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一剪梅

高一《一剪梅》教案設計

一剪梅2.2W

《一剪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如何設計《一剪梅》的教案呢?

高一《一剪梅》教案設計

一.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一剪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體現了被稱爲“易安體”的李清照作品的藝術風格,即清麗典雅,溫婉細膩。鑑賞這首詞應該讓學生用情感去參與、用心靈去體會,力爭能夠切實把握住作者內心那種纏綿悱惻的情懷。那麼僅僅一首詞是不夠的,也難以達到鑑賞的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作爲拓展閱讀材料,一方面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詞風,另一方面也能在不知不覺中激發學生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熱愛。

2.教學對象分析

高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詩歌鑑賞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必要作出過多地講解說明,讓學生討論發言更能提高鑑賞的積極性,同時輔以多媒體手段,用優美的歌聲和畫面營造氛圍,效果要比傳統的講解方式好得多。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把握李清照作品清理典雅的藝術風格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熱愛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解讀文句,品味意境

把握李清照作品的藝術風格

學會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

2.難點:作品藝術風格的把握 學會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

四.教學媒體設計

學生接觸的古典詩詞其實並不少,但是由於他們年紀還小,沒有什麼人生經歷,對古詩詞中所體現的作者的心緒,難以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所以鑑賞往往只停留在淺表層次。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對解決這個問題能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貫穿整個過程。課堂的第一階段,顯示李清照的畫像,讓學生對作者有一個比較親切的印象,接下來顯示李清照的有關材料,進一步加強認識。第二階段,播放朗誦視頻《一剪梅》,同時逐句顯示作品內容,以渲染氣氛,在朗誦中要求學生思考有關問題。第三階段,顯示作品,學生自由發言,評價詞句。第四階段,拓展閱讀,總結李清照作品的藝術風格。第五階段,播放《月滿西樓》,在唯美的畫面與歌聲中結束課程。多媒體的運用將音樂、畫面、文字有機的結合起來,既使教學內容明確具體,又營造了一種詩歌鑑賞所必需的氛圍,有利於學生對詩詞意境的把握。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從今人對李清照的評價入手匯入新課

“在我國詞壇有一位傳奇女子,她把三分淚水、七分才氣凝結成篇篇妙語華章,她就是千古才女李易安,萬古愁心李清照”

(二).讓學生回憶接觸過的李清照的作品,介紹自己所熟悉的.李清照的生平及故事,教師小結(見背投),引出知人論世的詩歌鑑賞方法,明確李清照的詩詞內容。

(三).作品鑑賞:

1. 聽視頻朗誦《一剪梅》,同時有感情的朗誦全詞,找出體現作者心理狀態的字眼以及主旨句。

明確:“閒愁”二字最能體現作者心情,是全詞的詞眼,主旨句爲“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詞人的丈夫新婚後不久就外出求學後,李清照填詞《一剪梅》送給丈夫。古來抒寫愁緒的詩句有很多,如李白的“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而李清照寫愁卻不落前人窠臼,那麼她筆下的“愁”有何獨特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來認真研讀作品。

3.齊讀這首詞,提問:詞的上下兩闋分別側重寫什麼?全詞抒發詞人什麼感情?

明確:上闋寫人物行動,下闋側重抒情,全詞抒發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4.自由討論,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並作簡要分析之後教師作小結。各句的分析總結大體圍繞以下方面進行:

(1).首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交代了時令即秋季,那麼作者是從那幾個角度入手寫秋景秋意,渲染環境的呢?

明確:視覺、嗅覺、觸覺。

作者從多個角度入手描寫秋意的冷落蕭條,不僅刻畫了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現象,又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徵。枕蓆生涼,既是肌膚觸覺,也是淒涼獨處的內心感受。作品首句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境氣氛和感情色彩。

(2).“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作者排遣寂寞的方式,但寂寞排遣得了嗎?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來?

明確:從“獨”字可以看出詞人借泛舟來消愁,而過去有夫君相伴,現在卻是獨自一人,眼前的一切只能勾起對往事的懷念,怎能排遣得了“愁”呢?

(3).研讀“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句。

提問:這句詞按照邏輯順序應怎樣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