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將進酒

《將進酒》中的李白

將進酒2.5W

引導語:《將進酒》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所作,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於這首詩中的李白,歡迎大家閱讀!

《將進酒》中的李白

《將進酒》[1]

——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zūn)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huán)復來;

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傾耳聽;

鐘鼓饌(zhuàn)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2-3]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zì)歡謔(xuè);

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gū)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qiú),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4]

【註釋】

(1)將進酒:屬漢樂府舊題。將(qiāng):願,請。

《將進酒》選自《李太白全集》。

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岑勳曾多次應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內)元丹丘家裏做客。

(2)君不見:你沒有看見嗎?是樂府體詩中提唱的常用語。君:你,此爲泛指。

天上來:黃河發源於青海,因那裏地勢極高,故稱。

(3)高堂:在高堂上。另譯爲父母。

朝:早晨。青絲:黑髮。此句意爲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髮。

(4)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5)須:應當。盡歡:縱情歡樂。千金:大量錢財。還復來:還會再來。且爲樂:姑且作樂。會須:應當。

(6)岑夫子:指岑(cén)勳。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爲李白的好友。

(7)杯莫停:譯作“君莫停”。

(8)與君:給你們,爲你們。君,指岑、元二人。

(9)側耳:表示注意去聽。

(10)鐘鼓:富貴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

饌(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饌,食物。玉,像玉一般美好。

(11)不願醒:也有版本爲“不用醒”或“不復醒”。(現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古代詩歌詩歌散文欣賞中是----但願長醉不願醒)

(12)陳王:指陳思王曹植。

平樂:平樂觀,宮殿名。在洛陽西門外,爲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

恣(zì):放縱,無拘無束。

謔(xuè):玩笑 。

(13)言少錢:譯作“言錢少”。

(14)徑須:乾脆,只管,儘管。

沽(gū):通“酤”,買或賣,這裏指買。

(15)五花馬:指名貴的馬。一說毛色作五花紋,一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千金裘:價值千金的皮衣。將出:拿去。

(16)爾:你們,指岑夫子和丹丘生。

銷:同“消”。萬古愁:無窮無盡的愁悶。

(17)聖賢:一般指聖人賢士,又另指古時的酒名。

(18)不用:一作“不願”,一作“不復”。

(19)金樽:酒杯的.美稱。

【譯文】

你難道看不見?

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

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不掉頭返回。

你難道看不見?

那年邁的父母,對着明鏡悲嘆自己的白髮,

早晨的滿頭青絲,怎麼纔到傍晚就變成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時應當縱情歡樂,

不要讓這金盃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只要生下來就必有用處,

黃金千兩一揮而盡還能夠再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

一次痛飲三百杯也不爲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爲你們高歌一曲,

請你們爲我傾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

只希望長駐醉鄉而不願清醒。

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你可知道,

斗酒萬千也豪飲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爲何說錢不多?

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那些什麼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

都讓僕人拿去換美酒來吧。

讓我們共同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人物概述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蘇聯託可馬克),李白即誕生於此。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私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峯。與杜甫並稱“李杜”。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朝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於天寶十四年(公元7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 、“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爲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峯。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

詩文賞鑑

置酒會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懷才不遇」之際,於是乎對酒詩情,揮灑個淋漓盡致。詩人的情感與文思在這一刻如同狂風暴雨勢不可擋;又如江河入海一瀉千里。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裏則在感嘆懷才不遇。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於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泄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再轉狂放,最後歸結於「萬古愁」,迴應篇首,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是詩仙李白的巔峯之作。

標籤:將進酒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