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赤壁賦

赤壁賦教案設計

赤壁賦2.12W

【教學目標】

赤壁賦教案設計

1.把握文章的感情變化,理解作者月夜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體會透過主客問答手法所表現的曠達樂觀的情懷。

2.熟讀課文,學習景、情、理交融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蘇軾因宇宙無窮與人生有限的對比而產生了對功業、生命的迷惘,這也是古代哲人與詩人共同的困惑。但蘇軾卻能辯證地看待“變”與“不變”,耽賞於大自然的江山風月,而獲得一種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只有真正理解了蘇軾的心路歷程,才能真正把握《赤壁賦》的精髓。

【教學方法】

誦讀與探究相結合的方式。

【資料蒐集】

1.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2.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

3.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曆代著名文學家評傳》。

教學設計

一、匯入

蘇軾一生三起三落,“烏臺詩案”後,他像一隻悽惶的孤鴻飄零到黃州。但在經歷了宦海沉浮和人生挫折後,他並未被災難擊倒,而是完成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他的藝術才情更是“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餘秋雨《蘇東坡突圍》),爲歷史奉獻了著名的“一詞二賦”。蘇軾究竟是以一種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去面對這一切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品讀《赤壁賦》,去觸摸他那段不尋常的心路歷程吧!

二、整體感知

1.欣賞鮑國安的錄音朗誦(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聆聽體悟,進人意境。

2.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變化:樂一悲一喜。

明確:文中作者情感變化明顯。是引起主客問答的內在原因,也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3.觀景抒情。

第1段情景交融,歷來爲人稱道,故以誦讀爲主,力求人其意境。

(1)誦讀指導:注意節奏、停頓、重音,特別是透過某些地方的延長,展現出作者“遺世”、“羽化”之樂。同時,輔以《平湖秋月》古曲,營造氣氛。

如:白露一橫江,水光一接天,縱一一葦一之所如,凌一萬頃一之茫然。

(2)品讀:引導學生品味“縱”、“凌”、“接”、“橫”、“徘徊”等詞寫景傳情的妙處。

明確:景— — “美”。皓月當空,碧波萬頃,月光朗朗,清風徐徐,澄徹空靈,如夢似幻。

情— — “樂”。舒暢飄逸,超然物外,令人陶醉於良辰美景;寧謐空闊,如臨仙境,撇開俗情,遂入空靈之境。

4.聽音辨情。

作者情感由此而轉,歌簫之聲,當細細辨之。

(1)歌中有悲意嗎?

討論:“望關人兮天一方”讓人聯想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美人”是渴慕的`聖主,還是伸手難及的美好理想?

(2)背景音樂,簫聲響起,齊讀描寫簫聲的句子,低緩深沉。作者如何將簫聲之悲傳達給讀者?

明確:哀怨、思慕、哭泣、傾訴、潛龍舞、嫠婦泣,渲染出簫聲的悲涼,轉樂爲悲。

5.隨思悟情。

本文3、4兩段,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悟理,把握其思路是理解文意的關鍵。

(1)悲從何而來?

明確: 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飄飛, 想到曾孟德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無限悵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 思及自身,悲從中來。況宇宙無限人生須臾,怎奈這份空幻之感?欲超脫塵世,尋求寄託,卻“知不可乎驟得”,只能“託遺響於悲風”。

提示:此處可透過誦讀,利用聲調高低、語速快慢體現出作者情感的變化。

(2)探究:蘇子之悲實乃古代哲人和詩人共同的困惑。他們在徹悟了天地宇宙的無窮後產生了一種渺小感和迷茫感。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此類思索比比皆是,如: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 《論語》

△ 人生天地之間, 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 莊子《南華經》

△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露。— — 曹植《送應氏》

△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 王羲之《蘭亭集序》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 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李白《把酒問月》

面對此種困惑,有人慾挽住時間的流水,有人想延長生命的長度,有人及時行樂,有人珍惜寸陰。而蘇軾又是如何來排遣心中的苦悶和憂愁的呢?

明確:蘇軾由眼前的水與月,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客”只知其變而不知其不變,空生“哀”與“羨”;蘇軾能辯證地看待問題,知其不變,物我無盡,且於無限自然之中擷清風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從而能超然獨立。曠達樂觀。

三、拓展比較

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宋代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着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疏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爲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四、審態察情

寥寥數語,盡現人物情懷,值得品味。

此“喜”與前“樂”有何不同?

明確:“餚核既盡, 杯盤狼籍”, 足見興盡後的酣暢;“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又顯徹悟後的忘我與超脫。抓住描寫情態的詞語。就能感受出兩者的差異。前者是欣賞美景而“樂”,後者是忘懷一切之“喜”。

五、結語

春去秋來不縈於懷,成功失敗不繫於心,人生起落不礙於眼,於自然中獲取人生的樂趣與力量,這就是蘇軾的成熟與曠達。“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餘秋雨《蘇東坡突圍》)

觀照人生,回首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備教手記

對於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文言文這扇大門只開啟了一道縫。他們在門外逡巡眺望,卻難以真正邁步而進,去盡情領略其中的無限風光。也許是因爲古今語言的流變,遮蔽了探尋的雙眼;也許是因爲時空的阻隔,淡漠了作者與讀者靈魂的交流。可是,若缺少x,l心靈的叩問,又怎能稱得上是真正的閱讀呢?

在教學《赤壁賦》時,筆者思慮再三,還是將教學設計定位在“體悟蘇軾的心路歷程”之上。以“情”爲線索,以“讀”爲方式,讓誦讀與探究相結合,力求引導學生領悟這篇佳作的妙處。

讀文就是讀人。蘇軾一生三起三落,命途多舛。正如餘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寫道:“他,真正地成熟了— — 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在黃州,他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交往,感受了溫暖,增強了信心,又從老莊佛學中求得解脫,形成了曠達自適的人生態度,而《赤壁賦》正是他這段心路歷程的見證。要想識其心,必先識其人。課前資料的收集,正是希望學生能在鍛鍊搜尋資訊能力的同時,走進蘇軾的心靈,爲賞讀《赤壁賦》作好鋪墊。

蘇子之文,可謂“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東坡題跋》),文筆開合,隨意而至。景能抒情,聲能傳情,思能蘊情,態能顯情。加上“賦”文體本身講究聲律之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在一起,藉助於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形式,顯得謹嚴而又自由。只有心臨其境的誦讀才能再現文章語言的無盡魅力,也才能在此基礎上把握住作者“由遊起興,由景生情,由情人理”的思路。

而全文的難點就在於對蘇軾辯證的哲學觀及曠達的人生態度的理解。因爲本文不僅僅是蘇軾個人的思想展現,更是古代文人對功業、命運的深沉思索。在此意義上,可以說《赤壁賦》是咀嚼古代文化人格和精神的最佳藍本。教學中,筆者適當地引入了一些詩句,幫助學生從共性上探討人性,並引領學生作更深層的探究,在比較中認識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識與宇宙意識。同時,也引導學生觀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價值,從而培養其深厚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