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口技閱讀答案(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閱讀答案,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口技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口技閱讀答案(15篇)

口技閱讀答案1

閱讀《口技》選段,完成1-4題。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 )。中間( )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②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給文中加粗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1)俄而百千人大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雖人有百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下面的句子。

中問力拉崩倒之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上面兩段文言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①段文字對聲音的描寫是由少到多,由單一到複雜,到應有盡有。

B.“雖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處也。”是作者的評論,表達了對口技者高超技藝的讚歎。

C.“變色離席”寫出了賓客身臨其境的慌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寫出了賓客逃跑時的醜態。

D.“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既與課文開頭相呼應,又突出了表演道具的簡單,口技者技藝的高超。

參考答案:

1.fèi jiàn

2.(1)霎時間 (2)即使

3.其中夾雜着噼裏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4.C

口技閱讀答案2

下面文言語段,完成7—10題。(12分)

【甲】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舍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小題1】.給下列劃線的詞注音並加以翻譯。(3分)

⑴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

⑵曳屋許許聲( )

⑶幾欲先走( )

【小題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⑴ 一時齊發,衆妙畢備。

⑵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小題3】.作者逼真地描寫了口技表演之後,寫了聽衆的神態和動作。請在甲、乙段中各找出一個句子,並說明其作用。(3分)

句子:甲段中的句子如:_____乙段中的句子如:_____作用:_____

【小題4】.選出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2分)

A.【甲】段描摹了深夜一家四口由醒入睡的過程。【乙】段描摹了一家由失火到救火的場面。

B.“遙聞深巷中犬吠”一句模擬了遠處“深巷”裏傳來的狗叫聲,在文中起到了以動寫靜的作用,營造出夜深人靜的氛圍。

C.【乙】段中連用了五個“百千”,濃筆重彩點染了由於失火從屋內臥室到鄰近火場而傳來的很多人和物發出的各色聲響。

D.【甲】段中的“既而”與【乙】段中的“俄而”都是表示時間的詞語,前者表現兩種情況相繼發生;後者則表示過了很短的時間又發生。

答案

【小題1】3分;(1)jiàn 夾雜⑵yè 拉⑶ī幾乎

【小題1】4分,⑴ 同時都發出來,各種聲音都表演得維妙維肖。⑵ 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每張嘴裏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啊。各2分。

【小題1】3分;找句子各1分,作用1分。甲段: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乙段: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作用:表現了口技表演對聽衆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從側面突出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藝高超。

【小題1】2分 A

口技閱讀答案3

《口技》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衆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②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③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④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二)《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每題1分,共4分)

(1)驚覺欠伸()(2)夫齁聲起()

(3)蒙乃始就學()(4)卿今者才略()

小題2:《口技》第②段結尾的句子寫的是什麼內容?它對錶現口技者的技藝有什麼效果?(2分)

小題3:《口技》第①段寫“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最後一段又寫“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是否重複?爲什麼?(2分)

小題4:找出《孫權勸學》中出現的兩個成語並解釋。(2分)

小題5:呂蒙讀書大有長進,是透過描寫魯肅的哪些表現反映出來的?用原文回答。(2分)

小題6:翻譯下列句子。(每題2分,共8分)

(1)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2)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

(3)蒙辭以軍中多務。

(4)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參考答案:

小題1:(1)打呵欠,伸懶腰(2)打鼾(3)於是,就(4)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幹和謀略 (共4分)

小題2:寫聽衆的反應。襯托口技表演的精妙。 (共2分)

小題3:不重複。這樣會更加突出口技表演者的技藝高超。(共2分)

小題4:刮目相看: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吳下阿蒙:比喻學識淺陋的人。(共2分)

小題5: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小題6:(1)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着脖子,偏着頭看,有的在微笑,有的在默默讚歎,都認爲口技人的表演好到了極點。(2)隱約地聽到老鼠活動的聲音,盆、器皿等傾斜翻倒的聲音,婦人在夢中咳嗽的聲音。(3)蒙以軍隊中事務繁多爲由推辭了(4)果真正的去掌管了一件事情,就要閱讀大量的書籍去了解他、爲日後管理他做好準備,瞭解前人的歷史,從中吸取教訓,得到新的理解與啓發。

小題1:

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注意“乃”的解釋,常常考到。

小題2:

從描寫的角度分析,此處是側面描寫,襯托出口技者技藝之精湛。

小題3:

首先做出否定回答,然後在說出理由,意在表現口技人的“口”之技藝。

小題4:

此題相對比較簡單,寫出出字本文的成語,解釋即可。

小題5:

此題要求學生能夠對全文的意思大致把握,從文中找出原句,回答即可。

小題6:

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注意1句中的 “以爲”和3句中的“辭”的意思。

口技閱讀答案4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小題1】解釋文中劃線的文言詞語。(4分)

(1)是: (2)一時: 3)欠伸 ( 4) 畢備:

【小題2】請將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一時齊發,衆妙畢備。

②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小題3】口技表演者構思非常巧妙,請以遙聞深巷中犬吠一句爲例予以說明其秒處何在。(3分)

【小題4】文中描寫聽衆的神態、動作屬什麼描寫?其目的是什麼?(4分)

答案

【小題1】(1) 這(2)同時(3)起身 (4)全有

【小題2】(1)同時發出,各種妙處都有了。(2)所有在座的客人沒有不伸長脖子,斜着眼,微笑着,默默地讚歎,認爲十分奇妙。

【小題3】 由遠及進的手法寫的。答案接近即可。

【小題4】側面烘托的手法。烘托了說書人技藝的高超。

口技閱讀答案5

文言文閱讀。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絕妙。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下列畫線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當是時,婦手拍兒聲不知木蘭是女郎

B.一時齊發,衆妙畢備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

C.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兒含乳啼聲

D.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舉世聞名

2.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衆賓團坐。

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D.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翻譯下列句子。

(1)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粗的句子描寫的是什麼?寫這些的目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這句話突出了什麼?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C

3.(1)不一會兒,丈夫打鼾的聲音響起來了,婦人拍兒子睡覺的聲音也漸漸的停止了。

(2)忽然有一個人大叫:“起火了。”丈夫起來大叫,接着婦人也起來跟着大叫。

4.寫聽衆的反映。襯托口技表演的精妙。

5.突出了道具的簡單。襯托口技表演的精妙。

口技閱讀答案6

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完成小題。

口技

清 林嗣環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衆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喬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國初,有喬山人者善彈琴。精於指法,嘗得異人傳授。每於斷林荒荊間,一再鼓之,悽禽寒鶻①,相和悲鳴。後遊郢楚②,於旅中獨奏洞庭之曲。鄰媼③聞之,諮嗟惋嘆。既闋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謂遇知音於此地。款扉⑤扣之。媼曰:吾夫存日,以彈絮爲業。今客鼓此,酷類其聲耳。

註釋: ①鶻(gǔ):一種兇猛的鳥。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 ③媼(ǎo):老婦人。 ④闋:止息,終了。 ⑤款扉:款,敲;扉,門。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4分)A.便有婦人驚覺欠伸/B.幾欲先走C.款扉扣之D.今客鼓此

【小題2】選出下列劃線詞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項。(2分)( )A.無敢譁者/念無與爲樂者B.以爲妙絕/愚以爲宮中之事C.以彈絮爲業/以叢草爲林D.酷類其聲耳/其真無馬邪

【小題3】用現代漢語解釋【甲】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小題4】請用自己的話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擬的三個場面。(3分)

第一個場面:

第二個場面:

第三個場面:

【小題5】試設想一下:【乙】文中喬山人聽了鄰媼的回答後,心裏會怎麼想?(3分)

【小題6】【甲】【乙】兩文都用了側面烘托的表現手法。請從【乙】文中舉一個例子並說說這樣寫的好處。(3分)

答案

【小題1】A.覺:睡醒。 B.走:逃跑。 C.叩:問。 D.鼓:彈奏。(4分)

【小題2】D

【小題3】裏面(中間)夾雜着噼裏啪啦的房屋倒塌聲。

【小題4】第一個場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第二個場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個場面:失火、救火。 (意對即可)

【小題5】略。

【小題6】悽禽寒鶻,相和悲鳴。好處:有力地烘托了喬山人彈琴技藝的精湛。

解析

【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

【小題2】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意思的認知能力。D.酷類其聲耳(代詞)/其真無馬邪(難道)。

【小題3】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捨去的主語才行。

【小題4】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表演者的表演依次概括即可。

【小題5】本題是一道開放題。能圍繞文章內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小題6】本題考查側面烘托的好處。根據乙文的內容進行分析即可。

口技閱讀答案7

未幾,夫鞠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去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擻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 解釋文中加粗的詞語。

(1)中間:___________________ (2)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結尾交代道具的_______________是爲了側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藝的

參考答案:

1.(1)其中夾雜着 (2)說出

2.(1)客人們(聽到這裏),心情稍微放鬆了些,身子漸漸坐正了。

(2)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都消失了。

3.簡單高超

口技閱讀答案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題。

【甲】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鳴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未幾,夫粕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節選自《口技》)

【乙】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①,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漫懸於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③舉軸貓則踉蹌逐之。以試羣貓,莫不然者。於是始知其畫爲逼真。——(摘自《獨醒雜誌》)

[注]①軸:畫卷。②物色:觀察。③逮:等到。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的詞。

(1)婦撫兒乳 乳:

(2)衆妙畢備 畢:

(3)旦而過之,軸必墜地 旦: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着重號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爲東坡/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

B.公與之乘,戰於長勺/令初不知愛,漫懸於壁

C.以試羣貓,莫不然者/爲壇而盟,祭以尉首

D.作鼠一軸,獻之邑令/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3.把下列句子翻澤成現代漢語。

(1)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2)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令 怪 之 黎 明 物 色 軸 在 地 而 貓 蹲 其 旁 逮 舉 軸 貓 則 踉 蹌 逐 之

5.甲乙兩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麼相似之處?試舉一例,並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1)乳:餵奶 (2)畢:全、都 (3)旦:早晨

2.D

3.(1)全場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着頭看,微微笑着,默默地讚歎,認爲(表演)妙極了。

(2)賓客們的心情稍微放鬆了些,漸漸地坐正了身子。

4.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貓則踉蹌逐之。

5.側面烘托;分析示例:如:“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伸頸”“側目”說明聽衆聽得入神,寫出了聽衆全神貫注的神態;“微笑”“默嘆”寫出了聽衆的讚許。說明表演生動逼真,側面烘托出表演者的技藝高超。

口技閱讀答案9

閱讀《口技》節選。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衆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時齊發,衆妙畢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賞析“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一句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衆賓客聽了表演後都“以爲妙絕”,“妙”在何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只聽見屏障裏的撫尺響了一下,全場靜悄悄的,沒有人敢大聲說話。

(2)各種聲音同時發出,各種聲音都模仿得極像(各種妙處都具備)。

2、這個句子透過賓客的動作描寫表現了聽衆對口技所表現的場面中各種聲音的品味和對場面的想象,反映了聲音的逼真動人,側面表現了口技技藝水平高超。

3、妙在道具簡單,表演逼真,聽其聲,似感覺到其情景就在眼前。

口技閱讀答案10

閱讀《口技》選段,回答問題。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下列加橫線字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

A.不能名其一處也 卷卷有爺名

B.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立有間

C.幾欲先走 雙兔傍地走

D.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2.選文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寫口技人的表演內容,屬於_____描寫;而賓客們的表情動作,屬於_____描寫。賓客們“幾欲先走”的情形,烘托了口技藝人,____________。

3.用現代漢語翻譯“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4.請根據上面的文段內容填寫對聯。

上聯:幹種聲響驚賓客。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正面 側面 技藝的高超

3.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不出現的。

4.一張巧嘴亂真假。

口技閱讀答案11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衆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②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③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寫賓客聽表演後反應的語句是

閱讀答案: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

2.文章以什麼爲線索?按什麼順序寫的?

閱讀答案:文章以口技的表演爲線索,按照口技表演的發展順序(或者時間順序)

3.選段①②的主要內容分別是:

閱讀答案:.1口技表演前3.2口技表演內容

4.寫出深夜一家人又睡到醒的句子。

閱讀答案: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

5.寫出由醒到入睡的句子。

閱讀答案: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

6.文段①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是否可以省略,爲什麼?

閱讀答案:不能,因爲本文正是透過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這幾種簡單的工具透露和襯托出口技表演者高超出神入化的技藝;

口技閱讀答案12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給下列加粗詞語注音。

中間:_______________

曳屋:_______________

許許聲:_______________

幾欲:_______________

2、解釋加粗詞語。

A、曳屋許許聲( )

B、不能名其一處( )

C、奮袖出臂( )

D、羣響畢絕( )

3、翻譯下列句子:

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面句子“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作用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後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你對全文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略”。

2、A、拉;B、說出;C、揚起,舉起;D、都,全

3、“略”。

4、誇張、頂真。作用是突出民間藝人技藝的高超。

5、在結構上照應開頭,在內容上深化主題,有力地表現了口技人技藝之“善”。感受意對即可。

(意思對即可)

口技閱讀答案13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後面題目。

口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解釋加粗詞語。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曳屋許許聲()

不能名其一處()

2、翻譯下面的句子。

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文段中表示時間的`兩個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全文,你認爲作者是如何表現口技人之“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略”。

2、在這種情況下,賓客沒有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的,他們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兩腿發抖,幾乎要搶先逃跑。

3、忽,俄爾

4、從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方面表現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意思對即可)

口技閱讀答案14

文言文閱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下列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會賓客大宴(舉行宴會,動詞) 幾欲先走(逃跑)

B.側目(用眼看,動詞) 賓客意少舒(不多)

C.指其一端(一種) 奮袖出臂(揚起,舉起)

D.幾欲先走(音jī,幾乎) 一撫尺而已(罷了)。

2.理解填空。

文段中描寫火燒之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衆人滅火之聲音是_____________。

3.對“無所不有”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所有能夠模仿的,這裏都有。

B.凡是別處有的,這裏沒有什麼不具備的。

C.一切應該有的聲音,這裏沒有什麼不具備的。

D.凡是應該有的,這裏都有。

4.翻譯下列句子。不能名其一處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試比較畫線句子和加粗句子兩處對聲音的描寫,看看特點有何不同?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 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

3.C

4.

(1)不能指明其中一個方面(的情況)。

(2)不能說清其中的一個地方。

5.劃線句子描寫的聲音較單一,加粗的句子描寫得複雜逼真。這種從開始單一到後來複雜的聲音的模擬,符合失火救火的實際,也與後來聽衆的反應相吻合,能突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藝,把表演推向一個高潮。

口技閱讀答案15

牛玉亮住在北京市西城區煤市街溼井衚衕的一個大雜院內,21平方米的小屋,樸素的擺設,身上穿的仍是24年前在前門商廈買的褲子。屋檐下玉鳥婉轉低吟,牛玉亮時不時與其“對鳴”,令人感覺一派美好。

牛玉亮每天早上6點起牀,起牀後,雷打不動地騎自行車到民族文化宮東門外的小山丘上練功。78歲的他仍然“禽鳥百獸一身帶,真假難辨驚滿堂”,一口氣承受60秒的氣量。《百鳥爭鳴》《紡棉花》等傳統節目,每每獲得滿堂彩。

牛玉亮的老家在北京東郊朝陽區的高碑店村,父親是賣小金魚兒的。那時的高碑店村,通惠河河水清亮,池塘邊蛙鳴鳥叫,他小時候就愛學這些叫聲。

1956年,牛玉亮拜上海雜技團口技表演藝術家周志成爲師,並深得師叔孫泰培養。“師父看我長得精神,牙齒也好,特別滿意。爲什麼要看牙齒呢?牙齒是口技的擋風牆,學鳥鳴,牙齒漏風不行。”牛玉亮至今仍有一口健康的牙齒,爲了保護牙齒,他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菸不喝酒,作息十分有規律。

在他看來,口技演員要熱愛生活、熱愛自然。1958年,牛玉亮在蕪湖演出,在出早功時發現山上有座廟,廟頂上有隻黃鶯的叫聲特別好聽。牛玉亮就跟着這隻黃鶯學鳥鳴,剛開始時黃鶯因爲害怕而不發聲。隨着牛玉亮模仿的聲音越來越像,黃鶯也和他對鳴起來。“這隻黃鶯是我的‘鳥老師’,整整教了我8天,每天早上它都會準時落在廟前的樹上等我。第9天我離開時,看見它還在那裏等我,心裏特別難受。”

在牛玉亮看來,口技表演講究“聲有韻,韻傳神,神化藝,藝有情”,絕不僅僅是模仿聲音。“60多年的從藝經驗告訴我,學口技第一要真,就是要有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基本功、真實的知識;第二要準,就是聲音要到位;最後要美,用聲音把生活的美好展現在舞臺上。”

談到口技的歷史,牛玉亮如數家珍。近代的口技代表人物是“百鳥張”張崑山,在老北京天橋上,張崑山的《百鳥爭鳴》曾是一絕。“百鳥張”之後,就是牛玉亮的師爺尹士林。20世紀30年代,尹士林把口技變成了視聽藝術,打破了以往“圍設青綾好隱身,象聲一一妙於真”的表演方式,走出了八尺屏障,走上了舞臺。新中國成立初期,牛玉亮的師父和師叔透過巧妙運用麥克風,實現了用口技模仿汽車、火車、飛機、大炮等的聲音,擴大了口技的模仿範圍。

20xx年,口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xx年,牛玉亮擔起了傳承人的擔子,也開創了口技“循環運氣法”和“循環發聲法”,爲口技表演開發出了大量氣源和聲域。

牛玉亮介紹說,口技之難一在先天,二在後天。口技發聲要用到口、齒、脣、舌、喉、前齶、後齶、軟齶、小舌,這些缺一不可,一般人不用來發音的器官都要用來發音,這需要一定的天賦。除了天賦還要靠刻苦的訓練。

隨着年齡越來越大,病痛也時常找上身來,半年裏經受了兩次手術的他心裏唯一惦念的就是不能讓口技失傳。牛玉亮招收了13位徒弟,“練口技辛苦,家庭條件好的孩子都不願學這個,他們大都沒有固定工作,收入全憑不定期的表演,而演出一多就保障不了學習時間。”

現實讓牛玉亮有強烈的緊迫感。“還有太多東西沒有教給他們,我着急啊!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所有的技藝教給徒弟,讓口技永遠傳承下去!”20xx年3月份,他陸續寫了32年的《中國口技》一書終於出版,爲徒弟們,也爲社會留下了一部權威的口技教學材料。

爲引起更多關注,也爲將這門技藝發揚光大,牛玉亮全身心投入到“國家級非遺口技展演”中,展演於20xx年7月6日、7日在天橋劇場進行。一個月的準備時間,13位來自不同省市的徒弟被召喚回來,師徒吃住都在一起,相處得像親兄弟一樣。牛玉亮精心指導徒弟們排練,在創新上“大做文章”。他創作了不少新節目,像口技情景劇、口技民俗舞蹈、口技小樂隊、口技沙畫表演等。在一個名爲“草原情”的口技節目中,牛玉亮的徒弟們同時模仿蒼鷹、百靈、牛、羊、馬等動物的幾十種叫聲,並與馬頭琴和呼麥結合起來,聽罷讓人感動落淚。

“讓更多的人熱愛口技,讓這門延續兩千多年的藝術傳承下去,這是我永遠的心願。對我來說,口技比生命還重要。”牛玉亮說。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牛玉亮每天早上6點鐘起牀,起牀後,雷打不動地騎自行車到小山丘上練功,他不吸菸不喝酒,作息十分有規律,表現了他良好的生活習慣。

B.牛玉亮在蕪湖演出,在出早功時聽到一隻黃鶯的叫聲特別好聽,就跟着這隻黃鶯學鳥鳴,表現了熱愛生活,認真向大自然學習的精神。

C.牛玉亮經受了兩次手術後,心裏唯一惦念的就是讓口技藝術代代相傳,於是出版了《中國口技》這部權威的口技教學材料。

D.牛玉亮和師父、師叔透過巧妙運用麥克風,模仿汽車、火車、飛機、大炮等的聲音,表現了師徒們在口技藝術傳承中不斷創新的精神。

E.徒弟們在《草原情》中將蒼鷹、百靈、牛、羊、馬等動物的叫聲與馬頭琴和呼麥結合起來,讓聽衆感動落淚,表現了牛玉亮藝術創新的成功。

(2)牛玉亮有哪些特點?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3)本文是怎樣介紹口技大師牛玉亮的事蹟的?請簡要回答。(6分)

(4)作爲一名口技大師,牛玉亮的成功必有原因。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8分)

12.(1)答E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D不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項,“表現了他良好的生活習慣”分析不全面,還表現了他矢志不渝傳承口技藝術的精神。C項,“於是……教學材料”錯,文中說“20xx年3月份,他陸續寫了32年的《中國口技》出版”。D項,“牛玉亮和師父、師叔透過巧妙運用……”分析不當,原文說“牛玉亮的師父和師叔透過巧妙運用……”。

(2)①生活儉樸。他住在21平方米的小屋內,穿着24年前買的褲子。②口技表演水平超羣拔類。他表演的口技節目,每每獲得滿堂彩。③平易近人。他和徒弟們吃住在一起,相處得像親兄弟一樣。(6分,答出一個要點給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鑑賞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本題,可抓住文中有關牛玉亮的描寫進行歸納。住在21平方米的小屋內,穿着24年前買的褲子等,可以歸納出“生活儉樸”;表演口技節目,每每獲得滿堂彩,可以歸納出“口技表演水平超羣拔類”;和徒弟們吃住在一起,相處得像親兄弟一樣,可以歸納出“平易近人”。

(3) ①大量引用牛玉亮的語言,直接展示傳主的精神世界。②運用第三人稱介紹傳主的事蹟,不受時空限制,把事蹟介紹得有條有理。(6分,答出一個要點給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鑑賞作品表達技巧的能力。本題可從語言特點、人稱運用等方面考慮作答。從語言特點的角度考慮,用牛玉亮本人的語言,便於直接展示傳主精神世界;從人稱的角度考慮,運用第三人稱,便於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事蹟介紹得有條有理。

(4) ①從小愛好蛙鳴鳥叫,對口技有着濃厚的興趣。②訓練刻苦,每天早上雷打不動地到小山丘上練功。③得到名師培養,他拜口技表演藝術家周志成爲師,並深得師叔孫泰培養。④在藝術上有求真求美的強烈願望。⑤在藝術上不斷創新。他精心指導徒弟們排練,在創新上“大做文章”,創作了不少新節目。 (8分,答出一個要點給2分,給滿8分爲止,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能力。解答此題,需要仔細閱讀文章,然後進行總結。如牛玉亮從小愛好蛙鳴鳥叫,對口技有着濃厚的興趣;每天早上到小山丘上練功,雷打不動;拜口技表演藝術家周志成爲師,深得師叔孫泰培養;在藝術上有求真求美的強烈願望並不斷創新。

標籤:口技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