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精品)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筆調輕快,語言優美,音節和諧,使人讀了這首詞彷彿臨其境,餘味無窮。下面是《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精品)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透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

3、透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難點:展開想象,體會詩人

三、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扇子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簡介作者、時代背影。

1、猜一猜詩人:(出示詩人介紹)

2、我們還學過他哪首詞?能背出來嗎?(《清平樂·村居》

3、你對他還有其他了解嗎?辛棄疾,號稼軒,是我國南宋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已被金人佔據,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一中國。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歷程中,曾遭貶職,先後有二十餘年是在江西上繞閒居多年。)

是啊,聽說,上繞那兒風景優美,農田水利條件好。辛棄疾對那一帶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詩人到黃沙嶺的小路上欣賞風景,即興寫下了一首詞。叫《西江月黃沙道中》,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詞。

6、板書課題,齊讀,你知道了什麼?(詞牌名、課題的意思、黃沙的位置)

過渡:這首詞寫了什麼呢?下面讓我們讀一讀。開啟書本。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輕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懂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現):讀的時候,哪個字音要特別注意,齊讀。生評價。

(2)讀得真棒,要把這首詞讀好,要注意什麼?停頓和重音(再出示詞)

3、自由讀。

4、齊讀。

過渡:

同學們讀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話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句意思。

1、默讀,自行解決詩句的意思。

a、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如藉助註釋、看圖、單音變雙音字、調換順序、補充詞語等)b、不懂的地方反覆默讀幾次。c、有疑問、不懂的地方作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

(1)你懂得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出示詞語:別枝驚鵲鳴蟬說豐年七八個

兩三點舊時茅店社林忽見)

有不懂的詞意思嗎?

(2)你懂得了哪句話的意思。(出示句子的意思)

4、質疑一:

(1)指名說:誰在說豐年”?師質疑:你從哪看出是豐年?(出示稻花圖)

學生回答(農民、詩人、青蛙)

(2)假如你是他們,看到這一片長得這麼好的莊稼,你會說什麼呢?想不想表演一下他們的對話?

(同桌自由選擇表演)

請學生表演:(3組:詩人與農民、青蛙之間、詩人與農民之間的對話)

從剛纔的表演,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板書:說豐年,喜悅)

是啊,與農民相處了20多年的詩人,看到了農民將要豐收的景象,他是多麼的高興啊,他情不自禁高聲吟道:男生讀句子。

是啊,“鋤禾日當午,漢滴禾下土,農民豐收之不容易啊,想到這,詩人又忍不住大聲呤道:請女生讀。

看,詩人多關心農民的生活,所以他給自己起的字號叫?(稼軒)

稼是什麼意思:種植莊稼,從他起的號可以看出辛棄疾很(十分關心種莊稼)的人。他在黃沙嶺還建有黃沙書院,爲農民的子女讀書着想。

質疑二:爲什麼爲什麼過去非常熟悉的茅店,現在出現了會使詞人覺得忽然呢?

小組討論。

四。賞讀,悟詩情。

1、創設情境品讀。

同學們,剛纔我們讀懂了詞句的意思,下面,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南宋時,與詩人同行,一起欣賞那裏的美景,願意嗎?(出示圖)

好,現在我們來到了黃沙嶺,天已經黑了,走在黃沙嶺的小路上,你看到什麼呢?下面聽老師讀(配樂)。

2、彙報。

聽完,看完,你有什麼感覺?美在哪?請你說說,你認爲最美的地方,把你認爲最美的句子美美地讀給同桌聽。

3、學生彙報。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引導:美在哪?你覺得哪個詞用得最好?(驚、鳴),一,體會“以動襯靜的寫法。(板書:景美。請你來讀讀,你覺得怎麼讀好這句?(舒緩)2、對比讀:誰願意挑戰他,讀得更美?給掌聲。五、總結。

引讀:同學們,剛纔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在夜晚行走在黃沙嶺上,

看見了----(明月高懸)(綠樹環繞)(喜鵲鵲翻飛),辛棄疾不禁高興地吟道――(齊讀第一句)

聞到了和聽到了-----(蟬兒輕叫)(蛙鳴齊唱)、聞到了(稻香撲鼻)豐收在即;喜訊遠傳,不禁歡快地唱道――全詞(齊讀第二句)

走着,走着,忽然驟雨將至,茅店立見,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棄疾夜行山道,不禁興奮地唱道——(齊讀三、四句)

多麼迷人的景色啊,老師也被你們的朗讀給陶醉了,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讀,好嗎?看看我們的讀能否把後面的老師也陶醉了?有信心嗎(配音師生串讀)。

六、寫作指導

過渡:

從你們的讀中,我感受到詩人筆下田園風光在夜晚獨特的美,你能不能挑戰詩人,用現代文改編這首詞,做一個現代小詩人。(配樂)

推薦同學們上臺表演。(我們班誰創作現代詩最厲害?有請黃怡昕同學邊說邊演。

你們想編嗎?現在拿起筆來,寫下來吧。

提示:

在一個夏天的晚上,詩人來到了黃沙嶺的一條小路上,他看到了( )聽到了( )聞到了( )想到了( ),……走着走着,忽然……

這裏的景色太美了,於是,深夜回到家,詩人忍不住揮筆寫了《》:……

溫馨提醒:展開豐富的想象,用上優美的詞句,可詩人的動作、語言、心情等,把當時的畫面描繪出來。

七、談收穫。

八、佈置作業。

一首美妙的詞我們已經學完了,你想爲自己設計一份怎樣的作業呢?(自選)

1、積累其他田園詩或辛棄疾的其它詞

2、把這美景畫下來,做成詩配畫

3、把詞改寫成美文

板書設計: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景:以動襯靜(迷人)熱愛大自然

情:說豐年(喜悅)關心農民生活

拓展閱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材理解

這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閱讀這首詞,要注意時間和地點。時間是夏天的傍晚,地點是有山有水的農村田野。這首詞描寫的是人們熟悉的月、鳥、蟬、蛙、星、雨、店、橋,然而詩人卻把這形象巧妙的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 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幹之上。因爲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於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總之,“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來“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把人們的關注點從長空轉移到田野,表現了詞人不僅爲夜間黃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潤,更關心撲面而來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聯想到即將到來的豐年景象。此時此地,詞人與人民同呼吸的歡樂,盡在言表。稻花飄香的“香”,固然是描繪稻花盛開,也是表達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而說豐年的主體,不是人們常用的鵲聲,而是那一片蛙聲,這正是詞人匠心獨到之處,令人稱奇。在詞人的感覺裏,儼然聽到羣蛙在稻田中齊聲喧嚷,爭說豐年。先出“說”的內容,再補“聲”的來源。以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創造。

以上四句純然是抒寫當時當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詞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卻是洋溢着豐收年景的夏夜。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

不過,詞人所描寫的夏景並沒有就此終止。如果說詞的上闋並非寥廓夏景的描繪,那麼下闋卻顯然是以波瀾變幻、柳蔭路曲取勝了。由於上闋結尾構思和音律出現了顯著的停頓,因此下闋開頭,詞人就樹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峯,運用對仗手法,以加強穩定的音勢。“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裏,“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這些都是爲了與上闋的清幽夜色、恬靜氣氛和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相吻合。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筆鋒一轉,小橋一過,鄉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詞人對黃沙道上的路徑儘管很熟,可總因爲醉心於傾訴豐年在望之樂的一片蛙聲中,竟忘卻了越過“天外”,邁過“山前”,連早已臨近的那個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也都沒有察覺。前文“路轉”,後文“忽見”,既襯出了詞人驟然間看出了分明臨近舊屋的歡欣,又表達了他由於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底,確實是令人玩味無窮。

單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着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在這裏,讀者也可以領略到稼軒詞於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作者筆下這一個個畫面,流露出詩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這正是作者忘懷於大自然所得到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