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 其三》教學設計及隨堂檢測(含答案)

引導語:“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四句詩細膩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對農田勞動生活的體驗,風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詩人心情的愉快和對歸隱的自豪。它就是陶淵明的名作《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 其三》教學設計及隨堂檢測(含答案)

 《歸園田居 其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這首詩,瞭解本詩的寫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

2、透過反覆讀詩,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3、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人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熟讀成誦,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所蘊涵的內涵,體會詩歌意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朗讀法、聯想法、點撥法、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主題。

在上這節課前,我想請同學們做兩個選擇題。1、如果擺在你們面前有兩條路:

A 做官,名利雙收 B 做農民,平平淡淡。

二、走進作者:

陶淵明

三、解題

1、文章和詩歌的題目就好像一個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話說:眉目傳情。文章的標題往往也能傳達或暗示許多有效資訊。提問:“歸園田居”這個標題能告訴我們哪些資訊呢?題眼是哪個字?

明確:“歸”

2、提問:既然“歸”字是題眼,標題只是明確告訴我們要回到田園生活,那麼在這個明示資訊下面還潛藏着哪些隱性資訊和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呢?(以“歸”字爲核心來解讀詩歌)

討論、明確:

( 1)、從何而歸?

( 2)、爲何而歸?

( 3)、歸向何處?

( 4)、歸去如何?

四、放配樂朗讀錄音,尋找相關資訊,回答上述問題:

1、明確:官場

2、明確:官場腐敗黑暗、爾虞我詐,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

3、明確:田園

他的田園生活是什麼樣子呢?

詩人如釋重負,告別了那個令人壓抑的官場,終於來到了嚮往已久的田園。來到南山腳下,種下了豆子,但草兒盛,豆苗稀。詩人只好一大早起來就扛着鋤頭去除草,晚上一直勞作到與星星爲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溼了衣衫,可解脫了身心束縛的詩人不以爲苦,而深深地體味其中的樂趣。

4、明確:“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寫出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怡然自得。“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詩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寫出了那份勤勞與執著。

五、重點解讀:

1、劃分節奏: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①歸園田居:回到田園家鄉。《歸園田居》共五首,這是第三首②晨興:早起。理:治理。荒穢:雜草叢生。

③帶月:頂着月亮。荷鋤:扛着鋤頭。

④道狹:道窄。

⑤沾:沾溼。

⑥但使:只要讓。願無違:不違反自己的意願。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詩人在南山下種豆,因爲不善勞作,

豆田裏長滿了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一大早就去鋤草,到了月兒初升之時才扛着鋤頭回家。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歸途中,道狹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溼了我的衣裳。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沾溼衣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

六、提問:你種過地嗎?你瞭解農村嗎?請你談談你對農民的認識?

七、寫作特色:

1、 選材的獨特性:農村生活;

2、 平淡的語言,真摯的情感;

3、 詩話的農村生活。

八、拓展討論:

身處農村的你如何才能常常保持與田園的約會,喜歡農村生活,並能從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九、課程小結:

“春無鳥聲,夏無蟬聲,秋無蟲聲,冬無雪聲,因爲四季都有馬達轟鳴。”在農村走向城鎮化的今天,在人們都不遺餘力衝向城市的時代,在堅固的鋼筋混凝土面前,在高度發達的科技文明面前,這句話深深道出了都市人的無奈。 “麥場、鳴蟬、草帽、鋤頭、耕牛、小路……”多麼讓人留戀的場面呀,常常哼唱《鄉間的小路》,常常吟詠《歸園田居》,也許它會洗去煩躁、鬱悶,讓我們的心靈保持一種寧靜與曠達。

十、討論

陶淵明的歸隱,是否可行?在當今時代是否可以提倡?

課後檢測

1.這首詩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層意思。

2.“但使願無違”的“願”具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流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簡析本詩的語言特點。

6.陶淵明曾在《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一詩中說:“但願常如此,躬耕非所嘆。”本詩中“ , ”與此句有異曲同工之妙。(2分)

7.下面賞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2分)

A.這首詩描繪出勞動中淳樸真率的生活情態。語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飾,是詩人樂於歸田隱居、棄絕塵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帶月荷鋤歸”,爲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其中洋溢着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這種平淡正好映射了結尾這一句“但使願無違”。這裏的“願”更蘊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種豆南山下”與“採菊東籬下”有着同樣的韻律,同樣的韻味。採菊是十分認真的,而種豆則是漫不經心的`。

8.詩中“但使願無違”的“願”具體指的是什麼?

9.結合詩句,簡要分析詩歌的語言風格。

二、

(1)卒章顯志的詩句是:

(2)寫詩人早出晚歸、欣慰自足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

(3)陶淵明《歸園田居》中表示辛勤勞作,熱愛勞動的詩句:

(4)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最能突現詩人摒棄塵俗,躬耕自食,歸返自然志願的詩句是:

(5)“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對比說明什麼?

(6)“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淵明歸隱“遁世”的?

(7)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8)“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爲後世詩評家稱道,請說出這一句的妙處。

三、

1、賞析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並答題。

2、.這首詩可分 ,三層意思。

3.“但使願無違”的“願”具體指的是

4.這首詩流露了對 的感情。

5.“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6.簡析本詩的語言特點。

7、 賞析“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8、詩人到田間去幹什麼?(鋤草)鋤了多長時間?

9、前四句爲第一層,

10、第五句中“道”是指什麼說的?

11、爲什麼要着意寫夕露沾衣?

 【參考答案】

一、

1.種豆的地點及勞動結果;勞作的辛苦與執着;自己的田園之樂。

2. 田園勞作之樂,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不在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

3. 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享受田園之樂的愜意、閒適的心情。

4.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怡然自得。

5.語言“自然、通俗”。

6.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7.D

8.“願”在詩中指的是詩人嚮往田園生活,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願。

9.“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沒有絲毫修飾,運用口語,平和親切;“道狹草木長”“帶月荷鋤歸”隨口而出,平淡樸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詩意和諧地統一起來。

二、

(1)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2)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3)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4)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5)說明了作者辭官歸田,雖耕作不佳卻樂在其中,可見其本意在享受田園生活的寧靜和安適。

(6)表達了詩人寧可歸隱田園,也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第二問示例:歸隱遁世是他消極逃避現實的表現或當時社會現實黑暗,他無力抗爭,只好逃避。

(7)這首詩描寫詩人歸隱後的日常勞動生活;表達了對歸隱耕種生活的熱愛。

(8)答:這一句將勞動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圖畫中,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

三、

1、① 點明瞭作者耕種的地點的一句是:種豆南山下② 點明瞭作者耕種的時間的一句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③ 表現作者晚歸情趣的一句是:夕露沾我衣。表現作者歸隱耕作目的詩句是: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2、種豆的地點及勞動結果,勞作的辛苦與執着,自己的田園之樂_

3.田園勞作之樂,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不在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

4. 田園生活的喜愛,享受田園之樂的愜意、閒適的心情

5.答: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怡然自得。

6.語言“自然、通俗”。

7.“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閒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情。“見”表現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爲之,而是在採菊之間無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簾。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爲一體了。能達到這種境界,正是心靈自由而平靜的美好結局。

8.(從“晨興”到“帶月荷鋤歸”,可以看出他幹一整天。)

9、寫勞動情形。

10、(詩人的歸途,緊承上句中的“歸”字。)即是歸途,大概也就是來時的路,爲什麼開頭不提,到這裏才說它狹而多草木?(爲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詩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爲夕露所溼。)

11、(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寫詩人歸田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