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木蘭詩

《木蘭詩》課後反思素材

木蘭詩3.14W

《木蘭詩》是一首樂府民歌。爲了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朗讀中進入情境,感受木蘭的形象的教學目的,在優秀教案中,我採用小組競賽的方式貫穿整個課堂,把課堂活動分成三個版塊──我能讀準、我能讀好、我能讀懂。意圖從三個層次動身來訓練同學的閱讀能力:首先讀準字音、知道詞語釋義,其次是能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最後是讀懂木蘭的形象,提高同學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木蘭詩》課後反思素材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這種層次分明的優秀教案在協助同學認識這節課我們需要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方面有很大的協助,能最大限度地讓所有同學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並最終達到了較爲滿意的教學效果。

同時,我也發現了自身需要改進的幾個方面:

首先是朗讀的時間掌握方面,我用了近20分鐘時間讓每個小組賽讀整首詩,導致完成人物形象分析這個教學任務時時間比較緊迫,因此我認識到在賽讀時可以分段進行,那麼在時間的掌握方面也就比較寬裕了。

其次是對於朗讀的語調分析方面,我做了較細緻的分析,其實這裏只要對感情基調做一次整體的掌握就足夠了,同學在讀中體會情感,也許會更真切一些。

再次是在如何能讓學體同學的思維都“動”起來方面,我做得還不夠。其實,讓每位同學都能提筆來寫一寫,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此我意識到,在分析木蘭形象這個環節中,我可以讓同學在課文上做一些旁批──你從哪些情節瞭解到木蘭是一個怎樣的人?請在旁邊標註出來,這樣也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最後是在生字詞的訓練方面,某些同學回答錯誤,我卻沒有意識到,沒有進行和時的糾正。

總之,詩歌教學注重情境的創設,注重同學情感的激發,注重以“讀”爲本,熟讀成誦的訓練,但這些在這堂課上沒有達到最佳的效果。我沒有讓同學沉溺在詩歌的氛圍中,徹底領會木蘭這一愛國女英雄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