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弟子規

《弟子規》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籍

弟子規1.14W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年間著名學者、教育家,山西新絳縣人李毓秀編寫的少兒啓蒙讀物,主要講解了是爲人方面的,讓我們學是讓我們先做好人,再提高文化素養。

《弟子規》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籍

《弟子規》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籍

《弟子規》源自《論語》與《禮記》,是清朝康熙年間著名學者、教育家李毓秀編著。全書1080個字,113件事,三字一句,言簡意賅。此書凝聚着中華民族千年的處世哲學與人生智慧。傳遞着謙遜、好學、感恩、正德、修身的文化理念。倡導我們在生活中學習、力行,堅持修己愛人,成就幸福人生。因此,被譽爲:“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規”。

俗話說: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對於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首先要培養良好的品德,這是根本。而在當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重物質,輕心理,重知識學習,輕性情教育的問題;在家庭建設中,存在着重財富積累,輕情操修養的問題。我們總會發現最不禮貌的言行、最惡毒的語言,往往會出現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所以,古人對子女的教育不是看重知識的灌輸,而是看重如何做人。做人的不同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命運,做好人,不光影響自己的一生,而且做人的方式、人生觀、價值觀更能影響子孫後代的幸福。中國首富李嘉誠說:“首先要做一個人,然後纔是一個成功的商人。讓孩子學會做人處世,比給他金山銀山還要強百倍。”而《弟子規》中句句蘊含着爲人處世的道理,是一本講做人的規矩、規則和方法的書,是一本講文明禮貌的書。領悟了並能落實到行爲上,逐漸就能體會到《弟子規》其實是一本講人生智慧的書。

真正的智慧不一定要懂得天體物理,懂得生物化學。應該是面對各種複雜的處境時,我們能順“道”而行,給自己幸福時,也不忘給這個世界溫暖。但是,我們今天吃的每一口食物,喝的每一口水,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還健康、還安全嗎?人與人之間還有多少真誠?多少關愛?多少溫暖?雖然現在物質極爲豐富,但我們的不安全感、壓力感卻更大了,我們共同的體會是離幸福越來越遠。

198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國際大會上發出呼籲:“人類要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多年前,去汲取儒家孔子的智慧。”儒家讀物中《弟子規》是一本非常系統的、具體的、接地氣的教育讀本。雖然我們的社會在不斷更迭着制度,變化着環境,但是人性中總有一些以不變應萬變的核心價值傳承下來,這纔是我們心裏真正的火種。《弟子規》是那火種,在歷史的輾轉中保持着最樸素的溫暖。它告訴我們的不是深奧的道理,而是具體的方法。像是一條鋪設好了的寬闊平整的大道,是步行,是坐車,是開車,隨你。爾後,順着路向前……在此過程中,學會做父母,孩子就得救了;學會如何健康,身體就得救了;學會如何生活,心就得救了;學會順應自然生存,人類就得救了……所以,《弟子規》又是一本講生命幸福的書。

近年來,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力行《弟子規》,有學習後人生幸福、家庭和睦的;有在企業中落實,並實現良性發展的;有在學校中推行提升師生道德水平的;還有在稅務局、監獄、執法機關學習落實的.……可見《弟子規》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通用教材,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按照《弟子規》去做,人生之路會更順利些,少走一些彎路。所以,《弟子規》更是一本讓人終身受益的書!

有位教育專家把《弟子規》比喻成“鹽”,雖然在各種“菜”裏看不到它,但一定不能缺少它,否則這盤“菜”無法成爲“菜”。人們已經充分地意識到知識、金錢與道德的失衡。而我們從《弟子規》入手最方便。《弟子規》讓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去檢點、反省、改過,以此達到身心和悅、家庭和睦、社會和順,自然和諧。

我們不能期待一個烏托邦的降臨,但我們可以透過自己的點滴努力去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進而構建美好的社會。《弟子規》已爲我們鋪好道路,只有一步步實踐,才能體會到《弟子規》和生活環環相扣;和幸福緊緊相連;和人類生存息息相關。

弟子規和傳統文化有何關係

《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弟子”是指一切聖賢人的弟子,“規”“夫見”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解。所以是每個人,每一個學習聖賢經典,效仿聖賢的人都應該學的。《弟子規》沒做到,學習別的經典就很難得到真實慧。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餘力學文爲中心。分爲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是啓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癡慢,人心墮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着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爲枝末,認枝末爲根本。爲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俗雲:「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爲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爲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幼小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爲力矣!

三字經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之道,貴以專。」,而非博與雜;故一部經典,宜讀誦百至千遍,蘇東坡雲:「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現在教學,壞在博與雜,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學生讀經、定力之培養,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賢明父母師長,深體斯旨;此乃中華文化之命脈所繫,中華子孫能否長享太平之關鍵,有慧眼者,當見於此。

《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編寫的三言韻文,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範,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並分爲七個科目,即孝、悌、謹、信、愛衆、親仁、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學文屬於智育修養,全文總計360句,1080字,內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紐冠、行爲儀止、道德品性、處世之道等。

《弟子規》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已拍成電影《寶典傳》[1]出品人李西昌,製片人王立君,堪稱道德教科書。

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滿清作爲少數民族的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儒家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爲“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爲立國之本。

李毓秀1670年,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聖諭”十六條,作爲人們的思想準則和行爲規範:敦孝悌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爲;息誣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弭盜賊;解仇忿以重生命。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薦舉山林隱逸、十六年開設明史館、十七年的薦舉博學鴻詞,網羅名士,弘揚儒學。這些舉措都促進了儒家的發展,《弟子規》正是在這種文學氛圍下,寫作而成的,原名《訓蒙文》,作者李毓秀。

名家點評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孝經全鑑》:《弟子規》講的是社會行爲規範,讓孩子知道應有的規矩。

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劉經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弟子規》的語言風格簡明而不失文學意蘊,語言形式易懂而不失深刻內涵。

習近平:各級領導幹部應該讀讀《弟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