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課堂實錄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流露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下面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課堂實錄,更多內容請關注文學網名著閱讀欄目。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課堂實錄

師:初中學過《桃花源記》,誰能說說桃花源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生七嘴八舌)

生:景色怡人。

生:人人勞動,人人平等,沒有剝削,沒有壓迫。

生:自給自足,豐衣足食。

生:與世隔絕,幸福快樂。

生:熱情好客,淳樸。

師:很好,但我們知道這樣美好的桃花源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陶淵明爲什麼要創造這個理想國呢?(目光掃視教室一週,示意舉手的學生回答)

生:當時社會黑暗,政局動盪,陶淵明想以這個幸福的世外桃源來寄託自己的祈求安定的理想。

師:這是從社會及局勢方面來分析的。陶淵明生活的東晉政局混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渴望有一個安定的生存環境,桃花源正是這樣理想的居所。

除了社會及局勢方面的原因外,我們還要看到同時期沒有其他文人創作類似的文章,所以還應關注陶淵明本人的思想。

生:陶淵明本人也向往這樣的生活。

師:中國文人受儒、道、釋的影響巨大。東晉時佛教還沒有傳入中原,所以我們分析陶淵明受到儒家與道家的影響。根據桃花源的內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思想中的道家的影子:無君、無壓迫、人人平等和平相處。 (及時加進陶淵明的生活及思想歷程)

另外補充一點,二十九歲到四十三歲時官時隱生涯使陶淵明更清晰地認識了官場的黑暗,對現實的失望使他更清醒地認識到自然纔是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只有在自然中人才可以發現自己的純樸天性,即“真”。莊子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易也 。”“真”的屬性不是外界施加的,也非外物可改變。當人們處於心靈自由、神定氣閒時反照自己的內心就可以發現這種質樸無僞,這時人安定了,可以靜心觀照,人與自然就和諧地化爲一體,達到物即我,我即物的“無我”之境界。

請同學們閱讀《歸園田居》,找出詩中描述田園風光的詩句

生: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師:這些尋常的農村風光,爲什麼會被陶淵明寫得這樣美? (抓住詩中你需要的東西來說,只講一面,不必兼及其它)

生:這些景是農村中最平凡最普通的,可是正是在這最常見的景物中能最好地體現陶淵明對鄉村的喜愛。

生:這些景物中可以看到桃花源的影子。十餘畝地,八九間屋子,如果沒有剝削足夠一家人安定幸福地生活了。房前屋後林木成陰,狗吠雞鳴各不相擾,一派祥和。

師:很好,這就是《歸園田居》結尾處的詩眼“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的解釋:官場是庸俗、卑污的,它使人喪失了天然純樸的本性,失去了人的真善屬性,只有在面對真實無僞的自然時,人的心靈纔會放鬆,纔會發現自己與環境是和諧相處的,才能達到無我之境。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高中語文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高中的語文課一直讓大部分學生提不起興趣,其中一條原因便是老師太偏重於語法邏輯教學和文字過細剖析,其結果是學生失去了對閱讀文字的興趣。現在我想改變一下教學方法,以拓寬學生知識面來帶動對教材的賞析。重在對文字的鑑賞審美,少一些對文字的分析。讓學生自己多閱讀和思考,少聽一些說教。爲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必須首先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我們都有一種體會:站的高才能把事情看透。當我們在初中時讀初中文字會覺得有一些難度,高中時閱讀高中文字又覺得有難度,可是這時回頭讀初中文字又會覺得容易了,同樣道理,我們爲什麼不站的高一些讓學習更容易呢?基於這樣一種考慮,我在講這首《歸園田居》時便從陶淵明的`“桃花源”理想入手,桃花源是一種“自然”的社會,這裏人人自耕自食,真誠相處,無競逐無欺詐,甚至無君無臣。歸結起來,陶淵明的社會觀和人生觀都以“自然”爲核心。他嚮往的社會是和平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僞、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意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數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 “靜穆”。但在這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深感無所寄託的焦慮。 陶淵明的思想,是以老莊哲學爲核心,對儒、道兩家取捨調和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自然”哲學。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一種“自然”的社會。他常常把儒家虛構的淳樸無爭的上古之世與道家宣揚的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結合成一體,作爲理想世界來歌頌。講透了“真”,學生明白了物我相融合,物我合一,達到“無我之境”,這首詩就不必再多說了。

在閱讀教學上,有專家提出了幾項看法:

1,學生直接與文字對話,教師只是指導。

2,閱讀量要大。

3,尊重多元化閱讀。

4,把帶着問題來讀轉變爲讀出問題來。

閱讀教學要想真正拓展開去,我們的學生要有充足的儲備,我們的語文老師要給學生們創設讀書的氛圍和條件,隨後在課程的傳授上我們纔可以將文字的解讀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外化出來。現在有部分老師仍舊沿用以往的方法,將自己對文字的解析看作是唯一正確全面的,惟恐不能把自己的知識全部傾倒給自己的學生,可是學生又不領情,不願意聽。其實,我們不必追求盡善盡美,不必追求講深講透,關鍵是學生能透過他們自己的閱讀,把自己的見解表達出來就好。畢竟不要忘了,最後我們的學生讀懂纔是最終目標,讀出創造性的見解是我們閱讀教學的價值所在。

新的課程標準提倡創造性閱讀,鼓勵教師做一些大膽嘗試。在學生知識面還不很開闊的現狀下,我們只能儘可能地將學生已有的材料調動起來,將學生髮動起來,將學生的注意集中過來,將課程的傳授靈動起來,將教書與育人綜合起來,爲此,我們作爲語文老師,自己的知識必須充足,我們的備課必須高屋建瓴,這樣,我們老師才能引導學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輕鬆而全面地解讀文字。

拓展閱讀:課文正反解讀

【課文故事】

陶淵明逸事

(一)不畏浮雲遮望眼

江州刺史王弘想認識陶淵明,因爲他早就知道陶淵明的大名,很想結識他,親自造訪。但是陶淵明卻認爲沒有和他結識的必要,於是假裝有病,不見。他這樣做很有自己一套理由,說起來也是振振有辭,置地有聲:我豈是那種“潔志慕聲”的人嗎?哪裏能以和王公大臣結識爲榮耀呢?但是王弘這個人也很有辦法,他知道陶淵明喜歡喝酒,就讓陶淵明的故人龐通之半路上擺了一桌酒席迎接他。陶淵明這個人有腳病,走路不能走太長,到了這裏一看,路邊有個亭子,亭子裏還有一桌酒席,酒席旁邊還是自己的老朋友,又能歇腳,又能喝酒,還能與老朋友敘舊,這不是天下最美的事情嗎?欣然共飲,王弘便趁機出來與他相見了,於是陶潛與王弘盡情而飲,以前說過的不以王公爲榮的話,早就丟到九霄雲外去了,兩人一氣喝到天黑。陶潛沒有鞋穿,王弘讓手下的人現場給他做鞋。手下的人要量一下陶淵明腳的尺寸,陶淵明便隨意地把腳伸出去讓他們量。王弘邀請他一起回州里做客,問他有什麼交通工具,陶淵明回答說:“素有腳疾,向乘籃輿,亦足自反。”王弘於是命人將他擡到州府。陶淵明一路上談笑風生,絲毫沒有受寵若驚之意。王弘後來只要想見他,一定要在山林中等候。如果陶淵明家裏沒有酒也沒有米了,也會時常接濟於他。一個貴爲達官貴人,一個平若草民寒士,儘管地位懸殊,但陶淵明卻始終保持高潔品格,從未以結識高官爲榮。

(二)不爲高僧變己道

東晉時,慧遠法師在廬山建造白蓮社。慧遠德學極高,爲時人所景仰,當建白蓮社時,謝靈運想參加,並願出資建造,但爲慧遠法師所拒。可是慧遠卻主動邀請淵明入社,但陶淵明說:“貴社禁酒,如允飲酒,則入社。”慧遠破例許之。陶淵明敬謝,仍不入社,但常與慧遠往來。

此外,傳說慧遠在廬山東林寺一住三十年,招待客人有個規矩,送客時以虎溪爲界,過了虎溪就不送了。虎溪是東林寺門口的一條山溪,因爲在東林寺門口栓一頭老虎而得名。如果慧遠有時不注意送客送過虎溪,老虎就會發出吼聲警告他。有一陣慧遠與陶淵明,還有一個叫陸修靜的道士過從甚密,交談也很投機,送客時,慧遠不知不覺過了虎溪,引得老虎發出很大的吼聲。老虎的吼叫提醒三人,三人於是相視而笑,這就是所謂的“虎溪三笑”。這只是個民間傳說,不足採信。因爲歷史上的陶淵明對佛教其實是頗不以爲然,儘管慧遠爲得道高僧,儘管慧遠對他始終以誠相待,儘管二人相知爲友,但獨立堅定的信仰使慧遠始終無法說服他相信佛的存在,相信生命可以輪迴。陶淵明始終認爲儒就是儒,道就是道,人身死神滅,沒有什麼輪迴之說。所以他認爲輪迴之說是荒誕不經之談。因此,那句有名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有些學人那裏便有了另一番解釋:

南山即廬山,這句詩顯示了陶淵明對廬山之上奇談怪論的不屑一顧。

(三)不爲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結識的朋友不分貴賤,但人格卑下的人是他所不齒的。陶淵明在躬耕生活中,家境十分困苦。他在《有會而作》詩裏寫道;“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在這首詩序裏寫道:“舊谷既沒,新谷未登,頗爲老農,而值年災,日月尚悠,爲患未已。”可見他的生活睏乏到何種程度!就在這一年即公元426年,江州刺史檀道濟去看望他,他在家已經餓着肚子躺了很久了。擅道濟對他說:“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擅道濟送給他一些吃的。但在東晉政治混亂,且文帝廢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的社會現實下,道濟竟雲文明之世,以亂爲治,其人格可知,陶淵明因此對他贈送的東西揮而去之。不食嗟來之食,正是這種不爲五斗米折腰的高潔品格使他陷入貧困交加的生活境遇,

在這種情況下這位偉大的詩人於公元427年離開了人世,享年63歲。

一個偉大的詩人,落得這樣悽慘的結局,不能不說是時代的悲劇。但他給我們留下的詩歌,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不爲五斗米折腰、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爲後代許多正直、進步作家和人們所景仰。

【課文正解】

浮華過後戀田園

毛澤東有詩云:“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園裏可耕田。”這裏說的陶令,就是陶淵明,陶淵明曾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只做了八十多天,便聲稱不願“爲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後,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歸隱後愉悅的心情,課文就是其中的開篇之作,表現他浮華過後戀田園的心境。

全詩共兩層,第一層寫理趣,訴說厭惡官場的原因和歸田園的理由。

“塵網”比喻官場,表現作者對身不由己的污濁官場的厭惡和鄙夷。“誤落”,表明詩人的自責和追悔。而開頭的“性本愛丘山”則表明自己生性喜愛大自然,習慣過自由自在的生活的願望。從而,將現實與自我矛盾擺上了桌面。接着以“羈鳥”、“池魚”等失去自由的動物,來自喻,表明他正像鳥戀歸林、魚思故淵一樣地思戀美好的大自然,希望能贖回自由身,去“開荒南野際”,得以“守拙歸園田”了。

因此,第一層,理趣盎然地表現了作者浮華過後戀田園的情感態度和人生追求。

第二層寫情趣,情景交融,描寫了美麗的田園景色和田園情趣,抒發了重返自然的快慰心情。

詩人形象生動地描述了迴歸田園後恬淡自然、清靜安謐的田園風光,表現自己掙脫官場羈絆,從樊籠塵網中回到自由天地的快慰心情。

他把田園的景物化爲了一個個生動可感的意象,諸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煙、深巷狗吠、桑顛雞鳴等,然後將這些意象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由遠而近,由近而內;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從而構成了一幅情趣盎然、賞心悅目的田園風光畫。進而與前面的官場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自己迴歸田園後愉快、閒適的心情,表明了自己浮華過後戀田園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