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描寫石橋的作文

小石橋彎彎的,就像天上的半輪明月,合着水中倒影,彷彿構成了滿月。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描寫石橋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描寫石橋的作文

篇一:描寫石橋的作文

在我家屋頂上,有一座石橋,不大,是父親爲了方便上山,就築了連接我家和山的一座橋。這座橋不僅方便上山下山,並且拉近了鄰居之間的距離。

雖然這橋只有幾米長,但卻減少了幾百米的上山路程,經常有鄰居光顧這兒。橋剛建好時,別人家的小孩都不敢過橋,生怕這橋不堅固。但我卻大膽的走來走去,還在上面蹦蹦跳跳。有些膽子稍大的小孩想展現自己的膽子,也小心翼翼地走過了橋,提心吊膽,發現自己沒掉下去,膽兒更大了,又走了幾回,還跳了跳。風雨的吹打,人們的過往,並未能使這小小的石橋倒下,並且使它的表面變得更加光滑,更加明亮,彷彿被打磨過一般。

每到無聊的時候,我總喜歡到石橋上面坐一坐,看看那翠綠的柳樹,修身養性。不僅能使我感到舒服,還能體會父親當時建橋的辛苦。所以我很愛護它,每天都來打掃。

這座石橋十分簡單而樸素,父親也不需要它多麼貴重,只要能方便就夠了。橋的底部是幾塊長長的木板,奠定了橋的基礎和形狀,也加強了橋的牢固性。上面則是水泥和沙凝固成的石橋,這座樸實的橋便誕生了,爲了防止有人摔下橋,父親又在兩旁築了石欄,好像一條通往綠色時空的隧道,是它更加美觀安全,因此,橋建成的'那天定爲我們家的建橋日。每當下暴雨時,橋周圍的花連帶泥土一起被雨水沖走,而石橋依然屹立在屋頂與山之間。他有一個特殊意義,就是希望我們家的生活像橋一樣平平坦坦,平平安安,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離開家鄉幾年了,我再一次去的時候,那座橋還在,但卻無人問津,只有那棵老柳樹還在那兒,柳條隨風飄揚,我感覺,橋的意義不只是那些了……

篇二:描寫石橋的作文

每次回老家都能看到那座石樁橋。灰色的石樁和清冊見底的小河連着。有時候,大人們在這裏釣魚,河水很靜,靜得像一面鏡子。走在石樁上,都能在河水裏看到自己清晰的影子。魚兒、蝦兒都愛在石樁旁嬉戲。

每次回去,奶奶就在對岸等我們。一家人匆匆地走過石樁橋,每一次都是那麼匆忙,從來沒有仔細地觀察過它。它不就是一座橋嗎?它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橋。但它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普通。走在那座橋上,我能聞到稻草的清香;走在那座橋上,我能嚐到水果的香甜;走在那座橋上,我能想到奶奶的叮囑。

聽奶奶說,這裏原來是一座獨木橋,一次發大水,沖走了獨木橋。當地政府領導非常着急,連夜趕來和村民們一道修起了一座石樁橋,就是今天的這座橋,它像一位戰士,屹立在小河上,爲人們默默地奉獻着。

當東方露出魚肚白時,人們就接二連三的擔着水果,提着蔬菜,到集市去賣。這座石樁橋就成了必經之路。它靜靜地站在那,沒有半句怨言,只是默默地用它那堅實的身軀,爲村民們奉獻着。橋,承擔着自己的重任,過着自己平凡的生活。有了這座橋,人們走路更方便;有了這座橋,心靈與心靈之間才更親切;有了這座橋,人們的生活才這麼美好。每當回想起這座石樁橋,我就回想起家鄉豐收的景象。藍藍的天空,高高的青山,都倒映在小河裏,這時,石樁橋就立在天空了。人們擔着果實,走在上面,就像走在藍天白雲之間。

篇三:描寫石橋的作文

有一座橋樑修建在一座小山村裏,村民每天上山、下山都從他身體上經過。沒有注意它存在的時間,沒有人留意歲月已經把它催老。

橋樑是石橋,石橋的材質普通,橋樑石橋的圍欄短不到一尺,石橋的長度卻大於一尺。石橋的圍欄雕刻花和各式各樣的古風圖案,映襯出橋的美。

石橋接連山路與村莊祭祀的廟堂附近相互連接,廟堂附近有棵棉花樹,棉花樹生長高大,卻分爲兩半生長,好似一對戀人相互陪伴。

棉花樹就生長在橋樑邊,泥土和塵埃沾染橋行駛的橋面,踩在橋面無法觀看出橋的存在。

洪水如猛獸淹沒農民播種好的即將收穫的莊稼,趕着老牛上山,水在橋下晃動。

天晴朗宛如草原的綠地,坑坑窪窪。鴨子再水裏遊蕩,小魚躍出水面,天空有大雁飛翔。竹葉被風吹響,發出動聽的聲音。楓樹屹立在橋身末尾出的斜坡,好似在等戀人的歸來。

我站在橋下附近,望着橋上。歲月將它催老,可我仍舊能感覺到它不滅的壯觀。

坐在楓樹下看橋,秋天楓樹落下楓葉。我拾起楓葉,思考冬季的來臨。再看石橋下堆積的石子。牛踩着黃泥陡坡,艱辛的趴上路面,途中經過棉花樹。我聽竹葉在楓樹身後晃動的聲音,走到橋去看橋的圖案,橋比不上聞名於世間的任何一座古橋。

可它在我眼睛裏堪比世界上任何一座古橋。石橋上有塊墓碑雕刻着橋的修建年份,塵埃將墓碑淹沒。橋修建的不早,卻支撐着村民門通山的道路。

很久沒有回到村莊,再去看橋,橋的圍欄已經換成水泥平鋪。歲月也將石橋打磨,使石橋褪去曾經屬於它的美麗容顏。

篇四:描寫石橋的作文

石橋屹立在村口,不知建於何年何月,也不知何人所砌,只有纏繞橋身的鬱郁藤蔓和橋面光潔溜滑的石板在無聲地訴說着歲月的滄桑。

石橋是石頭砌的,所以冷冰冰;石橋是石頭砌的,所以千年不朽。

一個女人經常坐在石橋的石欄上,依依呀呀反反覆覆地吟唱,聲調抑揚頓挫,纏綿婉轉。有人說她是在唱歌,也有人說她是在唱戲。反正,也沒有人真的在意她到底唱的是什麼。石橋邊有一棵高大的合歡樹,合歡樹上開滿了合歡花,女人柔漫悠遠的唱腔伴着合歡花淡淡的,帶着些微甜味的芳香悠悠地飄蕩在村子的空氣裏,讓人迷離,也讓人悵惘。女人年輕時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美女,情竇初開的年紀愛上了一個從城裏來村子小學教書的小夥子。就在女人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的時候,小夥子的父母卻死活不同意他們倆談戀愛,想方設法將小夥子弄回了城裏。女人肚子裏的孩子沒了,好端端的一個人也變得瘋瘋癲癲了。從此,村子裏的人就經常看見女人坐在石橋上唱,有時是白天,有時是晚上,總是忘情地唱着那一個調子。我問過村子裏最年長的念過私塾的老先生,老先生捻着花白的鬍鬚說,她唱的是一句古老的情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石橋被密密層層的常青藤纏繞着,包裹着,微風吹來,葉浪漾漾。橋下水流湍急,浪頭撞擊橋墩後急轉直下,嘩嘩的河水潮打空城寂寞回。石橋邊野花荼蘼,寂寞而燦爛地開放。“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爲誰生?”每次看到那個女人,我就想起了這句詩詞。女人瘋了嗎?瘋了怎麼還能唱出那樣讓人心酸淚下的歌詞?女人沒瘋嗎?沒瘋爲什麼要終年守望着石橋徒勞無奈地吟唱?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故事情節都已模糊了,但是有一句臺詞我卻記得清清楚楚:“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我感動於那些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常常一個人獨自坐在石橋上,一坐就是很久,很久,回想着那個女人的故事,回味着徐志摩詩句:“看一回凝靜的橋影,數一數螺鈿的波紋,我倚暖了石欄的青苔,青苔涼透了我的心坎”。月亮起來了,夜色中黑魆魆的石橋顯得更加靜謐。遠處山谷裏傳來一聲聲鷓鴣鳥的鳴叫聲,悽清,幽怨,綿遠:“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

這次回村子,我發現石橋上沒有了那個女人的歌聲。一問才知道,在石橋上唱了許多年的女人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我茫然若失,不知道在那裏,有沒有石橋,在那裏,女人還會不會爲愛歌唱。

煙雨濛濛中,石橋依舊孤獨地橫跨在村口的小河上。

標籤:石橋 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