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蓮池老人》閱讀及答案

蓮池老人

《蓮池老人》閱讀及答案

廟后街,是縣城裏最清靜、最美麗的地方。那裏有一座寺院,山門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幾處石碑,幾棵松樹,樹頂上蟠着幾枝墨綠,氣象蒼古。寺院西南兩面是個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鴨,有鵝,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塊石頭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這裏的一個景物。寺院雖破,裏面卻有一座鐘樓。那是唐代遺物,青瓦重檐,兩層樓閣,樓上吊着一隻巨大的銅鐘。據說,唐代鐘樓,全國只有四個半了,可謂吉光片羽,彌足珍貴。只是年代久了,牆皮酥裂,瓦壟裏生滿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會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險

老人很有一些年紀了,頭頂禿亮,眉毛鬍子雪白,嗓音卻很雄壯。文物保管所的所長告訴我,他是看鐘樓的,姓楊,名蓮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僱了他,每月四元錢的補助,一直看到現在。

我喜歡文物,時常到那寺院裏散心。有一天,我順着池塘的坡岸走過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壽了?

誰曉得,活糊塗了,記不清楚了。

聊了一會兒,我們就熟了,談得很投機。

老人單身獨居,老伴兒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簡單,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兩個兒子都是菜農,可他又在自己的院裏,種了一畦白菜,一畦蘿蔔,栽了一溝大蔥。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邊的石頭上,看天上的鴿子,看水中的荷葉,有時也拿着工具到寺裏去,負責清除裏面的雜草、狗糞。這項勞動也在那四元錢當中。

他不愛說話,可一開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節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長去看他,見他一人坐在院裏,很是寂寞。我說:

老人家,買臺電視看吧。

不買。他說,那是玩具。錢湊手呢,買一臺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爲了買它,借債還債,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長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說話。他記得那座寺院裏當年有幾尊羅漢、幾尊菩薩,現在有幾塊石碑、幾棵樹木,甚至記得鐘樓上面住着幾窩鴿子。秋夜天涼,我讓他去披件衣服。他剛走到屋門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聽,走到門外去,朝着鐘樓,放聲喊起來:

喂下來,那裏玩不得呀!踩壞我一片瓦,饒不了你喊聲未落,見一物騰空一躍,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雖好,但究竟隔一個池塘呀,他怎麼知道那野物上鐘樓呢?他說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發現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給父親上墳,看到一棵小樹下,添了一個新墳頭。墳頭很小,墳前立了一塊磚,上寫楊蓮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寫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處,就從送給父親的冥錢裏,勻了一點兒,給他燒化了

當天下午,我懷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進院門,吃了一驚,屋裏傳出了歡笑聲。推門一看,幾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聽他講養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說:你不是死了嗎?

老人們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墳上,已燒過紙錢了!

哎呀,白讓你破費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說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見那裏僻靜,樹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裏去。見那裏的墳頭越來越多,怕沒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個。老人們聽了,撲哧笑了,一齊批判他:好啊,搶佔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邊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鴿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鐘樓,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險

清明節,我給父親掃墓,發現他的墳頭沒有了,當天就去問他:

你的墳頭呢?

平了。

怎麼又平了?

那也是個掛礙。

他說,心裏掛礙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國短篇小說百年精華》,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這篇小說以純淨自然之筆,敘述了一個老人看護寺院鐘樓的事情。敘述舒緩,沒有太強的故事性,因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徵都不鮮明。

B.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我敘述故事,使讀者產生了真實感和親切感;在敘述的同時穿插着議論、抒情,從而巧妙地傳達了作品的內在意蘊。

C.文中說蓮池老人是個有功夫的人。這裏的功夫指的是蓮池老人不同於一般人的視覺與聽覺。

D.蓮池老人在堆墳頭後又平墳頭,是因爲堆墳頭一事影響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只有平墳頭才能讓自己正常工作。

E.小說中的對話描寫貫穿全篇,其中我和蓮池老人交談時真誠的態度,表達出我對老人的喜愛和敬佩之情。

(2)文章以寺院的環境描寫開頭,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蓮池老人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4)有人認爲,這篇小說敘述了一個平常人的尋常事;有人認爲,這是一篇意蘊豐富的精緻小說。請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8分)

閱讀答案

11.(25分)

(1)(5分)答B給3分,答E給2分,答C給1分;答A、D不給分。

(2)(6分)①交代故事發生的地點,引起下文;②渲染了環境的清靜、美麗,爲人物的出場營造一個詩意的氛圍;③襯托人物性格,暗示出蓮池老人的獨特個性。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3)(6分)①對工作專注,盡職盡責;②生活勤儉,知足常樂:③幽默達觀,淡泊悠閒。 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4)(8分)

觀點一:這是一篇敘述一個平常人的尋常事的小說。

①從題材來看,小說敘述的是一個普通的守鐘樓老人的故事;②從主題來看,小說顯示出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態度,其中蘊含着樸素的人生哲理;③作者將目光投向普通人,在平常人的尋常事的敘述中流露出對其深深的愛憐和敬意。

觀點二:這是一篇意蘊豐富的精緻小說。

①平凡中蘊含着深刻的哲理,心無掛礙有功夫蓮池老人的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擔當;②選材典型,擷取老人工作與生活中的幾個片斷,突顯人物性格;③語言純淨有味,很有表現力,如開頭蓮池老人的出場,描寫意境悠遠,有古典的詩意。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理由是否充分、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給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