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故鄉的黃昏》閱讀答案及答案分析

故鄉的黃昏

《故鄉的黃昏》閱讀答案及答案分析

趙竹帛

殘陽如血。大團大團的紅把天塗抹得如凡高的畫,餘下的幾滴紅透過林中的縫隙,灑落在緩慢行進在故鄉巴彥縣鄉間公路的車身上,斑駁的白楊林樹影紛紛倒在車後。車裏的我,望着窗外的故鄉,望着故鄉的黃昏,心裏默唸:久違了,我的故鄉;久違了,我的黃昏。

停下車,我漫步在路邊,望望那遠遠的落日,覺得心無窮無盡地遠了,身子空落得很輕很舒坦,癡癡地望着天邊那縷縷的彩霞,心裏就有一份長長的快樂和適意。

離鄉在外,被功名所累,使人不敢輕慢,衣服穿得本來就很多,還得套上幾層,擠壓着膨脹的身軀,擠壓紛繁的心靈。唯有你——可愛的故鄉,可愛的黃昏,一投入你的懷抱,就會完全忘卻外面的沉重。

故鄉的黃昏使我情有獨鍾,當看見故鄉的田野融入晚霞的餘暉,和農家炊煙構織出一幅色彩斑斕動人圖案的時候,我情不自禁地收攏腳步,忘情地置身於並陶醉在故鄉的黃昏當中。

任意拿一本書,任意翻到某一頁,款款地走進那漸漸暗下來的故鄉的黃昏裏,隨意讀上幾行,間或擡頭去讀讀頭頂上那似懂非懂的天空,去讀那自由自在的彩雲,心裏就有了海闊天空般的遐思,那堆積的煩憂此時都釋放了,就有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的嚮往與激動了。

涼涼的風飄拂在臉上,我想天地和我一樣也有飄忽不定的思緒,那思緒凝結了,就變成了雨雪。伴着車裏飄過的歌手費翔《故鄉的雲》裏“我已滿懷疲憊,眼裏是酸楚的淚”的聲音,在黃昏裏無牽掛地飄蕩。

晚霞脫下輕佻燦爛的外衣,灑脫地在黃昏這大舞臺上跳着古典華爾茲,使人感到那是一道深奧的很難闡釋的哲學命題。

黃昏是衰老還是一種成熟?黃昏是一天的結束,可她分明也是一天的精華。應把黃昏捧來含在脣間,吹成一葉輕舟,盪漾在青春自由的海洋中,飽嘗生活的終極快樂。

宇宙雖大,實難劃下一道暢快淋漓的軌道;掌間雖小,卻有翻雲覆雨的快樂。凡事都應該瀟灑面對,瀟灑擁有永久的魅力,瀟灑起來,凡事就變得晴空萬里。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無意推卸沉重,深知有行纔有止,有動纔有靜,有疲頓纔有愜意,何況在我的生命中有一種實在的充實。

在人生中,我向往清新充滿生命活力的朝霞,也希望擁有成熟安寧祥和的黃昏。我會珍惜這樣的黃昏,我願投到給我撫愛的黃昏的懷抱中,去盡心享受一下這奢侈的柔情。

故鄉的黃昏,黃昏的故鄉,你是我生命的種子,你是我人生大廈瀰漫無形的基石,你是我童年時沉靜的夜晚傳出琅琅的讀書聲,你是我少年時太陽照耀下心湖裏沸騰的浪花。黃昏,點綴着我的世界;黃昏,演繹着我的人生;黃昏,闡釋着我的愛情。

我不屬於黃昏,但我擁有黃昏。也許,人生中所有的記憶都會褪色,但我對故鄉的記憶不會褪色;也許所有的往事都將消失,但我在故鄉的黃昏許下的心願不會消失。

當晚霞收起最後一絲餘光,田野裏的村鎮上炊煙先是抱成一團,繼而又嫋嫋升騰。故鄉,我回來了。車的鳴笛聲驚醒了我,“歸來吧,浪跡天涯的遊子……”,《故鄉的雲》的歌聲在向我飄來……

哦,我的故鄉,我的黃昏。

1.下列有關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

A.文章開頭對黃昏時景物的描繪,既點明瞭題目,同時爲下文進一步描寫黃昏和抒寫作者在黃昏中的感悟作了鋪墊。

B.人們往往爲功利所累,所以,有時候望望那遠遠的落日,就覺得心無窮無盡地遠了,身子空落得很輕很舒坦。

C.晚霞在黃昏這大舞臺上跳着古典華爾茲,使人感到那是一道深奧的很難闡釋的哲學命題,點明瞭文章的主旨。

D.文章引用蘇軾的“料峭春風吹酒醒……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詩表現出作者願像蘇軾那樣曠達超脫的生活。

E.文章以散文詩的筆調抒寫出作者對黃昏的感受,準確表達了作者對黃昏這一哲學命題的詮釋。文章語言形象生動,富於哲理

2.結合全文內容分析“我不屬於黃昏,但我擁有黃昏”中兩個“黃昏”分別指什麼。(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試分析“間或擡頭去讀讀頭頂上那似懂非懂的天空,去讀那自由自在的彩雲”這句話的含義。(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黃昏,點綴着我的`世界;黃昏,演繹着我的人生;黃昏,闡釋着我的愛情”在表達上的特點,並分析這樣寫的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E

2.前一個“黃昏”指年齡,(1分)後一個“黃昏”指黃昏的景色和沉重之餘的輕鬆心情。(1分)

3.作者把“黃昏”當作一種讀物,從而去感受心中海闊天空般的遐想,去領悟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釋放內心堆積的煩憂的人生真諦。

4.此句運用排比的形式,(1分)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寫出了“黃昏”對於 的特殊意義和價值。(1分)它讓我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使我的人生更加充實,讓我的愛情更加富於魅力(1分)。 答案解析: 1.試題分析:B並不是直接因果關係,同時也只是作者的感受;C點明瞭文章的主旨說法錯誤;D爲了說明上文的“瀟灑起來,凡理就變得晴空萬里”。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和主要表現手法的能力,能力層次爲C級。

2.試題分析:這句話是在文章的結尾部分,又是所在段的段首。因此,應上溯上文,下顧本段和下文,並抓住其中的關鍵語句。這樣就能找到其含義了。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的能力,能力層次爲D級。

3.試題分析:將“間或擡頭去讀讀頭頂上那似懂非懂的天空,去讀那自由自在的彩雲”這句話在原文中找到,這句話在文中的第五段間,因此,要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就要聯繫這一段的內容,這句話的上下句。這句話上一句說“任意拿一本書,任意翻到某一頁,款款地走進那漸漸暗下來的故鄉的黃昏裏,隨意讀上幾行”。其下有“心裏就有了海闊天空般的遐思,那堆積的煩憂此時都釋放了,就有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的嚮往與激動了。”抓住了這樣的語境,再把句中的形象說法抽象化就是答案了。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的能力,能力層次爲D級。

4.試題分析:這幾句從形式一看,三句,結構相似,句式整齊,那就是排比。至於它的作用,主要是它所表現的內容,用以表現“黃昏”給人帶來的影響。