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勵志作文 > 思考作文

【推薦】思考作文合集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思考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思考作文合集5篇

思考作文 篇1

夜,是紫紅城市夜;天,是飄渺寂寞天。一樣的夜,不一樣的天,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湛藍情懷。

風,初吻梧桐,嬌羞,綿長,難捨心中結。凌飛落葉,落葉、落葉、凌飛、凌飛。絮絮叨語,纖細,在耳邊,來靜靜聆聽。悠長、幽深、幽靜,在靜夜的長空,皓月孤守寂寞,冷風隻身陪伴。遙遠的楓橋,只爲一人夜泊;永恆的詩句,低聲反覆吟唱。一平一仄,又有了詩人多少惆悵?

風,還是悲慼風,一如千年前的撩人思緒,穿透、穿越、穿過,沉澱了難以言語的黏人寂寥。身邊的風,是離別風,離別功名,離別家人,離別--無趣的過去。十年寒窗,寒窗十年。金榜,揭,卻無子之名。天,是陰沉灰暗天;人,是世俗功名人。無人能解,所解無人。

楓橋邊,夜泊下,落第書生。長安城,考場中,奮筆疾書。輕嘆,輕嘆,嘆世風,嘆手中之筆,無奈,嘆……

千年後,手中白紙青顏書,看,嘆,還嘆。泊,停泊、漂泊、夜泊。有文字,有寄託,難言心中語。他,有楓橋,有客船,有愁絲;我,有深夜,有難眠,有愁絲。山外鐘聲如輕鳴,敲,敲,蕩,蕩,蕩人心魄。蕩得反反覆覆,起起落落。我有的,他有。我沒有的,他有。白霜落滿天,有滿天的白霜頃落,闃然,闃然。天地間只有詩人的心跳,鼓鍾低鳴,跳着,敲着。有種聲音,勸,說,它讓你聽見,聽見。在思考的旋渦裏,轉,轉。沒有時間的限制,飛吧,飛吧,飛到千年前的不眠之夜。

夜,是青竹客船夜;天,是白霜寂寥夜。人,有兩個,都感慨炎涼,思緒悲慼。但,不同的是,一個落第書生,一個無名之人。

思考作文 篇2

這幾天,爸爸養了幾年的一盆曇花就要開花了。家裏人像慶祝一件大喜事一樣,每天傍晚回家,都圍着它轉幾圈,看幾眼,對它開花的事充滿期待。

初二下半學期的第一次月考即將來臨了,我也漸漸地開始準備了起來,背背默默抄抄寫寫,回到家把所有的心思全花在了學習上,所以每天都學習到很晚才休息,也幾乎每每帶着那沉重的,灌了鉛似的身體與步子去上學——放棄了打籃球,網上聊天的時間以及我曾着迷的網絡遊戲,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學習之中。這期間,月考成績公佈了,我滿懷着興奮地心情,雖說是興奮,但隱約的有一絲緊張。“辰陽,193名,比上一次進步了些許。”老師的話雖短,但是那卻是我最想聽到的。達到父親的要求,略顯自豪;但是卻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略有失落。可能是……還是沒有到時候吧。心中暗想,思考着。

“第一次月考考的怎麼樣?”父親看着我,滿臉期盼,“到達你的目標了。”我拖着沉重的步伐進入了家門。那天,我做完作業,走出房門,就看見父親在陽臺上盯着那曇花看,我走過去,他估計是看出我心中的失落了吧。不知不覺的,時間已經不早了,一輪明月掛在天上,月兒不想和雲朵玩耍嬉鬧,躲開追逐着的雲朵,散發出銀色的光芒,在皎潔的月光下,只見那曇花喇叭似得花骨朵微微動了一下,爸爸用很肯定的口氣說:“兒子,曇花……就要開了。”我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看了過去,不到半個小時,它的花苞從閉合的狀態慢慢綻放,水滴形的花瓣,層層疊疊鋪在一起,花芯張開,呈現嬌嫩的淡黃色……花,真的一下子就開了,玉色的花芯,淡淡的幽香,此情此境是那麼的美好和諧!看着曇花不禁讚歎:甚美!

曇花,默默地開着,散發着陣陣清香,爸爸看着我:“我演了那麼多年,它纔開了一次花,週期很長,但花很美,值得!”我聆聽這爸爸的話,“你,就像那曇花一樣,默默地努力着,只是時候未到,未能綻放出你想要的樣子。”我若有所思,所悟:爲了這一刻的美好綻放,它日日夜夜,一年如一日的準備着,那麼久,懷揣着開花的夢,哪怕是隻有短暫的瞬間!

學習的努力,又何曾不是呢!

我最近的努力,那即是學習的積累,也是一分收穫,學習練習之路雖是那麼漫長,一樣值得期待;若不,靠着小聰明得一個不高不低的成績,今日不努力,明日必跌到!我,思考着,明白了。賞花之餘,明白了成績的突飛猛進,是因爲平時持之以恆的積累與不懈的努力。

十四歲——初二那年,我思考着,且明白了!

思考作文 篇3

法國文學家盧梭曾說過:“人是1枝會思想的蘆葦,生命因思考而精彩。”是啊,人就像1枝蘆葦,平平凡凡,有時候還很脆弱,但是因爲人可以思考,這根平凡的蘆葦就變得搖曳生姿、優雅美麗了。

生命因思考而美麗精彩。

荀子曾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也。”君子常常思考,反省自己的行爲,因此就得以智慧通達,行爲沒有過錯。生命因爲常常思考,逐漸修煉到了1種境界,這種人生應該是無比精彩美麗、令人羨慕的吧?

巴金先生1生都在思考,他穿越1個世紀,見證滄海百年,書寫歷史鉅變,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用他的真誠話語,叩響了多少人心靈的大門,點亮了多少人靈魂的燈塔!巴金先生的思考給世人留下了1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思考也令自己感到充實、安穩,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用1生的精力去思考這個世界,我感到很幸福,很滿足”。巴金先生的人生無疑是人們所仰望、嚮往的。

袁隆平1生都在思考。當他還是個鄉村教師時,就顛覆世界權威進行思考,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依然專注于田間。他的思考使中國人擺脫了飢餓,解決了糧食問題。人們稱他爲“雜交水稻之父”。人們還說“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思考,爲他贏得了無數榮譽;思考,爲他帶來了精彩人生!

我們敬仰弘1法師,爲他那句“若無心事掛心頭,便是人生好時節”感嘆,是因爲他對佛學深入的思考;我們敬仰魯迅,是因爲他對1個民族入木3分的認知;我們敬仰貝多芬,是因爲他的樂曲融入了思想,有生命的厚度。生命因思考而深刻,生命因思考而精彩,生命因思考而閃光!

如果說生命是1棵樹,那麼思考就是這樹上花朵,樹因花朵而飄香;如果說生命是1條小溪,那麼思考就是溪上的小浪花,溪流因此得以唱1路歡歌,激1路甘露;如果說生命是1個果實,那麼思考就是果肉,果實因爲果肉而豐滿美麗。

記得有1位哲人說過,我思故我在,讓我們做1根思想的蘆葦吧!生命因思考而精彩!

思考作文 篇4

魯迅說,“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

我說,人生漫長,從小到大始終滴水不漏從不浪費自己和別人一丁點時間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包括魯迅自己在內。

這不是要和魯迅擡槓。

這只是在我真正讀懂了魯迅這句名言之後,對“人生記敘文”寫作成敗的比喻性思考。

魯迅言出必行,他真的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爬格子的事業上,到50多歲離開人世,他在文學的山路上爭分奪秒奮力攀爬了二十多年,一筆一劃寫出了1000多萬字,其中600萬字是著述,400萬字是譯著和通信。

所謂亡羊補牢的古訓,所謂和時間賽跑的警示,必須是針對浪費了時間並開始感心痛的人來說,纔有效用的。

從我們在母體裏生長髮育開始,到離開母體來到人世間,逐步發展壯大到不能再大的極限頂點,直到死的結局爲止,這個人生過程和記敘文的寫作過程一模一樣,一字不差。(開始)發生——發展——高潮——結束,而寫好這篇人生記敘文的關鍵在高潮部分,不是說其它的如小學中學和大學都是鋪墊就不重要。我強調的是,不管你人生鋪墊的基礎好不好,你進入高潮期,都該拼盡全力,有多高跳多高,時不我待,機不可失。

人生開始的時間是緩慢寧靜的,人的成長髮展是艱難曲折,倍受磨難,歷經艱辛最後加速進入高潮期,出成績,出成果,在此一舉。這是生命長跑的衝刺時間。

結局是一個死字,是死得重於泰山,還是死得輕如鴻毛,就看我們人生的高潮能有多高了,我們爬得越高,摔死自己的時候,才能摔得越沉重,所以有些人的人生,在結場收攤的時候,能弄出山崩地裂的驚天動地的響動來,而更多高潮不高或沒有高潮的人,死得默無聲息沒有一點響動,就銷聲匿跡,沒了。

人生就像一篇記敘文。

千言萬語,寫來寫去,直寫到最後的'句號,也不見波瀾,沒有高潮。這是流水帳。沒有高潮的記敘文就象沒有高潮的性愛,沒勁,不如不寫不如不做了。沒有高潮的人生,活一百歲也是白活了。

不起波瀾的叫做死水一潭。沒有高度的人生被稱之爲平庸。

在進入高潮之前,我們怎樣蹉跎歲月都還有望來得及,過了35歲了我們還在鬆鬆垮垮不把時間看得金貴,那我們的一生就真的是太漫長了,時間永遠多得有賣。

日本人說,60歲之間的25年是人生的高潮鼎盛時期,35歲之前是鋪墊。60歲之後則是生命的尾聲,準備收攤子回家了。

魯迅真正開始創作的時候已經30多歲了,跟現在的醫學科學條件和人均壽命相比,他已經算是中年了,他在此之前的人生鋪墊,歷經蒼桑,乏善可陳,所以他特別珍惜人生的高潮期,纔會說出“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這樣的肺俯之言來,他才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自己的寫作事業上。

他的人生和他寫的文章一樣,在高潮期趁勢而上,步步攀高,高到了高山仰止的程度,戛然而止,收攤,回家,埋掉,拉倒。

絕不拖泥帶水,結尾乾脆利索。

思考作文 篇5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

這首詩是屈原爲紀念在抵抗秦國侵略中戰死的楚國將士所作,在屈子的心中,他們就是楚國國人的英雄。千百年來,對於英雄的定義不斷變化,但在大家的意識中“殺身以成仁”始終是英雄最好的代名詞。

其實屈原自己,也是“殺身以成仁”思想的代表。每當我們想到三閭大夫在瀰漫的薄霧中邁着步伐,慷慨悲歌、懷抱巨石,投入江中的畫面時,一股敬畏之情便油然而生。的確,作爲詩人的他不必隨着行將就木的國家一起去死,但作爲政治家的他,卻是“所欲有甚於生”。相較於自己的文學事業,屈原更看重的,是他祖國的命運。因此,當他爲祖國作出的一切努力都隨着敵兵的入侵化爲泡影時,他選擇了以死明志。

爲信念而死,將生命奉獻給自己熱愛的國家,爲救天下蒼生而犧牲自己,這可能是大多數人眼中的英雄形象。可是,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有一些英雄,他們並不是因爲死而被人銘記,相反,他們被記住,是因爲他們選擇了生。

司馬遷,一個史官世家的後代,只因仗義執言而觸怒了漢武帝,於是他面臨兩個選擇:痛痛快快地去死,還是以一種人不人,鬼不鬼,受盡他人白眼,愧對祖宗的姿態苟活。此時此刻,死是一種解脫,生則是巨大的折磨。可他選擇了更難走的那條路——活下去,接受宮刑。活下去,不是因爲自己懼怕死亡,而是因爲還有重任在肩,那就是踐行作爲史官的責任與作爲兒子的承諾,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不朽著作。而這一切,唯有生,才能做到。歷史上有許多向司馬遷一樣的人,他們肩負着重大的事業,卻在躊躇滿志時遭到了過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但災禍也使他們意識到,生者在沒有完成使命前,求死只是在逃避,而堅強地活下去,扛起責任,纔是大英雄的作爲。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便會理解爲何司馬遷選擇了忍辱,蘇武選擇了牧羊北海,林則徐選擇了接受被髮配新疆,理解生者之不易。

於是,我便越來越明白:死,可以銘志;生,則可以踐志。

“生,還是死?”莎士比亞筆下的英雄哈姆萊特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而它也同樣是困擾了千千萬萬仁人志士們的選擇。其實,無論是選擇用死去照亮理想,還是用生來承擔責任,英雄的心中始終裝着的,是國家和民族。國家的榮辱超過了一己的得失,民族的苦樂代替了個人的悲歡,這便是中國人的英雄精神,一種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併爲了後者可以奮不顧身的家國情懷。英雄的心中,生與死不是選擇,而是一種站在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下的必然行爲。

當我們站在今天回顧歷史上那些英雄們在生死上做的偉大抉擇時,我們也不禁思考,我們又能從那些大英雄作出高尚的選擇中學會什麼呢?屈原死去,他留下的是愛國主義的光輝;司馬遷求生,他那秉筆直書的精神時刻激勵着後世的史官們。越過生與死的邊界,英雄教會我們的,不是輕看自己的性命,而是珍視自己的人生,用寶貴的生命去追求真正對國家、民族有意義的事物。

好好地活着,讓每一天都活得充實,活得無愧於己,無愧於國家,無愧於天地。如此,英雄們的精神,便能跨越了生死的界線與時空的距離,在今天再次閃耀。

標籤:思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