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精選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精選15篇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1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說起我家鄉的小吃,那可是數不勝數,但說起“最好吃”的食物,我可要推薦我們家鄉的雲吞麪了。

雲吞麪是透過加工而製成的,又名“皮包肉”,白色粉皮裏包着晶瑩柔嫩的肉餡。熟後的雲吞呈黃白色,由麪條託着雲吞彷彿是“面上明珠”,讓人垂涎欲滴。

今年寒假,爸爸和媽媽帶我們回家鄉嘗小吃,我特地點了雲吞麪。香菜浮在湯麪上,綠瑩瑩的像一片小荷葉浮在湯上面,雲吞如“金元寶”一樣誘人。我看着這樣讓人垂涎三尺的面,我再也忍不住了!急忙用筷子趁熱夾起一個,放到鼻孔一聞,香氣撲鼻,這香氣彷彿是一條隱形的線,緊緊的捆住我的心。我把雲吞往嘴裏送,輕輕咬一口,啊!一種令人慾欲飄仙的感覺頓時在我口中瀰漫。突然,一道聲音把我從享受中拉回了現實。“兒子看好了!看爸爸露一手!”說完爸爸從我碗裏夾起一個雲吞,放入裝有醋的碗裏翻攪一下拿在我眼前一晃,說:“可以吃了!”然後,爸爸把它往我嘴裏送,我一合上嘴,舌尖就就給醋這個“小壞蛋”佔據了,它把我的舌頭攪得酸酸的,甜甜的。

這下面涼了,我不得不把紳士的外表脫了下來,披上狼和虎的皮——狼吞虎嚥般的把一大碗麪消除了。

我把碗往桌子上一敲,手中筷子一鬆,筷子便落葉般落在桌子上。我拿起一張紙巾把嘴一擦,想:這麼好吃的雲吞麪是怎麼做的呢?我的好奇心迅速佔據了我的大腦,於是我的腳像抹了機油一般溜入了廚房。我看見一位廚師正在做呢!只見他把皮攤在手心中,用小棒取出一定的餡飛快的放在皮中心,再飛快的揉一揉翻一翻,然後把它扔進滾開的水中,接着抓起面,拿起香菜,甩入湯中。最後,一碗香噴噴的雲吞麪就做成了。

怎麼樣?聽了我家鄉的雲吞麪,你的口水是不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呢”?那就請來我家鄉吧!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2

說到美食,我自然就想到了到安慶的雪湖貢藕。

貢藕產於安慶潛山縣天寧寨雪湖,不僅外形肥壯細白,內質口感也鮮甜脆嫩。生食,熱炒風味各不相同。雪湖所產的藕,爽若脆梨,白如玉脂。傳說東漢末年,曹操率軍攻打舒州城(今是潛山縣),其中有九名戰將將老百姓護送到雪湖旁天寨。曹兵將他們捆在一起斬首,投入湖中,從此,此藕生九孔,潔白堅貞。

雪湖貢藕清脆爽潤,酸甜適中,其做法也很簡單:先把藕洗淨,再颳去藕皮,去掉兩頭藕節,然後把藕切成片,放入沸水中略燙,以保持脆嫩,之後撈出來,放進涼水中。準備白醋和白糖,然後把藕控幹水分,撒上白糖,澆上白醋,拌均勻即可。最後盛到盤中,一碟色香味俱全的雪山貢藕就做成了。

雪山貢藕的口感很特別,剛咬上的時候,感覺潤滑,像入夢幻仙境,周圍播放着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額,但進到嘴裏時,感覺就截然不同了,酸與甜混合在一起,激動人心,那種感覺無以倫比。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早已垂涎三尺了呢?如果很喜歡的話,就去趟安慶吧,雪湖貢藕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口感呦。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3

家鄉的風味小吃有很多,炸串、飯包、烤魷魚……這些都是溫暖的南方所沒有的。冬天,那凜冽的寒風一陣陣吹過,凍得人們瑟瑟發抖,可是一吃到這些美味可口的小吃,身上的寒冷就好像被驅散了,也許這就是風味小吃的魅力吧!在衆多具有東北特色的風味小吃裏,我最喜歡的是那讓人回味無窮、饞涎欲滴的串串香。

那些青菜、幹豆腐、雞丸魚丸或蘑菇平時讓人看都不看一眼的普通食材,用木籤子穿好放在稍微有些辣的熱水裏煮,熱水“咕嘟嘟”地冒泡,讓人聯想到趵突泉;那上升的熱氣,讓人聯想到黃山雲海……串串香煮熟後,再蘸上點麻醬汁……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小小的串串香,除了美味無比,還珍藏着我童年的歡樂。

記得小時候,我每次晚上去廣場玩,都要到跳牀上跳一跳,看一看扭秧歌的爺爺奶奶,逗一逗可愛的小狗,買一件新衣服……我的歡笑總是傾灑在廣場上,那裏也給我帶來無盡的樂趣,最後凝結到媽媽給我買串串香上……

家鄉的串串香,真是令我魂牽夢繞!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4

在家鄉,有一道獨特的風景,那就是一位位五十歲的大嬸們站在一輛三輪車前,叫賣着。車上有一盆麪糊、一盆餡料、一隻小火爐。火爐上架着一口鍋,鍋裏炸着家鄉的特產油炸坨。

油炸坨,用家鄉話說,經麪粉糊裹着餡料油炸而成,味道鮮美,不膩口。面衣鬆脆可口,餡料風味獨特,令人吃一就想倆,吃倆便想仨……百吃不厭!

油炸坨這東西說它做起來容易吧,可它做的時候需要掌握許多技巧;說它做起來難吧,步驟其實只有三部而已。想嚐嚐自己親手做的油炸坨嗎?那就跟我一起來做吧。我可只講這一次,好機會不容錯過哦!

首先,我們要準備好一口鍋。(鍋要小,要深些,不能是平底鍋)其次,還要準備好我們常山的山茶油。(其它油也可以,不過味道如果沒有我寫得這麼好可不能怨我,誰讓你不用我們常山的山茶油!)

要做油炸坨最重要的就是麪糊和餡料了。麪糊由兩類組成:面類與水類。面類就是麪粉和少許山藥粉,水就是普通的食用水。面與水的比例約爲1:0.7.餡料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季節不一,餡料也會有所不同,一般都會用香乾和雪菜。(注:千萬別忘了加鹽、味精和辣椒哦!尤其是辣椒,可以少加點,但千萬不可以沒有哦!)

炸油炸坨需要一種模具。這種模具是用鐵皮做成的,形狀就像一個小圓錐被削掉上面一塊一樣(但是是倒着的)。模具邊源有一根長長的柄,使模具可以很方便地從油鍋中取出。(如果實在沒有這樣形狀的模具,也可以是別的形狀。)

炸油炸坨時,先要倒入山茶油,油的量大約佔鍋的四分之三。等油鍋開了,就可以炸了。先將麪糊到進模具(要飽滿),然後將模具輕輕地放進油裏,但模具中的麪糊不能碰到油,這樣可以使緊貼着模具內層的麪糊與模具粘在一起。然後將模具中剩下的麪糊倒出,用木片將模中的麪糊抹勻,放入餡料,再鋪上一層面糊,放進油鍋內炸制。當油炸坨正面爲淡黃色時,將模從模中取出。再炸一分半左右,就可以出鍋了。

"上桌嘍……"哇!味道鮮美,風味獨特,鬆脆可口……

山外青山樓外樓,

我把坨兒端上樓。

美味繫住(了)你的胃,

讓你口水往下流。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5

“真好吃啊!”我一邊埋頭吃着“臭豆腐”,一邊連聲讚歎道。

我小的時候不愛吃“臭豆腐”,覺得它有一種奇怪的味道,臭臭的。所以當我和媽媽一起逛街時,看到其他人插起一塊“臭豆腐”,放進往嘴中,嚼得滿嘴流油的樣子,我就很奇怪?“有那麼好吃嗎?”

等到我長到八九歲的時候,我才下決心,決定冒着“生命危險”吃一次。可是,沒曾想,一吃再也舍不掉了。“臭豆腐”纔是典型的聞着臭吃着香的“模範”。

這不,今天從這家“臭豆腐”的攤前走過,聞着那熟悉的“臭味”,我又忍不住買了一盒,看着老闆把八塊切得方方正正、白嫩嫩的豆腐放進熱油中,只見豆腐在油中翻滾着,跳躍着,瞬間,“滋滋啦啦”的聲音就像餐前音樂一樣地響起,三兩分鐘的時間,八塊金燦燦的豆腐就從鍋中蹦跳而出。老闆將豆腐“攔腰截斷”,放入一個一次性的小碗中,然後掀開另一個擦得錚亮的不鏽鋼的鐵桶,舀出一些淡咖啡色的濃濃的湯汁,這時我才明白,將炸好的豆腐剪開是爲了更能入味啊!最後老闆熟練地撒進去一些香菜、榨菜等佐料,那一碗美味的“臭豆腐”就完成了!那豆腐的白白嫩嫩、那香菜的青青翠翠、那湯汁的濃濃郁鬱,嘴裏的口水就像是泉眼一樣地涌進口腔,我閉上眼睛猛地吸了一口香味,毅然決然地剋制着自己想把它們“就地正法”的念頭,就這樣我一邊聞着“臭味”,一邊壓着饞蟲,向家中走去。

回到家裏,我聞着那“臭味”,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豆腐已經被湯汁浸泡得香味十足,嫩得入口即化,鹹鹹的,香香的,還略微有一絲辣辣的味道,我一邊吃一邊讚歎道:“媽呀!太好吃了!”

吃完“臭豆腐”,我還在一直回味着那香中有臭,臭中有香的味道!

“臭豆腐”真好吃,讓我一吃忘不了;“臭豆腐”真好吃,讓我吃了還想吃;“臭豆腐”真好吃,讓我不吃忍不住!“哼!”咱不算“千古流芳”,好歹也是個“遺臭萬年”吧!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6

我家鄉的風味小吃很爽,如糖糕、燒餅、豆腐丸各種燒烤等等,但我最喜歡的是要數炸火腿腸了。

在大街小巷不時傳來一陣陣誘人的叫賣聲:“快來買了,各種燒烤,又香又便宜!”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上街,我又央求媽媽要吃炸火腿腸。只見攤主把一條火腿腸去“皮”,利索地劃了幾下,再放到油鍋裏炸。

這時,就能聽到一陣陣“吱吱”的響聲。大約炸了兩分鐘左右,一條火腿腸便熟了,攤主利落地把它放在盤子上,用刷子沾上一點配料,刷到火腿上面,於是一串香噴噴的火腿腸便可以吃了。

我拿着火腿腸放在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口,“哇,真好吃!”我情不自禁地叫道,狼吞虎嚥地吃着火腿腸,好像山珍海味也比不上似的。

不知不覺地,一串火腿腸便下肚了。這時,我才覺得嘴巴好辣,辣得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氣,旁邊的媽媽笑嘻嘻地點了點我的鼻子說:“你這隻小饞貓。”我向媽媽扮了個鬼臉,說:“都怪我們家鄉的風味小吃太誘人了!”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7

羊肉粉是家鄉久負盛名的風味小吃,因爲味道鮮美、爽口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我對羊肉粉的記憶大約在5歲左右,因爲爸爸、媽媽喜歡羊肉粉就經常帶我去吃,當時只是覺得很好吃。隨着年齡的增長和自己對羊肉粉的喜愛,我逐漸對羊肉粉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了一些羊肉粉的製作方法。

製作羊肉粉除需要羊肉、米粉之外,還需要很多的調料,首先把羊肉切成大塊大塊的放在裝有水的鍋裏煮,待肉煮熟後撈起,將鍋裏的肉湯加入調料製成有鹽有味羊肉湯,然後將煮熟的羊肉切成片,將米粉放入羊肉湯中燙熱後盛入碗中,並加入,這樣一碗羊肉粉就製作好了。在吃的過程中每個人還可以根據自己口味的不同,加入煳辣椒、花辣等調料。

儘管夏天吃得滿頭大汗,冬天吃得溫暖舒服,但一年四季中吃羊肉粉的.感覺永遠是那麼的爽口,令人長久回味,所以我愛羊肉粉,我更喜歡吃羊肉粉。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8

我的家鄉是桐城,說到桐城,就不得不說道炒米了。

炒米香香脆脆的,金黃色,從遠處看,就像一堆金粉,看着就想吃,讓人垂涎三尺!

炒米的做法很簡單:冬天的時候,把糯米洗淨,浸泡一夜,第二天再把水瀝乾,然後放在木四里面蒸。這蒸煮也是要學問的,並不是一次填裝滿,而是先在底部鋪一層,蒸好之後再鋪一層,就這樣一層一層的蒸,直到裝滿爲止。蒸好後,再把米飯倒在一個容器裏,一夜過去,米飯會結成一團,這時再用手去捏,它們就會散成一粒一粒的,接下來就要把它們曬乾,曬乾之後之後就可以炒成香噴噴的炒米了。

吃炒米也講究。炒米分爲幹吃和泡吃兩種方法。幹吃,又脆又香,每嚼一口,都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但我最喜歡用湯泡着吃,先放一些炒米在碗裏,然後把熱湯澆上去,這時你會聽見炒米發出“滋滋”聲,那是炒米把湯吸收了,這時炒米軟軟的,口感特好。

桐城炒米,可謂獨一無二的特色小吃。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製作炒米,尤其是來了親朋好友,炒米是必不或缺的上乘待客食品。如果哪一天你到我們家鄉,可千萬別忘記去品嚐炒米喲。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9

我的家鄉是安陽。位於河南省北端,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匯處,是豫北重要的中心城市。

安陽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城,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的故鄉又是《周易》的發源地。安陽的歷史是一部微縮的中華人民的發展史。安陽有着悠久絢麗的歷史文化。因此當地有許多的特色小吃。較具名氣的有——血糕、皮渣和粉漿飯。我最喜歡粉漿飯了。關於粉漿飯還有一段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的一年,古都安陽大旱,百姓無水可吃。當時,城西門口有家粉房,因店後有口小井,粉房店才得以營業。附近百姓渴得難耐,就把粉房生產倒掉的廢料——粉漿提回家解渴。由於粉漿味酸,難以下嚥,有聰明的安陽人便在粉漿中放入小米、食鹽、野菜等物熬成飯,用來充飢解渴,味竟奇佳,街坊四鄰競相仿效。旱年過後,人們喝粉漿飯以成習慣,又經過歷年不斷改進,終於形成了安陽獨具特色的風味名吃——粉漿飯。

看,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粉漿飯,我的家鄉安陽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文化燦爛。閒暇時你可以在路上走一走,看一看,嘗一嘗安陽的美味小吃。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10

說起家鄉的風味小吃,我的家鄉可是很多着嘞,比如烤冷麪,炸雞排,章魚小丸子,酸辣粉等等,都是生意火熱的著名小吃,現在我就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我最喜愛吃的——烤冷麪。

說起烤冷麪的做法,可是有的一比:拿一個麪皮放在燒烤臺上,等火候剛好後,下一個環節可是一個技術活,砸一顆雞蛋放在麪皮上,然後用道具掀起麪皮,就在那一瞬間,把有雞蛋的那一面甩在底下附着在麪皮上,在往麪皮的另一面塗上一層祕製醬料,再往上面放上香腸、生菜。最後捲起來,用刀子切成小段即可。我喜歡這個美食不是因爲它有多好吃,是因爲它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中。

就是那一回,由於天下中雪,我和我的朋友感興趣,公園打雪仗,我們的歡聲充滿了整個公園。該回家了,朋友們都相互告別離開,我也高高興興往家走,卻不幸摔在了一個雪坑中,與大地來了一個親密接觸,這讓我苦不堪言,寒冷飢餓慢慢襲來,我也只好咬着牙,不經意漂了一下四周,發現一個偏僻的地方,有一位阿姨在賣烤冷麪。

真是天助我也,有美食啦,挪步來到跟前,給我來一份……

正當我付錢之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根本沒有帶錢,可是那位阿姨已經做好了烤冷麪,在慌忙之際,我哭了,淚水出賣了我內心的懦弱,那位阿姨好像知道了什麼,笑着跟我說:“小朋友,沒事,這份烤冷麪是我這一天第一個做的,就當小試身手,免費送給你吧!”當我聽到這句話,心裏頓時溫暖了好多,這份烤冷麪不是把冷麪烤好,而是把我冰冷的心“烤”熱了,頓時心情愉悅。

對我而言,這份烤冷麪價值非凡,它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雪中送炭,人世間充滿了善良。

每一份美食都有自己特別的地方,但就是這特別的地方爲世間披上了一層美麗的服裝——人間的美好,給人與人之間搭起了一座堅實的橋樑——仁!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11

一說起瓜丁,我就會垂涎欲滴,它可是我們家鄉響噹噹的名片,是潮汕地區最有名的一道小吃。

瓜丁清香可口,甜而不膩,有排毒去火的藥效,是居家旅行的必備佳品。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紹瓜丁的製作過程吧。

首先,要挑出上好的冬瓜,把冬瓜皮削掉,把冬瓜肉切成小長方體,再把切好的冬瓜丁放進熱水裏洗個熱水澡後出水瀝乾,再把冬瓜丁裝在竹筐裏,在清涼的泉水裏浸泡上三天三夜,再瀝乾,接着就是敷糖水了,把上等的甘蔗糖和薄荷葉熬成水狀,把瀝乾的冬瓜丁倒進糖水裏,均勻地着糖,最後放在竹匾上晾乾,就大功告成了。成品後的瓜丁白中泛青,晶瑩剔透,像一個個精美的翡翠,令人愛不釋手,拿上一塊,輕輕一咬,清脆爽口,一股清香令人回味無窮。

由於家鄉的瓜丁是原生態的綠色食品,所以深得海內外朋友們的喜愛,現在的瓜丁,不但暢銷全國各地,而且走出了國門,一塊小小的瓜丁,凝聚着潮汕人民的智慧和熱情,一塊小小的瓜丁,傳遞着濃濃的鄉音鄉情。

我愛你,家鄉的瓜丁。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12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麪……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舉不勝舉。而我們廣東這邊的風味小吃要數蘿蔔糕了。

蘿蔔糕不僅味兒好,看相也好。晶瑩剔透的蘿蔔糕裏還有一些像寶石一樣的小蝦米鑲嵌在上面,褐紅的臘肉、綠色的生蔥、黑色的芝麻,多種色彩散落其間,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蘿蔔糕的做法很簡單,把白蘿蔔削皮,洗淨切絲。臘肉、臘腸切成小粒,蝦米置冷水中略浸片刻,生蔥去頭洗淨,切成細粒。炒鍋上火燒熱,不要放油,下芝麻稍炒取出。將鍋洗淨,放清水,投入蘿蔔絲,用旺火熱15分鐘,然後把蘿蔔絲連水倒入糯米漿內拌勻,放入蝦米、胡椒粉、精鹽攪和,再加豬油繼續拌勻。取一個盤子,抹油,倒入蘿蔔粉料,上籠蒸至成熟,取出,撒上生蔥、芝麻、臘肉、臘腸粒,最後注入豬油少許,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蘿蔔糕就做成了。

吃蘿蔔糕的時候,根本就不用嚼,入口即化,臘肉!臘腸粒!蝦米的味道隨即而來,讓你吃了第一塊,還想吃第二塊。這時,再蘸一些辣椒醬就更香了。

我愛家鄉的風味小吃——蘿蔔糕。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13

今年長城節,家鄉舉行了中日文化美食節。

我拉着媽媽的手也去“湊湊熱鬧”。廣場上人生人海,熱鬧極了。一個個攤位上的吆喝聲陣陣入耳,每個攤位都擠滿了人,一陣陣香味不停的鑽入我的鼻子裏,我饞的忍不住了,連忙向其中的一個攤位擠去。哎,這裏怎麼有“油炸冰淇淋”呢?我讓媽媽買了幾個嚐嚐鮮。只見這種“油炸冰淇淋”是黃色的,扁圓形的,有餃子皮那麼大,裏面夾着紅色的草莓冰淇淋淡淡的甜味,香脆可口,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吃了油炸冰淇淋,我又纏着媽媽買臨海有名的“蛋清羊尾”。它的顏色是淡黃色,裏面夾着甜甜的豆沙,一口咬下去,就會感到滿口香甜,越咬越香。這“蛋清羊尾”不但好吃,連名字也奇怪。

家鄉的風味小吃真讓人流連忘返。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14

我愛我家鄉的特色小吃,雖然這些特色小吃沒有城市的食物美麗和美味,但它們卻獨有一番風味。

我這個人呀,嘴很饞,每到春天的時候,我就會纏着媽媽帶我去外婆家。到了之後,我保準是第一個下車,但我不是去外婆家,而是用我的“慧眼”地毯式的搜尋着我們家鄉的特色小吃。

“唉,我找到了,找到了。”爸爸也來了。我找到一個刺條,便立即摘了下來,咦,上面有個七星瓢蟲,我立刻抓住了它。這個七星瓢蟲“背”着紅紅的“殼”,上面還鑲嵌着許多黑點,兩顆黑黑的眼球鼓得大大的,好像在瞪着我說:“你個壞蛋,快放了我!”忽然,他猛的向上一竄,飛走了,我心想:算了,專心吃我的刺條吧。這個刺條肯定很好吃,皮是青青的,刺是通紅通紅的,顏色很分明。我輕輕地摸了一下它的刺,“呀!”我大叫了一聲,痛死我了,我心想“待會非得好好收拾你不可!”我自言自語道。

我惡狠狠的拔了它的刺,再用力的剝了它的“皮”,露出了它那青綠色的“肉”,它好像忍着疼痛說:“你輕點呀!疼死我了。”我心想:“叫你刺我,我看你還敢不敢了!”我用力的咬了一口,“嗯,真好吃!也不枉費了我辛苦的找你。”

家鄉還有墨綠墨綠的地麥粒,有通紅通紅的烏泡子,有埋得很深很深的雞把薯,還有酸甜可口的馬莧菜……

有一次,我和媽媽冒着火辣辣的太陽去外婆家,一眼就看見菜園裏的馬莧菜,田埂上的馬莧菜,過道兩旁的馬莧菜……隨到一處都能聽見,我不禁讚歎道:“多麼頑強的生命力啊!”於是我和媽媽摘起了馬莧菜。一會兒,我和媽媽早已是收穫多多,但地上的馬莧菜好像是取之不盡似的,依然遍地都是,這狹小的通道已被大量的馬莧菜給覆蓋住了,忽然,我發現一株非常大的馬莧菜,我小心地躲開通道上的馬莧菜,彎下身子,慢慢地伸出手,小心翼翼的用我的指甲掐斷了它的莖,再用手將它捧出,“哇!好大呀!”我和媽媽齊聲叫道,這株馬莧菜的直徑超出了我的想象,可以炒兩碗了。媽媽告訴我:“這馬莧菜是止腹瀉的良藥,特別是曬乾的,泡泡即喝,腹瀉即止。”我好高興,心想:我要找很多很多,送給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

我愛家鄉的特色小吃,她健康,她綠色,她環保,她讓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她給我帶來了無限快樂。

家鄉的風味小吃作文15

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脆皮烤鴨,陝西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還有山西的刀削麪……從宴會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是舉不勝舉,我們泰興也自然有,黃橋燒餅就是其中之一。

黃橋燒餅之所以出名,與著名的黃橋戰役是緊密相連的。1940年在陳毅、粟裕等直接指揮下的黃橋戰役打響後,新四軍日夜堅持着戰鬥,有時竟幾天吃不上一頓飯。當時黃橋鎮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12農磨坊,60只燒餅爐日夜趕做燒餅。鎮外戰火紛飛,鎮內爐火通紅,當地羣衆冒着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黃橋燒餅黃又黃,黃黃燒餅慰勞忙”。這首歌謠伴隨着新四軍的腳步踏遍大江南北。而它的芬芳也隨之溢滿天下。

星期天早上,我和媽媽來到了仁和樓,品嚐黃橋燒餅。我們到了那兒,裏面早已是座無虛席,一陣陣的香味撲鼻而來,聞得我口水直流。等了半天,我和媽媽好不容易纔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媽媽告訴我:黃橋燒餅令大家懷念的主要因素便是它口味的繁多。時過幾十年後,這燒餅既保持了香甜兩面黃、外撒芝麻內擦酥的傳統特色,又使餡融入了蔥油的酥香,肉鬆的可口,雞丁的油亮,白糖的甜味,桂花的飄香、豆沙的清新……每一種口味都是那麼與衆不同,令人百嘗不厭,就好比是金銀瑪瑙,珍珠翡翠,個個都那麼耀人眼眶,獨特而又珍貴。

沒多久,服務生便端上一盤剛出爐的黃橋燒餅。只見那黃橋燒餅形似一隻倒扣的小臉盆,顏色呈蟹殼紅,不焦不糊不生。外脆裏嫩,表皮上灑滿了許多白芝麻。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只覺得滿嘴的酥香,此時已感覺不是在吃,而是舌頭打着卷兒往嘴裏送。這味道,嘖嘖,可真沒的說。我再望望旁邊的那些吃客,只見他們有的一口吞掉半塊燒餅,還不停地咂巴着嘴;有的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味;還有的先褪下香脆可口的芝麻外皮,放在嘴裏慢慢咀嚼,緊接着再乘熱狼吞虎嚥地一口吞下……每一種吃法都令人回味無窮。

家鄉的黃橋燒餅遠近聞名,人盡皆知、真不愧爲家鄉風味一絕啊!朋友,如果你來我家鄉做客,一定要好好品品黃橋燒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