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節美食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美食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美食作文

清明節美食作文1

“寒食雨傳百五日;花信風來廿四春。”

又是一年清明節到來,清明節作爲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有各種習俗,這一天大家都在進行各種活動

我來到外公家,外婆正在製作清明果,看着就叫人眼饞。我和媽媽去洗完手後,也就參與進去了。

前部分由於我笨手笨腳的,也不會做,就在旁邊記着做法:先準備各種味道的清明果餡;再把艾葉用熱水焯,壓出苦汁,後又放入涼水沖洗,反覆兩遍;然後加一點調料,將艾葉在鍋裏煮爛。

然後我便可以動手製作了,將艾葉連汁一起和糯米粉反覆攪拌、揉勻。之後再將其搓成條,分成很多小塊,將餡填入,最後便可以按自己的意願捏成各種形狀了:外公外婆都將其捏成餃子形狀,我不斷嘗試,總算有一些餃子的形狀了,到後來,一個比一個好。外公外婆也都誇我聰明,我都不好意思了。

之後我又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我在網絡上查詢的關於清明果由來的傳說:

沒多長時間,清明果便蒸好了,我挑了最喜歡的芝麻味,也許是自己做的吧,特別好吃,特別香,心裏也特別高興。

空飄起雨點。彷彿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大的小的在空中斜斜地密織着,朦朧了視野,也朦朧了人心。清明節也是個朦朧的時節吧?掃墓、踏青,落淚或欣喜,其實我們緬懷失去的,又追求新的是否矛盾呢?

冒着雨,坐上車出發去掃墓。車窗也成了一片朦朧,透過它向外望去,一片綠的,一片紅的,一片黃的,模糊的顏色上加了一層灰。看到形狀卻看不到輪廓,景物正如心情一樣淡雅。隨着一點點事物地逝去,目的地也越來越近。堵車了,是的,這一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不約而同地奔向一個目標,一種思念。下車步行,道路是泥濘的,鞋子被迎面而來的雨滴弄得潮溼,望着遠方的小土堆,土黃色的泥土,高低不平,有一個巨大的窪地,蓄積了一大潭清水,呈現着淡青色。人頭攢動,各種雨傘像是花朵,是這個朦朧的夢中唯一的鮮豔。也有沒打傘的人,頂着雨,潮溼得溶進了景物之中。

走進墓園,一塊塊墓碑林立,大理石莊嚴肅穆,鴨子在清水中雨中成羣地遊動,拔動人們的心絃,是不是一種前奏?打着傘,鞠躬三次,心中卻是一片空白,並不是對離去的人不想念,只是想更加堅強,老人落淚了,抽泣或默默地哭着,他們的追逐即將停止。我望着他們的皺紋,蒼白的臉上紅腫的雙眼,蒼老的背影,那些還沒有刻完的墓碑,等待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死後再去長相廝守,也許恍惚之間明白了清明節的諦。

清明一如既往不變的追尋。離去的人找到了最安靜的歸宿,緬懷他們就是回憶過去,尋找自己原來的方向與目標,也許是一種停歇整理心情後再決絕地走下去。

那麼還是爲了更好的.明天,還是爲了追尋未來。在眼淚凝聚的那一瞬間忍住並停止傷痛,過去和懷念並不是爲了沉溺,還是爲了更美好的明天。讓這場雨撫慰你並清洗你,因爲明天還有更加漫長的路要走下去。我們的目標仍舊在心中從未丟失。清明,是休息而不是停止。總有一天要比現在更加努力地走下去。

清明節美食作文2

——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優良傳統

草海隨着輕雨沙沙作響,新風摻雜幾分寒意,四月時分,不是踏青賞春,而是掃墓、祭祀;不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清心神情,而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思萬緒。

遙想當年,虎門銷煙的盛況,辛亥革命的場景,飛奪瀘定橋的大快人心,如今細細想來,當真是心潮澎湃。今天的新社會,如今的新中國,不正是靠着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與敵人殊死拼搏換來的嗎?面對如此的英雄,這樣多的活生生的,正值青春的生命就爲了抗戰而犧牲了,頓時,心中涌上一股萬分崇敬的熱意,愛國情懷也油然而生。從古至今,爲了民族和人民自由幸福生活,多少戰士血灑戰場,壯烈犧牲。

以往看過了多少的戰爭片,都不及腦海中呈現的一幅幅畫面清晰、鮮明;戰士們扛着槍,英勇向前,奮力殺敵,毫不退縮;子彈沒了,他們舉着大砍刀,一道光映在臉上,一個個侵略者被嚇得手足無措,狼狽而逃;眼看敵人就要跟上來了,他拿起了槍,並催促其他同志離開,一個人孤身作戰,畢竟,寡不敵衆,在身中數發子彈後,他的手顫抖着,艱難地拿起了一枚手榴彈,他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他笑了,在鬼子到來之際,拔掉了導線……思此而止,紅了眼眶,靜靜注視着眼前的墓碑,碑身上寫的還是那幾個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顫抖着念出了碑身上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那束花裏的白菊和翠竹葉,象徵他們清高、純潔正直的心,就讓一支天堂鳥帶去我們對他們深深地思念吧。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的。但對於先烈們,不是奢求人民去記住他們,而是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定、自由、幸福;也許現在,許多人都忙於學習和工作,忘卻瞭如今和諧安定的源泉,從前泥濘的道路現在變得寬敞、平坦,從吃不飽穿不暖到吃得好穿得暖,時間和歷史都共同見證了中國發展的腳步,現如今就更該感謝這些爲國爲民犧牲、奉獻的革命先輩們,向他們學習,繼承、發揚中國文化,爲祖國的繁榮強盛做出貢獻。

清明節美食作文3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每年的4月5日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清明節是爲了祭拜先人所特定的日子。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去掃墓,而且一般只吃冷食,不能有煙火。除了這些活動以外,最有趣的便是吃清明果了。

清明果的外形很多樣化,有的像一座有三個頭的小山,而有的卻只是圓圓的一個團。清明果也被叫作“青果”,顧名思義,那便是因爲它的外皮是綠色的了,這也是它與其他自制糕點不同的地方了。如何讓那白白的米粉變成綠色的呢?原因就在它的米粉被加進了一些艾葉。將從市場買來的艾葉搗爛在融入米粉中,就大功告成了。

要說做清明果,我可就是個高手了。先將那綠綠的米粉分成幾大份,再將那幾大份搓成寬約兩釐米的長條,然後拿出其中一條,估計好一個清明果外皮的分量,用刀在長條上每隔一段距離切一個口子,已作標號。然後就簡單了,根據剛纔的標號,擰下一段距離的米粉,搓成小團,用大拇指向中間按下,做成一隻“小碗”,以便等會兒放餡料。做完了這些,最後就是放餡料。只有配上鮮美的餡料,清明果才能真正美味好吃。不過你別小看了這些餡料,做起來也可講究了。

清明果的餡料一般有兩種,一是豆沙,二是美味的肉炒豆腐。做豆沙餡比較費力。先把豆子放鍋裏煮爛,再將它放進一個大盆裏,放進適量的糖,找來一根乾淨的木棒,使勁地剁,那熟透了的豆子便被碾開,慢慢地那豆子就成了美味新鮮的餡兒。幹着活兒,必須要手力大的人來,那大盆的豆子可不是那麼容易被碾爛的,必須剁上一個下午才行。而豆腐餡只要將豆腐切成小塊和肉。鹹菜一起翻炒,香噴噴、熱騰騰的豆腐餡就做好了。最後只要將餡放進準備好的米粉裏,捏好,再放進鍋裏蒸熟,就完工了。

隨着一股熱氣的冒出,清明果蒸好了。我捏起其中一個放進嘴裏,嗯~~軟軟的米粉加上鮮美的餡兒,真算是天下美味了!

清明節美食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講的是清明前後,都會下着絲絲細雨,路上的行人都像丟了魂似的。問一下哪裏有酒店,一旁放牧的兒童指着前面的小村子說就在杏花村。

沒錯,我今天就講一些清明節的習俗。那現在廢話不多說,直接步入正題。

清明節的主要習俗當然就是踏青了。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就是在清明前後出去郊遊,並進行各種遊戲以及蹴鞠(足球)、盪鞦韆、放風箏等活動。

清明節還要掃墓。掃墓掃墓,顧名思義,就是爲已逝的親人悼念、燒紙錢。我爺爺奶奶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每當清明前後,他倆就要買許多紙錢(又叫冥幣)和不少黃油紙,有時還買些紙疊的金元寶,去墓場燒掉。他們認爲清明節不燒錢就是對先人的大不敬。燒完回家後,他們還要用一些小碗盛上一些飯,說是等祖先吃飯。待先人吃完飯,爺爺又倒上一杯酒灑在地上,才肯吃飯。

說完了習俗,我們再談談清明節獨有的美食。

首先是泉州潤餅菜,是以麪粉爲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其次是青糰子,青團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爲餡而成。現在各式各樣的青團到是出來不少,五花八門的,青團作爲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青團倒是成了大傢伙一種時令的食物了哦!

好了,這次就說到這裏了,期待下次再見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