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糉飄香作文通用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糉飄香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糉飄香作文通用15篇

端午糉飄香作文1

又是一年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必不可少的是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吃糉子。

這天,街上的人手中可少不了艾葉,菖蒲,雄黃。媽媽也買了艾葉,菖蒲,把菖蒲做成寶劍,掛在門上,可以辟邪。艾葉一大束一大束地放在家門口,也是用來辟邪的。每年端午節,外婆家都要煮好多糉子。這天,外婆坐在椅子上,拿着糉葉,折成簸箕狀,再舀了一大勺的糯米倒進“簸箕”裏,再用筷子夾了一塊肉放在糯米中間藏進去,用糉葉把糯米裹住,成一個立體三角形,用手捏住底部,拿了根粗繩,繞了好幾圈,打了一個結,放在鍋裏。我問外婆;“外婆,你做了幾種糉子啊?”外婆樂呵呵地說:“有蛋黃糉,肉糉,蜜棗糉和豆沙糉,一共4種。”

我今天要大吃一頓,我也來包一個糉子好了。我向外婆要了一片糉葉,學着外婆包,但是我技術不到家,糉葉都鬆開了,姐姐說:“手捏緊,糯米少一些吧。”我舀回了一部分糯米,但夾了一大塊肉,比糯米還大,塞都塞不進去,弟弟邊笑邊說:“姐姐,這個是最最正宗的肉糉子了!”媽媽也附和道:“這個就留着給你自己吃吧!”我學着外婆裹,但米卻漏了出來,我拖住米,費了好大勁才把米塞回去,也用繩一圈一圈地繞起來,成了唯一一個“迷你糉。”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熱糉子剝開,撲鼻而來的先是葉香,再是糯米香,最後是肉香。香味漸漸瀰漫開來……

端午糉飄香作文2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回來的艾草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兒只是感受着其中的熱鬧,不懂其中的含義。

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其樂無窮。每當端午一到,媽媽便在頭一天晚上,抱來一盆糯米浸入水中,準備好各種餡料。第二天早上,我們把洗淨的糯米瀝乾,我便用綠的棕葉,包成三角形狀,裏面放上糯米和大棗,或者醬好的五花肉,或者蛋黃等等,喜歡什麼就包什麼餡。包糉子的時候,媽媽就講起了糉子的由來——傳說中,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而亡,老百姓爲了不讓大魚吃敬愛屈原的身體,就在江中投入了好多糉子,給大魚吃。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追問着,屈原的故事,在故事中,包完了糉子,還總是意猶未盡。

糉子包好了,我們開始一鍋一鍋的煮熟,放在大鍋裏煮上三四個鐘頭。把煮好的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桶冰水內。涼了以後剝開竹葉,咬上一口白白嫩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害羞地露出了頭,蘸着白糖吃,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尋味。細細品嚐,你能品嚐出春天的味道。鹹糉子吃起來也非常的可口,裏面的肥肉,以肥而不膩,在上面澆上醬油。那簡直是人間美味。

還有很多剩餘的糉子,我跟着媽媽一起饋贈給親朋好友,收穫了一片歡聲笑語!這時候我就感覺特別自豪和幸福,這裏面可也有我的辛勤勞動呢!

端午糉飄香作文3

“仔仔,吃糉子啦!”聽到媽媽這句話,我一骨碌從牀上爬起來,興奮地跑向飯廳,哈哈,又到夢寐以求的端午節啦,可以吃到我最喜歡的糉子,這實在是太棒了!

記得第一次對端午節有印象是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吃糉子的由來。曾經有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爲被皇帝冤枉,他悲憤之下跳了汨羅江。後來百姓們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就用糉葉包上米扔到江裏餵魚蝦,從此包糉子的習俗就沿襲了下來。之後的兩千多年裏,人們每到端午節就會包糉子吃糉子,以此來紀念屈原。而我第一次在吃糉子時還很遺憾:哎,要是吃到這好吃的糉子,也許屈原會放棄投江也不一定呢!

每年我最喜歡的除了吃糉子,就要數看着姥姥包糉子了。她總會在包糉子前先給綠盈盈的糉葉洗個澡,然後雙手靈巧的一卷,糉葉就變成了一個錐形的桶,然後把白白的糯米放進去壓實,加一些豆沙,最後用糉葉把糯米裹得嚴嚴實實,再用白線纏繞紮緊,一個可愛的綠糉子就成型啦!等到出鍋後,冒着呼呼白氣的大糉子,慢慢的剝去它們的外衣,露出亮晶晶的白糯米,香噴噴的味道聞起來會讓你饞的受不了,輕輕地沾點蜂蜜咬一口, 黏黏的、糯糯的,好吃極了!

又到糉葉飄香時,聞到香噴噴的糉子你怎會不愛端午節呢?

端午糉飄香作文4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的而設立的,這個日子已經有很久的傳統了。母親告訴我,在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要吃糉子,吃發糕。

我們乘着汽車來到了外婆家,很遠就聞到了一股糉子的飄香。我急切的跑進外婆家的廚房,親切的叫了一聲''外婆好!''就匆匆抓起一個剛出鍋的糉子開吃。剝開糉葉,沾好棉糖,一口咬下去,紅豆的香味和糯米融合在一起,滿嘴洋溢着紅豆糉子的味道。

我迫不及待撕開第二個糉子,好似第一個糉子並沒有滿足我似的。我再次咬了一大口,肉還沒到肚裏,我就聞到了一股臘肉香。''啊~真的好香啊。''我感慨了一句,又像只餓狼似的吃完了第二個糉子。

我吞下口中的糉子,順手又拿起了第三個過了一會兒我的肚子漲的難受,母親問我吃了什麼,我便答道三個糉子。母親的表情簡直對我又愛又恨,她說:''傻瓜,糉子是糯米做的,不能吃太多,糯米會發脹的,吃兩個就夠了。''她寵溺的摸了摸我的頭,愛惜的談了口氣。

我躺在牀上,聞着外面的糉味,咋吧咋把嘴,啊~糉子真好吃。

端午糉飄香作文5

“吃糉子咯”隨着婆婆的一聲吆喝,我們全家人都圍了上來。一鍋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糉子端了上來。端午盛宴開始了。

在這個端午節裏,我不僅享了口福,更學會了一項新的技能包糉子。一開始,我按照婆婆的吩咐把米淘好,糉葉準備好,然後把糉葉捲成圓錐形,可是我一直卷不好,不是圓錐形太小,就是下面裹不緊,米會露出來。我琢磨了很長時間,也弄壞了很多糉葉,終於在婆婆的指導下,捲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圓錐形。我把米倒滿了糉葉裏,填平,接着用糉葉把米全部蓋住,然後拿住繩子,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裹住糉子,拼命紮緊,弄得我牙也疼了,手也紅了。最後看到這個“四不像”的糉子,雖然不是很好看,但我還是蠻開心的。現在商場裏擺滿了各中各樣的糉子,它們包裝精美,品種豐富,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婆婆親手包的白糉子,她香香的、甜甜的、軟軟的。包糉子是我國悠久的風俗習慣,現在很多人不會包,也不想包了,可是我覺得只有親自動手包糉子,才能真正感受到傳統節日的特有的文化氛圍。

今天我既體會了包糉子的樂趣,也感受了家庭的溫馨,婆婆最後還送了把艾草給我讓我回家掛起了辟邪呢。

端午糉飄香作文6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歡樂喜慶的春節、糉葉飄香的端午節、美好圓滿的中秋節、登高望遠的重陽節……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和內涵,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傳說,農曆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愛國英雄屈原抱着石塊沉入了汨羅江。爲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老百姓就把糯米放進竹筒裏,煮熟後投入江中來祭祀屈原。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要包很多的糉子,有:蜜棗的、蛋黃的和鹹肉的,我最喜歡甜甜的蜜棗糉。包糉子前,奶奶會把糯米放進清水裏泡上四到五個小時,同時也會把蘆葦葉放入開水中浸泡。這樣,蘆葦也就有了韌性,不易裂開。準備好後,就可以開始包糉子了。先拿出兩片一般大小的又長又寬蘆葦葉捲成漏斗狀,放入一小勺糯米,接着均勻地放入蜜棗或者蛋黃,然後再放入一勺糯米,最後用剩下地蘆葦葉把糯米包裹起來用細線緊緊地捆紮好,一個可愛地三角糉子就包好了。奶奶把包好得糉子放進鍋裏煮,饞得我口水直流。大約一個小時,蘆葦葉的清香混合着蜜棗的甜膩就飄進了各個角落。

中華傳統節日是中華文明的體現,我們要把每一個節日都要辦得熱熱鬧鬧,繼承併發揚傳統文化,把中國傳統節日推廣到全世界!

端午糉飄香作文7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南方流傳的兒歌。說起端五,我立即便想到幼時學包糉子的情形。

那時我八歲,非常玩皮。端五節時見奶奶聚精會神地包糉子,手也癢了起來,盯住糉子不放。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想包糉子?不夠本,你媽還不會呢,”說罷哈哈大笑。

我不服氣,搶來工具,肉餡,糯米。開始包人生“第一個糉子”。我先拿三張整齊的糉葉,然後把它們裹成一個漏斗型,接着往“漏斗”裏放米,放一半時再把肉餡放進去然後再放米,接着就開始包糉子。

怎麼裹也裹不好,我急死了!後經奶奶的指導,終於把它裹起來了。最後再用紅線饒幾圈一紮,就這樣我的人生第一個糉子誕生了。奶奶吃驚地看了看我手中的糉子又看了看我,笑眯眯地說:“凡凡還包得不錯呢,不過以後遇到困難彆着急,要有耐心!”然後奶奶就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高壓鍋裏燒。我好不容易等到糉子熟了,沒等到糉子涼下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起來。

哇!味道太好了,現在想來嘉興的糉子也沒我包的味道好!

想想今年的端午節也快到了,我情不自禁地就想起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堅強活下來的兒童們。我想到時候請奶奶多包點給他們郵寄過去。也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糉飄香作文8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辦各種活動——賽龍舟,掛艾草菖蒲,戴五彩線,喝雄黃酒,吃糉子,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糉子了。

一大早,媽媽就着手準備包糉子了,我在旁邊給她打下手。首先,媽媽把糯米和花生用水浸泡着。趁着這個時間我和媽媽把糉葉洗乾淨,把火腿和蜜餞切成丁。一小時後,把糯米和花生裏面的水倒掉,然後把火腿和蜜餞一起倒進去,攪拌均勻。一切準備就緒。

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兩隻手上下翻轉,把一片糉葉折成漏斗狀,把剛纔拌好的食材放進去,再把鬥狀尾部的糉葉往回折,蓋住米,用細繩纏繞並綁好。就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大約兩個小時後,所有的糉子都包完了。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媽媽把包好的糉子直接放進鍋裏煮。我守着竈臺,聞着飄散出來的陣陣糉香,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約一小時左右,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剝開糉葉,露出白裏透紅的糉子,白白的糯米包裹着紅紅的花生豆火腿丁,咬一口,又香又糯!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看麥子黃了,端午節又到了,小朋友們,趕快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吧!

端午糉飄香作文9

糉葉飄香端午節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歡歡喜喜的春節,有張燈結綵的元宵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爲端午節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糉子。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糉子,吃糉子。包糉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糉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裏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乾等。然後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煮,煮出來糉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我拿起一個煮熟的大糉子,輕輕的扒開糉葉,裏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裏鑽,好吃極了!

那香軟可口的棕子讓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可我還是在最近的學習中,才具體地瞭解到這美味可口的棕子,竟然還有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故事呢!相傳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爲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爲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裏,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美美的期待着。

端午糉飄香作文10

寧靜的夜晚,涼風習習,漆黑的夜空中縹緲着一點兒星星的痕跡,細細的月牙伸向空中,像死神的鐮鉤,冰冷的、陰森的。路上沒有一個行人,兩旁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夜,更涼了……

強烈的燈光透過白色的窗幔倒映着她忙碌的身影,一個個精緻玲瓏的糉子堆在桌上,越疊越高。我望着奶奶疲憊的面影,不由自主地向燈光處走去……

黑暗的角落裏,我靜靜地望着眼前的這一切:骨瘦如柴的奶奶,她是多麼的辛勤,每年的端午,她總要忙活,即使再累也要包上幾個糉子,爲節日增添點兒氣氛。她嫺熟細心地包着糉子,內陷的大眼睛彷彿溢出了慈愛,她宛如樂團的指揮家,優雅地演奏着交響樂。別小看奶奶那雙粗糙的手,它可以爲大家包出多種多樣的糉子:有三角糉,這種糉子可以一口吃下一個;有四角糉,這個糉子的包法也只需要一張糉葉就可以完成了;最困難的要數長糉了,奶奶需要花大力氣,因爲長糉的包法需要拼接,而她可以一個人獨自地完成。不知不覺,奶奶已經包了幾個小時了,我癡癡地望着那個疲憊的身影,瞬間感覺那是高大的。

第二天清晨,一股糉子的香味飄蕩在院子裏,飄進了我的心田……

端午糉飄香作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拿我的家鄉——廣寧來說,這裏風俗就和別的地方不一樣。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每家每戶都包糉子,吃糉子,而糉子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梘水糉就是其中之一。

梘水糉的樣子很可愛,呈近似的圓柱形,被裹得胖乎乎的,就像冬天裏穿着厚厚的棉襖棉褲的小朋友。“梘水糉”顧名思義就是用梘水做的糉子,所以做這種糉子除了必備的糯米之外,還需要一些梘水。把糯米放在梘水浸泡片刻,然後就可以開始包糉子了:先拿兩片糉葉放在手中,然後在糉葉裏放適當的糯米,再放一片糉葉,把糉子捲起來,然後將糉子前後部分折進糉身,再用竹篾從頭到尾地把糉子裹實,一條別緻的梘水糉就大功告成了。

把製作好的梘水糉子放到鍋裏用猛火蒸,半個小時後就可以聞到糉子的香味了。大約5個小時後,一條香噴噴的梘水糉就出爐啦!解開纏繞在糉身上的竹篾,一陣糉子的清香就撲鼻而來,伴隨着梘水那獨特的氣味。嘗一口,糯米黏而不粘,還透着清香宜人的糉葉味以及梘水那獨特的美味,讓人忍不住會多吃幾口!

除此之外,家鄉人還會把艾葉插在門框邊以辟邪;用艾葉和姜蒲頭熬水來洗澡,以求身體健康。

現在,越來越多外國的節目傳到我們國家,而那些中國傳統節日,卻漸漸消失在人人的記憶中。真希望端午這個帶有中國特色,帶有家鄉特色的節日習俗能夠永久地儲存下去。

端午糉飄香作文12

倆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倆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用各種方法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可今年的端午節我過的別開生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再次到來,高老師讓我們也來包一下糉子,讓我們也體會體會這種氣氛。我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包糉子,首先要把糯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一些糯米和紅棗。準備好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糯葉摺疊,圍攏來組成一個窩,中間放進糯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諾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形。

而包糉子就要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形,我一開始包時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多角形,就是揉成了一團球了。

包好一些就可以煮啦,可煮糉子要等很長時間。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出鍋了。我高興的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撥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啦!咬一口,美味無比!

在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了自勞的果實。

端午糉飄香作文13

馬上就要過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五月五”前我家都要包糉子。今年也不例外,大姐早早就準備好包糉子了。

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要數吃糉子,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的包糉子的步驟。一大早大姐就把精心挑選好糯米掏洗好,用盆子把米浸泡着。就開始準備清洗糉葉,去市場訂好上好的五花肉、鹹鴨蛋黃、綠豆等等。每塊肉切的大小均勻,用香料包醃製五花肉,讓五花肉充分入味。就可以正式開始包糉子了。

我家有人喜歡吃甜糉子,也有人喜歡吃鹹的,因此要是包甜糉子時就要在糯米里加上一種鹼的東西伴在裏面,包鹹糉的米里就要伴上鹽。包糉子也是有講究的,用葉子打個卷,做成圓錐體,地下放糯米,中間放肉、綠豆、鹹鴨蛋黃,上面再鋪上一層糯米,包裹時四個角的米不能漏出來。甜糉就相對簡單多了,只有把米放入糉葉裏頭包好,就行了。在壓力鍋煮上1—2個小時就能出鍋了。

一開鍋的那一剎那真的是肉香滿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糉子,甜糉灑點白糖粘着吃。真的是滿口留香。

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很多,如:端陽節、龍舟節、糉子節、詩人節……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掛艾草等。在我們這裏還有賽龍舟呢!下次再介紹一下其他的傳統文化,你看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端午糉飄香作文14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當奶奶再唱起這首童謠時,我知道又要吃糉子啦!

正在包糉子的奶奶是個“魔術師”。只見她拿起兩片糉葉疊放在一起,也不知玩了什麼把戲糉葉就捲起成了圓錐狀,有時捲成船型,放一顆棗,有時也放豆子,再填一把白瑩瑩的米,然後用線捆捆,就捆成了一個個好看的糉子。奶奶包的糉子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像鞋子,有的像菱角,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枕頭。看着奶奶這麼容易就包了那麼多好看的糉子,我也想試試,可每次都把米撒得到處都是。看來很多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奶奶包的糉子既好看又好吃,所以在等糉子煮熟的時候是我最難熬的時候。奶奶好像知道我的“難受”,這個時候她總會講一些端午節的故事,我聽着屈原的悲壯故事,想着划龍舟時的熱鬧場景,糉子也就熟了。

熟透的糉子又糯又甜,清香撲鼻,聞着香香的味道我的口水就要流下來,奶奶總是一邊給我剝糉葉一邊看着我叫我慢點吃,我叫奶奶也吃,她總說你先吃。我跟媽媽說:“奶奶不愛吃糉子。”媽媽告訴我:“奶奶很愛吃糉子,只是捨不得吃,留給我們吃。”

哦,原來糉子裏裹滿了奶奶對家人濃濃的愛,怪不得那麼好吃!我愛端午節,愛好吃的糉子,更愛疼愛我的奶奶!

端午糉飄香作文15

在過幾天,就是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一定要吃糉子的,下面請聽我講訴糉子的來歷。在楚國有一位詩人名叫屈原。屈原十分愛國。有一次,一個國攻打楚國。結果,楚國敗下陣,屈原不忍心看着百姓過着飢苦的日子,一怒之下,跳河自盡。當老百姓知道這件事以後。便被感動的熱淚盈眶。百姓們各自從家拿出一些糧食投入江中。當地有這樣一個說法。百姓們怕魚在水中沒有吃的,便咬屈原屍體。爲了使魚兒不吃屈原的屍體,就把家中的食物拿來餵魚。慢慢地,這就成端午節的一個習俗了!

人們用竹葉來包糉子,包好的糉子呈梭形。拿泡好的米把糉子填滿在鍋裏蒸一會,香噴噴的糉子就做好了。

馬老師還說:“端午節要帶上五彩繩,它的意義是長壽。在端午節裏,一家人都在一起重逢了,家家門前掛着蘆。這一天裏,人們高興極了。大人們高興,是因爲有屈原這樣一位勇敢的詩人而高興。但我們小孩呢?只爲能放鬆放鬆,大玩一場而開心了!

不管因爲什麼。端午節,我認爲這是有意義的一天。吃糉子、賽龍舟——很少有這樣開心的日子了。

標籤:飄香 端午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