

2、注意命題的否定與否命題的區別:命題否定形式是;否命題是。命題“或”的否定是“且”;“且”的否定是“或”。

3、邏輯聯結詞:

⑴且(and):命題形式pq;pqpqpqp

⑵或(or):命題形式pq;真真真真假

⑶非(not):命題形式p。真假假真假

假真假真真

假假假假真

“或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

“且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

“非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真一假”

4、充要條件

由條件可推出結論,條件是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由結論可推出條件,則條件是結論成立的必要條件。

5、全稱命題與特稱命題:

短語“所有”在陳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全體,邏輯中通常叫做全稱量詞,並用符號表示。含有全體量詞的命題,叫做全稱命題。

短語“有一個”或“有些”或“至少有一個”在陳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個體或部分,邏輯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詞,並用符號表示,含有存在量詞的命題,叫做存在性命題。

全稱命題p:;全稱命題p的否定p:。

特稱命題p:;特稱命題p的否定p: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5

分層抽樣

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某種特徵或標誌(性別、年齡等)劃分成若干類型或層次,然後再在各個類型或層次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用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後,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體的樣本。

兩種方法

1.先以分層變量將總體劃分爲若干層,再按照各層在總體中的比例從各層中抽取。

2.先以分層變量將總體劃分爲若干層,再將各層中的元素按分層的順序整齊排列,最後用系統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

2.分層抽樣是把異質性較強的總體分成一個個同質性較強的子總體,再抽取不同的子總體中的樣本分別代表該子總體,所有的樣本進而代表總體。

分層標準

(1)以調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變量或相關的變量作爲分層的標準。

(2)以保證各層內部同質性強、各層之間異質性強、突出總體內在結構的變量作爲分層變量。

(3)以那些有明顯分層區分的變量作爲分層變量。

分層的比例問題

(1)按比例分層抽樣:根據各種類型或層次中的單位數目佔總體單位數目的比重來抽取子樣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層抽樣:有的層次在總體中的比重太小,其樣本量就會非常少,此時採用該方法,主要是便於對不同層次的子總體進行專門研究或進行相互比較。如果要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時,則需要先對各層的數據資料進行加權處理,調整樣本中各層的比例,使數據恢復到總體中各層實際的比例結構。

(1)定義:

對於函數y=f(x)(x∈D),把使f(x)=0成立的實數x叫做函數y=f(x)(x∈D)的零點。

(2)函數的零點與相應方程的根、函數的圖象與x軸交點間的關係:

方程f(x)=0有實數根?函數y=f(x)的圖象與x軸有交點?函數y=f(x)有零點。

(3)函數零點的判定(零點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數y=f(x)在區間[a,b]上的圖象是連續不斷的一條曲線,並且有f(a)·f(b)<0,那麼,函數y=f(x)在區間(a,b)內有零點,即存在c∈(a,b),使得f(c)=0,這個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二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與零點的關係

三二分法

對於在區間[a,b]上連續不斷且f(a)·f(b)<0的函數y=f(x),透過不斷地把函數f(x)的零點所在的區間一分爲二,使區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進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1、函數的零點不是點:

函數y=f(x)的零點就是方程f(x)=0的實數根,也就是函數y=f(x)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座標,所以函數的零點是一個數,而不是一個點.在寫函數零點時,所寫的一定是一個數字,而不是一個座標。

2、對函數零點存在的判斷中,必須強調:

(1)、f(x)在[a,b]上連續;

(2)、f(a)·f(b)<0;

(3)、在(a,b)內存在零點。

這是零點存在的一個充分條件,但不必要。

3、對於定義域內連續不斷的函數,其相鄰兩個零點之間的所有函數值保持同號。

利用函數零點的存在性定理判斷零點所在的區間時,首先看函數y=f(x)在區間[a,b]上的圖象是否連續不斷,再看是否有f(a)·f(b)<0.若有,則函數y=f(x)在區間(a,b)內必有零點。

四判斷函數零點個數的常用方法

1、解方程法:

令f(x)=0,如果能求出解,則有幾個解就有幾個零點。

2、零點存在性定理法:

利用定理不僅要判斷函數在區間[a,b]上是連續不斷的曲線,且f(a)·f(b)<0,還必須結合函數的圖象與性質(如單調性、奇偶性、週期性、對稱性)才能確定函數有多少個零點。

3、數形結合法:

轉化爲兩個函數的圖象的交點個數問題.先畫出兩個函數的圖象,看其交點的個數,其中交點的個數,就是函數零點的個數。

已知函數有零點(方程有根)求參數取值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根據題設條件構建關於參數的不等式,再透過解不等式確定參數範圍。

2、分離參數法:

先將參數分離,轉化成求函數值域問題加以解決。

3、數形結合法:

先對解析式變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座標系中,畫出函數的圖象,然後數形結合求解。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6

 考點一: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基本定理

【內容解讀】瞭解向量的實際背景,掌握向量、零向量、平行向量、共線向量、單位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理解向量的幾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注意對向量概念的理解,向量是可以自由移動的,平移後所得向量與原向量相同;兩個向量無法比較大小,它們的模可比較大小。

考點二:向量的運算

【內容解讀】向量的運算要求掌握向量的加減法運算,會用平行四邊形法則、三角形法則進行向量的加減運算;掌握實數與向量的積運算,理解兩個向量共線的含義,會判斷兩個向量的平行關係;掌握向量的數量積的運算,體會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與向量投影的關係,並理解其幾何意義,掌握數量積的座標表達式,會進行平面向量積的運算,能運用數量積表示兩個向量的夾角,會用向量積判斷兩個平面向量的垂直關係。

【命題規律】命題形式主要以選擇、填空題型出現,難度不大,考查重點爲模和向量夾角的定義、夾角公式、向量的座標運算,有時也會與其它內容相結合。

 考點三:定比分點

【內容解讀】掌握線段的定比分點和中點座標公式,並能熟練應用,求點分有向線段所成比時,可藉助圖形來幫助理解。

【命題規律】重點考查定義和公式,主要以選擇題或填空題型出現,難度一般。由於向量應用的廣泛性,經常也會與三角函數,解析幾何一併考查,若出現在解答題中,難度以中檔題爲主,偶爾也以難度略高的題目。

 考點四:向量與三角函數的綜合問題

【內容解讀】向量與三角函數的綜合問題是高考經常出現的問題,考查了向量的知識,三角函數的知識,達到了高考中試題的覆蓋面的要求。

【命題規律】命題以三角函數作爲座標,以向量的座標運算或向量與解三角形的內容相結合,也有向量與三角函數圖象平移結合的問題,屬中檔偏易題。

考點五:平面向量與函數問題的交匯

【內容解讀】平面向量與函數交匯的問題,主要是向量與二次函數結合的問題爲主,要注意自變量的取值範圍。

【命題規律】命題多以解答題爲主,屬中檔題。

 考點六:平面向量在平面幾何中的應用

【內容解讀】向量的座標表示實際上就是向量的代數表示.在引入向量的座標表示後,使向量之間的運算代數化,這樣就可以將“形”和“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此,許多平面幾何問題中較難解決的問題,都可以轉化爲大家熟悉的代數運算的論證.也就是把平面幾何圖形放到適當的座標系中,賦予幾何圖形有關點與平面向量具體的座標,這樣將有關平面幾何問題轉化爲相應的代數運算和向量運算,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命題規律】命題多以解答題爲主,屬中等偏難的試題。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7

第一章:解三角形。掌握正弦餘弦公式及其變式和推論和三角面積公式即可。

第二章:數列。考試必考。等差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前n項和及一些性質。這一章屬於學起來很容易,但做題卻不會做的類型。考試題中,一般都是要求通項公式、前n項和,所以拿到題目之後要帶有目的的去推導。

第三章:不等式。這一章一般用線性規劃的形式來考察。這種題一般是和實際問題聯繫的,所以要會讀題,從題中找不等式,畫出線性規劃圖。然後再根據實際問題的限制要求求最值。

選修中的簡單邏輯用語、圓錐曲線和導數:邏輯用語只要弄懂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到底指的是前者還是後者,四種命題的真假性關係,邏輯連接詞,及否命題和命題的否定的區別,考試一般會用選擇題考這一知識點,難度不大;圓錐曲線一般作爲考試的壓軸題出現。而且有多問,一般第一問較簡單,是求曲線方程,只要記住圓錐曲線的表達式難度就不大。後面兩到三問難打一般會很大,而且較費時間。所以不建議做。

這一章屬於學的比較難,考試也比較難,但是考試要求不高的內容;導數,導數公式、運算法則、用導數求極值和最值的方法。一般會考察用導數求最值,會用導數公式就難度不大。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8

一、集合、簡易邏輯(14課時,8個)

1.集合;2.子集;3.補集;4.交集;5.並集;6.邏輯連結詞;7.四種命題;8.充要條件。

二、函數(30課時,12個)

1.映射;2.函數;3.函數的單調性;4.反函數;5.互爲反函數的函數圖象間的關係;6.指數概念的擴充;7.有理指數冪的運算;8.指數函數;9.對數;10.對數的運算性質;11.對數函數.12.函數的應用舉例。

三、數列(12課時,5個)

1.數列;2.等差數列及其通項公式;3.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4.等比數列及其通頂公式;5.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

四、三角函數(46課時,17個)

1.角的概念的推廣;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數;4.單位圓中的三角函數線;5.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式;6.正弦、餘弦的誘導公式;7.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8.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9.正弦函數、餘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10.周期函數;11.函數的奇偶性;12.函數的圖象;13.正切函數的圖象和性質;14.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15.正弦定理;16.餘弦定理;17.斜三角形解法舉例。

五、平面向量(12課時,8個)

1.向量;2.向量的加法與減法;3.實數與向量的積;4.平面向量的座標表示;5.線段的定比分點;6.平面向量的數量積;7.平面兩點間的距離;8.平移。

六、不等式(22課時,5個)

1.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不等式的證明;4.不等式的解法;5.含絕對值的不等式。

七、直線和圓的方程(22課時,12個)

1.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2.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和兩點式;3.直線方程的一般式;4.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條件;5.兩條直線的交角;6.點到直線的距離;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區域;8.簡單線性規劃問題;9.曲線與方程的概念;10.由已知條件列出曲線方程;11.圓的標準方程和一般方程;12.圓的參數方程。

八、圓錐曲線(18課時,7個)

1.橢圓及其標準方程;2.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3.橢圓的參數方程;4.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5.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6.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7.拋物線的簡單幾何性質。

九、直線、平面、簡單何體(36課時,28個)

1.平面及基本性質;2.平面圖形直觀圖的畫法;3.平面直線;4.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5.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與性質;6.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7.兩個平面的位置關係;8.空間向量及其加法、減法與數乘;9.空間向量的座標表示;10.空間向量的數量積;11.直線的方向向量;12.異面直線所成的角;13.異面直線的公垂線;14.異面直線的距離;15.直線和平面垂直的性質;16.平面的法向量;17.點到平面的距離;18.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19.向量在平面內的射影;20.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21.平行平面間的距離;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23.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24.多面體;25.棱柱;26.棱錐;27.正多面體;28.球。

十、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18課時,8個)

1.分類計數原理與分步計數原理;2.排列;3.排列數公式;4.組合;5.組合數公式;6.組合數的兩個性質;7.二項式定理;8.二項展開式的性質。

十一、概率(12課時,5個)

1.隨機事件的概率;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3.互斥事件有一個發生的概率;4.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5.獨立重複試驗。

選修Ⅱ(24個)

十二、概率與統計(14課時,6個)

1.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佈列;2.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期望值和方差;3.抽樣方法;4.總體分佈的估計;5.正態分佈;6.線性迴歸。

十三、極限(12課時,6個)

1.數學歸納法;2.數學歸納法應用舉例;3.數列的極限;4.函數的極限;5.極限的四則運算;6.函數的連續性。

十四、導數(18課時,8個)

1.導數的概念;2.導數的'幾何意義;3.幾種常見函數的導數;4.兩個函數的和、差、積、商的導數;5.複合函數的導數;6.基本導數公式;7.利用導數研究函數的單調性和極值;8.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十五、複數(4課時,4個)

1.複數的概念;2.複數的加法和減法;3.複數的乘法和除法;4.複數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項方程的解法。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9

在中國古代把數學叫算術,又稱算學,最後才改爲數學。

1.任意角

(1)角的分類:

①按旋轉方向不同分爲正角、負角、零角。

②按終邊位置不同分爲象限角和軸線角。

(2)終邊相同的角:

終邊與角相同的角可寫成+k360(kZ)。

(3)弧度制:

①1弧度的角:把長度等於半徑長的弧所對的圓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

②規定:正角的弧度數爲正數,負角的弧度數爲負數,零角的弧度數爲零,||=,l是以角作爲圓心角時所對圓弧的長,r爲半徑。

③用弧度做單位來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比值與所取的r的大小無關,僅與角的大小有關。

④弧度與角度的換算:360弧度;180弧度。

⑤弧長公式:l=||r,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lr=||r2.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數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定義:

設是一個任意角,角的終邊與單位圓交於點P(x,y),那麼角的正弦、餘弦、正切分別是:sin =y,cos =x,tan =,它們都是以角爲自變量,以單位圓上點的座標或座標的比值爲函數值的函數。

(2)三角函數在各象限內的符號口訣是: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餘弦。

3.三角函數線

設角的頂點在座標原點,始邊與x軸非負半軸重合,終邊與單位圓相交於點P,過P作PM垂直於x軸於M。由三角函數的定義知,點P的座標爲(cos_,sin_),即P(cos_,sin_),其中cos =OM,sin =MP,單位圓與x軸的正半軸交於點A,單位圓在A點的切線與的終邊或其反向延長線相交於點T,則tan =AT。我們把有向線段OM、MP、AT叫做的餘弦線、正弦線、正切線。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10

一、導數的應用

1、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最值

確定函數在其確定的定義域內可導(通常爲開區間),求出導函數在定義域內的零點,研究在零點左、右的函數的單調性,若左增,右減,則在該零點處,函數去極大值;若左邊減少,右邊增加,則該零點處函數取極小值。

學習瞭如何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最值之後,可以做一個有關導數和函數的綜合題來檢驗下學習成果。

2、生活中常見的函數優化問題

1)費用、成本最省問題

2)利潤、收益最大問題

3)面積、體積最(大)問題

二、推理與證明

1、歸納推理:歸納推理是高二數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其難點就是有部分結論得到一般結論,的方法是充分考慮部分結論提供的資訊,從中發現一般規律;類比推理的難點是發現兩類對象的相似特徵,由其中一類對象的特徵得出另一類對象的特徵,的方法是利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分析兩類對象之間的關係,透過兩類對象已知的相似特徵得出所需要的相似特徵。

2、類比推理:由兩類對象具有某些類似特徵和其中一類對象的某些已知特徵,推出另一類對象也具有這些特徵的推理稱爲類比推理,簡而言之,類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三、不等式

對於含有參數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討論

1)二次項係數:如果二次項係數含有字母,要分二次項係數是正數、零和負數三種情況進行討論。

2)不等式對應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對應的方程的根能夠透過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來,則根據這兩個根的大小進行分類討論,這時,兩個根的大小關係就是分類標準,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對應的方程根不能透過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來,則根據方程的判別式進行分類討論。

透過不等式練習題能夠幫助你更加熟練的運用不等式的知識點,例如用放縮法證明不等式這種技巧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九種技巧這樣的解題思路需要再做題的過程中總結出來。

四、座標平面上的直線

1、內容要目:直線的點方向式方程、直線的點法向式方程、點斜式方程、直線方程的一般式、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等。點到直線的距離,兩直線的夾角以及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

2、基本要求:掌握求直線的方法,熟練轉化確定直線方向的不同條件(例如:直線方向向量、法向量、斜率、傾斜角等)。熟練判斷點與直線、直線與直線的不同位置,能正確求點到直線的距離、兩直線的交點座標及兩直線的夾角大小。

3、重難點:初步建立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的觀念,正確將幾何條件與代數表示進行轉化,定量地研究點與直線、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係。根據兩個獨立條件求出直線方程。熟練運用待定係數法。

五、圓錐曲線

1、內容要目:直角座標系中,曲線C是方程F(x,y)=0的曲線及方程F(x,y)=0是曲線C的方程,圓的標準方程及圓的一般方程。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及它們的性質。

2、基本要求:理解曲線的方程與方程的曲線的意義,利用代數方法判斷定點是否在曲線

上及求曲線的交點。掌握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和求這些曲線方程的基本方法。求曲線的交點之間的距離及交點的中點座標。利用直線和圓、圓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幾何判定,確定它們的位置關係並利用解析法解決相應的幾何問題。

3、重難點:建立數形結合的概念,理解曲線與方程的對應關係,掌握代數研究幾何的方法,掌握把已知條件轉化爲等價的代數表示,透過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11

一、導數的應用

1.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最值

確定函數在其確定的定義域內可導(通常爲開區間),求出導函數在定義域內的零點,研究在零點左、右的函數的單調性,若左增,右減,則在該零點處,函數去極大值;若左邊減少,右邊增加,則該零點處函數取極小值。學習瞭如何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最值之後,可以做一個有關導數和函數的綜合題來檢驗下學習成果。

2.生活中常見的函數優化問題

1)費用、成本最省問題

2)利潤、收益最大問題

3)面積、體積最(大)問題

二、推理與證明

1.歸納推理:歸納推理是高二數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其難點就是有部分結論得到一般結論,破解的方法是充分考慮部分結論提供的資訊,從中發現一般規律;類比推理的難點是發現兩類對象的相似特徵,由其中一類對象的特徵得出另一類對象的特徵,破解的方法是利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分析兩類對象之間的關係,透過兩類對象已知的相似特徵得出所需要的相似特徵。

2.類比推理:由兩類對象具有某些類似特徵和其中一類對象的某些已知特徵,推出另一類對象也具有這些特徵的推理稱爲類比推理,簡而言之,類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三、不等式

對於含有參數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討論

1)二次項係數:如果二次項係數含有字母,要分二次項係數是正數、零和負數三種情況進行討論。

2)不等式對應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對應的方程的根能夠透過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來,則根據這兩個根的大小進行分類討論,這時,兩個根的大小關係就是分類標準,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對應的方程根不能透過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來,則根據方程的判別式進行分類討論。透過不等式練習題能夠幫助你更加熟練的運用不等式的知識點,例如用放縮法證明不等式這種技巧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九種技巧這樣的解題思路需要再做題的過程中總結出來。

拓展閱讀

說明:以下內容爲本文主關鍵詞的百科內容,一詞可能多意,僅作爲參考閱讀內容,下載的文檔不包含此內容。每個關鍵詞後面會隨機推薦一個搜尋引擎工具,方便用戶從多個垂直領域瞭解更多與本文相似的內容。

1、數學: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資訊等概念的一門學科。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爲定義的。從這個意義上,數學屬於形式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範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數學史數理邏輯與數學基礎a:演繹邏輯學(也稱符號邏輯學),b:證明論(也稱元數學),c:遞歸論,d:模型論,e:公理集合論,f:數學基礎,g:數理邏輯與數學基礎其他學科。數論a:初等數論,b:解析數論,c:代數數論,d:超越數論,e:丟番圖逼近,f:數的幾何,g:概率數論,h:計算數論,i:數論其他學科。代數學a:線性代數,b:羣論,c:域論,d:李羣,e:李代數,f:Kac-Moody代數,g:環論(包括交換環與交換代數,...頭條搜尋更多高二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2、類比推理:類比推理亦稱“類推”。推理的一種形式。根據兩個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透過比較而推斷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的推理過程。它是從觀察個別現象開始的,因而近似歸納推理。但它又不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是由特殊到特殊,因而又不同於歸納推理。分完全類推和不完全類推兩種形式。完全類推是兩個或兩類事物在進行比較的方面完全相同時的類推;不完全類推是兩個或兩類事物在進行比較的方面不完全相同時的類推。這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從特殊推向特殊的推理。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有部分屬性相同,從而推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相同的推理。簡稱類推、類比。以關於兩個事物某些屬性相同的判斷爲前提,推出兩個事物的其他屬性相同的結論的推理。如聲和光有不少屬性相同--直線傳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擾等現象;由此推出:既然聲有波動性質,光也有波動性質。這就是類比推理。類比推理具有或然性。如果前提中確認的共同屬性很少,而且共同屬性和推出來的屬性沒有什麼關係,這樣的類比推...谷歌搜尋更多高二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3、總結: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工作或某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爲今後的工作提供幫助和借鑑的一種書面材料。(1)自身性。總結都是以第一人稱,從自身出發。它是單位或個人自身實踐活動的反映,其內容行文來自自身實踐,其結論也爲指導今後自身實踐。(2)指導性。總結以回顧思考的方式對自身以往實踐做理性認識,找出事物本質和發展規律,取得經驗,避免失誤,以指導未來工作。(3)理論性。總結是理論的昇華,是對前一階段工作的經驗、教訓的分析研究,藉此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並從中提煉出有規律性的東西,從而提高認識,以正確的認識來把握客觀事物,更好地指導今後的實際工作。(4)客觀性。總結是對實際工作再認識的過程,是對前一階段工作的回顧。總結的內容必須要完全忠於自身的客觀實踐,其材料必須以客觀事實爲依據,不允許東拼西湊,要真實、客觀地分析情況、總結經驗。(1)綜合性總結。對某一單位、某一部門工作進行全面性總結,既反...頭條搜尋更多高二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4、因式分解:把一個多項式在一個範圍(如實數範圍內分解,即所有項均爲實數)化爲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式子變形叫做這個多項式的因式分解,也叫作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在一個範圍化爲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式子變形叫做這個多項式的因式分解,也叫作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因式分解是中學數學中最重要的恆等變形之一,它被廣泛地應用於初等數學之中,在數學求根作圖、解一元二次方程方面也有很廣泛的應用,是解決許多數學問題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方法靈活,技巧性強。學習這些方法與技巧,不僅是掌握因式分解內容所需的,而且對於培養解題技能、發展思維能力都有着十分獨特的作用。學習它,既可以複習整式的四則運算,又爲學習分式打好基礎;學好它,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發展性、運算能力,又可以提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本結論:分解因式爲整式乘法的逆過程。進階結論:在高等代數上,因式分解有一些重要結論,在初等代數層面上證明很困難,但是理解很容易。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12

1、幾何概型的定義:如果每個事件發生的概率只與構成該事件區域的長度(面積或體積)成比例,則稱這樣的概率模型爲幾何概率模型,簡稱幾何概型。

2、幾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構成事件A的區域長度(面積或體積);

試驗的全部結果所構成的區域長度(面積或體積)

3、幾何概型的特點:

1)試驗中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基本事件)有無限多個;

2)每個基本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相等、

4、幾何概型與古典概型的比較:一方面,古典概型具有有限性,即試驗結果是可數的;而幾何概型則是在試驗中出現無限多個結果,且與事件的區域長度(或面積、體積等)有關,即試驗結果具有無限性,是不可數的。這是二者的不同之處;另一方面,古典概型與幾何概型的試驗結果都具有等可能性,這是二者的共性。

透過以上對於幾何概型的基本知識點的梳理,我們不難看出其要核是:要抓住幾何概型具有無限性和等可能性兩個特點,無限性是指在一次試驗中,基本事件的個數可以是無限的,這是區分幾何概型與古典概型的關鍵所在;等可能性是指每一個基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這是解題的基本前提。因此,用幾何概型求解的概率問題和古典概型的基本思路是相同的,同屬於“比例法”,即隨機事件A的概率可以用“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所佔的圖形的長度、面積(體積)和角度等”與“試驗的基本事件所佔總長度、面積(體積)和角度等”之比來表示。下面就幾何概型常見類型題作一歸納梳理。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13

排列組合公式/排列組合計算公式

排列P——————和順序有關

組合C———————不牽涉到順序的問題

排列分順序,組合不分

例如把5本不同的書分給3個人,有幾種分法。"排列"

把5本書分給3個人,有幾種分法"組合"

1.排列及計算公式

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排列的個數,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排列數,用符號p(n,m)表示。

p(n,m)=n(n—1)(n—2)……(n—m+1)=n!/(n—m)!(規定0!=1)。

2.組合及計算公式

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併成一組,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組合;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組合的個數,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組合數。用符號

c(n,m)表示。

c(n,m)=p(n,m)/m!=n!/((n—m)!xm!);c(n,m)=c(n,n—m);

3.其他排列與組合公式

從n個元素中取出r個元素的循環排列數=p(n,r)/r=n!/r(n—r)!。

n個元素被分成k類,每類的個數分別是n1,n2,這n個元素的全排列數爲n!/(n1!xn2!!)。

k類元素,每類的個數無限,從中取出m個元素的組合數爲c(m+k—1,m)。

排列(Pnm(n爲下標,m爲上標))

Pnm=n×(n—1)....(n—m+1);Pnm=n!/(n—m)!(注:!是階乘符號);Pnn(兩個n分別爲上標和下標)=n!;0!=1;Pn1(n爲下標1爲上標)=n

組合(Cnm(n爲下標,m爲上標))

Cnm=Pnm/Pmm;Cnm=n!/m!(n—m)!;Cnn(兩個n分別爲上標和下標)=1;Cn1(n爲下標1爲上標)=n;Cnm=Cnn—m

20xx—07—0813:30

公式P是指排列,從N個元素取R個進行排列。公式C是指組合,從N個元素取R個,不進行排列。N—元素的總個數R參與選擇的元素個數!—階乘,如9!=9x8x7x6x5x4x3x2x1

從N倒數r個,表達式應該爲nx(n—1)x(n—2),(n—r+1);

因爲從n到(n—r+1)個數爲n—(n—r+1)=r

舉例:

Q1:有從1到9共計9個號碼球,請問,可以組成多少個三位數?

A1:123和213是兩個不同的排列數。即對排列順序有要求的,既屬於“排列P”計算範疇。

上問題中,任何一個號碼只能用一次,顯然不會出現988,997之類的組合,我們可以這麼看,百位數有9種可能,十位數則應該有9—1種可能,個位數則應該只有9—1—1種可能,最終共有9x8x7個三位數。計算公式=P(3,9)=9x8x7,(從9倒數3個的乘積)

Q2:有從1到9共計9個號碼球,請問,如果三個一組,代表“三國聯盟”,可以組合成多少個“三國聯盟”?

A2:213組合和312組合,代表同一個組合,只要有三個號碼球在一起即可。即不要求順序的,屬於“組合C”計算範疇。

上問題中,將所有的包括排列數的個數去除掉屬於重複的個數即爲最終組合數C(3,9)=9x8x7/3x2x1

排列、組合的概念和公式典型例題分析

例1設有3名學生和4個課外小組。(1)每名學生都只參加一個課外小組;(2)每名學生都只參加一個課外小組,而且每個小組至多有一名學生參加。各有多少種不同同方法?

解(1)由於每名學生都可以參加4個課外小組中的任何一個,而不限制每個課外小組的人數,因此共有種不同方法。

(2)由於每名學生都只參加一個課外小組,而且每個小組至多有一名學生參加,因此共有種不同方法。

點評由於要讓3名學生逐個選擇課外小組,故兩問都用乘法原理進行計算。

例2排成一行,其中不排第一,不排第二,不排第三,不排第四的不同排法共有多少種?

解依題意,符合要求的排法可分爲第一個排、、中的某一個,共3類,每一類中不同排法可採用畫“樹圖”的方式逐一排出:

∴符合題意的不同排法共有9種。

點評按照分“類”的思路,本題應用了加法原理。爲把握不同排法的規律,“樹圖”是一種具有直觀形象的有效做法,也是解決計數問題的一種數學模型。

例3判斷下列問題是排列問題還是組合問題?並計算出結果。

(1)高三年級學生會有11人:①每兩人互通一封信,共通了多少封信?②每兩人互握了一次手,共握了多少次手?

(2)高二年級數學課外小組共10人:①從中選一名正組長和一名副組長,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②從中選2名參加省數學競賽,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3)有2,3,5,7,11,13,17,19八個質數:①從中任取兩個數求它們的商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商?②從中任取兩個求它的積,可以得到多少個不同的積?

(4)有8盆花:①從中選出2盆分別給甲乙兩人每人一盆,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②從中選出2盆放在教室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分析(1)①由於每人互通一封信,甲給乙的信與乙給甲的信是不同的兩封信,所以與順序有關是排列;②由於每兩人互握一次手,甲與乙握手,乙與甲握手是同一次握手,與順序無關,所以是組合問題。其他類似分析。

(1)①是排列問題,共用了封信;②是組合問題,共需握手(次)。

(2)①是排列問題,共有(種)不同的選法;②是組合問題,共有種不同的選法。

(3)①是排列問題,共有種不同的商;②是組合問題,共有種不同的積。

(4)①是排列問題,共有種不同的選法;②是組合問題,共有種不同的選法。

例4證明。

證明左式

右式。

∴等式成立。

點評這是一個排列數等式的證明問題,選用階乘之商的形式,並利用階乘的性質,可使變形過程得以簡化。

例5化簡。

解法一原式

解法二原式

點評解法一選用了組合數公式的階乘形式,並利用階乘的性質;解法二選用了組合數的兩個性質,都使變形過程得以簡化。

例6解方程:(1);(2)。

解(1)原方程

解得。

(2)原方程可變爲

∵,,

∴原方程可化爲。

即,解得

第六章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

一、考綱要求

1.掌握加法原理及乘法原理,並能用這兩個原理分析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理解排列、組合的意義,掌握排列數、組合數的計算公式和組合數的性質,並能用它們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掌握二項式定理和二項式係數的性質,並能用它們計算和論證一些簡單問題。

二、知識結構

三、知識點、能力點提示

(一)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說明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是學習排列組合的基礎,掌握此兩原理爲處理排列、組合中有關問題提供了理論根據。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14

1.萬能公式令tan(a/2)=t sina=2t/(1+t^2) cosa=(1-t^2)/(1+t^2) tana=2t/(1-t^2)

2.輔助角公式 asint+bcost=(a^2+b^2)^(1/2)sin(t+r) cosr=a/[(a^2+b^2)^(1/2)] sinr=b/[(a^2+b^2)^(1/2)] tanr=b/a

3.三倍角公式 sin(3a)=3sina-4(sina)^3 cos(3a)=4(cosa)^3-3cosa tan(3a)=[3tana-(tana)^3]/[1-3(tana^2)] 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sinb=-[cos(a+b)-cos(a-b)]/2 sina+sinb=2sin[(a+b)/2]cos[(a-b)/2]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cosa-cosb=-2sin[(a+b)/2]sin[(a-b)/2] 向量公式: 1.單位向量:單位向量a0=向量a/|向量a| 2.P(x,y) 那麼 向量OP=x 向量i+y 向量j |向量OP|=根號(x 平方+y 平方) 3.P1(x1,y1) P2(x2,y2) 那麼向量P1P2={x2-x1,y2-y1} |向量P1P2|=根號[(x2-x1)平方+(y2-y1)平方]

4.向量a={x1,x2}向量b={x2,y2} 向量a*向量b=|向量a|*|向量b|*Cosα=x1x2+y1y2 Cosα=向量a*向量b/|向量a|*|向量b| (x1x2+y1y2) 根號(x1平方+y1 平方)*根號(x2 平方+y2 平方)

5.空間向量:同上推論 (提示:向量a={x,y,z})

6.充要條件: 如果向量a向量b 那麼向量a*向量b=0 如果向量a//向量b 那麼向量a*向量b=|向量a|*|向量b| 或者x1/x2=y1/y2

7.|向量a向量b|平方 =|向量a|平方+|向量b|平方2 向量a*向量b =(向量a向量b)平方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15

圓與圓的位置關係

1、利用平面直角座標系解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2、過程與方法

用座標法解決幾何問題的步驟:

第一步: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座標系,用座標和方程表示問題中的幾何元素,將平面幾何問題轉化爲代數問題;

第二步:透過代數運算,解決代數問題;

第三步:將代數運算結果“翻譯”成幾何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