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望嶽

《望嶽》課堂實錄及反思

望嶽1.81W

導語:詠泰山的《望嶽》表現的是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下面就是小編爲大家分享的《望嶽》課堂實錄及反思,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望嶽》課堂實錄及反思

《望嶽》課堂實錄

一、導課

師: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藝術源遠流長,詩詞歌賦浩如煙海。山川河流、花草樹本都成爲詩人歌詠的對象。如我們學過的寫樹木的詩有;

生:《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無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師:寫山的有;

生:橫看成嶺側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師:寫花的呢?

生:《梅花》。

師:同學們一起背王安石的《梅花》。

生: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師:舉不勝舉,如果說古代詩歌就是那天上的星星,那麼杜甫的詩就是那最閃亮最璀燦的一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去聆聽詩人心靈搏動的顫音,感受詩人生命之歌的變調 。今天,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學習杜甫早期所寫的詩歌《望嶽》。

展示課件一:踏歌而行覓古韻,餘音嫋嫋仿古詩。請同覺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思鴻):唱着歌尋覓古詩的韻味,在餘音嫋嫋中仿寫古詩。

師:對。這堂課要求把握而兩點:一是體會《望嶽》詩歌意境;二是領略詩歌和音樂完美結合的神韻,吟唱仿寫古詩詞。

師:《望嶽》這個“嶽”指的是哪座山?

生:齊答“泰山”。

師:對,是有“五嶽獨尊”之稱的泰山。(老師板書“望嶽”,簡單畫泰山輪廓) 老師畫的泰山象不象?

生:齊答“象”(笑)。

師:這首詩比較好懂,同學們課前做了預習,請同學來介紹杜甫及這首詩有關的內容。

生(趙路遙):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字子美。

生(何燦雲):杜甫的詩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生(張 舜):杜甫被稱爲詩聖。

生:齊答“杜甫的詩反映了當時歷史,稱爲史詩 ”。

生(趙詩恆):杜甫詩的風格主要以“沉鬱頓挫”爲主。

師:同學們介紹得很清楚,全面。同學們對詩人寫作《望嶽》的背景是否有所瞭解?

生(張勝藍):杜甫的《望嶽》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

生(肖奕奕):《望嶽》這首詩是杜甫二十四歲時寫的。詩人在詩篇中遠望泰山,爲它的大神奇秀美而心情激盪„

師:說得非常好,肖奕奕同學課前對《望嶽》一詩進行了深入地探討。下面我們分組討論、學習這首詩。第一大組討論①、②句,第二大組討論③、④句,第三大組討論⑤、⑥句,第四大組討論⑦、⑧句。 學生互相討論三分鐘,老師參與討論並作指導。

師:請停下。請第一大組的同學來鑑賞①、②句。

生(李婷婷):這兩句主要寫了詩人遠望泰山。

師:從哪個地方看出詩人是遠望而不是登上泰山?

生(劉冠):從“齊魯青未了 ”這一句來看。因爲在泰山周圍,遠看一大片的綠色。

師:這寫出泰山什麼特點?

生:齊答“寬廣”。

師:很好(老師板書“廣”)。第一大組同學說①、②句寫出了泰山的寬廣,詩人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呢?其他組同學幫忙想一想?

生(林翠娜):從這一問一答的句中,看出詩人非常喜愛這泰山。

生:齊說“一種喜悅的心情。” 學生看到林翠娜誇張的手勢,都笑了。

師:是啊,在寫景的時候表達自己的情感,正應了這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 。” 第二組的同學說說 ③、④句。

生(張婧娜):③、④句描寫了泰山景色秀美。

師:從哪裏看出來?

生:(李笑也):“造化鍾神秀”就是說大自然把神奇秀麗都聚集在泰山身上。

師:對,這個“鍾”解釋得好。

生(孫睿):“陰陽割昏曉”說明泰山的南北暗、亮不同,說明泰山很高大。

師:這裏哪個字用得好?

生(王丹雪)“割”字很形象,就象人用刀割開一樣。

師:這個字找得好,這兩句寫出了泰山的特點:高大(師板書“高”)其他組同學對③、④句還有沒有問題?

生(劉華):還寫了泰山的秀美。

生:齊說“已經說了”。

師:噢,第二組已經說到了。很好。(師板書“美”)。第三大組說說⑤、⑥句 。

生(洪滿川):從這兩句看出詩人心胸很坦蕩。

師:心胸坦蕩。詩中“蕩”字是什麼意思?

生(洪滿川):激盪。詩人的胸懷隨着泰山之雲霧繚繞而激盪。

師:對,同學們看看語文書封面,這是一幅怎樣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