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1

糉子,大家一定吃過吧,但你有沒有包過呢?今天,在綜實課上,我體驗了一次。

上課鈴響了,老師邁着輕盈的腳步走進教室,用洪亮的聲音說:“今天這節課,咱們來體驗包美味的糉子!”啊?包糉子?我傻眼了,我可是什麼也沒準備啊!看着許多同學把事先準備好的糉葉、糯米拿出來,我手癢癢的,可沒有材料,怎麼辦呢?

王老師把一些同學剩餘的糉葉發到各個同學手中。耶!有糉葉了!可新問題來了,沒有糯米!這時,劉沭言從前面轉過來:“咱們一起做吧!我有糯米!”天助我也!“好,太棒了!”我先拿起了一片糉葉,先把它捲成一個圓柱,再把下面的慢慢收緊,但這個方法不行,一會頭大了,一會兒那個尖的地方有洞了。突然,老師洪亮的音聲再次響起:“糉子怎麼包呢?先用一片糉葉,用兩根手指夾住靠近頭的地方,將糉葉旋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圓錐形,一定要用手握好然後一翻,一個沒有底的圓錐就好了。”這個方法好!我成功了,接着往裏面放糯米,還放了一顆大蜜棗!可誰知有水,一個好端端的無底圓錐變成了“過濾器”,好不容易等水流走,糯米一下子涌進圓錐。我又笨手笨腳地把線纏好,一個“啥也不像”出現在了我眼前。

今天的午餐,我們各自都吃到了自己包的美味糉子,這個糉子,裏面有着特別的含義……有老師的言傳身教,有同學友情幫忙,有自己的快樂體驗。美味啊!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2

又是一個端午節,我漫步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想找到記憶中的味道。

我依稀記得跟奶奶學包糉子的那個端午節。當遠方如雨點般的鼓聲響起,我猛然意識到,今天還要跟奶奶學包糉子。我匆匆地走下樓去,只看見奶奶穿着青色的衣服,用手將糉葉放進水中,一片片地擇洗乾淨,又將糉葉從水裏拿起,左手一邊將糉葉上多餘的水甩乾淨,右手一邊將竹竿架在稍矮的樹上,不停擦拭。又把臉幾乎貼在竹竿上觀察,直到確定十分乾淨了,纔將糉葉掛到上面晾曬。我也從旁邊湊上去,不時用手指輕輕地撥弄它,就像撥動自己喜歡的物件一樣。陽光穿透它們,影子落到周圍的地上,微微泛着翠綠的光,似乎整個葉片都變得通透了,散發出陣陣清香。

直到下午,葉片上的水分才被曬乾,我乖巧地跟在奶奶身後,想着美味的糉子,心中不免一陣竊喜。奶奶從廚房中取出一盆已經泡好的糯米,放在椅子旁邊,然後慢慢地坐下。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取出一片糉葉輕放在左手手心,右手則將葉片一角拿住,捲成一個錐形,用左手緊緊握住,右手舀起一勺糯米,傾倒在糉葉內。等到糯米盛滿一半時,往裏面放兩顆去核的紅棗,再將它填滿。這之後,用右手夾住葉片,將它翻折到糉子上,然後快速地將它扣到右手上,左手將多餘的葉片翻摺好,最後用紅線將其包紮好,一個糉子就完成了。

那是我第一次包糉子,那一個個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雖然現在市場上有許許多多的糉子,但是我卻再也嘗不到那樣順滑清香的糉子了。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3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纔算是大開眼界了。我乖乖地在媽媽身旁耳染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爲奶奶她們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糉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裏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4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吃糉子、划龍舟、插艾葉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吃糉子我家也不例外媽媽一大早就上街買來糉葉,並用糯米、蜜棗、葡萄乾和花生米等做餡準備包糉子。

爲了用實際行動紀念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想親手包上幾個糉子,但是我從來沒有包過,怎麼辦?我暗自跟着媽媽學。我和媽媽坐在一起學包糉子,只見媽媽將一張糉葉重疊,依次錯開,彎成一個圓錐體,放上餡,將糉葉一折,封住口,又圍了兩圈,在用線把它記好。一個精美的三角形糉子就成功了。我想:原來包糉子就這麼簡單啊!“媽媽,我也會包,不相信,看我抱一個給您瞧瞧。”於是,我便拿起了總糉葉學着哈哈哈樣子包起來。我先將一張糉葉排好並彎了個圓錐,放上花生、糯米、蜜棗和葡萄乾裝好餡。封口時,手沒握住,一放鬆,裏面的餡全撒到桌子上了,媽媽見了笑了笑,說:“你不會,別包了。”

我不服氣,捲土重來。這一次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將糉葉握得緊緊的,不敢放鬆。好你容易來到最後一關,我將糉葉上的鬚子用線記好,學着哈哈哈樣子,再用力一拉。糟糕,線斷了,糉葉也被我捅破了。我又加上一層,唉!又用力一拉,又斷了。我一連換了好幾張棕葉都拉斷了。我只好請叫媽媽,在哈哈哈指導下,我輕輕地把線在糉子上饒了幾圈記好,包出了一個又大又肥的糉子。之後,我越來越熟練,包的越來越精美!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到電飯鍋裏一個小時候,糉子出鍋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就是好吃。

透過這次包糉子我真正體會到“看花容易繡花難”的道理,懂得了做事一定要虛心、細心、認真,而且必須做到這三點,不然,將一事無成。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5

忘不了那一次包糉子時的情景,每當看到糉子放下餐桌上,就彷彿看到那天和媽媽包糉子時的情景,彷彿聽到那天媽媽和藹可親的鼓勵聲。

那天,見媽媽在餐桌上包糉子,於是我就跟媽媽說:“媽媽,我能試一試包糉子嗎?”媽媽和藹可親的說:“可以呀。”

只見媽媽先把一片糉葉折成漏斗形,再把清洗好的糯米放在摺好的糉葉裏,接着把一個鹹鴨蛋和兩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面,然後再配料上面,再放一些糯米,把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最後把棕葉往回折,用一根繩子,把棕葉扎得嚴嚴實實的,三下五除二,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包好了。

我學着媽媽的方法來包糉子,可是纔剛開始學習折糉葉這第一個步驟,就已經困難重重了。但是,我並不灰心,因爲俗話說的好:一回生,二回熟嘛,我又細心,又認真的學習着。在媽媽耐心地指導下,眼看就要成功包好一個糉子時,繩子突然斷了,肉掉米倒,那糯米就像洪水一樣噴了出來,弄得我滿臉都是米粒,簡直就像一隻大花貓。就在我想放棄時,媽媽又鼓勵我堅持住。

我又重新再包,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成功包好了一個糉子,我興奮極了。

不知不覺,所有糉子都包好了,媽媽拿去蒸,沒過多久,香噴噴的糉子就出爐了,吃着這些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從包糉子這件事當中,我也明白了慢工出細活,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耐心,纔會做好。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6

今天是端午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也是吃糉子的日子。

早上剛起來,就聽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等會兒去超市買糉子去!我對媽媽說:“媽媽,超市裏的糉子,有特別多的添加劑,對身體很不好的,咱們還是買點材料自己做吧!”媽媽說:“這個主意太好了!”

去超市買完了糯米、糉葉、蜜棗、花生,我們要開始包糉子了。首先我按照媽媽的指導,先接了一盆水,將買的糯米都倒了進去浸泡,我看好時間,四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我急不可待的拿了幾個糉葉,就開始包起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葉折成一個漏斗形,然後將糯米放進去,中間放上蜜棗、糖和花生,再把剩餘的葉子折過來,看起來很完美的樣子。接着我用繩子開始纏糉子,一圈,兩圈……我把糉子綁了個結結實實。再看看,糉子已經完全變了形,變成了一個平面的三角形。我又解開繩子,重新系,可是無論繩子怎麼纏,糯米還是偷偷往外跑,爭先恐後,我想,這糯米也太調皮了。怎麼這麼不守規矩?最後,糉葉也被我折騰的'遍體鱗傷,包不成了。唉!沒想到看起來這麼簡單的事,包起來挺真不容易。

我不甘心用又拿了幾片糉葉,開始包起來,這回我吸取了教訓,不把糯米塞太多,而且,繩子也不纏太緊。果然,這個糉子包的有模有樣,我小心翼翼的拿起我的作品,欣賞了半天,我想蒸熟後一定會很美味的。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自己包糉子,也很有趣哦!要不你也來試試吧!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7

馬上就要過端午節了,我們家決定不去超市買糉子了,而是自己動手包糉子吃。

星期六早上,一大清早我就和媽媽來到集市上買包糉子需要的材料:蜜棗、鮮竹葉、江米、花生、綠豆、一捆白棉線,買齊這些材料回到家後,我和媽媽說幹就幹,我們先把江米淘一淘,把蜜棗上面的把兒拔掉,再把花生一個個剝出來,剝出來的花生仁像一個個胖嘟嘟的小娃娃,然後把綠豆淘一淘,把竹葉洗乾淨,再把綠豆、花生、江米、蜜棗、竹葉分別放在一個盆裏就可以了。

開始包糉子了,先把竹葉折成漏斗形,用手抓一把江米填進去,再在江米上面放上一顆蜜棗、幾顆綠豆、花生,再蓋上一層江米,糉子的餡就做好了,再把竹葉往裏一折,用白棉線一捆,繫上就行了,由於我包的第一個糉子漏餡了,於是我決定再包一個,把竹葉折成漏斗形,填上一把江米……我重複着剛纔包糉子的方法,過了好大一會兒,又包了一個糉子,一看,這糉子比剛纔那個糉子完美多了,於是,我便包上隱了,直到媽媽對我說:“別包了,夠多了!”我才停住,我數着我自己包的糉子“一、二、三、四……”我自己居然包了二十個糉子,把包好的糉子排好隊後,我發現自己包的糉子和媽媽包的一比,我包的好醜呀!媽媽好像看了出來,就笑着對我說:“第一次包糉子,包成這樣就不錯了,我第一次還沒你包的好呢!”我聽了媽媽的話心裏高興極了。媽媽要煮糉子吃了,煮了一個多小時糉子終於煮好了,看着一鍋熱氣騰騰的糉子,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吃,啊!真好吃呀!

今年的端午節十分有意義,第一次吃到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8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又能吃到美味可口的糉子了,想到這裏,我口水都快流成小河了!今年我要自己動手包糉子。

我興沖沖地回到家,看到媽媽已經包好的糉子,有的活像金字塔,還有的像元寶。我看到的材料有,糉葉、糯米、蜜棗、紅豆、五花肉、花生、枸杞。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跟着包了起來,被媽媽訓斥後趕緊去洗了手。我先拿了一片糉葉,把它折成圓錐形,先把糯米放進圓錐形的底部,又向中間放了點蜜棗、枸杞、紅豆,又放了一層糯米。再把糉葉像豬籠草的蓋子一樣蓋上了。我又把糉葉包起來,但總是包不嚴,不是笑彎了腰,就是笑裂了嘴,我好不容易纔把它用線“五花大綁”。又用剪刀一剪,打了一個活結,大功告成。我又包了幾個,有兩個差一點見了“閻王爺”,媽媽趕緊施“法術”才讓它“起死回生”。又包了好幾個後才慢慢熟練,終於包完了。我看到盆子裏還有一些糯米,就抓起一把聞了聞,有股淡淡的米香,怪不得老鼠會愛上大米。

媽媽又給我講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比如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還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還有點說法是爲了紀念伍子胥、曹娥。媽媽見我一臉的“吃貨樣”,先煮了幾個給我們吃,真是美味極了。這個端午節過得簡直比神仙還快活!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9

暑假裏的一天,我們家要包糉子,經過再三爭取,媽媽同意我也可以參與,我興奮極了!

一大早,爸爸媽媽就開始做準備了。泡上江米、糉葉,準備好蜜棗,等了大概半個小時,媽媽說可以開工了。我在旁邊觀察他們包糉子的方法。太簡單了,就是把糯米、蜜棗放入糉葉中,然後用繩子捆起來就成了。我迫不及待的加入到包糉子的隊伍中。拿起一片糉葉,折成小漏斗的形狀,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去,用糉葉把糯米包住。可是這些糯米太“調皮”了,不是這溜出來一些,就是那漏出來一點,咧着嘴包不嚴實。媽媽看我着急的樣子,笑着對我說:“要把糯米壓一壓,塞結實了,糉葉每轉一圈,都要包緊,包成個三角形,再用繩子緊緊的捆住。這樣糯米再怎麼鑽也鑽不出來了!”按照媽媽指導的方法,我經過幾次的嘗試,終於我包好了人生中第一個糉子。心裏別提多高興了。我越包越老練,越包越熟練,越包越開心。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心理美滋滋的!

我們把包好的糉子,放到鍋裏蒸,耐心等待糉子的出鍋。在一個多小時的等待、觀望、煎熬之後,終於聞到了糉子的香味。糉子出爐了,香氣迎面而來。我們一擁而上,拿來香噴噴的糉子品嚐起來,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味道別提多香了。

經過這次包糉子,我對勞動有了更深的瞭解,什麼事情都有它的方法訣竅的,都需要虛心請教,認真學習!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10

端午節來了,我們全家都很高興,特別是我,更是躍躍欲試。爲什麼呢?因爲奶奶要教我包糉子。

往年都是奶奶一個人包糉子,今年又加了一位新成員,就是我!端午節前一天,奶奶準備好食材,我就跟着奶奶學包糉子。她拿來一張糉葉,隨便用手一捲,糉葉很快成了一個圓錐形。我學着奶奶的樣子,迫不及待地拿了張葉子,也許是沒有抓緊吧,葉子竟從手中掉了出來。奶奶見了,就指點道:“哎,你看着我,左手捏着葉子一角,右手將葉子往裏卷,下面一拉緊就好了。”在奶奶的細心指點下,我終於卷好了糉葉。

接着,奶奶用勺子舀了一勺米倒在喇叭狀的糉葉裏,然後伸出兩根手指插進去均勻地攪動,以便讓它填滿糉葉的每個縫隙。接着,又放入一根排骨,周圍再撒上些米蓋住。我緊盯着奶奶的一舉一動,小心翼翼地學着她的樣子做。我用手指攪動着糉葉裏的米,想把糉葉填充實,可是米還是從邊角漏了出來。奶奶看了看我,說:“你動作輕一點,肉都快要讓你摳出來啦。”我擡頭看了看奶奶,不好意思地笑了。沒一會兒,糉葉裏被我填滿了米和肉,嚴嚴實實的。

這時,奶奶的右手扯過兩根糉繩,在糉子尖角的地方捆了兩圈,用力地扯緊,把繩子打了個結。就這樣,一個菱形的糉子就包好了。我羨慕地看着奶奶包好的糉子,照着樣子捆了兩圈。看着自己的“作品”,雖然不像奶奶包的那樣棱角分明、充實飽滿,但我還是很開心。這可是我第一次包糉子呢!

隨後,我雙手捧着糉子,高高舉過頭頂,像在比賽中奪得冠軍的運動員那樣繞着家人跑了幾圈,嘴裏還喊着:“成功啦!成功啦!”家人看我開心的樣子,都衝我豎起了大拇指。

雖然我包的糉子並不好看,但總而言之,我第一次包糉子成功啦!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11

每當我回想起那件事,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有時還把肚子給笑痛了。

那時我8歲,那是端午節的前一天,我看見外婆在包糉子,心裏有點癢癢的,便用“花言巧語”說服了外婆。我先是看着外婆包了幾遍,然後我也學着包了起來。我先拿出兩片翠綠翠綠的糉葉放入水中洗,手浸泡在水中舒服極了,經過浸泡後的糉葉顯得更加晶瑩透亮。看着翠綠的糉葉,我頭腦中冒出了一個問題:這麼小的葉子未必能包一個糉子?

我開始包糉子了,先把兩片糉葉疊起來,然後把它捲成甜筒的形狀,可我捲了三四分鐘都沒卷好,不是這裏有個口,就是那裏沒卷好,我撅起嘴巴:“你這東西真不乖,不好好聽我話。”我只好請外婆幫忙,外婆三下五除二就卷好了,咦,糉葉怎麼到了外婆手中一下變得這麼乖了?我開心地接過卷好的糉葉,開始往裏面灌米。我先用勺子從盆子裏舀了一大勺米,然後慢慢地灌入“甜筒”裏,一不小心手沒拿好,白花花的米“嘩啦嘩啦”撒落一地,旁邊的小雞眼睛一亮,馬上跑了過來,圍着我的腳邊“答答”地啄着大米,讓我的小腳丫覺得又癢又暖和。我把它們趕走後接着包。包好後我請外婆幫我上線。此時我才包好一個,已累得“滿頭大汗”。這麼一個小事都用了這麼長時間,看來我以後要多加練習了,我心想。

第二天,糉子蒸好了,爸爸媽媽先吃了一口,我心裏忐忑不安,宛如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好吃,真好吃!這真是你包的嗎?”媽媽笑問。我面紅耳赤地點點頭。

晚上,我們伴着糉子香,吃着美味的糉子,心裏開心極了!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12

人生中出現過許多第一次,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拖地,我印象中最深的是第一次包糉子。

包糉子需要許多材料:糉葉,糯米,瘦肉或肥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糉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的。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可以加一些赤豆或糖。糉葉要儘量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的明顯一些了。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糉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糉子的香味也會大大減少。

材料準備後,就可以做了。先把糉葉的1/2捲成無底的圓錐,然後兜2到3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裏,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在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爲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麼裝都裝不滿,可是我始終都不知道爲什麼。後來我把糉子檢查個遍,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輕輕一捏,下面就會像個沒關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下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爲了防止它再露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糉子倒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1/2的糉葉包上去,蓋住,再扯下來,將棉線捆上去,一個糉子就這樣做好了。後來我漸漸學到了技巧,竟然包的比媽媽和奶奶還要多。

在第一次包糉子中我學到了很多。希望以後有更多的第一次能讓我難以忘懷。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13

因爲這是端午節的第三天奶奶買了許多蘆葉,準備包糉子,我一看到這些清新蘆葉,就忍不住想學了,於是就向奶奶請教。奶奶拿來一大盆蘆葉、淘好的米和淹好的肉餡,開始教我包糉子。

“首先,我們要用四、五片蘆葉重疊放在一起,”奶奶開始手把手的教我,“然後,要將蘆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狀。”說着奶奶演示了一遍給我看。“原來這麼簡單呀!”我迫不及待地說“讓我來試試吧”說着,我拿起了五片蘆葉開始做了起來。可是這些蘆葉疊平後,好像故意要跟我作對似的,總是卷不成圓錐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急得我滿頭大汗。奶奶見了,急忙走過來跟我說:“包糉子不能心急,要慢慢來。”說着,便把我的手放在蘆葉的適中位置上,然後對我說“再試試從這邊捲起怎麼樣?”我一試果然成功了。第一步總算大功告成了。接下來,該放米和餡了,這一步很簡單,幾乎沒費力就成功了。最難的一步來了——那就是蓋蘆葉。奶奶熟練地把蘆葉折來折去,就像在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兒一個標準的“三角體”呈現在我的眼前。“哇!這麼難”,我的好學勁一下子被這眼花繚亂一步掃的灰飛煙滅。

不過,不一會兒,我的不服輸的勁又上來的,心想再難我也要學會它,經過奶奶細緻耐心的指導,我終於學會了。儘管我包的糉子不太漂亮,但是,這畢竟是我自已親手包出來的,吃在嘴裏,味道就顯得格外的鮮美。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1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了,我們一家人開心地包糉子。

一說到糉子我就想起五花八門的餡,媽媽準備了很多餡,有蜜棗、花生、蛋黃……當然這裏少不了一樣重要的材料就是“糯米”。我還爲它們準備了碧綠的“衣服”,每年我都只是吃,今年我要學會自己動手包糉子。媽媽教我,媽媽邊說邊示範給我看,先把糉葉從一邊做成一個三角形,接着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裏面,然後把喜歡的餡放在糯米里,最後用繩子把包好的糉子繫好。我看着媽媽包,說:“太簡單了!看我給你露一手!”媽媽沒說話,看着我,笑了笑。

“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啊!”因爲第一次包糉子,每次都包不好,連續包了十幾個,都沒成功,我有些灰心,垂頭喪氣地說“包不好,不包了,媽媽,你怎麼包那麼好?”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認真學習,找對方法,堅持練習,你一定能包好的。”聽了媽媽的話,我按照媽媽教的方法,慢慢地包,果然,一會兒,就包好了一個,我放上喜歡吃的蜜棗,因爲我喜歡吃甜食。雖然糉子模樣有點醜,但是看着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裏美滋滋的。

“每逢端午獻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糉子煮好了,我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味道香甜可口,感覺特別驕傲自豪。一個令人難忘的端午節,我學會了自己包糉子。

端午節作文500字:第一次包糉子15

端午節在我們老家有一個風俗,那就是在端午節將自己包的糉子送給親人和朋友。

去年端午節,因媽媽要陪姐姐參加考試,家裏就剩下我和姥姥,那這端午節的糉子誰包呢?當然是姥姥和我啦!可是姥姥卻不同意我包,她說如果我包的糉子不好,又浪費材料,送給親朋也沒面子。我很不服氣,前幾年我每次都看着媽媽和姥姥包糉子,我看着看着也都會了,爲什麼姥姥不讓我包呢?我一定要證明給姥姥看!

姥姥要去超市買東西了,我從窗戶看着姥姥出了門,說幹就幹!我趕緊跑到廚房裏,把材料拿出來,有棕繩,也有糉葉,還有棗子,有泡好的糯米,還有一些白糖。首先我將兩三張糉葉交叉擺好,然後慢慢的繞形,直到成型,一個上尖下圓的錐形出來了。對着事先弄好的漏口,將糯米倒進去,倒了一半時,撒上點白糖,放兩個棗子進去,然後繼續放糯米,直到差不多了的時候,把糉葉頭攏在一起,用棕繩從頭開始纏,纏的結結實實,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出來啦!我看着我的得意之作,繼續包了起來……

當我包了二十幾個的時候,我覺得差不多了,就將糉子一個個的放進高壓鍋裏煮,等上大約一個小時那樣,一陣糉子香傳來,我饞的直流水,心裏也很高興,這是我做的糉子啊!我把糉子一個一個整整齊齊的擺在茶几上,然後在沙發上等着姥姥回來。

姥姥要回來了,我從窗戶看見了姥姥拿着兩大包東西,我趕緊下去幫姥姥拿一包。在電梯裏,姥姥問我:”你在家沒亂動什麼吧?“我心虛的回答了個“是”。當姥姥進到家裏,看到我擺在茶几上的糉子時,姥姥驚呆了,一時竟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姥姥看着我做的糉子,拿了一個看了看,然後把繩子解開,吃了一口。“太好吃了!好,好,好啊!我家齊齊長大了。”我看着姥姥,自豪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