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開發區年度經濟建設工作總結和思路

根據區委、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關於印發市區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侖委發〔2018〕8號)精神,設立開發區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發展局,與區經濟和資訊化局合署辦公。我局自成立以來,在區委、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加快機構整合、人員融合、工作磨合,圍繞各項工作目標,認真分析、準確把握工作着力點,紮紮實實推進各項工作舉措,促進工業經濟、資訊產業、節能降耗、服務業促進等各方面工作健康有序發展。現將2018年各項主要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開發區年度經濟建設工作總結和思路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工業經濟。1-10月,區本級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810.1億元,同比增長0.9%;規上工業增加值達299.84億元,同比增長5.5%;完成限上工業投資204.9億元,同比下降0.2%;完成技術改造投資166.5億元,同比增長7.4%。

2.能源管理。前三季度,區本級萬元gdp能耗(扣除海越)同比下降1.2%,較半年度有明顯改善。1-10月,區全社會用電量(含臺塑)累計77.38億千瓦時,同比上升4.86%,其中工業用電量累計68.95億千瓦時,同比上升4.86%。

3.服務業發展。前三季度,區服務業增加值完成331.12億元,同比增長14.9%,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達41.8%;1-10月,完成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267.6億元,同比增長8.6%;1-10月,實現限上商品銷售額4170.1億元,同比增長11.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

二、2018年工作總結

(一)穩生產、強服務、促轉型,工業經濟平穩發展

1.強化走訪、把握節點,確保生產穩定。

一是力促“開門紅”。春節前後,我局組織電廠和相關領導赴省電力公司爭取用電指標,及時化解春節期間、春節後可能發生的突發性供需矛盾;做好企業復工計劃的對賬工作,確保一季度“開門紅”。做好對各街道(鎮)挖潛任務分解,並納入季度考覈,強化過程管理和結果監督。二是認真開展重點企業走訪。區領導、部門、街道(鎮)三級聯動,分級負責,對全區年銷售億元以上、共計200家工業企業開展全覆蓋走訪,收集梳理企業經營面臨的問題,逐步加以解決。三是加強工業經濟執行監測。每月跟蹤監測產值前50強企業經營狀況,增強經濟執行監測的敏感性和服務介入的針對性。抓好潛力挖掘和增量促進工作,做好新增納庫企業的排查和輔導,促進應統盡統。

2.精準服務,全面幫扶,做企業的“貼心人”。

一是健全服務機制。落實省、市“踐行三嚴三實、精準服務企業”活動,全區規上企業建立服務責任人工作制度,協調、流轉市87188718平臺反映的企業困難與問題,進一步密切企業聯繫,全力推動經濟穩走向好。貫徹落實區級產業政策項目,按照程序組織企業申報技術改造、管理提升等專項,全區170多家企業兌現獎勵資金2300多萬元。二是精心組展、招展。組織企業參加“上海周”、第十一屆中國模博會、第十九屆國際服裝節、義烏裝備製造業博覽會、“武漢周”等,積極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加大對本地優質工業產品市場支援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參與政府(國有)投資項目。三是強化業務培訓。組織區內企業家與管理人員參加各類經營管理培訓,全年組織“電子商務從業人員培訓”、“中小微企業管理領軍人才研修班”等各類培訓10餘期, 600多名企業相關人員參加。

3. 明確導向,加強培育,鼓勵企業上規模、強“智造”。

一是做好分類引導。做好高成長企業、省、市“三名”企業、上億企業、億元以下苗子企業、“小升規”企業的分類培育。全年預計新增產值超億元企業超過10家,近210家小微企業納入監測平臺,全年預計“小升規”企業超過35家。二是鼓勵發展智能製造。海邁克自動化科技列入市智能製造工業工程服務公司;華朔模具與雙馬機械成功獲評省第二十二批企業技術中心;海天塑機年產200臺天銳系列-ve230系列注塑機、海天精工高檔數控機牀及核心部件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等共計獲得市級、國家級專項資金1300萬元。三是積極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推薦區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小港裝備產業基地分別申報省重點產業技術聯盟和省高端裝備製造業特色基地。

(二)促技改、治落後、降能耗,能源管理工作有序推進

1.重監測、強監管,全力控制綜合能耗總量。

一是繼續做好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監管。調整重點用能單位的數量,加強監管、及時預警,督促企業查找原因。二是嚴控新批高能耗項目,做好增量控制。1~10月份,共完成30個工業固定資產項目能評審查,新增能耗3.31萬噸,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0.31噸標煤,遠低於區“十二五”末單位gdp能耗控制目標值0.82噸標煤的水平。三是推進清潔生產,落實節能項目。狠抓節能技改,推廣應用重大節能技術,鼓勵企業透過合同能源管理開展節能改造。新摸排節能、節水項目124個,清潔生產實施企業21家。到10月底實際完成項目69項,投資2.3億元,審覈節能量年可節能4.8萬噸標煤。完成2018年循環經濟、節能補助政策的調整。

2.重發展、強服務,積極推進循環化改造的能源替代。

一是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工作。積極推進補鏈項目和公共服務設施平臺建設,構建和完善循環產業鏈。寶新不鏽鋼焦爐煤氣利用改造等15個項目已完工,18個園區循環化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8億元。15個項目投產後年可節約標煤7萬噸,削減二氧化硫1.5萬噸,削減氮氧化物3.7萬噸。二是推動十大循環經濟項目。光大環保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工程已投入執行;大嶴填埋場沼氣提純項目已於6月份向工業生產和居民燃氣供氣;逸盛石化催化劑回收系統改造工程已完工;寧鋼冶金渣固廢綜合利用項目、申洲針織有限公司染整廢水回用處理擴建工程等項目有序推進。三是推進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推進40兆瓦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完成騰龍精線6mw光伏項目的併網發電,推進炎洲公司、泰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意向的實質性進展。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實施方案獲國家工信部、發改委聯合聯合批覆

3.重挖潛、強整治,大力推進“騰籠換鳥”和淘汰落後。

一是重點區域。組織開展以街道爲主的“低、小、散”整治行動,各部門配合整治行動。完成大碶馬鞍山工業小區和春曉沿海中線等重點片區整治,關停和取締騰凱水泥磚廠等6家小企業、小作坊,爭取市“低、小、散”整治資金100萬元。二是重點行業。繼續對鑄造行業和磚瓦窯實施整治,實施差別電價倒逼企業升級。今年以來已關停白峯鑄造廠等2家小鑄造企業,3家磚瓦窯企業。組織鑄造企業申報行業准入。三是重點設備。重點開展落後電機升級改造、鋁殼無磁軛中頻電爐淘汰和禁燃區外分散小鍋爐的淘汰工作。目前已有15家企業開展改造工作,平均節電50%;另有14家鑄造企業共完成35臺鋁殼無磁軛中頻電爐淘汰,7家企業完成15臺分散小鍋爐的淘汰或改造。

(三)強基礎、促融合、重“智”造,智慧城市和兩化融合水平不斷提升

1.實際踐行資訊惠民理念。

一是加強基礎性設施建設。2018年繼續大力推進光纖到戶、無線城區、數字地理等項目建設,爲實現應用接入提供基礎支撐服務。完成無線城區二期項目建設,在公交車、醫院等建設wlan熱點。目前寬帶和移動信號網絡已覆蓋全區,互聯網城域出口帶寬達到160g,有線電視網數字化改造全面完成。教育、衛生、城管均已建成行業統一數據中心,區中心機房爲全區單位提供服務器託管和虛擬主機空間服務,電子政務安全支撐平臺也在紮實推進。二是凸顯“惠民”導向。智能公交、綠波帶、數字醫院、智慧環保、智慧社區、智慧校區、數字圖書館、中心城區wifi等資訊化項目持續推進,“互聯網+”普遍應用於電力、電信、自來水、燃氣等服務行業網上繳費、醫療機構網上掛號以及其他各個生活領域,給百姓帶來極大便利。重視資訊安全,完成2018年全區網絡資訊安全大檢查,資訊安全各項工作繼續在全市保持領先。

2.全力打造兩化融合發展模式。

一是送服務。成立企業cio聯盟,精心策劃開展“走進寧鋼”、資訊化沙龍等活動,在裝備製造、石化、紡織服裝、文具模具等行業建立一批樣板企業,強化典型企業示範帶動作用。召開資訊化技術和產品推廣會、“上門走企業”,爲企業開展資訊化診斷、諮詢、規劃等專業服務,全年開展資訊化培訓、現場推廣、諮詢診斷等服務1000餘人次。2018年,全區企業資訊化投資超20億元,約50%的企業兩化融合水平達到及格線,是各縣(市)區中及格率最高的區域。集成提升和創新突破階段的企業佔比達到43%,在全市遙遙領先。省經信委發佈我區兩化融合指數69.4,資訊化指數爲1.087,均爲全省第二,全市第一。二是送政策。政策上進一步向兩化融合專項傾斜,對軟件投入30萬元以上的按照軟件投入額的30%給予50萬元以內的獎勵。

3.重點做強一批智慧產業。

全力打造全省首個由科技部批准立項的國家智能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產品質檢中心等創新平臺。智能裝備研發園已集聚智能裝備研發、生產企業40餘家,達到近4000臺整機、9萬臺(套)關鍵零部件的智能裝備生產能力。數字科技園重點集聚和發展了一批文化和資訊軟件產業。全區已形成注塑機、保險箱、空調變頻、伺服電機、電梯光幕、數控機牀等嵌入式工業軟件的全國領軍企業和產業基地。全年軟件收入達12億元以上。港口物流資訊化、大宗商品貿易電商、汽車電子及大工業資訊化節能等新的產業集羣已初步形成。

(四)搭平臺、抓產業、跟項目,服務業平穩較快增長

1.加強要素支撐,積極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

科學調整對街道(鄉鎮)的考覈指標設定,加強服務業政策扶持,修改出臺樓宇經濟政策,制訂市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實施細則,加強對服務業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功能性平臺的引導、激勵。科學謀劃服務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完善重大項目跟蹤促進機制,實行項目進度月度跟蹤制度,及時掌握重大功能性項目動態招商進展,積極推進重點項目進度。截止10月底,47項服務業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119.95億元,完成年計劃的93.5%。

2.發揮重點產業優勢,不斷提升服務業發展活力。

一是聚合提升現代商貿業。充分發揮產業及政策優勢,加快大宗商品和進出口商品的集散。2018年區限上商品銷售總額預計超過5000億元,穩居全市第一。加強傳統商貿業的發展,利用重點商業區塊的帶動作用,以購物節爲載體,以“互聯網+購物”爲手段,加快城市商貿業發展。2018年購物節實現銷售總額約3.5億元。二是做大做強現代物流業。不斷創新物流發展模式,百富物流無車承運人模式逐漸推廣,成爲行業創新發展模範;聚合集卡聯盟爲物流企業集中採購原材料、汽車零部件等,效益可觀;港冷鏈物流中心以冷鏈帶貿易方式初顯成效;鈴與物流成爲全區首家獲區長質量獎的物流企業。三是不斷培育其他服務業行業。今年前三季度,人力資源、廣告、軟件資訊等營利性服務業拉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24個百分點,成爲服務業增長的第二大動力。

3.發揮功能性平臺作用,着力夯實服務業成長基礎。

一是完善中心城區功能。充分發揮富邦、銀泰兩大商業綜合體及曼哈頓商業廣場的集聚效應,大力促進居民生活消費、月光經濟、進口商品展示展銷等發展;充分發揮核心商務區商務樓宇優勢,加快現代服務業企業入駐,預計今年城區高端商務基地將實現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稅收突破8000萬元。二是拓展物流園區功能。繼續打造、升級進出口商品採購貿易改革示範區。目前區內共有監管倉庫8家,中小企業組貨平臺2家,輸非採購配送中心1家,冷鏈物流中心1家;入駐市場採購備案單位341家。興港冷鏈正式獲批爲全市首家冷鏈海關監管倉,太古冷鏈海關監管倉正在申報之中,區港聯動初步實現。三是加快濱江市場交易區人氣形成。截止9月底,華生國際家居廣場進駐企業253家,營業額1.15億元。濱江汽車城4家4s店已營業,營業額超過2億元。四是繼續發揮新興服務業集聚區的作用。數字科技園着力建設技術支撐公共服務平臺,目前園區入駐企業285家,營業收入超過1.5億元,稅收近1000萬元。科技創業園非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集聚中心初具規模。

(五)抓學習,強制度,重服務,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1.着力抓好乾部隊伍建設。

一是大力開展“三嚴三實”專題學習教育活動,科學安排、積極抓好學習教育、查擺問題、集中研討、整改落實等工作的.落實,有力促進全局幹部員工改進作風、強化黨章黨紀黨風觀念。二是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透過簽訂廉政責任狀、個別約談、廉政警示教育、廉政知識專題學習會等多種形式,促進黨風廉政教育,落實“一崗雙責”;加強紀檢組執紀監督力度,對重要項目、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集體討論、民主決策。三是完善局內部建設。加快局公文處理系統、考覈系統、外網的推廣使用,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抓好機關幹部理論學習,制訂並實施局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和機關黨總支學習計劃等,機關內部運轉迅速進入正常軌道。

2.其他綜合性業務有序開展。

一是規範審批服務,加快理清與發改局的審批職能劃分,完善制定相應的審批指南。透過項目在線申報預審等方式加快審批速度。嚴格審覈項目建設內容,整理國家行業准入和行業規範要求,防止產能規模不符合要求項目進入。今年共受理完成85個項目的備案與覈准審批。二是紮實開展“山海協作”、舊廠區改造等工作。落實4個百村結對幫扶項目及扶持資金40萬元,3個山海協作項目及幫扶資金30萬元。紮實推進“三改一拆”,牽頭負責工業舊廠區改造和無違建工業園區創建,1-10月完成舊廠區改造項目9個,面積8.55萬平方米,完成全年考覈任務的142.5%。

三、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是“十三五”計劃的開局之年,我局工作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嚴峻,既有積極因素,也有不利因素。從積極因素看,主要是“裝備製造基礎堅實、新興產業培育逐步發力、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企業梯隊支撐有力”。一是我區裝備製造產業鏈條較爲完善,龍頭企業引領作用突出,企業創新意識和動力強,具有服務對接國家制造強國戰略、落實《中國製造2025》的堅實基礎,在實現裝備製造高端化發展上面臨新契機;二是近年來我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總量規模、產業集聚和項目建設上均有所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總量的五分之一強,爲下步培育區域發展新優勢創造了有利條件;三是服務業引培力度持續加大,重大平臺和功能性項目佈局不斷優化,爲服務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提高;四是企業梯隊發展優勢凸顯,除龍頭企業執行良好外,中小型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增強了經濟抗風險能力,爲穩定中長期經濟增長積蓄了力量。從不利因素看,主要有:一是受國際國內複雜多變的宏觀環境影響,我區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進一步增加;二是臨港工業主要產品價格持續走弱,臨港工業產值、效益下滑壓力較大;三是工業投資增速在低位水平徘徊,項目增量產出對擴大產值支撐有限;四是全社會綜合能耗始終保持較高增幅,完成節能目標任務艱鉅。

2019年,機遇與挑戰並存、壓力與動力同在,需要我們以更加宏觀的視野、更加長遠的眼光、更加務實的心態、更加有力的措施去應對面臨的複雜形勢,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決策部署,以“穩增長”爲第一要務,以“促轉型”爲主攻方向,積極應對下行壓力,堅持不懈地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完成年度工作目標,打好“十三五”時期的第一場戰役。重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把工業經濟結構優化作爲“穩增長、促轉型”的主戰場。

一是要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力度,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園建設,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先導作用,增強對全區工業結構升級的帶動性;積極對接“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建立相應的項目庫、儲備庫,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要深入實施“四換”,重點抓好“騰籠換鳥”試點工作,推進傳統產業“機器換人”,深化老工業基地和園區改造提升,培育“工業電商換市”示範企業,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要素、效率、市場渠道等方面的問題;三是要強化重大項目建設支撐,及時跟進和解決項目進展遇到的問題,推動開工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納庫。

(二)把“兩化”深度融合作爲“穩增長、促轉型”的着力點。

一是抓好工作引導。實施“政府購買服務”,強化同省市資訊化促進會、軟件廠商或專業機構的互利合作,組建區資訊化促進會,加強對區內企業的輔導,加強資訊技術的供需對接,不斷提高企業資訊化水平;二是抓好示範引導。推廣產品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製造等示範項目,推進機器聯網、廠聯網、綠色安全製造等示範項目建設,推動兩化融合覆蓋全區工業各領域各環節;三是加強主體培育。立足本區,抓牢基礎,培育一批智能裝備製造企業,以“機器換人”爲抓手,做好智能裝備供需對接,引導企業向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裝備方向發展。

(三)把現代服務業發展作爲“穩增長、促轉型”的助推引擎。

一是打造國際貿易集聚高地。加快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和大宗商品資源配置中心建設,深入推進霞浦國際物流園區國際貿易便利化,加強外貿公共平臺與外貿出口產業基地建設;抓好招商引貿和品牌培育,支援鼓勵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大力推進梅山保稅港區跨境電商,重點突破大宗商品、工業品b2b跨境貿易模式,積極推進日用消費品b2c跨境貿易;加快進口商品展銷街區和體驗中心建設。二是促進冷鏈物流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港冷鏈物流中心項目提升工程、太古冷鏈物流項目、醫藥物流中心等冷鏈物流項目建設,培育區域性食品、藥品冷鏈集散中心;加快推進以興港龍冷鏈貿易有限公司爲代表的冷鏈貿易企業發展,拓展商品展示、交易、分撥、配送等物流增值服務。三是加快推進“互聯網+物流”模式。優化港口與城區的物流網絡佈局,利用資訊技術大力發展“港口+物流業”,建設集有形商品、技術、資本、資訊爲一體的現代港航物流服務體系。

(四)把優化企業服務作爲“穩增長、促轉型”的有力保證。

一是加強抓好企業聯繫與服務,持續深化領導幹部“一對一”幫扶企業和企業服務責任人制度,幫助企業切實解決執行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整合服務資源,繼續做好管理諮詢、市場開拓、企業培訓等工作。二是強化執行監測,完善重點企業月度監測制度,強化對行業領域的研究,深化對重點行業、企業的精細化分析;加強企業聯繫,跟蹤重點企業和重點工業投產項目產能釋放情況,做好潛力挖掘和增量促進工作。與統計部門做好對接,加強工業、服務業企業納庫統計的統籌協調。三是盯緊重點項目、企業的培育。切實抓好項目庫建設,加大項目轉化、落地力度,改善項目促進效果。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加強企業梯次培育和發展,加大對各梯次中擁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新興企業和“工業四基”領域優勢企業的挖掘、支援力度。

(五)把節能減排作爲“穩增長、促轉型”的硬任務、硬指標。

一是夯實節能管理基礎。做好對各街道(鎮)節能目標的責任分解和考覈,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的跟蹤管理,對高耗能行業企業實施能耗總量與能耗強度的雙控。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建立完善網上政務工作平臺部門審批相關內容,規範審批流程。推進節能標準化工作,強化節能監察。結合能源審計,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後監管。二是繼續開展“雙百工程”,推行“清潔生產”審覈。以鋼鐵、造紙、能源、石化、印染等高耗能行業爲重點,加大節能科研和技術改造投入力度,推廣應用節能潛力大、應用面廣的重大節能技術,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百家年耗能千噸標煤以上的重點耗能企業實施100項重點節能技改項目。積極開展“綠色企業”創建、節水型企業的創建工作。三是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等工作。做好循環化改造項目的跟蹤、管理、促進工作。紮實做好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的創建工作。擴大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規模,積極推廣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

(六)把內部建設作爲“穩增長、促轉型”的基本保障。

一是強化機關效能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強化內部管理,提高管理實效。二是加強學習、提升能力。堅持把加強學習作爲提高工作能力的首要任務,結合工作需求,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能力素養,深入調研、勤于思考,切實把所學所思轉化爲謀思路、促發展的實際能力,不斷提升工作成效。三是勤政務實、清正廉潔。按照“爲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乾淨幹事、廉潔奉公,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機關效能建設各項禁令規定,加強工作紀律、績效管理。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遵守廉政各項規定,自覺加強廉潔自律的思想防線,在全局形成“風清氣正、心齊勁足”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